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书信 > 正文

艺考,不能承受之轻_轻工业园内艺考

时间:2019-02-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事件回放】:老教授受贿自首   中央音乐学院一70多岁梁姓博士生导师主动到学校纪检部门坦白,承认自己与一名邹姓女学生发生身体关系,并收取了10万元贿赂,以帮助该学生考上博士。
  但是邹同学最终未能考上博士,她便到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梁教授明白事情捂不住了,于是主动找到校纪检部门坦白。该教授在音乐评论界很知名,还曾在央视著名栏目《百家讲坛》开设讲座。
  说到艺考,通常人们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个名词――“潜规则”。所谓的“艺考潜规则”以及“黑幕”等传闻,长期以来似乎已经成为了人们的某种定势,尤其是经历了一次次有关“潜规则”的新闻被曝光,让本不愿如此相信的大众们心灰意冷。
  某网站对100名艺校女大学生随机调查,有40%以上的在校女生遭遇过“潜规则”,一些女生不惜尊严人格向招聘考官乃至导师抛去“肉体红包”;一些教授的私欲日益膨胀,利用学术与职权之便大肆聚财,师德、人格轰然倒塌。
  
  内幕:考名牌艺校至少30万
  
  北方某艺术院校的H教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但坚决不愿透露姓名。他表示:“大多数艺术考生的家庭,都有一本血泪账。”据H教授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潜规则开始在艺术院校渗透。考官或者系里有影响力的教授一般手里都掌握几个能考上的名额,但也不是随便一个考生的钱就敢收,因为想交钱的人太多,而且交钱的考生里面也有水平不错的。据介绍,现在要想考上北京的一些名牌艺术院校至少30万。也有不交钱的,例如一个系要收50个学生,那前三名肯定不用交钱,那都是尖子和天才,考官是不敢把他们拿下的,总得有人撑门面。
  刚从艺术院校毕业,目前在北京当歌唱演员的小刚告诉记者,他考上的是外地一所著名师范大学的艺术系,他考试时几榜都是第一,但还是在考试前拜师辅导,并且交给了某些关键人物1万多元辛苦费,这样才稳稳地考上了。“当然像郎朗、李云迪这样的天才,就不用交钱了。”
  那么,考上之后呢?小刚则告诉记者:“考上的考生有时还得被继续潜规则,我们学校的一些女生考上后还得继续给老师当女朋友,还有的被老师拉到外面去陪酒,或者被老师带到北京看演出,说是开眼界,极其无耻。”小刚和H教授都指出,外地一些艺术院校“潜规则”现象比北京更严重。
  
  回应:院方公布招考程序证清白
  
  面对艺术院校潜规则的问题,北电、中戏、上戏等多所经常陷入潜规则传言的艺术院校,都不约而同地出面否认存在潜规则。
  北京电影学院称,考试中有很多监督系统,不会有潜规则存在。北电党委副书记、招生监察领导小组组长介绍,考试成绩采取集体打分,其中初试和二试由3人判分,三试由9至11位副教授以上人员组成专家评审组,判分采取量化和细化的方式。
  而在考生考完后,由招生监察人员直接将打乱顺序的试卷进行装订,将考号、名字全部封闭,序号打乱后,可有效防止阅卷老师给“人情分”。而上戏和中戏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考试的试题都是从题库中随机抽出的,连考官在开考前也不知道拿到手的到底是什么题目。
  而且,以前只在三试才采用现场录像来记录考试情况,但近几年录像制度从初试便开始实行。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考生之间的公平竞争,杜绝一切可能出现的不公平现象。
  
  手段:他们这样收钱
  
  老师们收钱,有若干种方式,最好的,就是收钱办事,最差的,则是直接骗钱。
  1.收钱办成型。H教授说,他认识的一位在某艺术学院当领导的著名歌唱家,对自己没把握办进去的学生绝对不收钱。据他所知,有些有信誉的老师没把握的不收费,有把握但是万一考生没有发挥好,考试没过的,还有一套退钱机制。这些还属于道德好的。
  2.收钱办不成型。有些艺术院校老师收了钱只能保证你专业课能通过,但是考生文化课不过,没考上,他收的钱照样不退。而且你明年要是再考,还得向他再交钱。
  3.考前辅导型。也有稳妥地收取好处费的方法,那就是考前辅导。H教授说:“懂得声乐的都知道,考前辅导你几个月,能管什么用呢?但是很多老师都走这条路,有没有用不管,关键是有学生来,有钱收。”西北某艺术院校一个系主任,每节课收1 200元,课时才20分钟,这不是点石成金吗?
  4.中介型。由于考前家长总是尽可能地想办法“找关系托熟人”。于是一些“考试中介”就出现了,他们都会声称自己与某某领导或者教授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并且大打包票能够让考生入学,所要的金额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均有。有的人是做中介收取好处费,有的根本就是骗了钱走人。
  
  艺考潜规则:十大规则
  
  1.女生一定要漂亮。现在人们的审美要求提高了,受大众审美需求的影响,不是美女拍出来的电影谁看啊?!不要以为丑女林无敌走红就是因为丑,电视上再丑的女人也是美女扮的。所以,通常美丽的女生更容易考进艺术类的名牌大学。
  2.身材一定要好。艺校招生,放眼望去,哪个不是俊男美女的天下?哪个不是多一分嫌肥的体形?电视上出现的那些超出凡人审美观点的主角,哪个不是拼死拼活苦出身?身材好,当不了主角还做个替身。炒作一把,成名速度就像坐上飞船。
  3.吃苦耐劳。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劳心劳力,事业很难有成。领导喜欢吃苦肯干的,这规则放之天下而皆准。所以不要以为上艺校就能享福,如果没有吃苦的准备准会被大学生活吓一跳。
  4.体重控制有术。为了配合角色,必须伸缩有术。说减肥就减肥,说长肉就长肉,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让不同的人满意。金三顺那个小胖丫头原来也是个俊俏的模特啊。
  5.把握时尚脉搏。灰姑娘请准备好水晶鞋,演艺圈里不欢迎土包子。夏天穿棉袄,冬天穿背心,争取第一眼就抓住目标眼球。
  6.表里不一读艺校,得讲生活艺术。心里想的千万不能表现出来,一起来演戏吧,对着一头猪说:帅哥,你的胡须真性感。娱乐圈里最冷的陈道明怎么说?我就是一个戏子。
  7.毕业生最难找工作。北影每年输出大量的毕业生,可是能成为明星的却只有几个。艺校毕业生可能是所有大学里失业率最高的了。不过即便如此,每年还是有成千万的人前仆后继,以为自己都有成名的“范儿”。
  8.“金蛋”攻势。有钱能使鬼推磨,钱是个好东西,听说十万块能演著名大型魔幻影视巨著里某山某洞某小妖,再加五万还能露半边脸。不过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9.德才兼备。不要对潜规则这个游戏期望值太高,如果突然从女一号变成了女八号,要学会包容,多找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明星不是一天就炼成的。
  10.另辟蹊径。扩招以后,艺校学生也成把成把地输出。假如你时运不济,当替身的机会也不是天天有。不过别灰心,影视剧集不全都是暴露出镜,成千上万的美女为了争上戏,演个八戒也愿意。
  
  专家观点:别让教授变“叫兽”
  
  在作家邱华栋的新作《教授》里,某些高等院校里传道解惑的教授在学生眼里是“叫兽”。这个极具贬低含义的新词,还真是那些热衷潜规则并身体力行者最好的身份注解。
  按理说,高校作为在社会中具有较高门槛和较高层次的象牙塔,本该把道德与荣誉置于高于一切的位置,假如连高校也失信于世人,那又将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所以,必须对高校导师、教授权力与职务便利严格规范与监督,对参与潜规则者严厉查处,必要情况下可吊销其执教资格,甚至惩以终身不得从事该行业工作,千万莫让肮脏、龌龊的“潜规则”砸了高校的招牌。

标签:不能承受 艺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