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想象作文 > 正文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 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时间:2019-02-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培养的教学方法,他比较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分析初中物理教材、学生心理特点来讨论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方法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主要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轻松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探究式教学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发展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的。它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的。
  [关键词]初中物理 探究式教学 运用
  1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1探究式教学
  1.1.1内涵及基本特征
  探究式教学最初是由美国生物学家,课程专家斯瓦布提出来的,他表示“儿童通过自主的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从而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未来世界的积极态度。”现在的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所进行的一种科学活动。他最主要的特征是:教师不把现成的科学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参加科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寻找出答案。与科学家探索知识的方法不同的是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教学资源,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思考,从而概括出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等。探究式教学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动脑,重在实际操作,从“做”中学。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全体学生,要求每个学生的加入,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定计划,共同讨论,最后综合意见得出结论,从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探究式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形式的被动教学,他注重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探究知识。从问题的提出、制定计划,到寻找信息、动手操作,再到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状态。探究式教学是把学生引导到教学当中去,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他们领会到科学家探索知识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问题的方法,养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寻求真理的科学态度。
  1.1.2 探究式教学的现状
  探究式教学在我国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教育教学法方式非常的单一,教学中普遍存在“灌输”的想象。20世纪80年代以后,探究式教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以接受以学习为中心的传统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式。据调查,学生对探究式教学普遍持喜欢态度。
  1.2 探究式教学的可行性的分析
  1.2.1 初中物理新教材的特点
  初中新教材采用的是彩色版面,里面还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现象、故事、实验等引入课题,这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新教材中加入了大量的漫画似的插图和反映生活、生产、科技方面真实鲜艳的照片,以视觉的形式向学生传递更多的信息,启发学生轻松愉快的接受知识。新教材强调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注重积累学生的学习经验。新教材增强了知识的探究性,增加了较多的学生实验、活动,加强了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运用。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废弃了大段对知识的陈述,代之以多种形式的需要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这无疑是对学生动手动脑自主学习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新教材增设了新内容,以面向全体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
  1.2.2 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初中生正处于少年期,处于人生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将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初中学生最大的特征体现在从依赖性向独立性过渡。
  初中生的认识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表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认识从好奇性向探索性发展,也就是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已经不再满足于成人的回答,而是逐渐升华为对事物的深入研究,并伴有钻研性和冒险性的实际活动。其次是行动从模仿性向创造性发展,既不满足重复别人的动作而喜欢新异刺激,不愿墨守成规。初中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这个时期会得到很大的发展,能够开始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2.1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原则
  2.1.1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原则
  在物理课探究式教学中,要贴近生活,这样才能避免空洞说教,学生才能感到不陌生,也便于心理沟通,更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比如:我们每个人都要照镜子,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要求学生联系平时生活中照镜子的情形来分析问题。再比如:在观察水沸腾实验室,要求学生联系生活中自己烧开水的情形,有针对地引导学生观察水在沸腾前后的温度的变化,气泡的变化,声音的变化,等等。
  2.1.2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的原则
  不同的学生之间会存在很大的差异,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就让学习优秀的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忘了应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究中得到发展。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既要鼓励优秀的学生,又要照顾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必要时刻对他们进行个别的辅导,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发展。
  2.1.3以学生为主题,老师为主导的原则
  探究式教学与传统的接受性教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体现出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新型教学观念,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动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结论,让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深刻体验到挫折、体验到质疑、体验到合作、体验到挑战、体验到成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究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因指导学生,充分经历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通过自己的独立探索和发现去获取知识,达到学生个性化发展。
  2.2初中物理课探究式教学法
  2.2.1问题情境的创设
  在探究式教学中,我们可以合理的创设物理情景,让学生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提出有关物理问题,并且要贴近科学探究活动的主题。我在教学期间给学生上光的折射的时候,用了一个实验来引出问题。在上课之前让每一个小组准备好一个不透明的容器,一枚硬币,一瓶自来水。在上课之前,让每个小组的同学都亲自动手做该实验,把硬币放在不透明的容器中,让学生移动该容器,指导学生刚好看不到硬币为止,然后向该容器中慢慢倒入水,学生会看到硬币缓缓的呈现出来。学生对这个现象感到非常好奇从而渴望知道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期待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为以后更好的教学奠定基础。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放录像,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生活中发现和提出一些有意义的物理问题,学生也会比较感兴趣。
  2.2.2 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究
  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且教师适时、必要、有效的指导是探究活动得以完成的关键。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正确处理好“引”和“放”的关系。初中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 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但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概括能力还不成熟,逻辑推理能力还不强,因此在探究过程中还需要给予正确、及时的指导和点拨。束缚太多或者完全放手的探究都不利于探究活动的展开,因此探究式教学,既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又需要教师必要而又适当的指导。比如在学生做实验的时候,每个小组成员的分工问题,实验中要观察什么,记录什么,实验仪器的使用等的问题就交给学生,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指导活动,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合理、巧妙的启发引导,是学生顺利进行探究和确保探究式教学有效完成的重要保证。
  3 初中物理课探究式教学的实践运用
  在上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通过指导学生探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1 问题的提出
  先让学生拿着凸透镜近距离观察书上的字,学生会看到字被放大了,从而提出问题:通过凸透镜看到的物体都会放大吗?
  然后让学生拿着凸透镜慢慢的远离书上的字,或者观察远处的物体。通过以上观察得知:物体通过凸透镜发生了变化,远处的物体变小了,而且倒着。近处的物体只是被放大了,正倒没有发生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用同一个凸透镜观察不同的物体时,为什么有的大,有的小,有时倒,有时正呢?凸透镜的成像情况跟物体的位置有什么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主体性学习的角色。
  3.2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教师首先介绍实验模型和光具座,各个实验仪器的作用以及说明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简称焦距(u),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简称像距(v),透镜的焦距(f)。然后分组,把全班同学分为十个小组,每一组使用一套光学仪器。
  3.2.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试验和收集数据
  教师要求学生做实验是要做好记录,要得到像的大小、像的正倒、物距、像距、物距与像距的关系。
  然后让学生开始自由实验,教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实验:蜡烛放在焦距透镜两倍焦距2f处,会观察到什么样的像。把凸透镜恰好放在距物体一倍焦距f处,又会出现什么情况等。)
  3.2.2 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
  引导学生把实验中得到的数据整理、分析,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当物距大于焦距时,生成倒立实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生成正立虚像,并且虚像比物体的尺寸大。
  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得到了缩小、倒立的实像。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得到了等大、倒立的实像。当物距在1倍焦距于2倍焦距之间时,得到了放大、倒立的实像。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不成像。
  4 总结
  用探究式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探究式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方法难度更高,她也有不足之处,需要花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往往研究完一个物理现象之后一节课的时间就过去了一大半,留给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就不够。另外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在探究实验时不知该干什么,往往一节课什么都没做就过了,可能会加剧学生的两极分化。所以它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以教材上的素材为主,对有必要的知识进行探究式教学,这样可以节约一部分时间。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把他们平均分在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小组里面,比较优秀的学生可以帮助基础差的学生,使他们共同进步。此外,探究式教学应该注重提高器材的质量,实验器材的质量与试验成功与否往往有着直接关系。实验器材匮乏、不配套都会阻碍实验教学的成功。
  参考文献:
  [1]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学构建[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周新桂,景德镇,费利益.探究教学操作全手册[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72―91.
  [3]杨祖念.物理探究教学设计与时间[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10.29―230.
  [4]刘儒德.探究学习与课堂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2006.34-72.
  [5]徐学福.探究学习教学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0.59-91.

标签:探究 物理 初中 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