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通讯稿 > 正文

[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几点思考]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与改善对策

时间:2019-01-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高校扩招带来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改善民生问题的重要课题之一,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无论是对大学生自身还是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大学生自身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思考
  一、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
  伴随大学生就业渠道的多元化,大学生要根据自身的专业、兴趣、能力对自己合理定位,要正确认识社会需要和个人价值的关系,把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与国家需要、社会需要和人民需要相结合,努力克服怕苦怕累思想,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摒弃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的观念。当前,重心下移是大学生就业的总趋势,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下到基层,直接为生产一线服务是社会的客观需要。习近平同志在勉励大学生村官时讲过:一要立志成大事,而不在于成大官,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不要有急功近利的想法,要脚踏实地的做起;二要在群众中摸爬滚打,增进自己的智慧,要不断提高做好基层工作的能力;三要勇于开拓,在基层有所作为,从小事做起,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当代大学生只有认清形势,树立起市场经济下的新的就业观,真正把择业观念纳入市场引导、自主就业的轨道上来,选择适当的就业切入点,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才能真正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因此,农业院校大学生一定要树立学农、爱农、兴农的观念,投身到农村中去,传播科技星火、带领农民致富,发展农村经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二、树立诚信的职业道德观,提高就业心理素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诚信成为社会公平竞争的重要准则和人立足于社会的重要基础,它是市场经济最可靠最坚实的基石,又是维护市场秩序,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准则。许多用人单位将诚信作为考察录用大学生的重要指标,诚信意识也成为大学生就业力强弱的重要体现。因此,农业院校大学生要随时强化自己的诚信意识,增强责任感,为成功就业增加一份厚重的砝码。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们要想成功就业还必须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大学生要学会调整就业心理压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竞争;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要敢于正视现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失败;要认清自我,客观定位,要坦然自信,着眼未来;大学生还要不断地参加社会实践,自觉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应对就业挫折的能力,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各种问题。
  
  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直面市场竞争
  目前,我国的农业、农村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农业正在被现代农业代替,大量的农业高新技术逐渐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事农业生产与经营、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农业技术服务与推广、农业企业与农业行政管理、农产品营销工作,具备发展潜力的理论上基础扎实、专业上多学科交叉、能力上有技术、懂经营管理、会贸易的复合型农业高级人才和具有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农业服务意识,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的优秀农业人才。因此,农业院校大学生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成为既懂专业知识又通览各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并加强经营管理能力、农业高新技术的运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锻炼。大学生还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专业能力、思考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平衡能力、执行能力、领导能力、亲和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等,只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立足于社会,为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四、加强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
  开拓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是各种智力因素和能力品质在新层面上融为一体、相互作用、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一种合力。对于个体而言,创新能力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条件。创新是以个性为基础的表现形式,没有独特、鲜明、丰富多彩的个性,就谈不上创新,创新能力的培养依赖于个性的充分发展。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因此,农业院校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特别要注重科学思维的训练,打破过去那种沿着一条途径、一种模式思考问题的习惯,善于用新的思维方式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新规律,创造新理论。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结合,必然会使农业院校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打破旧的就业传统,树立新的择业观念,增加择业、就业、创业的机会。
  
  五、规范单位用人制度,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念
  用人单位只有合理配置岗位结构,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吸收各种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形成最佳组合才能组成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做到人尽其才,为单位创造最优的业绩,因此,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长远、整体的用人观,重视人才结构的合理性,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一切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有计划的进行人才储备,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形成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人才梯队。用人单位还要积极参与高校的开放办学,加强与高校在科研和人才培养上的合作,企业要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让大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锻炼,培养大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使人才培养模式与用人单位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我国中小农业企业的发展急需农业院校为其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与高校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显得十分迫切。
  
  六、促使转变学生家长择业观念
  社会和高校是大学生开展就业观教育的主渠道,但是,仅仅依靠社会和高校的教育还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家庭教育也同样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观。心理学上认为个体在面临同等压力的情况下,能否得到足够的社会支持系统对于缓解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得到来自家庭的鼓励、理解和支持,对他们应对就业挫折和压力有十分重要的帮助。首先,父母要降低对子女的期望值。家长要看到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对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变化,从主观思想上引导子女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切实估计子女的能力与素质,不对子女的单位选择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其次,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家长要重视子女的主观愿望和个性特点,积极主动地了解国家有关就业政策,鼓励子女参与就业竞争,支持他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同时,要培养子女树立行行可立业、处处可建功的理想,鼓励子女到社会上去拼、去撞,支持子女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冯进.2009.当今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择业观念及心态的变化.社科纵横,24(3):57-58.
  [2]郭鹏,沈超.2008.大众化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演变及对策.黑龙江高教研究,(10):93-95.
  [3]贾元义,李卫东,朱震宁等.2009.浅析当今就业形势下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准备.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45):182-183.
  [4]吴国星,陶玫,何霞红.2008.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因素及对策.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1(2):86,89.
  [5]张志平.2009.新形势下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的引导.安徽农业科学, 37(12):5808-5809.

标签:大学生就业 几点思考 改善 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