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书信 > 正文

极端思想对教师的影响_生本教育思想及实践对教师的影响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生本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推动儿童有效地自主学习和提升”,但学生生命价值的提升和主体价值的实现,并非生本教育思想的全部意义。生本教育思想及实践对教师专业化素养的增强影响巨大。由师本向生本转化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掌握生本教育方法,还要克服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教师的知识面与知识量也不断扩大。生本课堂实践使教师掌握更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真正做到“教要皈依学让生命自己行动” 使教师们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完成由“纤夫”到“牧者”的角色转化。因此,教师实践生本教育思想的过程,也是涉猎知识,提高教学能力与思想观念,并逐渐走向专业化的成长过程。
   关键词:生本教育思想;基本内涵;实践;知识;能力;角色转化
   一、 生本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实践
   生本教育思想最初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提出。其实质是尊重自然与生命本身,顺应学生的天性,提升生命本体价值的教育教学系统思想。生本教育思想凝聚着古今中外诸多教育家的智慧,《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中的“开而弗达”、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等,均体现了生本教育思想中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而“以生为本”实现生命本体价值的回归,体现了卢梭的《爱弥儿》及夸美纽斯的《大教育论》中所传达的顺应儿童天性的思想,呼应了杜威的“儿童中心说”,同时也是我国科学发展观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可见,生本教育思想底蕴之深,具有着科学性、时代性与人文性。
   生本教育思想首先被应用于广东省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学,一系列生本教育改革的课题研究与实践随之展开。喜人的教学成果之下,生本教育思想被推广开来,部分高中也开始在其指导之下逐步进行教学改革。“起点非零”的儿童观、“教皈依学”的教学观、“生命牧者”的教师观等等,让学生从教师、课堂、各种刻板模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真正实现自主提升与生命本体价值。但是好的理念要在实践中达到理想的目标并非易事,若不能很好地应用与过渡就可能变成形式化的“生本”。由此一来不但实践达不到理论所预期的目标,而且可能导致教学环节中的冲突与混乱、无效学习等不良后果。因此,教师在这一过渡阶段中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思想意识的转变到具体教学方法的应用,需要教师对生本教育思想的深刻理解,不断提高专业化素质,联系实际的教学情况给予学生一个真正自由学习、自主提升的平台。
   二、 对教师的影响
   (一)来自知识方面的挑战
   生本教师首先实践的,大多是生本教育思想中很重要的分组教学。课堂上,小组间激烈的讨论,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一个范围广、容量大的知识碰撞。为了更好指导同学们的解决各种问题,旧式的45分钟演讲词一样的备课是远远不够的。要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实现生本教育思想所提倡的学生自主学习与提升,对教师知识量的需求及备课压力并未减少,反而是增加。教师在课前必须进行大量阅读,不断扩大知识储备,对学科及学科以外知识有更广泛的了解,才能灵活地将其融于教学活动中,引发并满足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求。同时教师还应敏锐地在教学中发现新视角、新认识,使教学相长在激烈的知识碰撞中得到良好的体现。
   林崇德与申继亮教授曾从心理学角度将教师的知识结构分为“本体性知识”,即教师需要掌握的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即教师应具备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实践性知识”简言之为教学实践相关知识;“文化知识”指教师的知识面。前两者是实现生本教学的基础和途径。教师在对学科基础知识、技能广泛而精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掌握研究这一学科的独特视角与思维,从而迸发出科学的精神和人格力量,成为激发与感染学生们去主动思考和创造的动力和重要向导。教师熟悉了心理学、教育史的各科教学法知识,便可以给学生以适当的指导。教师需要去思考学生对什么感兴趣,怎样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去学习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知识。为满足各种需求的努力下,生本实践教师的知识量不断扩充,知识结构也不断完善。
   (二)提升实践能力
   在师本课堂向生本教学模式转化之初,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仍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如:活跃的学生更积极,散漫的同学更懈怠的现象,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又如:学生的自主变“自由”,使学习所得不能覆盖课程要求掌握的内容等等。 而“以学定教”就是要听到学生的声音,需要教师意识到小组讨论的重要性,并从中了解同学们的兴趣所在。更好地制定好教学计划, “小立课堂,大作功夫”,调动起同学们的积极性。主题班会、作文与演讲比赛、短剧表演等各种活动,都是引发同学们学习兴趣的好方法。教师还应发现每一位同学的闪光点,让同学们尽情地展现个性自我、发挥潜力,并在兴趣的引导下积极、快乐地学习,以达到生本教育思想的目的。
   生本课堂的自主学习不是自由学习,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又要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在对课堂内容与形式的选择上,具有恰当的引导和把握。生本实践教师灵活地将生本理念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解决生本教育思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的同时,不断汲取经验、反思与总结,提高了教学实践能力。因此,生本教学实践既是教师们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获取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我实践能力的过程。
   (三)转变自身角色
   本体观念的转化对于传统教师而言并非易事,一些教师仍放不开手去实践生本教育思想是因为一直在“怕”。怕放松管理使班级散慢,怕学生自主学习会使成绩“自主下降”,甚至怕自己失去教师的作用。而生本教育思想的阶段性实践成果,已让他们看到了学生潜能的充分展现与学习效率的提高。在班级管理上,同学们开始自主管理各项事务时,常出现的谨小慎微、有胆少识等情况,但生本实践教师总以引导、开启、赏识、扶持,代替责备与教授。我们看到的是班级整体氛围的活跃、有序,同学们各尽其责、各显其能的能力爆发。对于看似“无为”的“牧者”收获的是“木欣欣以向荣”。这使教师们抛却顾虑大胆实践,真正看到了学生们应被开发的潜能,找到了自我角色的定位。学会在 “无为”的同时恰当地引导,做好生命的牧者。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教师”的诠释本就是“凡能率众能牧民者,谓之师”。 生本教育思想让教师们明白“为者败之,执者生之”的道理。教师不再是权威与统治者的象征,还给同学们一个自主学习与管理的空间,使同学们充分发挥潜力,更好地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生本教育思想及实践使传统教师达到了由“纤夫”到“牧者”的角色转化。
   生本教育思想及实践使教师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与教师观,找到自我角色的定位,做好生命的牧者。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扩充专业知识,研习更多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实践能力。他们看到的是学生们快乐地学习、个性地成长、全面地发展,同时更收获了许多快乐。 “坐看云起时”,感受与欣赏“晨光之熹微”, 生本实践教师们的成长与收获还感染了更多教师加入生本教育思想实践的行列,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 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3] 郭思乐:《望晨光之熹微》,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4] 周玉娥:《春意来,草自青》,朝华出版社,2010年版;
  [5] 时晓玲:《教育本该激扬生命》,中国教育报 2006年第五期;
  [6] 刘敏彪:《澜石中学‘生本教育’改革思路与初期实验》,新余高专学报, 2005年第二期。

标签:实践 思想 影响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