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述职报告 > 正文

[化学科中考复习策略浅析]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中考化学复习是在初中化学全部学完以后进行的总结性系统复习。它牵涉到的知识内容既广又深,知识之间又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应帮助学生对知识分门别类地整理、巩固、熟练,达到系统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灵活地运用这些综合的知识和技能去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能力上得到提高。所以对化学中考复习策略,笔者建议从下列几方面入手。
   一、抓好平时教学,夯实基础知识
   化学和其它学科是有区别的,它是在九年级才开设的,仅仅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要参加中考,其间既要上新课又要总复习,既有毕业考试又有实验考查,时间短,知识点多,教学任务紧。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抓好平时教学是关键,夯实基础知识是重点,掌握化学性质是突破口。我主要采取了重点问题、探究当堂讲,讨论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难点问题集中讲,思考、选学以学生阅读为主;在教学中力求讲清、讲透每一章节,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教学中不拔高,综合复习时的题目一般不带入平时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化学时感到只要认真学就会有收获。在教学中,从具体内容和我校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从而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奠定良好的学习氛围,夯实夯牢了基础知识。
   二、两轮复习加机动,点线面加综合
   在中考复习的时间安排上,一般是第二学期前一个月仍然上新课,一个月后进入总复习的第一轮复习。在此复习阶段,按课本的章节顺序复习,其内容主要是书本知识,但并不是把上新课时的内容简单重复一遍,而是侧重于每一章节的重点。即给在上新课时概念模糊、有疑难问题的学生一个弥补的机会,又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知识层面有一个较大的提高过程。
   第二轮复习一般从四月底开始至六月初前后止,大约为5周的时间。这一阶段的复习以小结、归纳、综合、提高为主。基本概念和理论、元素及化合物、实验探究和设计、化学计算四大块缺一不可,力争做到概念和理论的知识点不漏,化学反应的主线不偏,各个层面的实验探究和设计、化学计算不缺,以提高学生尤其是尖子生的综合知识运用的能力。
   最后的机动时间为两周,重点解决经过两轮复习后学生还存在的问题,特别要注意一些边、角、拐的问题,该拎的地方拎一下,不要留死角。另外在复习的顺序上也曾与其他学校的一些教师进行过交流,他们在第一轮时就直接进入四大块的复习,但这种方式对学生的整体水平要求是非常高的,不太适合我校学生的复习。
   三、精选模拟试卷,以中考纲要为指南
   我市使用课程改革新教材已经有六年的时间,对此我们几位化学教师认真学习、讨论了《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近几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考试说明》。说明中特别指出:化学学科部分的命题应本着“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的思路,试题应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着重考查学生自身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以及运用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适当设置开放性和发展性试题等等。这是给九年级漫无边际的题海战术式复习敲了一下警钟,也是针对近年中考发出的一种信息。它表明了近年的化学中考试题与课改前有较大的区别,既要有利于高中选拔合格新生,又要对初中化学的教学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根据这些信息,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复习思路,使总复习始终围绕在化学中考考试说明的范围内。
   从近几年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区的试卷分析,能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精神,注意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对考查学生能力及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试卷的科学性和试卷结构的合理性方面取得较大的进步,试题内容基本没有超课程标准的现象;各地区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都加大了对能力考查的力度。总体上有以下共同特点:
   1.内容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相联系,突出化学学科的应用性。注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加强考查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注意在实际情境中加强对科学概念和原理的考查,避免机械记忆的考法。
   2.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特点,增大对实验探究的考查力度。普遍重视对实验探究的考查,加大了实验内容的权重,重视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3.注意从按学科知识要求立意转向按能力要求立意。
   4.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
   本届九年级化学总复习的资料不多,学生手中仅订了一本同步复习书,其它的资料主要有市编初中毕业班(化学)综合复习试卷和几套自编精选题。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在对资料的选择上我们做了一些处理。比如,学生手中的同步复习书,有的题目任意拔高,有的题目偏、怪,我们的做法是:离中考要求太远的坚决舍弃,有些题目略作一些改动或删掉一点、增加一点就不失为一道好的题目。从而保证了题目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准确性,也使得学生的复习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大的收效。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第九中学)

标签:浅析 中考 复习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