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四年级日记 > 正文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6例临床分析]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时间:2019-01-2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是一种多种病因引起、主要表现为可逆性大脑后部白质损害的临床-影像综合征,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有神经系统受损表现及特征性影像表现,及时治疗,临床症状及影像学可完全恢复,预后良好。现将收治的6例患者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3月~2011年9月收治RPLS患者6例,女4例,男2例;年龄23~55岁,平均33.2岁;急性起病5例,亚急性起病1例。病因包括妊娠高血压3例,高血压脑病1例,尿毒症1例,肺癌术后化疗1例。
  临床表现:出现头痛6例,视觉障碍(包括视物模糊和皮质盲)5例,意识障碍4例,恶心呕吐4例,癫痫发作2例,轻偏瘫1例,精神异常1例。发病时均有血压不同程度升高。
  影像学表现:6例患者均行CT及MRI检查,CT表现为双侧顶枕叶对称片状低密度影;MRI表现为T1WI像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及Flair像呈高信号,DWI像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2例皮质信号略高。2例行MRV检查未见异常。
  治疗及预后:所有患者均予以降压,脱水减轻脑水肿及对症支持治疗,癫痫者予以积极抗痫治疗,化疗者停用化疗药物,治疗5~14天症状及体征恢复正常,3周后复查影像学基本恢复正常。
  讨论
  RPLS在1996年由Judy Hinchey提出[1],病因复杂,常见病因包括先兆子痫、子痫、恶性高血压、高血压脑病、肾功能衰竭、肿瘤化疗以及器官组织移植后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等;少见病因有SLE、Wegener肉芽肿、结节性多动脉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急性卟啉病、输血、低钠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继发高钙血症等[2]。本组病例病因与报道相符,为本病常见病因。有研究认RPLS发病与脑血管自动调节机制崩溃及血脑屏障完整性破坏有关。病变部位选择性累及大脑半球后部,目前认为是由于大脑半球后部由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相比前循环的颈内动脉系统缺少丰富的交感神经支配,而交感神经可以在血压骤升时帮助维持脑血管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后循环系统脑白质更容易受累[3]。影像学表现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CT表现多为双侧顶枕叶的对称片状低密度影,MRI表现为T1WI像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及Flair像呈高信号,而DWI像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进一步行表观弥散系数(ADC)检查,可区别缺血性脑损伤引起的细胞毒性水肿与RPLA引起的血管性水肿,借此可与脑梗死急性期相鉴别。本组病例中有2例行MRV检查未见异常,旨在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鉴别。结合本组资料,所有病例均存在基础疾病,急性或亚急性发病,血压升高,临床表现为头痛、视力障碍、意识障碍、癫痫等表现,影像学有特征性表现,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故在临床工作中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出现上述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时,应考虑到本病,重在早期正确诊断,积极治疗,减轻神经功能损害。
  参考文献
  1 Hinchey J,Chaves C,Appignani B,et al.A 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J].N Engl J Med,1996,334(8):494-500.
  2 张九成.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病杂志,2010,13(2):37-38.
  3 高波,吕翠,王雪建,等.可复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5,4(10):1007-1010.
  

标签:白质 后部 综合征 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