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实施方案 > 正文

资金土地是未来保障房建设的两大难题_保障房建设资金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2012年对于各级政府来说,不仅仅需要埋头苦干继续保证目标数量的完成,更需要弥补在保障房建设中出现的漏洞。资金来源、土地供给仍然是保障房建设的两个难题,   2012年保障房新开工数量虽然有所下调,但整体在建规模仍然很大,建设资金实际投入并不会减少。一位参加全国保障房座谈会的知情人士认为,2012年保障房资金压力可能会攀升到1.8万亿到2万亿元之间。同时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与2011年相比,2012年的保障房建设在资金配套上的压力将更为严峻。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一方面要面对土地出让收入下滑的现实,另一方面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进入集中偿还期,融资可能受到一定掣肘。2011年5月财政部和住建部发文要求各地严格按照土地出让净收益的10%计提保障房建设资金。但由于土地市场低迷,相当一部分热点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下滑。前11个月,中原监测的15个重点城市土地出让金同比2010年下滑一成,其中居住用地成交金额较2010年同期下滑二成。另外,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提醒说,根据还款周期,2012年地方的政府债务平台将迎来第一轮还款高峰,旧债未除、新债到来的难题也让700万套开工任务能否如期完成成为悬念。
  另外,实现2012年新开工建设7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目标对土地供应也提出了较大的挑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加大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业内人士认为,加大商品房供给商品房供地数量就要有保证,在城市建设用地资源整体趋紧的背景下,将在一定程度上给保障房供地造成压力。
  在2011年11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联组会议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小苏坦承,今后4年完成2600万套的保障房供地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今年把相当一部分易供的土地及时供应了,因此2012年拆迁征地的任务会越来越重,如何保障有效的供给,难度较大。”据?小苏测算,在各类保障房和套型面积都不变的前提下,2600万套保障房需要约150万亩土地供应(合10万公顷),其中40%~50%是存量土地,很大一部分依赖于棚户区改造。
  “受制于征地补偿资金到位不及时,以及新拆迁条例的规定,拆迁的时间不好控制。有的地方为了赶工期,边拆迁、边动工,导致保障房建设违法用地的情形屡有发生。”安徽省某市土地交易中心负责人表示,受制于当前的土地市场行情,即使在新增建设用地方面,商品房配建保障房地块的出让前景也不容乐观。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邹晓云认为,对于保障房用地的供应,只要把供地计划安排好,2012年完成供地可能稍微偏慢一些,但问题不大。关键是地方要配备相关的制度保障,并设置专门的机构来运作。
  东部某市国土部门的一位负责人则建议,各地应尽快实行保障房货币补贴政策。据测算,土地出让后获取的土地出让金,基本上可弥补当地财政每年支付的保障房货币补贴。“我们采取两种方式供应保障房:一种是鼓励企业拿出一部分商品房源按照经适房的价格出售给保障对象,市财政给开发商补贴经适房与商品房的差价;一种是鼓励受保障对象去市场上购买符合保障房标准的商品房,市财政给予每套5万元左右的补贴。”该负责人表示,货币补贴与实物补贴相比,形式更加灵活,但需要地方政府具有一定的财政实力。
  探路保障房融资,京津“见招拆招”
  2011年年中,近七成保障房未开工的“中考”成绩,不得不使各地直面资金短缺难题。我国政府曾多次表态,要增加政府投入,加大金融支持;同时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创新经营模式吸引社会资金进入保障房特别是公租房建设领域。2011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文,明确允许地方发行企业债融资建保障房,继续给地方政府开辟保障房建设的“财路”。据了解,不少地方已经开始利用这一平台,实现保障房的多渠道融资。在一些地方,保障房日渐成为重要的融资工具。最早开始大规模建设保障房的重庆,规定其公租房和廉租房租金可结合通胀水平予以调整,并可在5年后出售给租房者。郑州、江苏等地也鼓励大企业承建公租房。保障房建设的“重庆模式”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积极性,同时也得到了当地商业银行的青睐。据悉,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不少城市纷纷效仿。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说,重庆的公租房能够完全平衡好建设资金。目前,中央补助和市级财政已先期投入230多亿元,撬动了社会投入250多亿元,2011年到2012年开工项目所需的600多亿元也已基本筹措到位。
  2011年6月30日,专营公租房持有和运营的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成立,由北京市财政出资100亿元作为资本金。投资中心将主要履行融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职能,为市级统筹建设收购公租房项目、市政府委托建设的定向安置房项目筹集资金。同时,市政府将设立投资中心管理委员会,作为投资中心的决策机构,负责审议机构发展规划、审批年度建设及融资计划等。未来,北京市公租房建设将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初步拟融资500亿元,目前都基本落实。除北京外,上海等地也准备成立类似机构,不同的是,上海是分别在每个区县成立保障性住房投资中心,北京则是自上而下成立全市范围的投资中心,吸引社会资本介入是公租房产品管理运营的创新。
  2011年6月18日,天津市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社保基金信托贷款签约仪式举行。按照协议,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以信托产品的形式,为天津市提供30亿元贷款,专项用于本市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建设。天津市金融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天津保障性住房建设已经形成以公共财政为引导,企业、金融机构、社会多方参与的投融资格局。近年来,天津市积极推动政银合作,运用公积金委托贷款形式为1万套公租房提供资金;建行天津分行联合15家银行组建200亿银团贷款性住房;天津中德住房储蓄银行累计发放保障性住房贷款52.45亿元;国家开发银行累计发放120.3亿元支持29个示范小城镇建设项目。
  京津二市保障房融资率先突围之时,上海“双定双限”试点限价房保障房先租后售拉开大幕。2011年7月11日,上海市市长韩正在上海市委九届十五次全会第一次大会上明确表示,下半年将在浦东南汇新城与临港产业区启动限价商品房、推进先租后售保障住房试点。年初,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参加市十三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徐汇区联组审议时曾指出,住房问题不解决,上海人才优势将消失殆尽。在此次全会上,他进一步强调,“从长远来看,上海转型发展的最大障碍是青年人才的住房问题”,要积极探索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建设公共租赁房的模式和办法,积极探索试点新的住房政策,千方百计解决青年人才的住房问题。
  按照部署,2011年浦东新区将开工建设100万平方米的限价商品房,临港产业区将开工建设100万平方米的先租后售保障住房。这一试点将实行“双定双限”,即:定区域、定对象、限交易、限房价。韩正表示,开展限价商品房试点,核心是解决外来各类人才居住问题。要抓紧各项试点准备工作,力争下半年开工建设。在资金方面,要多措并举,打通公积金投贷联动的融资渠道,将部分公积金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还其“互助互济”的本来面目。今后,上海要下更大力气推进“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重庆舍弃“土地财政”免费划拨土地
  自2010年以来,重庆市在全国率先大规模建设推进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为解决建设资金短缺问题,重庆市积极搭建融资平台,通过无偿划拨土地、银行信贷、公积金贷款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确保公租房建设顺利推进。
  重庆的保障性住房,以公租房为主体,涵盖了过去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根据规划,从2010年开始三年内,重庆市将建设公租房4000万平方米,解决60万户、200多万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
  舍弃“土地财政”,划拨方式供地是重庆公租房建设过程中的一大特色。自2002年开始,重庆市成立了土地整治储备中心。2003年又在其基础上成立重庆地产集团,由市政府注资,建立了政府主导型的土地储备供应机制。近年来,重庆通过工业结构调整、老厂搬迁、院校置换、旧城拆迁、征用农村集体土地等方法,已经储备了10多万亩土地。这些土地以主城区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包括主城区、城市重点拓展区、后中心区等,涵盖了各等级地段。
  由于公租房用地以划拨方式供应,减免土地出让金,客观上使得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益大大减少,却降低了公租房的投资成本。以最早开工建设的民心佳园为例,这个小区占地504亩,根据这个小区的地理位置,目前土地的市场出让价格至少每亩600万元,那么土地出让金收入为30多亿元。而以划拨方式供应的价格为每亩42.6万元,总价为2亿多元。这样算下来,地方政府少收入土地出让金28亿多元。据了解,为推进公租房建设,重庆市政府仅在主城区就从储备土地中以划拨方式拿出3万亩土地作为公租房建设用地。
  为了保障公租房建设资金,重庆市构建了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融资平台,重点依赖国有资本发挥“第三财政”的作用,为公租房提供强大的财力支撑。据介绍,重庆的公租房始终姓“公”,建设主体是市政府和各区县政府,产权由国有的集团公司和区县政府投资公司持有,建设在财政性投入和各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国有集团等操作主体以国有资本托盘,确保了公租房的公共保障属性。重庆的公租房建设,先期试点由重庆市地产集团为建设主体,后来重庆市城投集团也加入到建设公租房的行列,投资建设主体拥有所建租赁房的完全产权,享有升值收益,但无房屋的定价权和转让权。在通过国有企业融资平台积极争取商业金融机构贷款的同时,重庆市还探索通过争取住房公积金贷款用于公租房建设试点,开征房产税等举措,拓宽公租房建设资金来源,确保公租房建设顺利进行。
  河北“1+6”破解保障房土地制约
  保障房项目要开工,落实用地是前提,项目落地之后资金又成为关键。河北省要求各地按照“1+6”方式尽快解决土地问题,同时,保证“5+1”规定渠道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并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1+6”方式破解土地制约。“1”就是加快新增建设用地手续审批。“6”就是通过6个渠道优化利用存量土地,即政府已经收储还未出让的土地;收回闲置两年以上的已出让国有土地;棚户区改建腾出的土地留足回迁安置用地后的土地;城中村改造腾出的土地;利用企业自有土地建设公租房;利用工业用地建设公租房(或集体宿舍);工业园区内企业的工业用地,可在总用地面积7%的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内安排建设公租房(集体宿舍)。
  保证“5+1”规定渠道资金及时足额落实。“5”就是5%的土地出让金;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扣除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剩余资金;用于保障房建设的国债资金;拟通过融资平台解决的资金;中央和省的补助资金。“1”就是市县财政兜底。
  为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所有银行、保险、信托等机构都可以参与,不设门槛、敞开大门;大力推广“反配建”开发模式,在集中建设的廉租房项目中配建一定比例的商用房,所得收益弥补开发单位建设运营资金的不足。河北省还提出要建立财政贴息机制,由政府代企业支付部分或全部保障房项目建设的贷款利息。此外,河北省出台《省级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将省补资金管理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度挂钩。省补资金是指省级财政安排或筹集并专项用于补助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专项资金以及向保障性安居工程融资平台注入的资金。其中设立3000万元省级以奖代补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项目建设奖励资金及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相关工作经费。

标签:两大 难题 土地 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