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慰问信 > 正文

【浅谈语感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语感是语言的核心,语言则是语文知识的核心,可见语感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是何等的重要。吕叔湘老师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
  所谓语感,即对于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它是个综合概念,离不开对语言、文字、词汇、句子等语文基础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因此,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条件。但知识毕竟是对事物的一种理性认识,而语感乃是一种能力,一种技能,是包含着理性的感性实践。要使语文基础知识升华为语感,有个不断体验、不断训练、不断实践的过程。从教学角度来说,训练语感的有效途径便是加强诵读,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篇课文,惟有引导学生反复口诵,熟读成诵,咀嚼品味,方能悟其内蕴。而在整体的把握过程中,对文中所涉及的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赏,便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训练。这种训练与那种单项分解知识点的训练不同,前者是动态的、活的训练,后者是静态的、死的训练。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任何引导学生诵读潜思,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应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训练。
  
  一、 运用形象思维,诱发语感
  
  古人强调读书要读进去,想出来。就是说,阅读与想像相结合,训练学生运用形象思维进行阅读。要注意抓住以下三种情况进行训练:一是抓住具有感染力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引导分析比较,想像理解,发现其意蕴,体会遣词造句的目的,语感即生。如《在山的那边》,当讲到:“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时,问学生:为什么用“痴想”而不用“幻想”或“妄想”?学生想像使用这三个词的具体情形,比照分析,领略到“痴想”原义是发呆地想,这里表达了作者从小就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为下文作者为理想的漫长人生征途而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奠定了思想基础。这就加深了对词句的理解,诱发了语感。二是运用形象思维阅读课文,想像课文情景,产生“内心视象”,并由表及里认识升华。如教《皇帝的新装》,当读了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大臣、皇帝新装看新装后,老师提问:“读了课文,你感觉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怎样?”启发学生想像。它们把皇帝爱新装不理朝政、骗子乘机行骗、大臣皇帝看新装、皇帝穿新装游行、小孩揭穿新装的真象等情节一幕幕像放电影似的在脑中过一遍,构成一幅幅汇声色行于一体的生动画面,产生了身临其境之感和感情上的共鸣,并从皇帝的表现中看到他是一个昏庸虚荣、愚蠢无能、自欺欺人的人。从而陶冶情操,诱发了语感。三是材料(或情节)连缀。即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教师选取三、四个零碎的细节,要求学生补充、续接、扩展,使这些材料演化成一个有意义的故事。如拟出“夕阳”、“新芽”、词语缀合成一个具体事件或故事。这样进行语言实践,久而久之,语感能力增强了,想像性的诵读也便形成了一种习惯和能力。
  
  二、 反复咀嚼意会,回溯语感
  
  意会指凭借已有知识、经念生活体念与课文所蕴含的意义联系,直接获得对课文整体认识的心理过程,它侧重于对课文带有直观性质的模糊理解。对词、句、段、篇新闻记者反复咀嚼、体会、品赏,以便将这种认识进一步的升华,达到与课文中蕴含的意义相共鸣,形成不同的“内心视象”,引起心眩的震动,产生强烈的语感效果。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上下文的联系中,由字里行间寻求形成意会的突破,回溯语感。如教《行道树》一文,讲到“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时,句中“深沉”一词在这里是指为人民的幸福而牺牲个人的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但课文中却无幸福一词。用何办法让学生悟到这一点?笔者认为,抓住行道树以城市行人奉献为自豪、快乐的人生观与普通人生观的不同为线索启迪:“行道树为什么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这里包括两个方面的活动:一是回视课文,行道树认识到社会需要、人们的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神圣的事业是要作出自我牺牲、承受很大痛苦的,这与普通人的幸福观、人生观是不同的。二是跳出课文,以“深沉的幸福”为基点,以行道树与同伴对比、行道树的痛苦与繁华热闹的夜生和对比、行道树的自豪与孩子的贪婪呼吸新鲜空气对比为线索,展开想像,形成不同的“内心视像”,引起心眩的震动,这两方面的活动均有语感的参与,其效果自然比老师揭示好得多。
  
  三、 唤起读者与课文中人物形象的情感融合,深化语感
  
  情感上的激发与感情融合,要以对人物形象的认识、情景意境的再现与设想为前提,但是都少不了语感的参与,情感的激发与融合便不能实现;情感的激发与融合深化作者对作品的语感。如讲《故乡》一文,诵读后启迪学生思考:少年润土与中年润土的形象是怎样的?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中少年润土与中年润土的形象的描写,引起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休会和感情的共鸣。激起的共鸣亦能深化对语言的感受,带着对润土的深切同情,对封建社会的无比憎恨之情,回想润土的形象,理解润土形象的内涵。这样,文情交融,情理合一,便加深了理解,深化了语感。

标签:语感 浅谈 培养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