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文秘公文 | 免费试题 | 教学用文 | 优秀教案 | 各类考试 | 
您现在的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免费试题 >> 数学试题 >> 高三 >> 正文
2010年高三文言文阅读训练(二)
2010年高三文言文阅读训练(二)

2010年高三文言文阅读训练(二)

(—)

     咸淳十年,大元兵大举伐宋,似道督诸军出次江上,以立信为端明殿学士、沿江制置使、江淮招讨使,俾就建康府库募兵以援江上诸郡。立信受诏不辞,即日上道,以妻子托爱将金明,执其手曰:“我不负,尔亦必不负我。”遂行。与似道遇芜湖,似道拊立信背哭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立信曰:“平章、平章,瞎贼今日更说一句。”似道问立信何向。曰:“今江南无一寸干净地,某去寻一片赵家地上死,第要死得分明尔。”即至,则建康守兵悉溃,而四面皆北军。立信知事不可成,叹曰:“吾生为宋臣,死为宋鬼,终为国一死,但徒死无益耳,以此负国。”率所部数千人至高邮,欲控引淮汉以为后图。

    已而闻似道师溃芜湖,江汉守臣皆望风降遁。立信叹曰:“吾今日犹得死于宋土也。”乃置酒召宾佐与诀,手为表起居三宫,与从子书,属以家事。夜分起步庭中,慷慨悲歌,握拳抚案者三,以是失声,三日扼吭而卒。   

                                                                《宋史·汪立信传》

l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俾就建康府库募兵以援江上诸郡。    B  不用公言,以至于此。

C.欲控引淮汉以为后图。              D.夜分起步庭中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① 以妻子托爱将金明   

②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B.① 执其手曰:“我不负,尔亦必不负我。”遂行。

   ②(成名)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C.① 终为国一死,但徒死无益耳。

 ②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D.① 乃置酒召宾佐与诀。

     ② 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的一项是

A.(似道)俾就建康府库募兵以援江上诸郡。

B,(妻子)执其手曰:“我不负,尔亦必不负我。”

C.(似道)率所部数千人至高邮。

D.(从子)三日扼吭而卒。   

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的一项是

A.似道督诸军出次江上——似道带领军队按次序从江上出兵

B,立信受诏不辞——汪立信诏命,—毫不推辞

C,则建康守兵悉溃——那么建康守兵已知道失败

D.江汉守臣皆望风降遁——江汉守臣情况都放下了武器

5.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汪立信忠心卫国的一组是

①立信受诏不辞    ②不用公言,以至于此    ③某去寻一片赵家地上死

④率所部数千人至高邮    ⑤慷慨悲歌,握拳抚案者三

A.①②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本文段写了汪立信“受诏”“上道”“立志为国捐躯”“至高邮”的言或行,或详写,或略写,塑造了汪立信忠心爱国的形象。   

B.汪立信在大元兵大举伐宋之时,爱国心切,受委任后即日上道,妻子的挽留。  

C.似道问及立信地方去,立信表示要死在一处属于赵家的土地上,可见立信一心念及祖国土地的完整。   

D.立信听闻似道已兵溃芜湖,江汉守臣的也令人失望,知道大势已去,立下决心以身殉国。   

(二)

    初,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其母①。至是,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准退,过相幕,端疑谋大事,邀谓准曰:“上戒君勿言于端乎?”严准曰:“否。”端曰:“边鄙常事,端不必与知,若军国大计,端备位宰相,不可不知也。”准遂告其故,端曰:“何以处之?”准曰:“欲斩于保安军北门外,以戒凶逆。”端曰:“必若人,非计之得也。愿少缓之,端将覆奏。”入曰:“昔项羽得太公,欲烹之,高祖曰:‘愿分我一杯羹。’②夫举大幸不顾其亲,况继迁悖逆之人乎?陛下今日杀之,明日继迁可擒乎?若其不然,徒结怨仇,愈坚其叛心尔。”太宗曰:“然则何如?”端曰:“以臣之愚,宜置于延州,使善养视之,以招来继迁,虽即降,终可以系其心,而母死生之命在我矣。”太宗抚髀称善曰:“微卿,几误我事。”即用其策。其母后病死延州,继迁子亦死,继迁子竞纳款请命,端之力也。

《宋史·吕端传》

【注】①军:宋代行政区域。②事见《史记·项羽本纪》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的一项是

A.边鄙常事,端不必与知。    与:参预   

B.愿少缓之,端将覆奏。    少:多少

C.徒结怨仇,愈坚其叛心尔。    坚:坚强   

D.其母后病死延州,继迁寻亦死。    寻:寻找 

8.分别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的一项是

①     保安军奏获其母。    ② 愿少缓之,端将覆奏。

③ 上戒君勿言于端乎?   ④ 欲斩于保安军北门外,以戒凶逆

A.两个“奏”字相同,两个“戒”字也相同。

B.两个“奏”字不同,两个“戒”字相同。

C.两个“奏”字相同,两个“戒”字不同。

D.两个“奏”字不同,两个“戒”字不同。

9.分别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的一项是

① 至是,太宗欲诛之               ② 何以处之           

③ 以臣之愚,宜置于延州           ④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

A.两个“之”相同,两个“以”也相同。

B.两个“之”,相同,两个“以”不同。

C.两个“之”不同,两个“以”也不同。

D.两个“之”不同,两个“以”相同。

10.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的一项是

A. 独召与(李继迁)谋                       B.端备位宰相,不可不知(边鄙常事)也

C.(寇准)欲斩于保安军北门外,以戒凶逆      D.以臣之愚,宜置(继迁之母)于延州

11.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是

①准遂告其故  ②必若此,非计之得也

A.① 寇准就把皇上召见商议的事说了    ② 假若做,就计划想

B.① 寇准于是告诉了他的原因          ② 假若做,绝个好办法

C.① 寇准就把皇上召见商议的事说了    ② 假如做,绝个好办法

D.① 寇准于是告诉了他的原因          ② 假如做,就计划想

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吕端身为宰相,非常大事,边鄙常事军国大计,都不可不知。

B.吕端凡是干大事业的人是不顾他的亲属的,就如当年的汉高祖对待刘太公的一样,对待悖逆之人李继迁更应如此,只是的方法宜更妥善些。

C.吕端杀人上策,只会徒结怨仇,令“戒凶逆”的愿望适得其反。

D.吕端善待他人的看法太宗的首肯。最后继迁的儿子纳款请命,吕端计谋的

(三)

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覆乱臣也,愿王察之。”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无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已之行而无益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不耳。且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用臣说,故去王。项王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用,平乃去楚。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躶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顾)(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

                                                                《史记·陈丞相世家》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的一项是

A.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    官:管理,

B.平,反覆乱臣也,愿王察之,  察:观察 

C.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        让:让……说

D.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    距:抗争

14.分别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的一项是

① 顾其计诚足以利不耳   ② 诚臣计画有可采者

③ 信者固多心乎             ④ 项王信人

A. 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选择15~16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15.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未必有也。

A.陈平是个美男子,但也不过是像带上美玉装饰,人当中未必有的人。

B.陈平是个好丈夫,但也不过是像带上美玉装饰,其实内在不有真正的才能。

C.陈平是个美男子,但也不过像装饰帽子的美玉罢了,其实内在不有真正的才能。   

D.陈平是个好丈夫,但也不过像装饰帽子的美玉罢了,人当中未必有的人。

16.①事魏不容  ②得请骸骨

A.①事奉魏王容身  ②请求辞职      B.①不同意事奉魏王    ②请求辞职   

C.①事奉魏王容身  ②请把我处死    D.①不同意事奉魏王    ②请把我处死

17.句子分别编为四组,直接说明陈平受汉王责问原因的一组是

①居家时盗其嫂    ②事魏不容,归楚不中,亡归汉    ③尊官之,令护军   

④信者固多心乎    ⑤受诸将金       ⑥得请骸骨

A.①②    B.②③    C.④⑤    D.⑤⑥

(四)

    至齐悼惠王时,曾参为相;礼下贤人,请通为客。   

    初,齐主田荣怨项羽;:谋举兵畔之,劫齐士,不与者死。齐处士东郭先生、梁石君在劫中,强从。及田荣败,二人丑之,相与入深山隐居。客谓通曰:“先生之与曹相国,拾遗举过,显贤进能,齐国莫若先生者。先生知梁石君、东郭先生世俗所不及,何不进之于相国乎?”通曰:“诺。臣之里妇,与里之诸母相善也。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与事而谢之。里母曰:  ‘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  请火于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斗相杀,请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妇。故里母非谈说之士也,束  乞火非还妇之道也,然物有相感,事有适可。臣请乞火于曹相国。”乃见相国曰:“妇人有夫死三日而嫁者,有幽居守寡不出门者,足下即欲求妇,何取?”曰:“取不嫁者。”通曰:“然则求臣亦犹是也,彼东郭先生、梁石君,齐之俊士也,隐居不嫁,未尝卑节下意以求仕也。愿足下使人礼之。”曾相国曰:“敬受命。”皆以为上宾。

《汉书·蒯伍江息夫传》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的一项是

A.谋举兵畔之。    畔:伴随,跟随

B;齐处士东郭先生、梁石君在劫中,强从。    强:坚决

C.拾遗举过,显贤进能。    举:指出

D,里妇夜亡肉。    亡: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先生之于曹相国,拾遗举过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①臣请乞火于曹相国       ②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C.①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      ②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D.①妇人有夫死三日而嫁者          ②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

20.与“(足下即欲求妇)何取”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裹以帷幕。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求人可使报秦者。           D.竖子与谋。

21.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是

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以事而谢之。

A.她早晨离开家,前往善良的各位老妇家,把事情说了并向她们道歉。

B.她早晨出门,顺路看望跟她友好的各位老妇,把事情说了并向她们道歉

C.她早晨出门,前往善良的各位老妇家,把事情说了并,向她们告辞。    .

D.她早晨离开家,顺路看望跟她友好的各位老妇,把事情说了并向她们告辞。

2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东郭先生、梁石君是齐国的英才。当初跟从田荣作乱,是迫以的。

B.有人知道蒯通知人善用,显贤进能,希望他能向曹参推荐梁石君、东郭先生两人

C.蒯通将“怒而逐”里妇的“亡肉家”比喻成当时的执政者,是当时的执政者逼东郭先生及梁石君人深山隐居,故蒯通用“束  请火于亡肉家”的做法套用在向曹参推荐这两个人才的方法上,是行之的。   

D.蒯通“卑节下意”以求做官的东郭先生、梁石君与“幽居守寡不出门”

  的妇人相类似,令人敬服,应重用。  

 

(五)

  希崇素朴厚,尤嗜书,莅事之余,手不释卷,不好酒乐,不蓄姬仆,祁寒盛暑,必俨其衣冠,厮养之辈,未尝闻亵慢之言。事母至谨,每食必侍立,俟盥漱毕方退,物议高之。性虽仁恕,或遇奸恶,则嫉之若仇。在  州日①,有民与郭氏为义子,自孩提以至成人,因乖戾不受训,遣之。郭氏夫妇相次俱死。郭氏有嫡子,已长,时郭氏诸亲与义子相约,云是亲子,欲分其财物,助而讼之,前后数政理,遂成疑狱。希崇览其诉,判云:“父在已离,母死不至。止称假子,孤二十年抚养之恩;倘曰亲儿,犯三千条悖逆之罪。颇为伤害名教,安敢理认田园!其生涯并付亲子,所讼人与朋奸者,委法官以律定刑。闻者服其明。   

    《旧五代史·晋书·张希崇传》

    [注]①在  州日:清泰(公元934—936年)年间,张希崇任  州(今陕西彬县)节度使。   

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的一项是

A.莅事之余,手不释卷。  莅:管理              B.事母至谨。    谨:

C.物议高之。    高:                      D.止称假子。   止:禁止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或遇奸恶,则嫉之若仇。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有民与郭氏为义子。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迟。

C.欲分其财物。                   其生涯并付亲子。

D.遂成疑狱。                     遂与鲁肃俱诣孙权。

25.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的一项是

A.未尝闻(姬仆)亵慢之言           B.每(希崇)食必侍之

C.云(嫡子)是亲子                 D.(义子)孤二十年抚养之恩

26.选择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①郭氏有嫡子  ②希崇览其诉.

A.郭氏夫妇有个亲生儿字    张希崇听了他的控诉

B,郭氏夫妇有一仇家的儿子    张希崇看了状子

C.郭氏夫妇有一仇家的儿子    张希崇听了他的控诉

D.郭氏夫妇有个亲生儿子    张希崇看了状子

27.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张希崇品性宽厚仁爱的一组是

①不好酒乐    ②必俨其衣冠    ③事母至谨    ④未尝闻亵慢之言

⑤或遇奸恶,则嫉恶如仇    ⑥止称假子

A.①③          B.③④       C.④⑤        D.②⑥

 

--下载<<2010年高三文言文阅读训练(二)>>Word文档 ,本文由东星资源网收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试题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试题:

  • 下一篇试题: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高三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2010年七年级下册期终考试试…
    初中七年级政治第一学期期末…
    2010年七年级(下)思想品德期…
    2010年七年级思品(下)期末…
    2009-2010学年七年级思想品德…
    2009-2010学年七年级思想品德…
    2010年上期中学七年级政治第…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
    中学2009--2010学年(上)七…
    中学2009年秋季七年级政治期…
      免费试题导航:
    语文试题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数学试题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物理试题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化学试题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英语试题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政治试题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生物试题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地理试题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历史试题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