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说课稿 > 正文

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

时间:2017-03-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

《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

《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第一课时)《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第一课时)

《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 平行线的性质》綦江县三江中学 欧祥科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教学说课活动。我所说的课题是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三 节《平行线的性质》第一课时。下面我将围绕本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 、 么这样教?”为思路,给大家说一说我是如何跟学生一起学习这一节课内容的,希望各位专 家多加指导!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大家逐一详细介绍: 一.说教材内容 1.本节课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本节课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概括地讲,本节课内容的地位体现在它的基础性,作用体现在它的工具性。

它是在学生学习平行线判定的基础上学习的, 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逻辑推理能力是一个 渗透, 不但为后续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提供了转化的方法, 而且也为今后三角形全 等、 三角形相似等知识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 在教材中,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平行线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利用平行线的 性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这就是工具性的体现。

因此本课的内容无论在理论上, 还是在实际应用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定位 2.教学目标定位 根据新课程标准、 中考考试大纲说明、 七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状况和学生心理认知 特征,我确定了四个层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性质,能知道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区别,能 初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有关计算. (2)数学思考: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交流、归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 的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 (3)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观察、猜想、实验、归纳、验证的研究问题方法. (4)情感与态度: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交流、归纳、推理等活动,感受数学 活动充满了探索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热情. 3.教学重点、 3.教学重点、难点确定 教学重点 平行线的性质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 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这部分内容 是后续学习的基础,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来发现结论,经历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可增强 学生对性质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为:探究平行 探究平行 线的性质. 线的性质. 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基本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且它们互为逆命题, 所以学生很容 易在记忆和使用时将其混淆.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难点为:明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 明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 别. 4.突破关键:通过度量、剪纸拼图、观察电脑演示等方法,让学生自己确认平行线的 .突破关键 性质公理的存在性和正确性;并通过讲解及练习解决平行线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区别。

二.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⒈教法分析: 教法分析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我选用自主学习法、直观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主体互动教学法来开展教学.通过教师、学生共同活动,采取分工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 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这样教学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 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⒉学法分析: 学法分析 俗话说: “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要使学生“学会” ,关键是使学生“会学” ,这就 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通过本节平行线性质的学习,让 学生从中领悟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主动对图形进行观察、探索、想象、 比较、综合、归纳,经过大脑加工、组合,转换为一种理性认识,得到所需的结论和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教学结构设计】 教学结构设计】 本节课的流程分六部分: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探究新知、 实验猜想;归纳性质、 说 理证明;应用新知、巩固练习;归纳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由于我国 “改革开放”的国策好,国家长治久安,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高速发 展,民富国强。据 2011 年 11 月来自北京市交管局车管所的数据显示:北京市现在的机动车 保有量已突破 470 万辆。

尽管北京市早已出台了一系列交通管制措施, 但一到上下班的高峰 期,北京城里仍然天天塞车。为了缓解拥堵,最近北京市政府决定,在第 29 届奥运会上曾 经承办多项比赛项目的国家奥体中心位于北四环和安苑路之间 (这两条路互相平行) .... 新修建 一条笔直的贯穿两条路的新干线,设计新修道路与安苑路夹角为 65?,那么它与北四环的夹 角是多少度?65° °通过学生熟悉并关注的北京城市道路建设问题作为引入, 创设情境设置疑问, 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地图中抽象出基本图形,将问题转化为探索两直线平行,同位角之间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二〉探究新知 实验猜想 本环节设置了学生活动和教师演示两个环节.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1、画一画:利用作业本上的横格,在你的作业本上画两条平行线 AB、CD,再画直线 MN 与 画一画: 直线 AB、CD 相交,标出所得的 8 个角。

(如下图) 2、找一找:在你画的图中,哪两个角是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猜一猜:在你画的图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猜一猜: 4、想一想:怎样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想一想: 学生首先独立完成活动的 1、2、3,对于 4,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开放式的 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能否按要求正确画图并准确 标记直线和角; 能否准确找出同位角、 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分别进行讨论, 并得出正确结论. 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具体的帮助、鼓励和指导,使全班同学都能积极参与探索 活动. 5、议一议: 在小组内的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样吗?得到的结论相同吗? 议一议: 学生以四人合作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1)用量角器进行度 量;(2)通过剪纸拼图进行比较. 通过交流积累了较为充分的事实基础,为有效地进行归纳概括提供了帮助.教师深入合 作小组,倾听学生的见解,时刻关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生成的新问题,并给予适时的指导点 拨,鼓励学有困难的学生积极投入到讨论中,注意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 6、展示探究过程和结论 合作小组代表上台全面展示本小组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教师注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各种 方法,并关注学生叙述结论的语言是否准确. 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合作交流, 每个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合作交流奠定了 基础, 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又能弥补个人的思考有时难以全面和深入的情况, 从而帮助学生获 得较强的感性认识,充分体现认知过程.探究平行线的性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充 分经历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得出猜想的探究过程,突出重点.适当的合作交流 也有利于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身心素质. 教师演示: 教师演示: 平行线的性质比较抽象,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直观教学,利用几何画板的度量功 能分别量出三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度数,让学生直观验证探究的结论.然后改变 截线的位置,帮助学生在运动变化中进一步明确其中不变的数量关系. 〈三〉归纳性质 说理证明 1.概括归纳:平行线的性质(由学生完成) 。

性质 1 性质 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在学生合作交流后,先由学生归纳、补充平行线的性质,不完善的由教师补充并板演平 行线的性质,规范文字语言. 2.试一试用符号语言表达上述三个性质.(由学生回答) 如图: c性质 1.∵ a‖b, ∴ ∠1=∠2.性质 2.∵ a‖b, ∴ ∠2=∠3.性质 3.∵ a‖b,∴ ∠5+∠6=180 .学生独立思考(转自:wWw.DXf5.Com 东星 资源网: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回答,教师组织学生互相补充,并出示准确形式. 帮助学生理解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推理 打下基础. 3.你能根据平行线的性质 1 说出性质 2、3 成立的道理吗?例如:如图,∵ a‖b,∴ ∠1=∠2.( 又∵ ∠3= ∴ ∠2=∠3. ,(对顶角相等)3 2 b类似的,对于性质 3 请写出推理过程. 学生观察图,独立思考填空.此处将由性质 1 推导性质 2 的过程以留白形式出现,循序 渐进的引导学生思考, 使学生初步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 从而能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师关注 学生独立书写性质 3 的推理过程中能否做到知识的合理迁移,书写是否正确. 引导学生从 “说点儿理”向“说清理”过渡,由模仿到独立操作逐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4.对比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性质,你能说出它们的区别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判定与性质最大的区别在于条件和结论互逆, 即从角的相等或互补关系得到两直线平行是平行线的判定; 反过来, 由直线的平行得到角的 相等或互补关系, 是平行线的性质. 这里是学生升入初中以来第一次接触判定和性质, 要让 学生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防止在应用时发生混淆.为后面学习其他图形的判定和性质作好 铺垫. 〈四〉应用新知 巩固练习 1.现在你能解决奥运会道路建设的问题了吗? 2.如图 1,填空:①∵ ED‖AC(已知) ∴ ∠1=∠C( ②∵ AB‖DF(已知)1 2 3 D C1 4 3∴ ∠3=∠a b d③∵ AC‖ED(已知) ∴ ∠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 如图 3,∠1+∠2=180?,∠3=108?,求∠4 的度数.首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引入问题,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并让学生体会数学是解决实际问 题的有效手段;第 2 题从不同角度应用性质,强化重点知识的理解;第 3 题先判定平行再应 用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计算, 从而在解题过程中辨析判定和性质, 要求学生会用平行线的性 质进行计算.随堂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老师从学生解题过程中了解教学效果,从简 单图形到复杂图形、从单一知识到几个知识的综合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逐步 提高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归纳小结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先由学生补充,最后由教师完善: 1.今天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与联系 条 判 性 定 质 件 结 论3.我们知道了能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两个角相等或互补的结论, 它是后面学习中进行计 算和证明的常用依据,可以用来转化角. 4.回顾发现平行线的性质所经历的环节,感受发现图形性质的方法. 师生共同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和技能两方面进行归纳. 帮助学生梳 理知识脉络, 回顾平行线的性质, 突出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说明白性质和判定的联系和区别, 课下完成对比表格,下节课进行展示,从而突破难点;最后教师点明平行线的性质的作用及 发现图形性质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认识. 分层作业: 分层作业: (1)看书 P21—P23(补全书上留白,划出重点内容); (2)书 P25 习题 5.3 第 1—6 题; (3)探究题(选作) 如图 1:已知 AB‖DE,那么∠1+∠2+∠3 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当已知条件不变,而图形变为如图 2 时,结论改变了吗?图 3 中的∠1+∠2+∠3+∠4 是 多少度呢?如果如图 4 所示,∠1+∠2+∠3+…+∠n 的和为多少度?你找到了什么规律吗?分层布置作业,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空间. (六)板书设计 采用了如下板书,要点突出,简明清晰。 四.说教学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把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生参与学习 的积极性,与人交流的合作性等多样评价目标的积极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表扬,对 表现不明显的学生予以鼓励, 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 自由的最大限度的发展. 力争 “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

五.说课堂意外预案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更多的关注学生自主探究、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鼓励学生勇于提 出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在课堂上学生往往会提出让老师感到“意外”的问题,在 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对“课堂意外预案”的探索和思考,备课时尽量设想课堂中可能会出现 的各种情况,做到有备无患,以免在课堂中学生提出让自己出乎意料的问题,使自己陷入被 动尴尬境地。结合以往经验,在本节课,我提出三个“意外预案” 。

1、如果有学生提出:能否从理论上证明“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学生提出的问题, 想法非常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能用反证法从理论上证明这个定理,只是我们初中阶段对 这个定理的证明不作要求。

2、如果有学生提出:改变 AB 和 CD 的位置关系,即直线 AB 与 CD 不平行,那么刚才发现的 结论“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还成立吗?首先对学生的提问要给予肯 定和鼓励,其次要引导学生验证刚才的结论一定不成立。

3、如果有学生提出:在三线八角中,两直线平行时,除“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 内角互补.”外,还找得到其他位置关系的角相等或互补 。首先对学生的提问要给予充分肯 定和鼓励,其次要说明他的说法是正确的,只是对没有取名的角不作要求而已。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教学的一些设想,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分享到: 分享到: 使用一键分享,轻松赚取财富值, 嵌入播放器:普通尺寸(450*500pix)较大尺寸(630*500pix)

免费

大小:162.00KB

所需财富值:2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标签:平行线性质说课稿范文 平行线的判定说课稿 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