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文明礼仪 > 正文

[企业集群复制性问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区域经济数据库集群包括

时间:2019-03-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 波特的有关产业集群的构想对地区和经济政策制定发挥了重大作用,成为促进企业发展和构筑本地区域竞争力的有力工具。但同时我们对有关集群的构想和概念的理解是非常有限的,对集群网络的可复制性探讨也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分析了企业集群网络的可复制性与不可复制性,并分别探讨了两者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启示。
  [关键词] 企业集群复制性区域发展
  
  一、引言
  
  企业集群不仅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而且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力之所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发展区域经济过程中都提出了要构造其本地区的企业集群网络,复制世界上其他地区企业集群网络的成功发展模式(如提出复制硅谷)。但同时我们对企业集群的机理结构及衡量成功与否标准的研究也是有限的,对已有成功的企业集群的动态发展的理解也是不完全的。
  世界上的集群是各种各样的,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有其自身发展轨迹、内部组织原理、专业化分工部门、经济发展程度、社会传统文化氛围、区域位置等差异,企业的规模、结构、数量、技术力量、创新度,以及协作与竞争程度也不相同。严格说来,并非所有的企业集结体都可以看作集群。集群的含义应该是指一些企业具有协作与竞争的一般特征。关于集群或集群,在很多文献中给出了不同的解释:集群用来定义在某一特殊领域中,相互联系的公司和研究机构在地理上的集聚形式。集群通常包括下游产业的公司、互补产品的生产商、专业化基础结构的供应者和提供培训、教育、信息、研究、技术支持的其他机构,例如大学、智囊团、职业训练提供者、技术标准机构等。很多集群还包括商会和涵盖集群成员的其他集体组织。集群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的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中,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如行业协会、金融机构、职业培训和科研机构等,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二、集群网络系统复制性探讨
  
  1.可复制性探讨
  有学者通过对澳大利亚工业经济局创建的企业集群网络系统研究来分析企业集群网络系统的复制性问题。通过这项研究表明:在政府援助中,除了财政援助之外的其他诸如培训等方面的援助通常被低估,小公司感到认识或联系政府部门中的联络人事很难。这些公司同时认为间接的援助比直接的援助更重要,间接援助包括:信息的提供,对市场机遇,利益及合作者的辨别等。这些公司似乎从政府在与市场相联系的合作方面的援助中受益最多,并且这些公司似乎更乐意接受其他中介部门,如企业联盟等的服务来使得技术的进步及产量的提高。
  对澳大利亚企业集群网络系统在区域发展环境下的研究中,还有学者发现:在最初的学习阶段,建立在经验共享及信息交流关系上的企业集群比建立在合同或财政基础上的企业集群的产生的价值更大。在企业集群的形成阶段,对企业来说,直接的、有效的信息交流或市场情报系统等援助比单纯的,直接的,财政援助更为恰当,有效。
  因此通过对澳大利亚企业集群网络系统的研究,可以发现在发展新的集群中应该注重发展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相互依靠的社会关系网络,同时政府及中介机构应该加强培训熟练劳动力减少外部交易费用(如信息,运输,信用评估)等,优化产业结构,培养良好的区域文化和制度环境。通过把握企业集群发展成功模式的一般特征,企业集群是能够复制的。
  2.对企业集群网络的不可复制性研究
  首先是对企业集群网络系统的明确统一的概念是不存在的。特别对与企业联盟及地方间有共同组织关系的企业集群网络系统的研究表明,衡量一个所谓真正的、成功的集群网络系统缺乏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同时,提倡企业联合互助方面的政策在很多方面还是有很大的缺陷的。
  对于企业集群网络系统的成功的组成因素,我们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结论。国外学者在对丹麦企业集群网络系统项目的研究中发现,衡量企业网络系统成功与否的因素与集群网络结构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关。从这种观点出发,公司网络系统结构寿命越长,此网络系统就越成功。
  如果寿命的长短被用衡量企业集群网络系统成功与否的标准,那么丹麦的企业集群网络系统就不能算是成功的。因为它在多方面并没有坚持很长时间就被淘汰了。同样,新西兰的企业集群网络系统也因为其存在的时间较断,而不能算是成功的。这样一来,由于我们缺乏衡量企业集群网络系统成功标准,因此也难以对其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加以复制。
  尽管各地的企业集群各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有一些在企业集群中很普遍,为产业政策及企业集群提供了模式保障,但又缺乏足够理论及实际基础的支持。至今仍未从研究中创建出一个结论性的,被清楚定义了的,可在任何地方任意复制的,有明确特征的模式。
  因此成功的企业集群的成功因素,即所谓的企业集群的特点,是不能被轻易复制或整体套用的。
  
  三、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启示
  
  1.企业集群可复制性的发展启示
  (1)培育区域文化制度环境,促进协作与信任。区域内企业文化及制度环境是决定产业集群网络成功与否的核心与关键,区域集群文化是区域集群中中致力于发展本地区产业集群的成员(科学家、工程师、管理人员、政府官员、技术工人等)所追究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制度规则和工作环境。
  同时培养企业间的协作与信任关系,企业间相互依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社会关系网络有助于加强企业协作减少外部交易费用,特别是企业在寻找信息及验证信息真实性方面。
  有关对硅谷的研究表明:硅谷的成功在于创建了有利于人力资本充分发挥作用的核心制度与文化价值观念。而我国福建地区由于缺乏对企业集群相关文化及制度环境培养,在吸引台商投资上出现了“卫星平台式产业区”特征。据统计,1990年以前,福建吸引台资占大陆台资比重达58.9%,而到2000年底却下降为9.76%,企业集群出现空洞化。
  (2)在发展中国家集群的形成意味着从最基本的水平起步。政策制定者必须先着手基础建设:提高教育和技能水平,增强技术开发能力。在全球化浪潮面前,政府在集群的形成和管理上更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对集群的政策应在于优化集群结构,平衡群内企业的竞合行为,提高集群的竞争优势。
  政府机构应该进一步优化企业集群结构。尤其在人力资源开发和技术培训方面,应通过有意识的培训和引进加强资源上的优势;适当引导企业集群的规模,增强企业集群总体的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扩大集群的影响力;在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引进产业内极具竞争力的企业或一些公共机构、智囊团体,改善集群的结构。在群内企业行为方面,政府应积极引导,规范竞争,促进合作。政府部门应建立专门的中介服务机构协调和解决集群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公布行业竞争相关的信息。在促进群内企业的合作方面,主要是促进互信互惠的企业间关系的形成。
  2.企业集群网络不可复制性的发展启示
  (1)发展本地区特色优势企业集群。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历史不长,基础结构不发达,高技术的企业集群的发展缺乏必要资金技术条件,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企业集群。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可能在所有产业部门占尽优势,优势的形成往往植根于特色,区域的经济特色就是企业集群化的显现。因此,企业集群化发展应当作为地区发展定位的认识基础,各地对自身的优、劣势应有清醒的客观认识,发展要有自己的特色。应加强和建立现存的和正在出现的集群,而不是努力去创造一个全新的集群。印度Triuppur、巴西Sinos Valley的众多实例充分说明,将新技术与地方知识技能相结合,应用于纺织、制衣、皮革、食品加工等这样的传统部门,集群同样可以取得长足的发展。
  (2)充分认识大企业在发展中国家企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对发展中国家企业集群的分析发现,不光是在班加罗尔,在我国近邻韩国地区的电子产业发展方面,大企业都起着十分重要的枢纽作用。集群内的企业将自己的生产经营与发展相对固定地融入到大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成为大企业生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会有更大的发展。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依附于大企业,配合大企业实行专业化生产,将自身有限的资源最大程度地集中于某一特定细分市场或产品,为其提供零部件或专门从事某种工艺加工,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开了市场竞争压力,形成了生产经营方面的差异,培植核心竞争能力。此外,大企业与中小企业进行转包合作,可以增强企业柔性,通过吸收中小企业最初的专门专有技术知识,提高自身的技术力度。所以,在企业集群的发展方面应努力形成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共同打造优势企业集群。
  
  参考文献:
  [1]迈克?波特: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3
  [2]陈剑峰唐振鹏: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管理,2002.8
  [3]郑胜利:复制群居链――台商在大陆投资的集群特征分析[J].经济评论,2002.5
  [4]郭胜伟:硅谷能不能复制――兼论科技工业园文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3
  [5]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标签:集群 性问题 启示 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