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实施方案 > 正文

《藤野先生》:做戏、做事与做人 台上做戏 台下做人什么意思

时间:2019-01-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主持人:《藤野先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散文,题材重大而有意义。然而,就其文本本身的表达而言,风格平淡含蓄,结构也似略显散漫,和我们中学生习作所追求的笔墨浓重、情感喷薄的那种散文大不一样。学生该如何理解这篇回忆性散文的浓与淡、深与浅呢?该如何把握那种平和、从容、随意而深情深意自现的写作境界呢?
   何锡章:对于这篇散文,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其“散”,散在何处。我认为这篇散文的散,散在作者要表达的心境非常复杂。有对过往岁月的亲切回忆,有对世相人情的讥刺嘲讽,有对宝贵情感的珍惜眷顾,有对民族命运的深沉思索,还有从回忆中寻求自勉,为自己在艰难人生中继续前行寻求动力的心理。所有这些复杂的情绪、思想、心理融汇在一起,凝聚成回忆之流,自然地从作者的笔下流淌出来――它不是命题作文,不是先有题目再来围绕中心做的。文章的题目叫“藤野先生”,实际上“藤野先生”是一个触动心绪的契机,而不是所有。理解这一点,或许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样的散文,其“散”的背后是真正的生活之流、思想之流,也是作者气质之深沉博大的自然体现。
   冯为民:何老师说得太精彩了。这种“散漫”恰是作者的苦心经营。《藤野先生》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而是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尤其是开篇的长段,写在东京的见闻,讽刺清国留学生的种种行状,似和文章的主题关联不大,却很能反映鲁迅先生的深沉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也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鲁迅抱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志向渡海而来,没料到东京竟也像南京那样乌烟瘴气。失望、痛苦、厌恶、忿怼和急切地要求学到本领以报效祖国的种种复杂心绪,都包容在“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感触良多的一句话里面了。可见,鲁迅先生写清国留学生的醉生梦死,实质上也是与下文写藤野先生的朴素而有高尚的情怀形成的鲜明对比,也与鲁迅胸怀救国救民远大志向形成了鲜明对比。开篇的长段是很有深意的,对深化文章的主题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从中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鲁迅那种强烈的爱国情怀。
   祝宇红:散文的结构,是不能机械地搞总分总、分总分、铺垫――升华之类公式的。读散文重要的是把握其内在的情绪结构、思想逻辑。成功的散文在此都各有特色。就拿藤野先生来说,我觉得它的内在结构就是“做戏――做事――做人”。开篇的长段就是对做戏的讥刺。许多人打着救国维新的幌子到外国留学,说起来是新派人物,其实不过是在做戏。鲁迅对中国人习惯做戏这一点可谓深恶痛绝,并把它看做是国民劣根性的重要体现之一。鲁迅自己不想做戏,他想沉下来扎扎实实做点事,所以到了仙台。藤野先生正是一个认真做事的榜样,这种认真尤其体现在对于“我”这样一个来自异国的受歧视的留学生也是一视同仁。所以这种认真是无条件的,是人格层面的。再加之“幻灯片”事件的刺激,正反对比让鲁迅醒悟,要想认真做事,非有首先好好做人,启蒙人民的精神,重塑民族的人格、灵魂。我觉得“做戏――做事――做人”才是这篇散文独特的情绪、思想脉络所在。正如何老师所说,这篇文章并不单纯。
   何锡章:宇红说得好!藤野先生作为教师和科学工作者的严谨与认真,是深深打动并引发鲁迅记忆的重要因素。日本民族有一个重要的品格,就是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令人印象极深。也许这种精神和品格不够大气,甚至小气,但却能将一件事,一件物品,一门技术发展到极致。藤野先生对鲁迅笔记的订正,特别是关于血管位置错误的纠正以及与作者的对话,正是这种精神品格的体现,鲁迅一生认真的品格自然与藤野的影响分不开。更主要的是,从藤野先生身上展现出来的平等和蔼而又严肃认真的品格,正是鲁迅到异国求学所需要学习、培养的品格,更是中国人在现代所需的品格。鲁迅后来的一系列杂文都谈到这个问题。即便在抗日爱国洪流中,鲁迅仍然清醒地推重日本民族这种精神,在《新的女将》中讽刺中国抗日爱国运动的浮华,而认为日本人“做事是做事,做戏是做戏,决不混合起来”,不像中国人,把“做戏”当成“做事”。
   主持人:鲁迅对老师的深情和对人生的抉择,让人感佩。近来日本学者发现《藤野先生》原题为《吾师藤野先生》,称“吾师”,可见鲁迅对藤野先生极为尊敬、爱戴,但后来删去了“吾师”,不知为何?
   祝宇红:我想,一则语义上“师”与“先生”有所重复,再则,更重要的是,鲁迅把藤野先生视为一种人格典范来褒扬,而不仅仅限于先生对自己个人的关心,这一点是《藤野先生》中非常明确写出来的。
   冯为民:原题“吾师藤野先生”,颇显敬重,而“藤野先生”,于敬重、贴切之外又多一分亲切。但《藤野先生》一文集中写出了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如果冠以“吾师”就会给人以“狭隘”之嫌了,而且如果以“吾师藤野先生”为题,有不少内容就不宜写进了,如“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我”在仙台的生活情况等,果真那样文章就缺少了现有的内容深度。以“藤野先生”为题,有悬念,容易激发阅读兴趣:藤野先生是谁,鲁迅为什么会写个日本人等,况且“藤野先生”不仅是鲁迅先生的恩师,也是有良知的中国人的良师与益友,文题同样不失敬重意义和敬仰之情。全文实如标题所示,自始至终是写藤野先生的,全文依照与藤野相交的经过记叙,自然地形成三大部分:结识藤野之前的情况,结识藤野之后的种种,与藤野惜别以后的怀念,脉络清晰。总之,加上“吾师”,或许可以写成“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之类的文章。这样的文章短小精悍、诗意盎然、华丽煽情,是中学生习作中争相效仿文风,但常常免不了华而不实、矫揉造作,而丢掉了应有的真情、厚重。《藤野先生》不施浓妆,却又一种丰赡的美、温醇的美,在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真实而复杂的心灵世界是非常重要的。
   何锡章:要读懂鲁迅,是很不容易的,鲁迅的经历、思想有很多独特之处,需要我们多加了解。这里可以告诉同学们一点背景性的材料。鲁迅在日本留学的时候,也正值秋瑾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鲁迅是见过秋瑾的,当然鲁迅也是受当时革命思潮影响的,还加入了光复会。但是鲁迅同时也有他自己独特的思考。据鲁迅夫人许广平回忆,鲁迅曾这样对她评价秋瑾的牺牲:秋瑾是被人拍巴掌拍死的,她其实也没做什么。鲁迅主张的是真正的韧性的战斗,而不图表面的一时的快意、风光――他认为这些实际上最后都有沦为“做戏”的危险。这些独特思想的形成,其实在《藤野先生》中都可见端倪,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
   祝宇红:的确,我们不能简单化的看待鲁迅,看待这篇文章。比如将“幻灯片事件”割裂出来,将其意义无限放大。关于这件事的回忆最早出现在《呐喊自序》(1922年)中,鲁迅自己将这一事件与弃医从文的决定直接联系起来。但对于“幻灯片事件”的意义,学者一向有所争议。李欧梵曾经质疑事件的真实性,他怀疑鲁迅将耳闻目睹的故事改成了亲历。不过,一个作家相隔几年先后在不同的非虚构文章中讲述同一个情节,这几乎不可能是虚构。果然,后来有日本学者找到了日期与内容都和鲁迅描述的幻灯片重合的照片。但是学者对这一事件的意义却有不同的解读。比如日本学者竹内好就强调“幻灯片事件”体现的屈辱感,联系“诽谤事件”,他认为鲁迅是受了屈辱才离开仙台的,而不把“幻灯片事件”看作鲁迅弃医从文的原由。另一个日本作家太宰治曾经将鲁迅在仙台的生活写成纪实性小说《惜别》,他在小说中也没有把“幻灯片事件”和“找茬事件”与鲁迅弃医从文联系起来,而认为鲁迅的转向是受到日本文艺思潮的影响。相比而言,高远东提出的“仙台经验”一说,更全面地说明了鲁迅弃医从文的原由,他将“幻灯片事件”与“找茬事件”、鲁迅曾经随喜日本同学的行为、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四者合起来称为“仙台经验”,认为鲁迅个人的遭遇“寓言式”地隐含着中国民族的近代命运。
   冯为民:两位大学教授的谈话对我也很有启发。中学语文的教与学需要更多学者的关注,和我们这些老师一起,共同让我们的语文课能真正生动起来、深刻下去、生发开来!

标签:做戏 做事 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