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委托书 > 正文

[贴近生活实际,,提高德育教育成效] 德育成效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改变多年来德育“高投入,低回报”的现状,从只重视德育知识传授,忽视道德行为形成的误区中走出,德育工作就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生动具体的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自体验、领悟、学习中不知不觉地形成良好品质。
  【关 键 词】 学生;生活;德育;教育;实效
  
  德育在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我校一直都很重视青少年德育教育及相关课程改革,但在现实中,德育的实效性却不能令人满意。这主要表现在学生对种种道德知识相当熟悉,行动上却奔走在道德规范所背离的方向。如学生都知道孝敬父母是美德,但生活中却对父母指手画脚;学生也知道热爱祖国,但生活中却不知道怎么做才算爱国;学生知道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但生活中打架斗殴的现象却屡见不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把德育从生活实际中剥离出来,德育课程也往往采取知识类课程形态,注重对学生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在生活中的道德实践。中学德育工作是一个很注重实践的工作,只有回归生活,才能走出德育教育的误区,更快地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笔者认为,德育工作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目标要贴近实际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爱好、兴趣,有自己的个体需求,教师不要用成人的认知水平、个体需求去要求、制定学生的德育目标,过分地脱离学生的认识水平、心理特征,拔高德育目标,这只会让学生道德目标过于抽象、遥不可及,从而扼杀他们的个体需求,变得没有任何需求。须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制定符合实际生活的目标,才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追求高尚道德目标的愿望。当然我们要明白,这里说的贴近生活实际,既是指贴近全体学生生活的实际,又是指贴近个别学生的生活实际。毕竟学生之间存在着不少差异,教师既要明白全体学生的共同德育目标,又要制定适合每个学生的个别目标。再者,已经制定好的目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要根据学生生活实际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二、内容要贴近实际
  在德育教学中,教师用以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材料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觉得具体可感。试想,我们用古代李密孝顺祖母不愿为官的例子和班中同学为病母煎药的例子,哪个更能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呢?用狼牙山五壮士的例子和费俊龙、聂海胜搭载神六飞天的例子,哪个更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呢?显然是后者。李密的身份、年龄、家境以及所处的时代同今天的学生相距甚远,学生对他不熟悉,更不了解他的《陈情表》写了什么,无法产生共鸣,难以起到较好的效果。而用班中同学为母亲煎药的例子,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吻合,就能起到满意的效果。培养学生爱国热情固然可以用狼牙山五壮士的例子,但是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与学生今天的生活不一样,相比而言,就不如用刚刚发生的神六飞天故事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因此,德育教师要从现实生活出发去安排课程内容,同时课程内容又要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把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社会性、道德性事件和问题作为德育的具体的、丰富的主题和素材。
  
   三、手段要贴近实际
  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德育实施者所依赖的手段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体来说,包括:(1)少用空洞道理,多用具体实例。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不管是政治学科的集中教学,还是其他学科的分散教育,都要注意教育者要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领悟、体验到某种道德的重要性。(2)举行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具体生活实践活动中体验、领悟生活的伦理要求。德育的实施手段如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就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有趣,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道德上的熏陶,自然而然地形成各种良好的道德行为,避免学生做口头巨人,行动矮子。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和引导者,学生应有充分的自主性,包括对正确伦理的自我选择与认同,以及为了形成这种伦理道德的实际活动形式、主题、方法的自我确定。只有充分发挥这种自主性,才能保障德育健康、顺利、有效地实施。
  
   四、评价要贴近实际
  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不断对学生的道德效果进行评价,摸清学生目前的道德水平,进而有的放矢地制定下一步德育计划。对德育效果的评价也要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首先,教师不要用简单的量化评价手段,要重视学生在实际生活过程中自我培养时的效果评价。其次,教育者对学生德育水平的评价要适合每个学生的实际,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每个学生目前的道德水平。
  总之,要想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改变多年来德育“高投入,低回报”的现状,从只重视德育知识传授,忽视道德行为形成的误区中走出,德育工作就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道德品质提高对自己的巨大收益;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挖掘广阔、丰富的德育素材,让学生感受到生活是那么美好;通过生动具体的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自体验、领悟、学习中不知不觉地形成良好的品质。
  
  【参考文献】
  [1] 高德胜. 生活德育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 宋农村. 生活教育与德育[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汪凤炎. 德化的生活 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标签:贴近生活 成效 德育教育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