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委托书 >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20问]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正式公布了,修订后的课程标准较《实验稿》有哪些变化?我们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行为要做哪些调适?本刊将约请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以帮助广大教师更好地学习,也热忱欢迎大家来稿参与讨论。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从2003年开始修订,2009年修订工作基本完成,于2012年正式公布。人们期盼已久的修订后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稿》)终于面世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迫切想知道《修订稿》和《实验稿》比较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折射出怎样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思想?我们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行为要做哪些调适?这些都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
  1.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沿用了十年的《实验稿》为什么要修订?
  《修订稿》的出台,有它的历史条件。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改革下达了一系列的指示,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对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标准的研制和修订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修订稿》的出台,是建立在十年检验的基础之上的。2001年《实验稿》颁布后,引起了语文界乃至学术界的热烈反响。《实验稿》给广大语文教师带来新鲜与兴奋,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思考与困惑。由于《实验稿》本身的不完善,人们对它的质疑乃至批评频频见诸报刊,有专家坦言:“新课程追求新理念、新概念有余,但由于缺乏辩证和互补的观点,往往用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显示出非此即彼的两极思维的弊端,包容性明显不足。”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需要在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的同时,更加关注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对《实验稿》进行调整、修订与完善成了势在必行。
  2. 《修订稿》是“大修”还是“小修”?
  《修订稿》是《实验稿》的继续,是守正出新的结果。“稳中有变”“变中有度”是《修订稿》最显著的特点。“稳”,坚守课程改革的宏观规划,实现学生的发展。“变”,对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微观调适。“稳”,体现在四个“不变”:语文课程改革的大方向不变、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不变、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不变、课程标准的结构框架和设计思路不变。“变”,《修订稿》最大限度地吸纳各方面的合理建议,对《实验稿》进行积极的、必要的修订、完善,使概念表述更准确、评价体系更科学、阶段目标更明确、实施细则更具体。
  3. 《修订稿》是如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
  坚守生命课堂的主流价值,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修订稿》一大亮点。《修订稿》在“前言”“课程基本观念”“课程目标与内容”中几次提及“应当关注学生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当下,在课程教学实践的层面上,人们比较多地关注课堂上出新的理念、出众的教师才艺,却漠视了课堂教学的主流价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语文教学异化和边缘化现象较严重,教学形式新潮别致,教学手段时尚花哨,课堂教学的主流价值观正在遭遇挑战。《修订稿》倡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这对我们如何走出课程改革的“深水区”具有引领作用。关注学生的发展,再现语文的本色,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转型,即将教学行为从对“教”的关注转向对“学”的关注,从对“学”的关注进一步转向对“人”的关注,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4. 《修订稿》为什么要在“前言”中特别强调: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在当今世界上,语言都是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民族的文字。中国语文是民族的,中国语文课程也应该是民族的。中华文明之根在语文,中华民族应在多元文明急剧碰撞的浪潮中占一席之地。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新异思潮席卷而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面临被颠覆的危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裂缝日益加宽加深。在这一背景下,语文教学必须责无旁贷地立足于民族精神,培植青少年的精神根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语文课程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作为语文课程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5. 整个《修订稿》中,“语文素养”前后出现了多次,如何理解和把握“语文素养”的内涵?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中的核心理念,是当今语文界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语。“语文素养”作为语文学习的最高目标,其概念提出的本身就是最大的进步,它的主体由工具性内涵和人文性内涵构成,但又不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简单相加。“语文素养”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它包含哪些要素,有关专家的解释、说法不尽相同。一种解释着眼于宏观,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视为“语文素养”的内容。另一种解释着眼于微观,“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想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还有一种解释着眼于课程论,将“语文素养”理解为:学生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优秀的汉语言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
  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念诞生不容易,要给它恰如其分的解释也不容易。各方专家从不同角度对“语文素养”所作的解释虽不尽相同,但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的作用,有助于人们明确“语文素养”的内涵。
  6. 《修订稿》为什么要在“课程设计思路”中强调“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
  《修订稿》在第三部分提出“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语文教育效果的最优化,这是构建“和谐语文”的重要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提高语文教育的实效,新课程语文教育应处理好语文课程内部若干对辩证关系:教与学的关系、主体与主导的关系、自主与引导的关系、学科本位与学科特点的关系、超越与守正的关系、认知与情意的关系、目标与策略的关系、生成与预设的关系、过程与实效的关系、质疑问难与感悟积累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以上若干对关系都包含着两个方面,对于双方必须以全面的、相互联系的、相互渗透的辩证观点来对待,才能避免片面和偏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可以避免重复历史错误,只有协调好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关系,才能使语文课程的改革发展更加健康、顺畅。
  7. 《修订稿》强调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造力的,提出“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那么,语文课程资源包括哪几部分?
  课程资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图书馆、阅览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广泛地利用这些资源,其实质就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
  8. 《修订稿》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义为什么仍保留原有的表述,只“守正”而没有“出新”?
  语文课程如何定性,长期以来都是一个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的问题。2001年《实验稿》给语文课程定性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这一表述,有人认为这是对语文界长期争论的一个较为科学的判定,是对语文教学实践成果的总结。有人却提出各种质疑,认为这一定义仍然未脱窠臼,未跳出“一两个词+性”的刻板定式,仍然叫人疑虑。
  时隔十年,《修订稿》问世后,语文界特别关注对语文课程性质是否有新的定义。对比《修订稿》和《实验稿》“课程性质与地位”部分,发现《修订稿》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义仍保留原有的表述,一字未改。有人认为,《修订稿》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只是“守正”,并未“出新”。有人却提出,“语文课程不管怎么改,有些内容是相对稳定的,是不能改的,改了就会引起混乱,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语文课程的功能定位”。《修订稿》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只是让大家有一个“临时共识”,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问题,还有待随不同时代发展而不断认识。现在的问题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探讨,这个问题的真正解决将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
  9. 《修订稿》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明确增添了“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应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来落实和体现?
  《修订稿》这一部分的增补,既宏观科学地贯彻落实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又微观地指导了语文教学。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的课程改革如何确定正确的发展理念和思路,就应体现在“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上。以学生发展为本,应该讲,早在理念上形成共识,我们现在所要着力探索的,就是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来落实和体现。
  值得关注的是,语文教育专家和众多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哲学基础进行了反思,认为语文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是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出了偏差。对语文教学改革进行科学探索,最需要的是辩证的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可以避免重复历史的错误,克服片面性,使语文教学的改革发展更加健康、顺畅。
  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历史现实和未来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都应重新审视我们过去和现在进行的“教学行为”。
  10. 《修订稿》怎样体现“语文知识教学”的重新回归,理性地继承与创新“语文知识教学”?
  《实验稿》曾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由于理解上的片面,导致许多语文课堂淡化甚至回避语文知识。语文课堂要不要讲授语文知识,《修订稿》作了回应,基于“语文课堂应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修订稿》旗帜鲜明地提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同时强调“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语文知识教学的重新回归,既健全了作为课程的语文内涵,又弥补了《实验稿》的缺失。《修订稿》中呈现的主要是最基础的语文本体知识,这在课程目标和阶段目标中依次列出。这就启示我们,语文知识应该是语文课的教学内容,语文知识本身就是语文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此曾有过论述:“我们现在需要反思和重构的不是语文知识系统本身,而是语文知识观。在语文知识的教学上要变系统知识为有用的知识,变知识的掌握为知识的运用,变知识本身的单维取向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取向。”
  11. 《修订稿》在总目标中,为什么要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当下,社会上的大量信息以多种途径源源不断地涌向学生,有真善美的,也有假恶丑的。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辨别真伪、是非、美丑的教育,并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美好的、健康的审美观。语文学科应主动承担学生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的重任,充分发挥审美教育的功能。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价值观过程中,利用审美对象激活学生思维,引导他们透过语言文字感受美,使其由形象的感知上升到运用和联想获得美的领悟。
  12. 《修订稿》为什么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
  现在语文新课程的实施,较多地采用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时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讨论、合作、交流成了主旋律,但往往又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怪圈中。有的课堂上,来不及让学生很好地接触文本、品味语言,就进入合作讨论。这类课把形式当做本质去追求,使得表面的讨论、合作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集体讨论的目的是为了启迪学生的智慧,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不能搞形式,要讲实效,要把握好几个关键问题:第一要看有没有值得讨论的问题,第二要看问题需不需要讨论,第三要看有没有讨论的条件,第四要明确讨论的要求和规则,第五要在个人阅读的前提下展开讨论。
  13. 《修订稿》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认识、实施“双主体”教学?
  教学活动,包括教和学两种活动。在教的方面,教师是主体;在学的方面,学生是主体。这两个主体并非是互不相关的,它们统一在教学范畴中。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与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学生的主体性是由教师培养出来的,教师的主体性体现在学生的主体性之中。“双主体”教学旨在倡导建立一种互相尊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通过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方式的实践,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提升教学效益。“双主体”教学尚处在探索阶段,没有成熟的模式和经验,尚需深入地去研究和探讨。
  14. 教师如何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修订稿》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是因为教材所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同时,教材从来只能传递正确的、有结论的事实,没有形成结论或有争议的问题从不在教材中露面。因此,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知识激活。
  15. 《修订稿》在“前言”中提出“语文课程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如何认识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
  语文课程应该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具体地说,即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植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科学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简略地说,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即求知、练能、启智、传情、审美等功能。
  16. 《修订稿》在“具体建议”中提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常见的识字教学方法有哪些?
  2000年,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研讨会,向社会征集识字教学方法有三十多种,其中常见的有分散识字、集中识字、注音识字、速成识字、部件识字、韵语识字、字理识字、字簇识字、听读识字、电脑识字等方法。任何一种识字教学方法都要符合汉字学习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17. 《修订稿》在“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新的表述,为什么要增加“教科书编者”这一对话方?
  在教学中,与教科书编者对话有助于师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使用。有时候,通过教科书编者提出的建议或“思考、练习”入手进行教学,还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8. 《修订稿》在写作教学方面,为什么在不同的学段提出不同的概念?
  在写作教学方面,第一阶段(1~2年级)是“写话”。第二阶段(3~4年级)、第三阶段(5~6年级)是“习作”。第四阶段(7~9年级)是“写作”。1~2年级重在培养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3~4年级重在减少束缚,使学生自由表达;5~6年级重在表达真情实感,使学生有个性表达;7~9年级重在多角度观察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修订稿》对不同的学段提出不同的概念,其目的主要是在写作教学上做了教学梯度的区分,使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要求,从而进行有效的写作教学。
  19. 《修订稿》在课程评价方面有哪些突破?
  评价是课程实施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修订稿》对“评价建议”的内容重新做了调整,并增添了四个标题,条理更清晰,体系更完善。
  在“评价目的”上,体现了评价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改善教师教学在“评价手段”上,“加强形成性评价”和“更应重视定性评价”被置于非常突出的地位。在“评价主体”上,注重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还要让学生家长、社区、专业人员等适当参与评价活动。
  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中最为敏感,也是最为困难的环节,如何在评价中体现新课程理念以及当前评价改革的新要求,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
  20. 如何看待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
  《修订稿》凝聚了多方的关心、支持与智慧,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无疑给我们的语文课堂吹进了一股春风,给教师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将再一次促进语文教育思想的发展,推进语文课程的改革。然而,语文课程改革不是一个“一次性”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面对现在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有识之士坦言:“面对现在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已经很完美了。要加强现实课程实践的反馈,以利于课程的不断调整,进而减免不必要的代价付出。”
  (江苏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丹阳校区 212300)

标签:课程标准 语文 学习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