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写景的作文 > 正文

写景的名家散文

时间:2017-03-2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写景描写性散文

概念阐释】写景描写性散文最具美景美意,历来备受人们喜欢。它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记叙、抒情、议论、说明等写作手法,以表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和特定物件为主要内容。作者通过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来描写景物的色彩、声音、形状等特点;通过发挥想像,虚实结合,来表达独特的内心体验,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写实景和情境之分。写实景的以对自然的、人工的景观的精确描写见长,实景实写。写情景的作者则用有情的眼光去观照景物,让景物浸染上作者的主观感情,从而通过所描述的景物来感染读者。

【鉴赏目标】写景描写类散文的鉴赏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鉴赏景物形象,包括景物的整体部署和声色味形。第二 鉴赏景物的内在品质和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物事都有其个性和能昭示与外的优秀品质,读文看景要能与山水交流。第三鉴赏描写景物的技巧。首先是写作的手法比如托物言志、象征、借景抒情、反复、双关、夸张等。再者是文章的含蓄之美。写景描写散文意境幽深,往往具有含蓄美。第四鉴赏描写的语言。一是修辞等手法的运用。语言中修辞往往大量运用。二是作者的遣词用句。鲜明、生动、具体可感的形象性词语,比如形容词、动词等,完美地表情达意。只有认真鉴赏这些词语,才能更好地领会文章的内容和语言。

【经典阅读 】

风雨

贾平凹

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的;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然后一切都在旋,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往上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哗地一声,乱了满天黑点,绿全然又压扁开来, 清清楚楚看见了里边的房舍, 墙头。

垂柳全乱了线条,当抛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霎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杨叶千万次地变着模样:叶背翻过来,是一片灰白;又扭转过来,绿深得黑清。那片芦苇便全然倒伏了,一节断茎斜插在泥里,响着破裂的颤声。一头断了牵绳的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一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颜色。一个穿红衫子的女孩冲出门去牵羊,又立即要返回,却不可能了, 在院子里旋转, 锐声叫唤,离台阶只有两步远,长时间走不上去。

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屈蜷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无数的苍蝇都集中在屋檐下的电线上了,一只挨着一只,再不飞动, 也不嗡叫, 黑乎乎的,电线愈来愈粗,下坠成弯弯的弧形。

一个鸟巢从高高的树端掉下来,在地上滚了几滚,散了。几只鸟尖叫着飞来要守住,却飞不下来,向右一飘,向左一斜,翅膀猛地一颤,羽毛翻成一团乱花,旋了一个转儿,倏乎在空中停止了,瞬间石子般掉在地上,连声响儿也没有。

窄窄的巷道里,一张废纸,一会儿贴在东墙上,一会儿贴在西墙上,突然冲出墙头,立即不见了。有一只精湿的猫拼命地跑来,一跃身,竟跳上了房檐,它也吃惊了; 几片瓦落下来, 像树叶一样斜着飘,却突然就垂直落下,碎成一堆。

池塘里绒被一样厚厚的浮萍,凸起来了,再凸起来,猛地撩起一角,唰地揭开了一片;水一下子聚起来,长时间的凝固成一个锥形;啪地摔下来,砸出一个坑,浮萍冲上了四边塘岸,几条鱼儿在案上的草窝里蹦跳。

最北边的那间小屋里,木架在吱吱地响着。门被关住了,窗被关住了,油灯还是点不着。土炕的席上,老头在使劲捶着腰腿,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选自《贾平凹文集》作者:贾平凹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8年10月1日

【阅读感悟】贾平凹的散文历来就是运用大量的丰富想象和贴切比喻。文中写“树林子像一块发面团”, “鼓”了“陷”,“陷”了“鼓”,实写风的时强时弱;而这样写,风又给了读者想象的“游刃有余”,即风与树林嬉戏的情趣与美感。风雨中的各种景物在作者精准的描写中或潇洒或慌张或惊讶,形象逼真。文中侧面用笔,无直接描写雨,但处处写风雨,营造了风雨欲来风满楼的氛围,好一幅逼真形象的风雨景物图!文字刚劲,却不失细腻,充满生活的味道,让每个读者都能领略文章的精妙与传神。

【时文速递】

都江堰 (节选)

余秋雨

七转八弯,从简朴的街市走进了一个草木茂盛的所在。脸面渐觉滋润,眼前愈显清朗,也没有谁指路,只向更滋润、更清朗的去处走。

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然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不知是自己走去的还是被它吸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观前,眼前,急流浩荡,大地震颤。即便是站在海边礁石上,也没有像这里强烈地领受到水的魅力。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场千年的收伏战。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节选自《读者》2008年第13期《都江堰》一文

【阅读感悟】都江堰作为一项水利工程,千古闻名。作为文学的题材,历来

也是被名家们所注重。七转八弯中都江堰如海啸山崩而来,震惊了作者也震惊了读者。未见面先闻声,气势逼人。随后通过精致的描写,将都江堰夺人心魄的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自然而然发出感叹,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诚哉斯言!信哉斯言!

夏日草原

席慕容

若是问我,每次舟车劳顿,千里迢迢地到了蒙古高原,最想要做的是什么? 我一定会说,没有比走在无边无际的夏日草原上更好的事了!

首先是视觉上的舒展。

我们的眼睛可以望到无穷远。然而,蒙古的草原又不是平坦开阔到无趣的地步,相反地,她总是有着和缓而优美的起伏,像是放大了的微微动荡的海浪,又像是转侧的女体,这里那里总有一些圆润的隆起;总会引诱你想稍微快走几步,好登上眼前这座基地广大的丘陵,眺望前方又有些什么新的动向和美丽的线条。 即使有时在更远处真的有比较高大的山脉,那和草原连接起来的山坡坡度也不大,无论是步行或是骑马,都可以从山下从从容容地走到山腰,一路也铺着有如地毯一般的绿草。

草原是广大的圆周,苍天真如一座高不可测的穹顶,以无限宽广的弧度覆盖着大地,而我自己这小小的身体,就是这片天地的圆心。如果我把身体做三百六十度的旋转,那极远处微微起伏的地平线也绕着我转一圈而无始无终;也就是说,无论我往前走了多少步,依旧是这个广大圆周的唯一的中心点。 然后就是那云影与天光。

草原上的云朵,有时候又多又大又平整,在蓝天上列队而行,天高云低,风起的时候,一朵一朵依序飞过,那草原就忽明忽暗,人好像走在梦里。一下子所有的青草都闪着金光,逆光处背后的丘陵像镶上了发亮的边线,身体被阳光照得暖烘烘的;然后忽然间所有的颜色都沉静了下来,在云影掠过之处,草色在泛白的灰绿和透明的青绿之间挪移,风也凉多了,像搽了薄荷油一样。

然后,还有那难以形容的芳香!那不只是青草的清香而已,而是混合着好几种香草的草叶被压折碰触后所发出的香气。

在刚刚站定时还不太显著,不过,只要一开始往前走,每迈一步就会马上有一股翻腾而起的独特的芳香,弥漫在四周。

野生的香草,在夏日遍布草原,好几种香味混合之后,那强烈的芳香如药酒又如甘泉那样地提神醒脑,沁人心脾,进入每一种感觉细胞的最深处,让生命苏醒,让我忘记了所有的疲劳困顿,只想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草原深处,有时会遇见一沙弯泉极尽曲折地流过。小河的流水清澈,河中长长的水草顺着水流的流势忽左忽右轻轻摆荡,连几颗小石子的滚动也看得清清楚楚;薄暮时分,从山腰往下眺望,那样一条狭窄弯曲的河流映着天空的霞光,像条灰紫色的发亮的缎带,在暗绿的旷野上境蜒伸展,不知道从何处起始,到何处终结。然而,我深信,几千年来我的祖先们所追求的水草丰美,应该就是这样了吧?【选自《中华活页文选》2011年第7期 有改动】

【阅读感悟】能千里迢迢到蒙古高原,一定回去夏日草原,不能去蒙古高原,那一定要读读席慕容的夏日草原。看吧,草原上的云朵在天空列队而行,难以形容

的美妙清香浸染着你浑身的每一个细胞,让你的生命苏醒。看那沙中的小溪蜿蜒曲折,你不疑到江南?水草丰美,就是如此,古人追逐,今人羡慕。作者捻笔调思,极尽描写之能事,读着这样丰腴的文字,也补不能去之遗憾啊。

【考点解析】

1、概括文章主题,了解描写内容。其考察形式主要是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说明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策略:理解题目含义,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能利用原文词语的尽可能使用。

2、把握写作顺序,理清文章脉络。写景的文章一定会有观察点,考察写景行文的线索是比较常见的题型。描写的材料顺序也是写景散文考察的内容。形式一般是找出过渡词句,或者插入抽出的句子,以及段落及句子的排序。

3、赏析文章妙处,品味写景描写语言。题型有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词语并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对规定的句子进行赏析等。答题策略:赏析句子最简洁的是找出句子中的修辞结合主题来作答。

4、明白表达方式,弄清写作手法。写景描写散文主要是描写,但一定也会有抒情、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它与记叙文略有不同,这点要注意。写作手法主要考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等。答题策略:要掌握各种方式的特点和运用环境,对侧面描写、象征、动静结合等手法也要了解。

5、按照格式仿写,进行主观思考。进行仿写和谈主观感受是常见的题目。答题策略:例句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要抓住关键词语或例句格式进行思考。谈感受一定不能脱离文章中心,要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

【阅读练兵】

林中速写

张守仁

这里是方圆百里的原始森林。空中,叠翠千丈,遮荫蔽日;地面,葛藤缠绕,落叶盈尺;地下,盘根错节,根须如网。这几乎是一个密封的世界。这里有巨栋大梁,珍禽异兽,奇葩硕果,灵芝妙药。高大挺拔的望天树是林中巨人,直冲云霄,傲视碧海大青树广展绿冠,庇荫着众多伙伴。

松杉竞生。乔灌咸长。荆棘丛集。低层杂草繁密。荫翳处蕨类葳蕤,卧倒的枯树上覆盖着苔藓,又有小树从苔藓中探出新苗。巨蟒似的绞杀植物盘绕于树干。大蚜趴伏在校杈上吸吮汁液。野雉在林梢飞翔。猴子在树冠摘果。孔雀在泉边开屏。野蜂在花丛中采蜜。蚁群在腐殖质上蠕动。这里蚊蚋成阵。蚂炸跳跃。长虫在拥挤的空间里扭曲穿行。林间流泻着婉丽的鸟鸣。更有山溪潺潺,叶丛滴翠。幽暗的草丛中,兰花放出馨香,海芋叶旁,龙舌兰伸出锐利的绿剑。开放红白花朵的茑萝,在枯枝上攀缘盘旋。阔叶下的蛛网上缀着露珠。蜗牛驮着贝壳在湿地上爬行。远处林边大象甩动长鼻,悠然踱步。层林之上,鹞鹰在蓝天里滑翔,用它那对犀利的眼睛,窥伺着下界的猎物。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惊骇于万千动植物形体结构是那么完美:随便一茎小草,一朵鲜花,一颗果实,一株树木,一只飞鸟,一头走兽,它们的躯体组织,它们的色泽、形态,是那么气韵生动,血脉通畅,和环境之间显得和谐无间,浑然天成。啊,那是大自然孕育的杰作。须知每一物种要经过多少万年的演变、适应、竞争、完善,才能达到目前这种鬼斧神工、天衣无缝的状态!和自然界生物的完美结构相比,人间一切科技、文艺作品,都显得相形见绌。万千物种在这里多层次、高密度地孳生、繁衍、更新、斗争。岁岁年年,世世代代,永不停息。物竞天择,各司其职。相克相生,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如果上帝偏爱某一物种,要求纯粹、划一,这无异于毁灭某一物种自身。在这里,同一就是同灭,差异才能互补,共生方能共荣。如果它们分离,许多物种将因失去相互制约、转化、补偿、交换等生存条件而死亡。它们只有集结、混生在一起,才能生机蓬勃,旺盛葱茏,荒蛮野性。在这里,每一瞬间,都在发生亿万次的新陈代谢。腐烂与新生、繁荣与枯萎,都在这生命的大舞台上演替。这里有最美妙的天籁,这里有最丰富的色彩,这里有最生动的形象。而当暴风袭来,林海枝舞叶涌,俯仰起伏,万千树干就是万千根摇曳的琴弦,弹奏出惊心动魄的交响乐;云雾涌来,一切淹没在白茫茫的浪涛之下,变成一片摇摆晃动的海底森林;但当热带雨倾泻过后,太阳重又照耀,亿万叶片上的水珠,闪烁出亿万颗晶亮的星星,炫人眼目。哦,森林,地球上最繁密、复杂的生物群落,只有用一种不分段、头绪有点混乱的文

篇二:写景散文单元拓展课初探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这些散文名篇,凭借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对大地山川、风物美景做了生动细致地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教师带领学生品读精彩语句,体会作品描绘的美景,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久久沉浸在美文带给我们的美妙意境中。但是语文教学仅仅靠学习教材中这几篇范文是远远不够的,为此笔者趁热打铁,布置了以下作业,及时把课堂内的品读延伸到课堂外,并设计了写作练习。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师生共同总结出了鉴赏写景散文的方法:

1.体会深情,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

2.调动感官,从景物的形、声、色、味等角度赏析

3.选准写景角度,从空间的变化角度赏析

4.品味语言,从语言修辞角度赏析

5.体味艺术特色,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

作业一:摘抄名家名篇中写景抒情散文片段并运用所学的赏析方法赏析

作业二:练笔

根据《荷塘月色》通过写景表达了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伤的写法,请同学们写两段描摹景物的文字,分别表达悲和喜的感情,每段300字左右。

以下是作业评点展示课。

第一节课:展示部分学生摘抄的名家片段,课堂集体赏析

这节课共赏析了五个名家片段,下面举两例展示。

名家名段赏析:

1.“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

(高中人教版没有这篇课文)

学生甲:这段文字修辞用得好。比如写“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多么可爱的小精灵,”用了比喻手法;“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又用了拟人手法,非常生动。

学生乙:我觉得动词用得好。一个“停”准确地写出了蜜蜂飞行时仿佛停留在空气中的形态。一个“捋”不光写出蚂蚁因腿长腿多前行时蚁身贴着蚁腿的状态,更写出蚂蚁像一位智慧的老人,捋须沉思,想象奇特。“瓢虫”“忽悠”“升空”连用更是准确写出瓢虫迅速地垂直上升而飞行的习性。

学生丙:此处景物描写固然生机盎然,但其中蕴含的情和理更深刻。蜜蜂虽小,却忙碌不停;蚂蚁虽弱,却也在思考人生,并从思索中获得勃勃生机;瓢虫虽笨,但只要执著,不也有“忽悠一下升空了”的曙光?“我”虽然失去了双腿,但生活还将继续。于是,作者开始思考生命。“我”从蜜蜂、蚂蚁等事物中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和韧性,获得重生的勇气和信心。 (全班报以掌声)

师:

写景的名家散文

这几位同学赏析得非常到位。第一位同学从修辞角度赏析,第二位同学从善用动词角度赏析,第三位同学更是站在一个高度,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发掘出作者通过描写景物蕴含的情和理。他们都能用我们所学的赏析写景散文的方法去赏析,看来他们掌握了写景散文的一些鉴赏方法,很好。我们再看下一个片段。

2.壶口在山西吉县境内,是黄河上唯一的瀑布。因状如壶口而得名。水流至此急冲沟下,人观瀑布由上俯下,只见烟水迷漫,船行至此得拖出河岸,绕过壶口。即古书上所载“河里冒烟,旱地行船。”原来黄河在这里,先因山逼而势急,后依滩泻而狂放,排山倒海,万马奔腾,喧声蔽天。却正当她扬眉得意之时,突以数里之阔跌入百尺之峡,如水入壶,腾荡急旋。于是飞沫起虹,溅珠落盘,成瀑成湫,如挂如帘。裂坚石而炸雷,飞轻雾而吐烟,虎吼震川,隆隆千里,龙腾搅谷,巍巍地颤。黄河于斯于此,聚九天雷霆,凝江海之威,水借裂石之力,轰然劈开大道坦途;沙借波旋之势,细细磨出深沟浅穴。放眼两岸,鬼斧神工,脚下这数里之阔的磐石,经黄河涛头这么轻轻一钻一旋,就路从地下出,水从天上来。她顺势一跃,排山推岳,挟一川豪情,裹两岸清风,潇洒而去,又再现她的沉静,她的温柔,她的悲壮,她的大度。去路千里,缓缓入海。

――节选自梁衡《壶口瀑布记》

学生甲:“飞沫起虹,溅珠落盘,成瀑成湫,如挂如帘。裂坚石而炸雷,飞轻雾而吐烟,虎吼震川,隆隆千里,龙腾搅谷,巍巍地颤。”这几句工整对仗,语言非常精炼,主要运用拟人、排比等手法,写出了壶口瀑布的雄壮。

学生乙:“她顺势一跃,排山推岳,挟一川豪情,裹两岸清风,潇洒而去”这句非常有韵味。首先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的修辞手法将黄河水的威武雄壮、奔腾不息展现在读者眼前,我觉得这更是赋予黄河一种中华民族的精神――无坚不摧、勇往直前。

学生丙:我还说语言。是的,作者语言优美精炼,善用修辞,但是关键还是新颖、不落窠臼,没有陈词滥调,是从心底流淌出的语言,读了让人感动、震撼,甚至落泪。

师:说得好。同学们不仅掌握了赏析写景散文的方法,也明白了要想写好写景散文,不仅仅是善用修辞,也不是堆砌华丽的辞藻,关键是用心写,用情写。

(其余赏析略)

教师小结:如何鉴赏写景散文

1.品味语言,从语言修辞角度赏析

(1)品味词语的表现力

“以一字为工,自然灵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有时,一个词甚至是一个字的使用,就能让景物变得鲜明生动。品味语言,要重点品味那些能一字传神的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等,品味这些词对描摹景物、传情达意的表达效果

(2)品味修辞手法的运用

写景状物中,作者多运用比喻、拟人、排比、通感等来加强景物的形象性,给读者留下鲜明具体的印象。2.调动感官,从景物的形、声、色、味等角度赏析

要写出景物的特点,作者往往从细微入笔,把景物的细部、局部特征放大。我们在阅读时,就应调动感官、抓住景物特点来进行赏析。如《荷塘月色》写“月色下的荷塘”就是从形、声、色等角度细细描摹景物给我们美的享受。

3.选择写景角度,从空间的变化角度赏析

景物一般是立体的、有层次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作者总是多角度状写景物,有远景、近景,有俯视之景、仰视之景,定点观景、移步换景??这样的写景更加富有变化而不显呆板。

4.体味艺术特色,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

为了把景物描写得更加生动鲜明,作者常常会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来突出景物,常见的如动静结合、烘托渲染、虚实相生、象征等等。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能让我们更深入地感受景物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5.体会深情,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景物呈现于作家眼中,经过艺术化的选择提炼,再用文字

描写出来,不能不带上作者的主观感受。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景物描写的特点。透过景物描写,看其中抒发了怎样的情,达到了怎样的效果,应是我们赏析的重点。

总之,我们鉴赏写景散文时要仔细品味语言,抓住景物特点去把握文中深挚的情感。

第二节课:教师展示学生写景优秀片段,同学点评。

作业二:练笔

根据《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通过写景表达了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伤的写法,同学们写两段描摹景物的文字,分别表达悲和喜的感情,每段三百字左右。

学生优秀作业展示:(选取几例展示)

一、通过写景抒发喜悦之情

不必说大块小块的菜地,稀稀拉拉的菜架,又白又长的冬瓜,头上顶着小黄花的黄瓜;也不必说随地啄米的母鸡,躲在屋檐下乘凉的大狗,以及突然从窗台上跳到花丛里的蚂蚱。单是屋前那小小的一片地,就有着无穷的趣味。燕子在这里呢喃,公鸡在这里歌唱。打开门看到狗妈妈生的小狗狗,还有蹲在大大南瓜叶子下的兔子,如果用手抓住它的耳朵,它会用四只手挠人的胳膊。

西红柿和西瓜的藤缠在一起,分不清了。西瓜想长多大就长多大,想把藤拉到房顶上去也没人管它,长不出来也没人怨它。西红柿架上有红有绿,不能怪人想去摘它。而小小的红辣椒,戴着好看的帽子,朝天抛洒自己的热情,向地宣泄自己的开心。如果喜欢的话,你还可以到墙角去找酸枣,很酸却别有一番味道,放在一起犹如许多红玛瑙,煞是好看呢。 ――贾璐瑶

学生甲:很巧妙地化用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精彩文段,但又不露痕迹,让人觉得既熟悉又新颖,能吸引读者。

师:看来初学者进行巧妙的模仿也是不错的。

学生乙:语言生动形象。运用拟人、排比、描写等手法写出欢乐的农家生活。 学生丙:语言质朴,表达的情感也很质朴。看来贾璐瑶同学有这样的生活体验。 师:语言朴实又不乏生动,读来亲切自然、沁人心脾,感情也很真挚,毫不造作,贾璐瑶同学确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吧?

贾:是的。(其余略)

二、通过写景抒发悲伤之情

1.又是一个美丽的清晨,当第一缕光线窥到那支离破碎的断壁残垣。没有昔日孩童上学路上的欢声笑语,没有大人在苞米地里辛勤劳作的黝黑的脊背。几朵野菊花孤独地在村口汽车站牌下随风摇曳,而候车台上却空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甚至没有要捎到城里的大包小包的行李。

四周静悄悄的,偶尔有几声清脆的鸟鸣从已被连根震断倒在地上的树木上传来,那鸟鸣像一把利剑,直直地刺向云霄,随着风在初晨的朝霞里发出耀眼的光,却又霎时湮灭在这可怕的生命荒原。

清澈的小溪不曾理解这天崩地裂的惨状,照旧汩汩地飞奔,灌入田埂的裂缝里,倒塌的围墙下,好像要用不经世故的青春来填补人们那破碎的心田。

――李子超

学生甲:我很喜欢这一句“那鸟鸣像一把利剑,直直地刺向云霄,随着风在初晨的朝霞里发出耀眼的光,却又霎时湮灭在这可怕的生命荒原”。作者运用通感、以动写静等手法写出了大地震后死一般的静寂,也从侧面写出作者内心的悲悯。很有功力,佩服佩服!

学生乙:对对,我同意。说到侧面描写,我还想再补充几句。这段文字好多地方都用到了侧面描写。“没有昔日孩童上学路上的欢声笑语,没有大人在苞米地里辛勤劳作的黝黑的脊

背。几朵野菊花孤独地在村口汽车站牌下随风摇曳,而候车台上却空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甚至没有要捎到城里的大包小包的行李”以及“清澈的小溪”等语段,烘托了地震后的惨相。 学生丙:我觉得“野菊花”是亮点,暗示了生命的顽强。

师:是的,李子超同学写得好,同学们也评析得好。确实,这段文字很有感染力。他善于营造氛围,用沉重的语言,通过描写灰暗残破的景物写出地震后的惨相。善于抓细节,文笔很细腻,语言老道有功力。这和他热爱写作,经常练笔分不开。下面我们再看一段文字。

2.深冬的芦苇已不再繁盛高傲,苇秆中间已被寒风笔直地折断,深深地插进泥土之中。空气寒冷而干燥,苍白的天空之中没有一只鸟儿。

风发出一种近似诅咒的嘶吼声,芦苇如泣如诉地低吟着,大颗大颗的眼泪掉下来,落在一片枯死之中,发出残破的声响。

暮色逐渐暗淡下去。寒风夹着夕阳的碎屑,呼啸而过。无数干枯的生命在夕阳中低声哭泣。黑暗越发残忍地降临,最后一抹光亮刷在芦苇之中,泛起悲凉的光,一切寂静无声。 黑暗到来,所有的悲伤,所有的幸福,一切犹如雾气,逐渐消散。

秋风萧瑟,吹卷起片片枯叶。那边缘已泛起皱痕、黄中透着黑的叶子在风中翻滚几下,又缓缓地、无力地垂落下,似风烛残年的老人。蝴蝶欲展翅飞舞,却最终在秋风的凛冽中放弃最后的挣扎,任随风对她的欺凌,消散了她最后的芬芳。

――王欣然

学生甲:作者善用一些冷色调的词,比如“如泣如诉的低吟、枯死、残破的声响、暗淡、黑暗、悲凉的光、萧瑟、秋风的凛冽”等营造出了悲伤的氛围,很有表现力。

学生乙:同样也善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强感染力。

学生丙:看来要写好写景散文,语言生动形象很重要,要想让语言生动得多用各种修辞手法啊!(同学们在笑声中认可他这一见解。)

(其余片段略)

最后教师进行了总结:

1.写景要对景物仔细观察,注意该景物与其他景物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就是它的特点

无论是山川风景还是城乡面貌,它们都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等,我们要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在比较中抓住该处景物所独有的、他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跟它全然相同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2.写景要有顺序、方位,如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整体后局部,先主后次等,总之要一部分一部分地写

3.写景可以先粗笔勾勒,然后再工笔细描

要把看到的景观描摹下来,可以从大处着笔,就像画家写生一样,勾画出景观的大致轮廓,让人对景观有个整体的感受和印象;也可以对某一具体的景象,从形、声、色等多个方面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以便让人更好地了解这个地方的特色。

4.写景可以动静结合,虚实相间

5.写景要融入自己的情感

6.写景最重要的是语言要生动

多用一些形象可感的词语,灵活运用比喻、拟人、象征、衬托等多种手法,这样可以大大增强表达效果。

一节课在师生热烈的评点中结束了。写得不理想的同学深受启发,表示要重写。至此教师设计的写景状物单元的总结拓展课也比较圆满地完成了。

备教手记:语文学习是面对浩瀚大海的苦苦泅渡,而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只是几朵拍岸的浪花,要想提高读写能力,取得语文学习的精髓,还需要在广博的大海中畅游,把课内学习

延伸到课外。要提高高中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应该大胆创新,探索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课外阅读新方式。笔者认为,活用课本资源,进行拓展式阅读,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学了朱自清、郁达夫的散文,教师就布置学生读他们的其他优秀散文,进一步体会他们的文风、才情;学了写景散文单元就拓展读其他名家的同类散文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他们不同的语言风格。基于此,笔者设计了本次拓展课,这是其一。

其二,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长期以来,在语文学科中,我们的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严重脱节,讲课只是讲课,作文只是作文,两者之间少有关联。由此,我认为,在新课标的感召下,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为课文教学和作文训练搭建起一个能够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平台,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

目前,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入选范文,总体上说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古今文章的水平。所以,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要以课文为写作的突破口,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地揉进课文的教学中,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实现读写结合。所以这一写作拓展课的设计,是让学生理解了课文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之后,通过仿写实践,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反过来,学生通过写作实践,又进一步提高了对课文的鉴赏和理解,从而全面提升语文的运用能力。

篇三:写景散文写作瓶颈巧突破

xt">福建省泉州一中 谢贵荣

[导语]

写景散文的写作,是高中作文写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细究起来,“写景”——无论自然之景还是人文之景——是写景散文的本质特征,而“描写”——无论是浓墨重彩还是简笔勾勒——是写景散文的主要写作技法。写景散文也是中学生写作的“瓶颈”之一。希望以下技法能帮助作文的“有心人”寻找到写景散文写作的康庄大道。

[技法讨论]

生:老师好!在这一册课本中,我们学习《故都的秋》、《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等写景散文或游记散文,作者写景,鲜活可感,让人身临其境。我们为什么写不出这种感觉出来?

师:是啊,名家一出手,的确不同凡响。我想,以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来说,其最成功之处无疑是“情景交融”了。作者所选取的故都的“秋景”,哪一处不是蕴含着作者深沉而含蓄的情感啊。我们读者与其说是被《故都的秋》的“景色”所打动,不如说是被字里行间中流露出郁达夫的独特情感所感染。至于这一册课本中的其它几篇写景游记散文,都是文言文,其写景绘景之所以也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显然也是因为王安石、苏轼等通过认真观察之后对描写对象的熟悉所致。

生:我明白了,要写好写景散文,是不是就要选取自己喜欢的景物来写。因为自己喜欢,所以也就会认真观察,也就能融入自己的情感。

师:你说得很对。

生:但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写不出好的写景散文呢?

师:我想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的生活圈子太小,所见所睹所经历的景物太少或者说太片面;二是我们平常的注意力并没有放在一些美好的景物之上,而是轻易的忽视了。这两个原因之中,第一个原因导致我们缺乏描写对象;第二个原因导致我们因为忽视而缺少情

感投入,最终结果就是“眼前无景,胸中更是无景”。前者是客观原因,我们目前无法改变;而后者却是主观原因,我们是可以好好在这一方面做些“文章”的——正如大雕塑家罗丹所言,我们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生:主观原因我们可以自己努力克服,那么客观原因便不是我们能力所能解决的了。老师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看到”更多的景物昵?

师:办法是有的。那就是读书,古人不是早就说了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然,这是老生常谈,也很不具体,同学们往往很不好把握。现在,老师说得具体一点,眼前的课本,就不仅能帮助同学们打开“眼界”,而且还能让同学们提高写景散文的写作能力。套用一句老话就是“学以致用”,你好好想想,你学过了那么的多课文,有没有将所学的课文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呢。

生:我有点明白了,我们学过了《故都的秋》,就应当在写作中学习或者模仿《故都的秋》的写作方法,是不是?

师:对。“学以致用”其实不仅于此。老师现在教你一种提高写景散文写作能力的方法——改写。

生:改写?

师:是的。改写就是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你可以对原作进行结构上的改写,也可以进行文体上的改写,还可以进行人物、情节、环境、情感等方面的改写。就写景散文的写作来说,最能够提高写景散文写作能力的改写是对课本中诗歌的改写。因为诗歌是诗人形象思维的产物,无论是摹景状物,还是叙事抒情,诗人总是把自己深切的感受和激昂的情绪,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倾吐在诗歌的字里行间。通过改写练习,最能够提升我们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而随着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强化,便能最大程度的弥补我们生活阅历不足的欠缺,从而让我们在写作写景散文时得心应手。特别是对课本内的一些古典诗词的改写,既能加深我们对所学诗词的理解与感悟,更能大大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我后面会列举一两个利用课本中的古诗进行了改写的例子,你们可心好好地揣摩学习。

生:谢谢老师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快速提升写景散文写作能力的方法,我们一定按照老师的方法去“学以致用”,写出好的写景散文来!

[学生佳作]

临 江 送 别

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二14班 曾玲平

秋婵凄切地叫着,秋雨萧索,万物沉寂。十里长亭,路草已凋零枯黄,寒意袭进帐里,寒了离别的心。

举杯对饮,一樽清酒难入喉,黯然相对无语。举步下阶,遥望离别古道,坠叶纷纷,寒风阵阵。无奈,如同风中飘摇不定的落叶。寂寞无语,望断天涯路,年年断肠处!

一路送你远去,直到渡头上。灰蒙蒙的江天一色,烟雾弥漫处,一钩冷月依稀地出现在天边,江风吹乱你的发际,寒了我眼中的泪光,握手相对,沉默无语。沉默,如同烟雾中的汀草,如同冰冷的江水,如同江上的今夜。伤心之际,船家已催你上舟了,千言万语只凝成一句:“一路保重!”挥手作别,你转身离开船头,躲入舱里。桨声渐远橹声迟,舟影隐入迷雾里。月光冰冷,江岸边,我与影相随。

空伫渡头,愁难容。一江清水,多少离人泪,流向天尽头。天尽头,兰舟何处!梦逐潮声去,难以忘却,明眸皓齿,容颜如莲花的开放。纵使有千种风情,又何曾为谁而留?月华如练,年年今夜!独守残月,千里外,素光同。

他送我离去,长亭更短亭,直至江边。执手难诉情怀,不忍含泪相对。泪眼间,烟笼白沙江浸月,岸上的一帘柳絮垂入寒水中,却在萧飒的秋风中发抖。他的手温暖力地抓我的手,我的眼光落在他的发上和跟夜一样深邃的眼睛里,回忆如过往云烟,转眼逝去。

船要出发了,我握紧他送的柳条,抱裙上舟,不忍回头相顾。船离江岸愈来愈远,我不禁极目远望,看到他的身影孤孤单单的,一股酸味涌上心头。刚才几杯酒入肚了,可纵有千杯酒,也暖不了寒透的心。纵使折尽柳条,也无法长相厮守。

思愁间,不觉疲倦。夜半忽从梦中惊醒,泪湿春衫。醒来独坐船舱里,月已逝于云中,听取秋雨落乌篷。一夜未寐,愁绪绵绵,烟雨潇潇,点点滴滴到天明。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聚散苦匆匆?他日无缘再相见,来世化蝶双双飞。与君相逢横塘秋,共吟粱祝唱渔舟。

春潮秋日依旧,千古残月,人不同。

流霜江潮杨柳,何人留恋?相去时,说不尽,许多愁。水绕沙洲,舟摇帘招。一壶飘泊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离人匆折柳,伤心愈难怀。难知重逢时,应是鬓如霜。不觉岁月催人老,但见流水长东流。

[亮点揭密]

这是一篇成功的改写文。其成功之处在于以下两点:

一是作者在原作《雨霖铃》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再创作。文章的人物、故事、环境以及离愁情绪等都是《雨霖铃》本身所有的,不同的是,作者在写作结构上有自己独有的创新:全文分三节,第一节写“他”送“她”之离情,第二节写“她”离“他”之离情,

第三节为合篇,收束全文。如此巧妙的构思,无疑是在原作基础上的大胆突破,让人眼前一亮。二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相当熟稔,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抒情散文。为渲染浓浓的离情别绪,作者深谙“一切景语皆情语”之真谛,选取了极具离情别绪的景物:秋蝉、秋雨、十里长亭、枯黄路草、古道、坠叶、寒风、江天、冷月、迷雾、清水、潮声、柳絮、江岸、烟雨、沙洲,等等。这些景物,有的是原作中有的,更多的却是作者调动丰富的想象力“再造”出来的;这些景物,绘形绘色绘声,动静远近虚实,鲜明活络,如在眼前;这些景物,景随情生,情随景现,情景交融,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的确是一篇难得的写景抒情散文。

事实上,运用古典诗歌训练写景散文的写作能力,并不一定都要像这篇文章一样内容饱满、结构完整。根据课文及学习实际,进行一些片段式作文写作,也是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比如下面这一篇根据李煜《虞美人》改写的短文:

月夜悲愁图

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二14班 林彦璐

月明星稀,清澈的月光,铺满了小楼前空荡的地。楼里渗出的亮光,让月光的皎洁突显得孤寂与感伤。也不知,这扰人的月,何时隐去?

庭中的花,抹上了朦胧的惆怅,隐匿在深蓝的夜中,仿佛隔绝了与现世的融合,那么遥不可及,失落溢满了人心。不禁飞出思绪,这纤尘不染的花,何时凋零?倚在窗边的树,“瘦”得让人生痛。树上还留有昨夜的东风抚过的痕迹。这般的“爱抚”树却承载不了,垂下了些许树枝,更增添了月夜的凄凉。楼廊的雕栏,不知何时已褪尽了华丽的外表;玉砌的台阶,不知何时已脱去了光亮的衣裳。窗口隐现的侍女,逝去了娇美的容颜,又被时光的画笔,描上了丝丝细纹。

他(李煜)站在楼廊上,手拂雕栏,眼里的忧愁绵延不绝地涌出,浇湿了身上的锦袍。脸上堆满了哀伤,人沉浸在昔日的时光,那些欢乐、幸福和现世的愁苦交融,让他痛苦不堪。他的心永远停留在过去,现世的一切,对他而言,只是一帘愁梦。梦,无法冲破;愁,将他淹没。

他绝望了,在生命将尽之前,终于倾倒出了积蓄已久的苦闷与痛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演练营地]

1.将《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改写为一个写景散文片断。

2.将《琵琶行》营造的意境以写景散文的形式再现出来。

[素材链接]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改写:雨说停就停了,村庄被冲洗得清清爽爽。袅袅娜娜的炊烟似山间某间寺院敲响的晚钟,在秋天微凉的空气中缓缓游动。偶一抬头,月亮不知什么时候挂上了树枝,晶莹的光辉,在松针的锋芒下,碎得满地都是。一些清澈的声音,潺潺地淌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地流向远方。溪边,竹林摇响了几声喧笑,月光下,一群长发飘飘的少女提浣纱的竹篮,走进了各自的柴门。今夜,又有人会被梦中的王子拥进新房。一阵渔歌牵动了莲荷,水波涤荡的河心,收网的汉子们驾着满色沉甸甸的收成穿过夜色,溯流而返。他们知道,无论何时踏进家门,总有一盏灯将温暖到天明。时光如水,春芳消歇,滚滚红尘,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心慕隐者,醉卧山间,不究世事。把这份淡泊、淳美、幽静,留在生命的深处。

标签:写景 名家 散文 写景的名家散文精选 写景的散文名家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