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通讯稿 > 正文

糖茶:泡妞杀手锏|西塘哪儿有泡妞电话

时间:2019-01-2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无论你多忙都应用一个好的心境来珍视掌中的这一杯香茗,珍惜你能够坐下来喝茶的时光。      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有过历史上最苦的日子,中国政府遭到国际社会的孤立,再加上国内的天灾,人祸,举国老百姓的生活基本上是吃不饱,穿不暖,茶,很显然成了生活中的奢侈品。
  那时一般家庭都会有一两个晾水杯,一般是透明玻璃做的,有点像现在的扎啤杯子。那个年代家里是没有空调,几乎没有冰箱,夏天避暑一般是靠电扇,有吊扇、落地扇、台扇几类,没电的地方大蒲扇最管用。夏天要喝凉水怎么办,当时自来水水质都不过关,还有一大股漂白粉味儿,不能直接喝。家里都烧开水,灌上好几个暖水?,早上烧一大壶开水盛在晾水杯里,中午回来倒上一杯,还算解暑。也有没晾水杯的,就用一大搪瓷缸凉开水,下班回家抱着缸子咕咚咕咚地也解恨。
   我们家孩子多,穷,小时候就老喝这凉白开水,邻居家就比较富,灌开水时在暖水瓶里搁点茶叶,那时候就老羡慕邻居家,灌进去是开水,倒出来是茶水,不像咱家,灌进去是开水,倒出来还是开水。当时待客的最高标准不是泡茶,一定是白开水加两勺白糖。要追MM,如果她第一次到你那儿来玩,你用搪瓷缸给她泡一杯茉莉花茶,然后一咬牙在茶里加两大勺白糖,你追到手的可能性要增加十个百分点。
  八十年代比较讲究的家庭,来了客人,都要泡杯茶,主要是用马克杯,马克就是Mug的音译,就是带把的杯子,这明显是中国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传统中国文化中,中国的杯子是没有把的,中国人习惯捏着滚烫的杯子喝茶,马克杯一到中国,就加上一个盖,这样更利于保温。而在西方,大多数马克杯是没有盖子的。西方人用马克杯的历史很长,且在景德镇大量的订烧这种带把的杯子,但在中国却很少出现马克杯的身影,中国人接受和使用它,大约在晚清民国时期,那时也叫中山杯,很明显,是个洋玩意儿。这种马克杯的盖子上常写着“可以清心也”五个字。闲下来喝杯茶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五个字有五种读法:A、可以清心也,B、以清心也可,C、清心也可以,D、心也可以清,E、也可以清心。这个读法叫旋读,就是转作圈读,从哪儿读都可以读通,知道这个读法,就可以向朋友炫耀,显示自己的学问大。
  小时候就老被父母指使给客人泡茶,茶叶一般都存放在洋铁皮盒里,有圆有方,上面有画片,很漂亮,铁皮盒也结实,能用一辈子。从铁皮盒里抓出一撮茶叶放到杯子里,如果抓多了还要小心翼翼地放回去,给客人沏得太酽,回头是要挨骂的,然后倒上暖瓶里的开水,双手递给客人。
  到了八十年代后期,老百姓的日子逐步好起来,特别是近十来年,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唐宋以来的茶道却彻底在这片土地上湮灭,今日盛行于中国所谓茶道、茶文化,所谓禅茶思想,以及诸多茶艺表演,扭捏姿态,全是近二十年来好事者的捏造,故弄玄虚的扯谈。当今的茶叶包装也脱离了清新雅致简朴的轨道,不再追求茶叶本身的品质,只要求外观的花哨华丽,一小包的茶叶五六层包装,每一层尽可能花枝招展,大富大贵,面对着一大堆要扔进垃圾袋堆的艳俗包装,就像面对一个花红柳绿的窑姐儿,索然无语。
  现代的中国已逐步融入全球的一体化经济,工作生活的节奏是高速的,我们得到高效、高品质的生活,但现代工业文明的压力也让我们喘不过气来,当我们作为一个新新人类再次面对这盏茶时,再也无法在时空点和在思维上与古人对接,不能不说是一个无助的悲哀。
  我们还是用周作人先生的一段话来结束吧,也许他当时的心境和我们相似,无论你多忙都应用一个好的心境来珍视掌中的这一杯香茗,珍惜你能够坐下来喝茶的时光。先生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

标签:杀手锏 泡妞 糖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