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小学生日记 > 正文

【在细节里美丽的植物】植物细节

时间:2019-02-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我有限的英文小说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家很喜欢借用当地的植物,通过描写,强调出与众不同的地方特色,制造一种特别的艺术效果。有个文学术语叫“Local Color”, 若是翻译过来,应该就是“地方特色”吧。
  曾经读过一个短篇小说:《新英格兰修女》。小说没什么复杂紧张的情节,故事很简单,女主人公准备嫁给十八年在外闯荡的未婚夫,却发现自己早习惯了一个人的日子,对未来的婚姻生活起了惶恐,于是想办法与未婚夫解除婚约,回到从前的日子,修女一样宁静的日子。
  这篇十九世纪的小说,是靠什么屹立在美国文坛100多年?没有精彩的故事,没有复杂的关系,但有诗一样的语言,带着动人的韵律和节奏感,而最让人念念不忘的,是那些精美优雅的细节。主人公露易萨喜欢闲淡、轻松的生活,在后院采撷新鲜的野红果,在安静的房间做针线活,房间总是收拾得微尘不染。午后寂寞的窗外,光影无声摇曳。下午茶的时间到了,蕾丝镂空的亚麻桌布,玫瑰粉的锦缎餐巾,糖腌的浆果,翠绿的香草是自己种的,银光细闪的勺子和奶盅,糖罐和点心盘则是描花的瓷器。在温柔静好的时光里,露易萨一个人,慢品生命的细腻和莹润。
  在《新英格兰修女》里,那下午茶的描写之繁琐,礼仪之考究,让我联想到了《红楼梦》里的栊翠庵,妙玉款待黛玉三人,用她珍藏的梅花雪、宝钗的“??”、黛玉的“点犀”,宝玉的茶具则是妙玉自己的“绿玉斗”。房内一室的茶香,窗外红梅照雪,曹雪芹笔下的细节,是怎样的温柔富贵,华丽到了极致!
  让我们再回到小说《新英格兰修女》,顾名思义,故事的发生地肯定在新英格兰。新英格兰地区的房屋建筑、花草树木,在文字中得以淋漓展现,沧桑木房子外的石头墙,郊外的田野弥漫了夏季野果子的芬芳,主人公走在月光下的乡间小路,两旁的蓝莓树和黑莓树翻涌着银色的碎光。从文中可以看出来,新英格兰地区的蓝莓树高大茂密,即便是野生的,也可以成片成林,而我们这儿(美国南方)的蓝莓树都比较矮小、瘦弱。我曾经有个同事,在缅因州长大,缅因州属于新英格兰地区。他高中的时候就挣钱了,每个夏天,他都会去蓝莓农场打短工。他回忆那时站在农场里,一眼望不到边的蓝莓海洋。农场主会给他们一种特殊的采收工具,把工具朝蓝莓树上一过,果子自动吃进了工具的大嘴巴里。采收蓝莓很苦,要顶着盛夏的日头晒,晒得人都化了,是个折磨人的苦差,但是苦尽甘来。他干完一天的票子,可以请女朋友上小镇里最高级的餐馆,吃完饭两个人还可以去湖边的酒吧享受美好时光。由此可见,生活中的细节同小说中的细节一样动人美丽。
  很多年前读过的小说,情节和人物或许都淡忘了,但是带有地方特色的细节,鲜明生动,依然活跃在记忆里。曾经读过长篇小说《宠儿》,作家摩罗思的想象力灿烂奇特,凌空翱翔,但是笔下的细节却真实饱满,严谨认真。《宠儿》是一部哥特式小说,在现实传统的写作手法中,融入了死亡、幽灵、神秘、超自然等哥特元素,让故事自始至终弥漫了郁黑的色调,恐怖的气氛。为了表现残忍制度下的黑奴生活,“树”作为不同的隐喻在小说中反复出现,大片大片的灌木树,月光下的梧桐树,种植庄园的参天大树,河边的苦樱树在春天开满了花,一树的繁华灿烂。读完小说,我闭上眼睛就是成片的苦樱树。苦樱树象征了女主人公后背上的累累伤痕,新的旧的,纵横交错,记满了她黑奴生涯的摧残和迫害。读完了《宠儿》才知道,书作者摩罗思,早拿了诺贝尔文学奖(1993年)。我问一个美国朋友:“真是奇怪啊,我知道海明威和福克纳,因为他们拿了诺贝尔奖才名满世界,但是这个摩罗思怎么一点名气都没有?”朋友是这样回答的:“海明威和福克纳死了那么多年,当然有名气,摩罗思现在还活得滋润,还在创作。如今她的名气虽然只限在文学圈内,但是并不妨碍她在百年之后流芳百世,肯定同海明威齐名。”我点头说:“难怪艺术家的作品都是在死后才能卖大价钱。”
  或许受了摩罗思等美国作家的影响,我的小说创作,也常以描写植物的方式烘托气氛,或者作为某种隐喻。在我刚出版的长篇小说《拐点》里,女主人公罗宵被生活所逼,在一家成人夜总会当了脱衣舞娘。那家夜总会在美国西部的莫哈维沙漠。为了酿造一种当地的气氛,我写了在莫哈维沙漠的常见灌木:修长而婆娑的枝,有妖媚的风姿,顶端开了猩红的花,像女人的红指甲。老板吉米,说这些花草都是从沙漠里挖来的,耐旱,不管它也能开花。罗宵说:“‘你真是聪明,还会就地取材。’吉米说:‘印第安人才聪明呢,他们经验可多了,取这花草的汁,做出一种酸甜、清凉的饮料,像柠檬果汁的味道’。”
  在《拐点》这部小说里,为了暗喻贝蒂一段即将死亡的恋情,我写了死亡谷的罂粟花:“黄金一般的罂粟花,漫山遍野的开,壮烈而纵情,朝殷红的沙漠奔去,拼出今夕最浓的生命,似乎明朝就要凋败落尽。”为了体现女主人公坚强的生命力,渴望改变命运的决心,我写了沙漠的“佳西洼”树:“那是沙漠最常见的树,像仙人掌和棕榈树杂交出来的孩子,这孩子便成了莫哈维沙漠的象征。它们是一群孤独的守望者,守得住脚下的沉沙,也守得住头顶的阳光。”当冬去春来,两个跳脱衣舞的女孩,面对逆境,最终走向有尊严的生活,我借用沙漠的玫瑰作暗喻:“种在汽车房门口的花。只要一点水,便开出了极为鲜媚的花。夜里暗香浮动,贝笛的心情好了许多。加州的土地真是神奇,连沙漠也能养出这么娇艳的花。”
  不同的花,不同的性格和命运。花如人,人如花,读完后唇齿留香,那些在细节里美丽的植物总是让人难忘。
  责任编辑:黄艳秋

标签:细节 植物 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