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原型理论是指什么【莎士比亚悲剧人物圣经神话原型探究】

时间:2019-01-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莎士比亚的悲剧在世界文学和艺术史上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他对人物的刻画与把握最能代表其戏剧水平。在他刻画的悲剧人物中,借鉴并吸取了很多传统文学的精华,而《圣经》又是其创作的重要源泉。分析莎士比亚悲剧中人物的圣经意象,对于深入地探讨莎士比亚作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莎士比亚悲剧人物圣经神话原型
  中图分类号:I106.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威廉?莎士比亚戏剧在世界文学和艺术上的创作理念都达到了完美精湛的水平,尤其是他作品中的众多经典悲剧人物,不但塑造得惟妙惟肖,而且借鉴并吸取了很多传统文学的精华。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西方的《圣经》又是其创作的重要源泉。神话在弗莱的批评系统中被看作原型基础,因为后世的文学作品中不断引用的较多象征大多来源于此,进而产生了一种带有普遍色彩的文学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讲,很多文学作品都是由神话原型演变而来。从文学创作的描述层和形式上来看,原型被分别视为了母体与符号以及意象的象征。而从神话层来看,许多文学创作中的原型被反复引用,个别文学作品可被看做是整个文学系统中组成整个人类文学经验的根本因素。在众多的神话中,尤以宗教的圣典吸引弗莱最大的注意。在各种宗教圣典,基督教经典《圣经》又是他极力推崇的作品。在他的眼中,《圣经》就是“类似启示录”式的经典,是“特定的百科全书”的权威之作。布莱尔说过,“《圣经》是伟大的艺术代码”,尤其是对英国文学来讲,一个人能否全面深入地理解文学的内涵和他是否熟读《圣经》有直接的联系。作为影响历代文学创作的巨匠,莎士比亚在其创作各个方面均深受到了基督教《圣经》的影响和启示。且在莎士比亚的诸多著作中,最为世界人民所推崇,最具经典性代表的悲剧有着它特殊的艺术感染力。而莎士比亚的悲剧最为经典,并被世界人民所崇拜,是因为其有着独特的文学效果和艺术魅力。因此,本文就其刻画的悲剧人物为例,讨论莎士比亚戏剧在艺术形式方面对圣经原型的借鉴。
  一“替罪羊”原型
  纵观英美文学作品我们注意到,许多后世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物原型都来源于《圣经》,正是这种人员原型的存在及延伸,从而形成了一种人物原型意象。莎士比亚的代表著名悲剧《哈姆雷特》就取材于《圣经》中极为经典的“替罪羊”的人物原型意象,“基督―替罪羊”是弗雷泽在分析世界各个民族的神话,如“王子献祭”和“神王被杀”之后得出的一个学术语言,其主要来源是基督被钉死于十字架及而后复活的原型意象。莎士比亚在人文主义思潮占据主导地位时写出了悲剧《哈姆雷特》,来反映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同封建势力的较量和斗争,大胆地批判封建制度的残酷黑暗及对人性的禁锢,并以先进力量的暂时失败为结局,来控诉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的罪恶。此原型向人们传达了一个重要信念:部落为了赎罪,就要把部落的腐败转移到一个人或一头神圣的动物身上,而后将其屠杀,这也是献祭仪式的产物和必然结果,也是促使灵魂重生所一定要做的。其中,羊是希伯来游牧民族所主要饲养的牲畜之一,所以他们在献祭仪式上就经常将羊作为替身来赎罪和祭奠神灵。据《创世纪》所描述,为了表达对上帝的敬畏与尊敬,在献祭仪式上,亚伯拉罕准备把他的儿子献给上帝,但是这个举动并没有替罪的意味。而在《利未记》的描述里,替罪的意味就在亚伦奉献给上帝的公山羊上得到了体现,此时羊才真正具有了替罪羊色彩。这之后,《圣经》就出现了很多将羊作为人的替罪品的情节描写,而随着世人罪恶的进一步深化,羊已经不能再替代人类赎罪。因此,上帝的儿子耶稣作为世人的替身就被派到了人世,他为了赎清世人的罪恶被钉在了十字架上,从而“基督―替罪羊”的原型最终诞生了。
  在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在剧中就是一个“基督―替罪羊”的人物原型。而英国学者莫雷是第一个指出莎士比亚悲剧人物富有敢于献身的英雄角色特征的,早在1914年,莫雷就做了一个题为《哈姆雷特与俄瑞斯特斯》的演说,这次演说主要以弗雷泽的研究成果为依据,提出了哈姆雷特是从古代祭祀仪式中替罪羊原型演变而来的。在这部作品里,当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之中时,作为王子的哈姆雷特有责任去战胜一切困难,他既要报父亲被谋杀之仇,又要拯救自己的国家于水火中,还要作出去当替罪羊的巨大的牺牲,是一个高贵的“基督―替罪羊”原型。
  二“魔鬼”原型
  魔鬼一直在《圣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圣经》中的撒旦,他是背叛上帝耶和华的堕天使(Fallen Angels),也是上帝座前负责在人间布置诱惑的六翼天使,后来他堕落变成了魔鬼,被看作是与光明力量相对的黑暗与邪恶之源。在《圣经》故事中,正义代表与魔鬼的斗争基本贯穿了所有故事情节的主线,即使在伊甸园中,亚当与夏娃偷食禁果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作为撒旦化身的蛇。莎士比亚悲剧中许多反面人物都来源于《圣经》中魔鬼的原型,是魔鬼的化身、邪恶的象征。在莎翁的首部悲剧《泰脱斯?安德洛克尼斯》中,讲述了塔摩拉的两个儿子对泰脱斯的女儿拉维尼娅实施了轮奸,为掩饰他们的丑行,竟割掉了她的舌头。他们这种灭绝人性的恶行显出了恶魔的本性。而在《麦克白》中,在自私贪婪的野心驱使下,麦克白公然在自己的领域内杀害了为他洗尘接风的国王。麦克白为了掩饰阴谋陷害臣僚并实施高压统治政策,致使民怨四起,政局动乱,最后被贵族麦克德夫率领的军队处死。与对塔摩拉两个儿子的描写相比,麦克白更逼近于魔鬼原型,他一出场便心怀异志,杀主篡位,又残暴地屠杀人民来巩固王位,造成全国血流成河,置人民于水火中,陷社会于混乱。因而可以说,他是莎翁笔下魔鬼原型的典型代表。并且我们可发现,麦克白本是为国王平叛和抵御入侵立的英雄,但他却无法抵御巫婆和其妻子的诱惑,最终变为篡位和屠杀人民魔鬼的历程,与撒旦曾作为上帝座前负责在人间安放诱惑的六翼天使,随后堕落变为魔鬼的过程极为相似。
  三“受难―反抗―新生”
  “受难―反抗―新生”是《圣经》中很多经典人物的遭遇,如《约伯记》中的谦卑虔诚的义人约伯。在一个又一个的灾难面前,他一直鼓励自己要忍耐,但这是一个痛苦且长久的过程,一般人都不会选择忍气吞声,更不用说是自称义人的约伯。因而长久积聚在心中的愤怒最终被引爆起来,他近乎歇斯底里地咒骂着:“我为何不出母胎而死?为何不出母腹绝气?”在他心中,自认为没有受到上帝公平地对待,蒙受了巨大的冤屈:“我因委屈呼叫,却不蒙应允;我呼求,却不得公断。”约伯心中的愤懑以这样激烈的言辞发泄出来,这是他对自己无罪受罚的伸冤,同样提出了“好人为何受苦,世间公道何在”的悲愤疑问。但是故事还在继续,上帝不仅返还了约伯的全部财产,并且还赐给他三个女儿和七个儿子,约伯不敬的态度不但没有受到怪罪,还赢得了上帝的怜悯,使“赐福给约伯后来的比先前的更多”。
  莎士比亚笔下的李尔王同样经历了“受难―反抗―新生”的过程。女儿的背叛让他心如刀绞,理想与现实的极大反差让他开始怀疑世间是否存在正义和公道:“我是个并没有犯多大的罪,却受了很大的冤屈的人。”恰是他在历经了种种磨难后因极度愤怒而爆发出的心声;李尔气愤地高声呐喊,同样以反叛的态度对造成这一切的所有权威进行坚决地斗争和抗议。历经了与约伯“受难―反抗”类似的模式。而与约伯一样饱经磨难后,李尔最终等到来源考黛利亚爱的解救,完成了他的新生。
  四善与恶的冲突
  人物中善与恶的正反冲突一直是圣经文学所要表现的核心,并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来实现这些冲突,善与恶的冲突反映在人物间主要表现在上帝与恶魔间、上帝与罪恶的人类间和好人与坏人之间,善与恶的冲突反映在人物内心世界主要表现魔鬼的诱惑和上帝的信仰之间,亚当和夏娃的背叛是《圣经》中善与恶的第一次内心冲突,他们都忠实于上帝,而又无法抵挡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突出了他们内心的善与恶的冲突。
  这种善与恶的冲突也被莎士比亚很好地表现在《哈姆雷特》中。表现在人物上,莎士比亚在剧中把上帝和魔鬼的冲突转化成人与人之间的斗争。例如,剧中杀主篡位的恶人克劳狄斯和善良、虔诚的哈姆雷特王子之间的斗争。其中,哈姆雷特王子主要代表了善的方面,并一直处于与恶的斗争中不能自拔,在其身上充分展现了慈爱、真诚及善良本性;而克劳狄斯是恶的典型代表,在其身上充分展现了奸诈、极度自私及恶毒的本性;从人物的内心世界来看,在《哈姆雷特》剧中经过对人物心灵抉择,表现出《圣经》中描写的上帝的旨意及魔鬼的诱惑。剧中的人物内心一直处在善与恶的挣扎中,如在复仇中的哈姆雷特一直处于迟疑不定的境况,恰当地凸显了其内心世界的善与恶的冲突,既想为父亲复仇,又因内心的基督教认为杀人有罪及有仇必报的观念,始终进退两难,导致他最后以年轻生命为代价的惨痛结局。
  五坚定信仰和富于牺牲精神
  在基督教的神话经典中,上帝的儿子耶稣被犹太人出卖是最核心的事件,但他甘愿替人赎罪而被钉于十字架上。在《哈姆雷特》剧中,当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之中时,作为王子的哈姆雷特有责任去战胜一切困难,他沉稳而镇定,用自己的精神世界唤起人的本能和良知,面对威胁,他没有退缩,责任和义务的使命感让他勇往直前,其所作所为不仅只是为了自己父亲的仇恨,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国家不被沦陷、脱离亡国的悲剧,最终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在《李尔王》这部作品中,考黛利亚这一人物在性情上的忍让,直至最后的牺牲充分显示了耶稣伟大人格的真实写照。很多文学研究评论家都得到一个共性,莎氏笔下的英雄都可以认为是基督的典范。而考黛利亚这个人物的塑造也充分表达了莎士比亚想利用基督耶稣对上帝至死不渝的信仰和不畏牺牲的精神本质。性格善良的考黛利亚,用自己的全部真心爱着周围的每一个人,就算被误解仍坚持自己的决定,虽然被父亲误解并驱逐,但是考黛利亚并没有责怪他的薄情无义,而是一如既往地爱着他。得知父亲离开城堡之后,生活凄凉悲惨,独自流浪在暴风雨中时,她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淌下,但她内心的坚强足以使其战胜所有哀号,在其稚嫩脸上闪烁出的自信与百折不挠的精神让人由衷地钦佩。她将父亲接入自己的府邸,令法兰西的军队出战,去夺回那片原本就属于他的国土,虽然结尾是战败被囚致死,以悲剧而收场,但是考黛利亚这个形象所承载那种坚定不移的精神和信仰却被永久传唱。
  剧中的李尔并不是残暴专横的暴君,或是遭女儿遗弃的孤独老人。在暴风雨中,他向上帝挑战的言辞当中,处处都流露出了希腊英雄所具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斗志,在个性的表达上酣畅淋漓。在他祈求考黛利亚的宽恕与原谅时,其人格魅力并未因此而打折扣,恰恰相反,他的真诚和爱将整个作品推向高潮。作品末尾,他在考黛利亚怀中呼唤她的名字,与女儿走向了基督信徒神圣的死亡。李尔王在整个西方文化中处于一个显赫的地位,他的死亡,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整个“基督式死亡”内涵所在。
  结语
  《圣经》作为西方文学两大支柱之一,不但是基督教的经典之作,也是欧美文学的根源。许多英国文学作品的人物、情节及意象的相应原型都能在其中找到,其深远的影响可谓“水银泻地,无孔不入”。作为影响历代文学创作的巨匠,莎士比亚在其创作各个方面均深受基督教《圣经》的影响和启示。在其刻画的悲剧人物中,大量使用了《圣经》神话中存在原型形象。因此,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分析了莎士比亚悲剧中人物的圣经神话原型,此研究不但对我们欣赏和解析莎士比亚戏剧具有重要帮助,而且对我国文学创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澧:《莎士比亚传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 弗莱:《批评的剖析》,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67年版。
   [3] 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译林出版社,1998年版。
   [4] 梁工:《莎士比亚与圣经》,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5] 勒兰德?莱肯:《圣经与文学》,时代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6] 朱维之:《基督教与文学》,上海书店,1992年版。
  
   作者简介:张天然,女,1979―,江苏江宁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贵州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

标签:莎士比亚 原型 探究 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