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文明礼仪 > 正文

【并非钢铁,而是油菜花】油菜花

时间:2019-02-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再一次集中读了孙方杰过去的和新近的作品(以前只是在编辑他的诗稿时读过他某一阶段的作品),对他这些年的创作有了相对完整的印象与感知。在他的前后不同的作品中有不断出现的钢铁的意象,比如:经过一块半埋土里的钢,废钢场,让一块钢压在另一块钢上,一块赶路的钢,爱上一块钢,等等。好像他在自己的诗中刻意地凸显这个意象,让它成为一个写作者的符号性的标识,让人联想到以前人们常言的海洋诗人和城市诗人:而且在我看来他的以钢铁为意象的诗从内在语调到诗的构成还有词语的遣用都有些生涩感或强力而为的生硬,好像这些东西不是他孙方杰自家的,而是从他人那里搬进来的,有点隔,在我看来这是他要清除的东西。
  而在他的诗里属于他的闪亮的意象是《油菜花》:
  油菜花是大地酿出的穿黄裙子的少女
  油菜花上飞翔的蜜蜂和蝴蝶
  是少女深闺中的好朋友
  暗香飘动的四月。从田野上走过的人
  一定会被这眩目的黄色捕获
  被油菜花,这行走在大地上的
  妹妹,尽情地抽打
  油菜花这个少女是他心中的最爱,诗人被她的黄色真正的捕获了,油菜花这个天然的少女在他以后的一首叫《跟随着一位少女来到广场》里也出现过,他“坐在了少女坐过的地方”。那是一种让人感动的对美的天然地钟爱与追寻。这是孙方杰诗中本真的且动人的元素,这也再次呈现在他的另一首诗《拉小提琴的姑娘》中。那种美爱深深地吸引了他的视线,那是南内到外的感动,在诗行间真淳地满溢出来:那是诗人灵肉中天然的存在,它被油菜花与少女给召唤出来了。
  孙方杰对美的感受力我想来自于他早年在乡村生活的经验,比如,他在平原上看见的树梢晨色中的露珠,阳光。和树梢上的鸟,那树梢颤动时向大地低下来的场景。他的底层的视觉或田野的视觉让他自然生长出一种道德力量,当你从《路边的蒺藜丛》可以看见诗人可爱的仇恨。从《一则电视新闻》的冷峻的描述中感到他的底层视觉中饱含的深情与义愤;由于他对大地和世界充满了爱和憧憬,甚至他在诗中流露出可爱的自怜,这体现在有趣的《倾诉的欲望》一诗中:“渴望见到每一个人/都能问一问我的儿子”;当他从乡村来到都市里生活,他的视线依然是朝下的,在《拐过街口》的时候看见和描绘出那容易被忽视掉的人与物。正因为他有了对大地之女,油菜花的爱,在诗中他自然地出现了伤感、无赖和虚无感,这表现在他的近作《逐渐的别离》和《死又如何》描述与表意之中,那是由对大地和人世的爱而转化的来的对生命真相的沉思,他的视觉不仅仅停在对美的事物打量与留恋上,而拓展到对大地暂促生灵的透析,并从而奏出生命的哀歌,这里可见他由一个传统抒情诗人向一个存在主义诗人的转型与过度的端倪,诗中呈现出自省、悲悯与对存在的叩问,这自然也提升了他诗的品质和格调。
  最后他把诗的视线投向了母亲。如果我们试着把《雨夜想起母亲》与他的写钢铁的诗相比照,你会感觉一个身处城市的无助诗人对远在乡村的母亲的真切情感来得多么动人,那雨夜中想念母亲的场景与那种天然的诗情真切的吻合在一起,那可是从诗人生命中自然生长出来的。由此我想到写诗的背景问题:一个诗人必须说出东西,一定是在某一时刻,某一条件下发生或呈现的东西,并对其亲见事物和主客观的意象交流进行诚实的描述。这是现象学家们所强调的东西,它对我们的写作也提供了最基本的要求。

标签:油菜花 钢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