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系统 “豆”的词义系统发展探析

时间:2019-01-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本文在借鉴先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大量文献考古资料作佐证,从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等方面对“豆”的词义发展变化进行探析,力求对“豆”的词义系统做出较为全面的描写。
  关键词:豆 本义 引申义 假借义 词义系统
  随着历史的发展,“豆”的词义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收录的37条词语中,“豆”的语素义均与“豆子”之义有关。现就“豆”的词义系统作一具体描写。
  一、“豆”的本义
  近年来很多的田野考古发掘资料显示,“豆”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1923年,在兰州市小坪子村出土了马家窑文化彩陶豆;1978年在山东泰安市大汶口遗址出土一件八角形纹彩陶豆。
  甲骨卜辞中“豆”写作“”、“”、“”,金文中写作“”。其字形均与出土的“豆”形状相似:上部为盆状或盘状,下部有足,或有盖。
  通过文献考古资料,得出“豆”的本义是“古代的盛器”。其用例如下:
  1.《国语?吴语》:“觞酒、豆肉、箪食”。
  2.《周礼?考工记?梓人》:“食一豆肉,中人之食也。”
  3.《诗?大雅?生民》:“于豆于登。”毛传曰:“豆荐?醢也,登盛大羹也。”
  4.《礼记杂记》:“豚肩不掩豆。”
  5.《诗?小雅?楚茨》:“为豆孔庶,为宾为客。”
  6.《尔雅?释器》:“木豆谓之豆。”郭璞注:“豆,礼器也。”
  7.《史记?乐书》有:“?簋俎豆,礼之器也”。
  8.《诗?小雅?常棣》:“俎豆之事,死乃俎豆之。”
  9.《尚书?武成》:“邦甸、侯、卫,骏奔走,执豆、笾。”
  10.《论语?卫灵公》:“ 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上述用例中,“豆” 作为一种盛器,主要分为两类:
  1.盛食器,用例1―5。在新石器时代以及之后一段时间里,“豆”作为一种盛食器而存在。
  2.祭祀礼器,用例6―10。由于礼制的加强,用于祭祀和宴饮的器物,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成为礼制的体现,所谓“藏礼于器”。
  可见,“豆”的本义是“盛器”。
  二、引申义
  在《左传》、《周礼》等经典著作中关于容量单位的记载,豆即是其中之一。先秦时期,量制比较复杂,后来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豆”才退出度量衡使用。
  通过对现存史料的整理,“豆”作为度量衡使用分为两类:
  1.量,即古代的容量单位。例如:
  (1)《周礼?冬官?考工记》:“?人为豆,实三而成觳,崇尺。注解:崇,高也。豆实四升。”
  (2)《仪礼?士丧礼》:“稻米一豆实于筐。”注:“豆,四升”。
  (3)《左传?昭公三年》:“齐旧四量:豆、区、釜、锺。四升为豆。”
  2.衡,即古代的重量单位。“豆”作为重量单位,在文献中只有一例:《说苑?辨物》:“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
  三、假借义
  (一)“豆”假借为豆类植物及其子实的总称,“菽”的同义词。这一点学术界基本已达成一致。如:段玉裁注释《说文解字》中‘豆’字时,引用吴师道的结论为:“古语只称菽,汉以后方呼豆”。于省吾先生考证后,结论为:“商人称?,周人称菽,秦汉以后称豆” 。
  表器皿的“豆”用来指豆科植物,多数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假借。也有学者认为是引申。它是假借还是引申,我们采用逆推法推测得出结论。从出土的器皿“豆”看不出二者有何相似性,经过排查分析,相似引申不太可能,因为从形貌、位置、功能作用方面得不出结论。那么在相关引申和推导引申中再分析。我们推测“豆”为盛器,借意指代豆中的所放的食物菽,引申为豆科植物“豆”。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用下面例子加以佐证。
  1.《国语?吴语》:“觞酒,豆肉,箪食。”
  2.《仪礼?聘礼》:“宰夫荐笾豆脯醢。”
  3.《诗?大雅?生民》有:“于豆于登。”毛传曰:“豆荐?醢也,登盛大羹也。”
  4.《说文解字?豆部》:“古食肉器也,从口象形。”
  5.《仪礼译注》:“堂上八豆,设于户西。”注:“设北一豆南一豆,二豆南北相并,下文曰‘韭菹,其南?醢’,即此意。除菹、醢外,其余六豆为何物,经无明文,历来注家说法不一。兹姑从略。”《周礼?天官?醢人》:“凡祭祀,共荐羞之豆实;宾客丧纪亦如之。”注:“盛于木豆中的祭品,指韭菜。”
  上述用例中,除第5条中豆盛放的是韭菜外,均为肉食。1987年安阳殷墓出土的铜豆内也发现鸡骨,可见“豆”是盛肉的器皿。根据考证,陶豆主要用来盛“菜”。高而稳的陶豆,在使用中,既能突出豆器中“菜”的视觉效果,又与古人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相一致,方便夹“菜”。戴侗在《六书故》中表示:“豆本为俎豆,借为豆麦之豆:凡义无所因,特借其声者,然后谓之假借。”通过反推,我们认为“豆”原是盛器名,借为“豆类植物”之“豆”。“豆”有了豆类植物的意思后,很因为与其形状相似引申出“形状像豆粒的东西”的义项,如土豆、糖豆等。
  (二)地名
  《殷墟甲骨刻辞类纂》中收录的含“豆”的甲骨卜辞凡四例,这两例是地名:
  1.“……在豆?”(24713)
  2.“甲子卜?豆田于之擒。”(29364)
  (三)姓氏
  豆姓出自熊姓,春秋时楚国公族后裔,至汉朝有豆如意,其子孙遂为豆氏。北魏有将军豆代田,代郡人。
  通过对“豆”词义系统的梳理,得出以下结论:
  
  
  参考文献:
  [1] 王力古汉语字典[M].中华书局,2000
  [2] 杨天宇.仪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3] 王宁.甲骨文字构形系统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8
  [4] 姚孝遂.殷墟甲骨刻辞类纂[M].北京:中华书局,1989.1
  [5] 郝懿行、王念孙、钱绎、王先谦.尔雅广雅方言释名:清疏四种合刊[Z].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8
  [6] 陈炜湛.古文字趣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2
  [7] 辞源[M].商务印书馆,1988
  [8] 王作新.中国古代文化语词类谭[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9] 翦伯赞.先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
  [10] 徐朝华.上古汉语词汇史[M].商务印书馆,2003
  [11] 徐莉莉、詹鄞鑫.尔雅:文词的渊海[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2] 闫春慧.古代食器名称词的汉字探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2
  
  作者简介:龙涯,女(1987――)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专业:汉语言文字学,方向:近现代汉语。

标签:词义 探析 发展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