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暑假作文 > 正文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我国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这一主要任务的一条极佳途径。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为课堂活动主要参与者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组成学习小组,小组成员或小组之间相互启发、通力合作、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形式。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增强学生探究学习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全过程,而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能够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实施已有几个年头了,小组合作学习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课堂教学,活跃了课堂教学,培养了学习的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谈谈小组合作学习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1、合理分组,明确组内分工,各司其职。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科学合理地安排合作小组是成功进行小组合作的前提。在日常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常见的是这样的一种小组活动:按座位自然分组,前后4个人一组,这样虽然方便,教师也省力,但是形式比较单调,很快就会对多数学生失去吸引力。所以我在分组时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按照“组内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组,尽量做到优势互补,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同时注意男女搭配的原则。便得男女生优势互补,利于协调,形成合力。分组后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组长、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务。当然,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我还采用让学生按自己的意愿组成小组,把主动权下放给学生,这样他们的劲头就会更高涨。此外,小组构成的人数并不固定,可以根据活动内容需要增减人数进行重组,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自主地活动。如:小品表演可以为3―8人,而辩论则可以分为两大组或四个小组等。
  
  2、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适合学生的水平,难易程度要适当。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通过小组内同学的合作、讨论、互助得出问题的答案,或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知识学生的印象会非常深刻。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要适合学生的现有水平,难易程度要适当。如果太容易,就不能激起学生的欲望,学生不需要他人协助也能完成,这样合作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学生对合作也会失去了动力,如果太难,小组通过合作努力仍不能达到目标,就会失去信心,也会失去合作的兴趣。因此,作为政治老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时,一定要适合学生现有的水平,难易应确定在“跳一跳摘得到”的层次上。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在学习八年级教材内容“网络是把双刃剑”时,如果通过老师单纯地讲解,学生很难弄清楚这一问题。所以,我把这部分内容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展开讨论“网络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并找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在课前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课堂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们终于明白了网络既是好事又是坏事,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对待。网络是高科技的产物,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学习知识,打开视野等诸多好处,现代社会已,经离不开网络。因此网络是好事,然而网络的内容太多太丰富,它的诱惑力也很大,有许多不良网站,不良信息时刻诱惑着我们。如果我们缺乏自控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就会沉迷于网络而荒废学业,影响自身的健康,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网络又是坏事。这样。网络的好处和坏处通过学生的讨论就会很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明白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网络来充实自己,增长知识,提高素质,同时,坚决抵制不良诱惑,远离不良网站。只有这样才能健康成长。
  
  3、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加强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最主要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同时也包括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合作。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并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一定要突出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启发学生,巧妙引导学生,从而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开展。同时教师还要参与讨论,可以及时地把握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的点拨,从而引导学生走向深入,这样,就会充分突出新课程的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学生讨论时,如果没有老师的及时引导,学生往往不能达到更高的层次。
  
  4、正确运用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合作的动机和愿望。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它是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记分改为小组记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认可或奖励的依据,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所以,评价对小组合作学习所起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公平、公正、全面的评价每一个小组,不仅可以加强小组凝聚力,还可以提高小组成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每次小组合作学习都要及时地进行评价,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以此激发学生的集体意识。使他们愿意在小组内积极发言、肯于动脑。评价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我在评价时,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重个体评价,更重整体评价。使学生明确合作小组是个学习共同体,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集体目标的实现。同时,在小组评价时,对个人合作学习参与度、积极性、独创性要给予恰当的评价,这对激发他们竞争的欲望,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要做到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更注重小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参与积极性,保证小组活动的合理性、实效性。(二)、重结果评价,更重过程评价。以往在评价时,比较注重小组活动结果的评价,往往忽略了过程的评价,我的做法是除了对小组活动的结果做出适当的评价。还对过程作出评价,过程有时比结果重要。新课程标准下,思想品德课更突出学生的主动参与、体验、感悟。而小组合作的过程正体现了这种思想。所以,过程评价要比结果评价更重要。只要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参与了、进步了、交流了就要给予适当的肯定。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
  
  在近几年实施新课程的实践中,我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尝试,这种教学方式确实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多变化,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但在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作出以下反 思:
  反思1、合作学习应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
  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因此,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能让组长、或好学生一个人代替整个小组,要培养小组成员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把小组当作一个离不开自己的具有向心力的集体。
  反思2、小组合作学习要正确处理好优秀生和学困生的关系。
  思想品德课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要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交流、分享、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每一位学生的热情。而在实际操作中,优秀生比较积极参与,而学困生显得非常被动,热情不高。这样就会导致优秀生更优秀、学困生更差。为此,我认为教师要正确处理好优秀生和学困生的关系。作为教师首先要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言,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即使错了也没关系,解除他们的思想负担。其次,多给学困生发言的机会,让他们优先发言,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肯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第三,要求优等生帮助指导学困生,让小组每一个成员都有进步,共同提高。第四,要求学困生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吸取他人的长处,指导自己。第五,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重点指导学困生如何进行操作活动,分析他们的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反思3、小组合作学习要突出小组长的作用。
  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着协调、领导作用。一般应选学习成绩好、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并且要定期对小组长进行指导、培养、强化、激励。如果小组长不能发挥其作用,往往会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目的。
  反思4、小组合作要给教师正确定位,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又是参与者。绝不能让学生自由讨论而不能融入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之中。合作学习其实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认真搞好备课,设计好预习提纲,设计好学生讨论的问题,尤其是在课堂上,一定要发挥主导作用,要有大局观,要有掌控课堂的能力,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并且要有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观念。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挖掘出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应根据自身、学生、学校实际情况,设计出有特色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案、促进全体学生全面的提高,在合作中不断健康成长,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

标签:浅谈 思想品德 合作学习 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