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随笔 > 正文

教有所思随笔

时间:2017-05-3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朱淑敏 读书体会

教育应该是自然而然的

六沟民族小学 朱淑敏

阅读李镇西老师的《教有所思》,感叹于他时刻对教育教学的反

思,感叹于他用整个身心与学生融为一体,感叹于他的生命与使命同行,让自己手足舞蹈于校园,心灵飞翔于社会。

李镇西老师的一篇随笔《让孩子们走向大自然》,引起了笔者的共鸣!文中引用了孔子对学生志向的引导颇耐人寻味:一次聊天,当孔子问及学生们的志向时,子路等人踌躇满志地大谈治国安邦的理想,孔子不以为然。孔子的弟子曾点则认为:"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子的意思是说,在暮春三月的时候,穿上春天的服装,相约上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走回来。曾子的志向和子路等人比起来,似乎并不崇高,但他的话立即引起了孔子的共鸣,孔子情不自禁长叹一声道:"吾与点也!"("我赞同曾点的想法啊!)

这个故事让我看到了一个真性情的孔子,一个推崇教育和谐的孔子。中国是个泱泱大国,孔子的儒家思想贯穿至今,成为很多教育家乃至整个社会加以推崇的学派。但我们同样发现,我们可能还没有完全真正理解孔子的思想,而是潜意识地加入了我们不同朝代对人才的要求,致使孔子的思想越来越倾向于我们所希望出现的教育局面。而

这个故事却让我们发现,孔子追求地恰恰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的美丽画面。想想这样一幅图景:在春光明媚的原野上,孔子和他的学生们或席地而坐谈经论道,或迎风而跑歌咏舞蹈,他们的歌声在春风和阳光之中流淌,他们的笑声在蓝天和白云之间飘荡……

现如今,我们的孩子生活应该是不单调的,至少比起我们这一代的人,他们身边的资源绝对是丰富的。电视、电脑和书籍让现在的孩子早早地见识到山外的山,人外的人,见识可谓宽广、视野可谓开阔,如果有机会在假期出去游览大好河山时,学生完全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但是现在更多的孩子往往是在家长的意愿下生活,被关在屋子里学这个,学那个,少了很多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少了很多和伙伴游戏的机会,少了很多实现自己想法的机会,少了很多动手实践的机会。

想起自己小时候,生活因没有玩具、没有电视等,恰恰一直在大自然中徜徉。春天,借着割草的时间,我们躺在油菜地里捉迷藏,以致玩到天黑才发现自己的草篮子里只有零星的几把草而已。无奈何,为了不至于挨骂,胡乱的扯上几把嫩草,惶惶然地回去,偷偷地溜进家门。假若父母劳作还没回家,这劫也算过了;反之,一顿臭骂肯定少不了。即使这样,第二天,这帮顽童又会凑在一起,玩磨石子、抛沙包、翻军旗、跳橡皮筋等一些自创的游戏。那时,我们的玩具都是自己动手制作的,游戏规则也是几个孩子凑在一起一起决定的。那时,我们游戏的场所不在现在的公园和游乐园,而是身边的大自然。而大自然也

给足了我们这帮孩子最富足的一面,让我们的童年在它的怀抱中自由舒畅地呼吸和成长。如今回想起来,所有美的场景都是在大自然中。而笔者不能肯定我们的孩子长大后回想童年最美的场景也会是在大自然中吗?

珍惜过程 创造生命辉煌

——读李镇西有感

在《百喻经》中有《半饼饱喻》这个笑话,也许能说出一点道

理。经云:?譬如有人,因腹饥故,购食煎饼。次第食六枚,尚不能饱。便取第七枚半食,仅食半个,便得饱满。其人恚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因食第七半饼,而得饱足,始知一至六饼皆不济事;悔不先食其饼。’由是劝人:‘食饼应食第七枚。’人知其愚痴,无不非笑。?此经讲世人忽视戒定等根本功夫,忽略一种过程,只广求知解,希得捷径。又不从事真参实悟打好基础,尽是先觅第七个饼求饱的心机。殊不知,?不经一番寒霜苦,怎得梅花扑鼻香?。正如老子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孔子也说:?行远必自近,登高必自卑。?这个循序渐进历阶而升的道理,皆可为修行次第层次的?过程?作注脚,也说明了过程是美丽的,过程是不可忽略的。古人大休大歇田地,皆由饱参饱学而得,非偶然侥幸所致的!饥汉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求肚饱(结局)而忽略过程(那前六

个饼),这是一种愚痴的行为,犯了一种?拔苗助长?的聪明误。

是的,很多故事的美丽在于过程,何必去寻找结局呢?人有时候

只管耕耘着,不再去牵挂什么黄金季节的收获。其实,我不执著于收获,相信耕耘的过程是伟大的,洒着汗水的过程是伟大的,并且在追求中我收获了坚贞,失败中我收获了智慧;我相信最美的音乐,莫过于自己生命的进行曲。进行曲之后的掌声,毕竟不是音乐。应该说,爱过程的人是智慧,是一种大智若愚。

人生是一个历炼的过程。在流逝的生命过程中,每一段都连结着,每一个过程都有意义。生命周期,每一阶段皆有不同的风景,可惜的是,吾辈都是无暇驻足欣赏的赶路人。任花凋叶落,春花秋月,大家都低着头,往同一个尽头推挤,错失过程中的美好景致和时光,风景恰恰就在途中,不是起步,更不是终点,开始和结束完全相同,不一样的是过程。现代人已经没有耐心流恋过程,他们活得匆忙而粗糙,他们感觉到活得无意义。其实,生命的意义,所贵者不在意义本身而在过程,意义就寓于过程之中。意义在于过程,那些撇下过程而只在结局中寻找意义的人,找到的只是虚无。因为生命并没有结局,每一个结局只是一个新过程的开始罢了。

花开花谢是一个过程,生命荣枯也是一个过程。

文学品味过程,是生命智慧的再生过程,谓之惊心动魄,不为过也。

我们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都是不同的,伸足入水,已非前水。如果不能寻索到源头,每一个过程只是片段,无法验证整条流水。 过程,能使本来平常的东西平添一种美感;过程,能使我们拥有一份好心情,如品工夫茶、如咀嚼橄榄。曾经渴望或梦想的东西一旦得到,昔日那份特有的好心情便成为一种甜蜜而痛苦的包袱,是一种拥有的疼痛,也是?一种过程?丧失时的痛苦。

一筹莫展的时候,最好去看石匠敲打石块。也许他已经打击了几十次仍不见裂缝,可是就在第一百下的时候,石块就分裂开来了。我们知道,那绝不是最后的一下才成功的,而是前面的九十九下所奠下

篇二:小学教师读书随笔

读书,才能找到教育的美丽

——读书心得体会

为什么处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中,有的人能从教育中感受到快乐,成为名师,成为教育专家,而有的人只能成为勉强胜任的教书匠,沦为教育的工具,教育的奴隶。这时的我们不禁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生活,审视自己的懒惰,反思自己对工作的厌倦,对工作的缺乏热情。我们甚至可以畅想:假如拥有一颗善于发现教育美丽的心灵,自己的教育生活也许就不再是枯燥无味、自我重复。

自从县教育局倡导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以来,我读了李镇西的《教有所思》、张文质的《教育的十字路口》、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四本教育专著,做了读书笔记。通过读书,终于让我明白: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这种规范、狭隘、重复、忙碌的生活状态,要改变这种生存状态,使教师对教育永远充满一种吸引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读书会让我们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读书会让我们教师更加富有教育的智慧,领略教育的真谛;读书会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教师,历来被人称为知识分子。读书,在教师身上体现出来的,不仅是知识数量的增加,更是文化内涵、素养品质的提升。教师读书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自己、充实自己、发展自己,教师只有通过读书才能让自己丰富起来、深刻起来、精神起来。

当前,教师最大的悲哀就是其自身的价值要由学生的考试成绩决定、为考而教。学生学不好、考不好,我们教师也就常常埋怨学生不喜欢读书,学生为什么不喜欢读书?根本原因应该从教师自身多找找。试想:现在许多教师不读书或者只读教学参考书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要求学生多读书呢?学生要通过读书来获取精神食粮,积累知识,教师作为教学的领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就更需要通过广博、独立的阅读来获得专业的发展、自己的提升、精神家园的营造。

常常听到教师抱怨:“想读书啊,但哪里有时间呀!起得比公鸡还早,睡得比老鼠还晚,一天到晚忙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想说读书不容易啊!”读书成了教师“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事情。这些也许是实情,但对于一个勤奋读书的人来说,不管多忙,只要有一个平静适宜的心情,总是可以为自己找回一个读书的时间的。没时间与其说是教师不读书的原因,不如说是教师不读书的借口。曾国藩曾说过:“苟能发愤读书,则家塾可读书,旷野之地、热闹之地亦可读书;负薪牧豕,均无不可读书。苟不能发愤读书,则家塾亦不能读书。即清静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教师丢下教本在办公室可以读书,劳累一天后躺在床上可以读书`````只要不把读书看得过于隆重,只要不把自己当作特殊身份的读书人,大概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进入读书之佳境。好的读书态度,是把读书看成寻常事,如同柴米油盐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再说现代生活节奏加快,要干的事很多,仅仅一个“忙”字来推卸读书,似乎说不过去。可见读书不读书,尽管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但归根到底,还是自己愿不愿意读书。其实,教师比任何一个行业的人都更有条件读书。

也有一些教师认为:“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学历,教学经验很丰富,常常满足于现状吃老本。加上与新课程改革相配套的考评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的教学方法势必还得占主导地位。评价一名教师是不是优秀教师,看的也还是他所教的学生能不能考出好成绩来。”甚至有的教师还认为:“在应试教育下,教师关键在‘教’,与自身读不读书,知识渊博与否没有

必然联系,‘博士研究生’教不了小学生是他们常挂在嘴边的‘经典例子’。乍一听,还似乎理直气壮,殊不知,这是教师不愿意静下心来读书的浮躁病。人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处在当今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教师是否要质疑:一是我们有没有“一桶水”?经年累月的“一桶水”,经过长时间不断地倒给学生,还能剩多少?知识的遗忘率和增长率一样是惊人的;二是科学、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仅有“一桶水”够不够?三是即使有了“一桶水”,其水质又如何?是活水还是死水?四是有了“一桶水”能否倒满学生“一杯水”?不掌握教育科学,即使有“一缸水”也许都无济于事;五是同样倒给学生“一杯水”,我们所付出的劳动,所花费的时间一样吗?这里有没有效率的问题?是“高投入低产出”,还是“低投入高产出”?六是学生的那“一杯水”一定得由教师“倒”吗?教师是教学生学会“取水”,还是教学生等着“倒水”?我们的学生有“汲水”的本领吗?做一名合格的教师离不开读书这剂“保鲜剂”,储备的知识才不变质;离不开读书这个“加油站”,拥有的知识才少损耗;离不开读书这份“催化剂”,沿用的观念才不老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可能比其它任何一个行业的人都更需要不断读书。

有人说:读历史可以使自己聪慧,读诗歌可以使自己灵秀,读数学可以使自己精细,读自然可以使自己深沉,读伦理可以使自己庄重,读逻辑和修辞可以使自己善辩。作为教师,可以放弃平时休闲的时间去读读教育经典,去结识思想的伟人、结交理论的巨人、寻觅行动的大师。“经典”经历了时间长河的淘洗和考验,是给我们滋养和启迪最多的作品。它包含着人类社会各个时代所积淀下来的共同的精神财富,具有无法替代的教育价值。读这样的书,可以“以一当十”、“事半功倍”。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说过:“一不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象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我在不断的阅读与思考中,调整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状态,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重塑自己积极的教育生活。“假如每天你能有15分钟的读书时间,一年之后你就可以感觉到它的结果。”我在读书中,与大师们进行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发现教育生活是一个个细小的片段、细节组成的,每一个教育细节和片段都意味着一个教育时机。如果我们教师敏锐地抓住这样的教育时机,就可以充分体现自己对学生行为的关注,体现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机智。在对学生这种细小行为的关注中,教师感觉到自己很重要。教师的职业魅力就会从这里体现出来,会从对教育细枝末节的关注中体现出来,会从对师生间发生的细微生活片段的反思中体现出来。这时,在你的心中定会升腾起立志做一名研究型教师的渴望,感到教育的财富就蕴藏在自己的教育生活里,体验到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幸福敢,实现自己教育生活的增值,这就是教师的美丽,教育的真谛。

如果一位教师能把“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思想理念植于心田,活到老,学到老,养成良好的、持久的读书习惯,那么他会“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智慧迸发,情怀豁达。他的精神生活会天天充满阳光,并让其学生受益终生。

读书,我们才能找到教育的美丽,感到前进的道路没有坦途,只要拥有理想,激情还没有泯灭,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爱上教育、爱上教学、爱上孩子,那时候,身为人师的幸福将荡漾在眼眸中,充盈在每时每刻的行动里,会尽享在风浪中扬帆。

篇三:小学教师读书随笔走进心灵,享受教育

走进心灵,享受教育

——读《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

在教师读书活动中,我先后读了李镇西、张文质、朱永新、苏霍姆林斯基、查斯特菲尔德勋爵、汪中求、管建刚、张万祥、万玮等作家的部分著作。不敢说收获很大,只觉得感触不小。其中,最让我喜爱的书应该是李镇西老师的《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

李镇西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星族”一员。我因教育在线认识了李镇西,不知不觉中也成了李镇西老师的追随者。从读他的《教有所思》开始,一发而不可收拾,见他的书就读,读《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读《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渐渐地感到读李镇西的著作已上了瘾,尤其是读《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时,简直是痴迷了。

李镇西老师的《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曾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有人把它称为活的教育学!因为它不是在书斋里推演出来的,而是充分田野化的。当翻开《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扑面而来的恰恰是田野气息。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在这个成长过程中教师是如何陪他一天天地走过,并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深深的印痕。学生的成长过程,同时也是教师的成长过程,古老的教学相长在这里被真正实现。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活生生的案例,这些案例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具有极强的示范作用,从中可以窥见教育的整个动态的过程,可以看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如何提升学生,提升自己,是如何处理教育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在随心所欲的同时又不逾矩的。这本书又不仅仅是对教育生活的原生态的再现,来源于教育实践但又远远高于教育实践,里面渗透着作者的思考,而这种思考仿佛急流中的船只,时而潜入河底,时而跃上水面,但却从未缺席,一直贯穿始终。这种理性的思考与具体生动的教育实践相得益彰。板着面孔的教育原理在这里变得鲜活,变得伸手可触。这不是流水线上下来的论文的机械拼凑,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

全书以手记形式带领读者走进学生的心灵,一条民主教育理念的主线渗透于每一个章节。在作品中,你看不到刻意说教,看不到空洞论理,看不到故作高深装腔作势。有高屋建瓴的见解却无凌驾众人之上的架势,有操作经验却不是简单记录事实,它是在教育实验中实证、领悟、反思、提升教育理论的过程,它能给人最真实深刻的触动和启迪。读这样的书,仿佛李镇西老师就坐在你的面前,热切地而又舒展地向你娓娓道来,时而神采飞扬,时而凝神深思??

一、享受用童心赢得的信任。

当你看到李老师那充满童趣的头像,看到他的签名:“不愿长大”,总能感受到他在孩子的世界里那副天真烂漫。正因为有了“不愿长大”的童心,才永远以孩子的视角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书的扉页的每一张相片都充满着毫不矫情的快乐:无论是在合影中开怀大笑的李镇西,还是和学生一起把“一班”“写”在峨嵋山之巅的李镇西;无论是被学生“活埋”雪中的李镇西,还是在草地上无所顾忌地大嚼特嚼着食物的李镇西;无论是在青青竹林间和学生一起玩“老鹰抓小鸡”的李镇西,还是在教室里和学生比“扳手腕”的李镇西??一组相片把我们带进了李老师的教育生活中。在书行里,仍能读到他晶莹剔透的童心:那个在青城山森林中的小木屋旁和同学们“合伙”用“毛毛虫”把张宜宜吓哭的李镇

西,那个在小河里和孩子们“酣战”的李镇西,那个在熊熊的篝火旁和男同学进行摔跤比赛的李镇西,那个在南京市中央商场买女孩子毛衣的李镇西??一个个李镇西从字里行间跳出来,天真烂漫。正因为这一颗晶莹剔透的童心,赢得他远游归来孩子们的掌声,赢得了他犯了班规时孩子们对他的“依(原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资源网:教有所思随笔)法处罚”,赢得了他在异地他乡孩子们为他写的那一首首小诗??

二、享受用信心点燃激情的神奇。

在《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中,处处充满阳光,处处充满激情!我们随处能读到李老师激情飞扬的文字,他用信心去点燃孩子们心中的激情。许多在外人看来做不到的事情,在李老师那儿能做到。在几乎没有游人的瓦屋山脚下,饭店老板说:“你们?不怕野猪把你们吃了?再说,你们从哪儿上去呢?”而他和他的学生们却走进了瓦屋山的怀抱,领略它的博大与神秘、原始与豪放。面对“文科班就是瘟班”的舆论偏见,李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却偏不信这个邪,用潇洒优美的韵律操和笔挺漂亮的西装在校运会上赢得了尊严!“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爱迪生的这句话在李老师和他的学生们那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我翻开书的目录时,视线接触到“手记一:谷建芬与‘未来班’的字样时”我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急切地翻开书,最先看的是这个故事,心绪也被李老师的文字调拨得激情飞扬,是啊,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试,就已意味着在充满信心的精神状态下用行动去实现想法!在翻动的书页中,常常能听到李老师爽朗的笑,常常为李老师大胆的设想而叫好,常常被李老师那种“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信心感染。

三、享受用虚心向学生学习的乐趣。

作为学生,也许在知识上暂时不如老师,但在道德上,绝不比老师差,在许多方面你们甚至远在老师之上,因为你们有一颗童心啊!”在他的心灵深处,始终存在着这样一个信念:“学生总是对的。” 他也不断地实践着这样一个口号:“向学生学习。”这个渗透着民主教育理念的口号在今天还远未普及开来,远未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时,他却从胡夏融处学宽容;从尹萍处学克制;在拳头挥向学生之际,他深深地自责;在侯伯俊的《痛》面前,他深深地内疚??一个没有博大胸襟的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只有一个虚怀若谷的人才能说出““面对学生晶莹剔透的童心,我们会常常感到自己心灵的斑斑锈迹”这样的话!

四、享受用细心捕捉教育契机的美妙。

读《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在字里行间,我感受到的李老师是一个既豪爽又细腻的人。他独具慧眼地把学生生活中的平常事,巧妙地变为一个个教育的契机。你看,在学生开学前,他想到的是一群对中学生活心怀憧憬的孩子急切的心情,为他们发出了第一封信;在开学的第一天,他送给学生的第一份礼物是一句最有凝聚力的话“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在彭艳菜票失窃后,他不是马上去查窃贼,而是把坏事变成促进良好班风形成的好事,发动大家为她募捐;在罗兰的《恰同学少年》丢失后,他巧妙地借助安徒生帮助“破案”??这样的事例在李老师的教育生涯中太多太多了。是啊,一个细心的教育者总能“化腐朽为神奇”的。

五、享受用爱心包容一切的博大。

“学生总是对的”。爱一切学生,贯穿在李老师的整个教育思想中,正因为有爱,才有童心才有信心才有细心,没有“爱”,这一切又从何谈起?因为爱心,他才会从离平地十多米的地方为学生们表演“首滑式”;因为爱心,他才可能在自己的干嚎声和“看客”们的欢笑声中,被男生们“活埋”在雪堆;也因为爱心,他的影集里才会多了一张“向李老师遗体告别”的“历史镜头”??爱学生,推而广之,爱传达室的老人,爱邻家的老大妈,爱大自然,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在书中,他以自己的教育失误真诚地告诫:“永远不要对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字里行间都闪现着作者的影子,而教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李镇西老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李镇西老师自身的修养,来源于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爱与执着,或许这才是一个教育者身上最重要的素质吧!李老师说“教育的美,美在理解,美在机智,美在创新”,“心灵的交流、心灵的共鸣,心灵的和谐甚至心灵的碰撞,都会产生一种精神的美”。是的,教育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灵的交流,教育是一门心灵的艺术。我们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实现心灵的交流,产生心灵的碰撞,享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

《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一书的价值不止于告诉你他怎么做了,有什么效果,怎样反思,更能牵引你与他一起思考,一起从教育案例延伸开去,从得失利弊中寻找理想的教育路径。它的价值正在于让我们从这些案例及反省中延伸许多思考:教师,应该做“真人”还是冒充“道德圣人”?班级工作,是教育还是辖制?对学生,是宽容信任,还是视之为敌?教师职业,是激情投入感受快乐,还是身心煎熬痛苦难当?教育者,是袒露童心交出真诚,还是自以为是道貌岸然?

李老师的《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像一盏明灯让在教育路上迷途的羔羊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走进学生的心灵,让我们的心与学生的心交流。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李镇西老师出发,传送这份珍贵的薪火,走向真正的教育,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我相信,沿着李老师的这条路走下去,我们也会在教育工作中奏响一首首和谐、动听的歌曲,享受到教育的美丽。

标签:所思 随笔 教有所思读后感 教有所思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