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写作技巧 > 正文

谈谈新闻写作技巧的借鉴

时间:2017-03-2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新闻写作风格的多样化

>随着传媒竞争加剧和受众需要,我们的新闻写作有了很大改进,但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应该看到,我们的新闻写作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的理论成果及实践经验,从而走向新闻写作个性化、风格化的道路。

众所周知,新闻报道和写作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或方法问题,首先应该是新闻观念问题,人们如何“理解”新闻将直接决定新闻工作者如何“报道”和“写作”新闻。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早在80年代初,北京读者就提出,各报应有自己的特点;浙江读者要求多登“独家新闻”;江苏读者希望减少重复的国家新闻,以腾出篇幅刊登有自身特色的内容。时至90年代,受众认为“重复报道太多,办报缺乏特色”。这些数据迫使现代媒体必须面对严峻的现实,迫使他们的思考对象不仅是相对抽象的新闻报道观念,而且还包括具体的新闻务实尤其是新闻写作的技巧。其实构成独家新闻的原料,与独家新闻同生而同至,是别具慧眼的发现,是新闻传媒别具匠心、独树一臶的特色和风格。要体现新闻的特色和风格就必须改变甚至扫除束缚我们头脑的障碍,借助文学因素来实现新闻写作风格的多样化。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障碍之一:对于新闻文体的严格划分

造成写作形式单一的首要因素便是对于新闻文体过于严格的划分标准。 新闻文体,实际包含了两个层次的内涵:一是话语体系,主要是指记者报道新闻事实所采用的文章结构和文字表达方法;一是思维格式,是指反映话语体系所承载、蕴含的记者对于新闻事实的认识方法。下面就从话语体系这一点上谈谈文学因素在新闻中存在的必要性。

在新闻史上,西方的新闻属于文体较为成熟和不断创新的“领先者”。美联社著名记者索尔佩特说:“我所能想到的关于写作的规则,没有一项我没有打破过,甚至于对于我自己的规则也是这样。关于写作,没有什么万无一失的指南,除了我上面刚刚说的一条”。《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选》序言中说:“一个作品的好坏,必须基于作品本身的效果,而不能只看它是否遵循规则。”由此可以看出,新闻报道和写作形式是应该灵活掌握的,“作品本身的效果”才是最重要的,因而借鉴文学写作中的技巧也未尝不可。

传统的新闻写作方式,即“倒金字塔”结构之所以能够长期主宰新闻写作领域,是由它自身的特殊优势所决定:首先它适应了快速传播的需要和读者的阅读习惯,保证读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了解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其次,它便于编辑们从尾部删节而无损其文学结构。应该承认的是,“倒金字塔”结构对于简洁、清晰的新闻文体写作风格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倒金字塔”一成不变的结构程式不可能不导致人们的严重不满,记者和读者都同样期待着变化。 看来,我们的新闻写作确实到了超越“倒金字塔”结构,实现新闻写作作

风风格化的时候了。长期以来,人们大力提倡文学创作风格的多样化和创作流派的繁荣,因为“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趋于成熟的标志。但是,当人们提到新闻写作时,就很少有人鼓励不同的写作风格或流派。道理很简单,除了“倒金字塔”结构这样的标准体裁外,其他形式的新闻写作均属“异数”。我认为,既然我们承认报道和写作是一种融入了作者的全部勇气、才华和想象力的创造性活动,既然我们否认新闻报道是一种照相式的机械行为,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抹煞新闻写作中“风格”范畴的存在,也就是说不可抹煞写作中文学因素的必然存在和重要性。

障碍之二:对于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偏执理解

打破新闻文体的固定模式,强调新闻中的文学因素之后,我们不免怀疑这样是否会影响到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客观性和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中外新闻界普遍遵守的重要原则。就“真实性”而言,它主要是针对新闻报道内容的,但由于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一个“事后”概念,即报道发表以后与新闻事件的最原始记载反复验证后才可以被证实的概念,因而“事先”确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注重实证精神的西方新闻界在肯定“真实性”作为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之一的同时,较多地倾向于使用“客观性”是一个比较现实容易满足的要求。毕竟,以什么立场去报到,如何处理报道主题和报道对象之间的关系,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在开始工作时都必然面临,必然解决而不必事后验证的问题。从这个角度上,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关乎报道内容的“真伪”,是一个科学概念,而“客观性”则关乎报道者的立场、态度和职业素质,是一个伦理学概念。从逻辑上讲,“客观性”立场是“真实性”内容的前提,而“真实性”内容则是“客观性”立场的可能后果之一。事实上,人们对新闻报道“真实性”的执著追求,常常首先转化为对报道者“客观性”立场的强烈关注。

那么,新闻报道怎样才能做到“客观”呢?通常流行的看法是:报道者应尽可能地“悬臵”自己关于某一新闻事件的立场、态度和观点,报道者力求“公平”、“平衡”、“一切靠事实说话”。《华盛顿邮报》记者巴思曾经自豪地写道:“客观性这一传统是美国新闻界的一大荣耀。”但是他们所倍感自豪的这一传统却遭到“新新闻学”论者的挑战。撇开其功过是非,后者对于“客观性”标准的深刻值得借鉴。

“新新闻学”论者反对那种把记者主观的洞察力和新闻直觉从“硬邦邦的”事实中剔除干净的写作手法,从而破除了“客观性手法”的神话。在他们看来,新闻事实是一个值得怀疑的认识论的假设,对未加分析的事实的崇拜使那些有关重大新闻的分析文章基本上只是对原有事实进行了重新编排,所谓的外部说明不过是重复和服从于已知的东西。这样一来,新闻主观认知和职业敏感等真正显示事实“意义”的东西被擦得干干净净,新闻作品只是一个个缄默的、僵硬的事实

的罗列。“新新闻学”论者在从事新闻写作时不愿意把自己的观点隐藏在材料之中而摆出不偏不倚的态势,相反,他们打破了把事实和观点分开的陈规报道从幕后跳到台前,以自己十分鲜明的政治观点阐述其所报道的事实的意义。美国学者认为:“在这种新闻中,作者作为一个中心人物出现,成为一个对各种事件进行筛选的个人反应器。”“新新闻学”以极端的形式反对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招致了主流媒体(传统新闻界)的强烈不满。但“新新闻学”并不反对新闻的真实性,它的主旨和出发点正是要以记者强烈的情感、宝贵的直接体验和真切的个人见证去揭示事实的真相,发掘出其中被遮蔽的意义。在我国新闻报道和写作领域里,人们常常把未加分析、大可怀疑的“客观性”态度和新闻内容的“真实性”简单地混和起来,常常以局外人的冷静态度描绘事物,没有了感染力,反而会减弱作品的可信度也即真实性。也许现在记者们最缺乏的不是冷静态度和精确地描绘事物的能力,而是对于新闻职业而言最可宝贵的热情、想象力和激动人心的效果。

换个角度来看,人们公认最“客观”的自然科学也无法做到“绝对真实”,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便是明证,爱因斯坦甚至认为对科学最重要的是想象力而不是推理力,“只有大胆的思辨而不是经验的堆积,才能使我们进步。”人们常说,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既然新闻报道的主观性是无法避免而且是十分重要的,记者们就没有理由让僵硬的事实束缚住自己的手脚和创造力。在尊重事实的本质(不加以歪曲和夸大)和新闻活动自身特性(对社会生活最迅速的反应)的基础上,新闻工作者为什么就不能大胆地表明他们对于社会生活的态度以及个人化的、无法替代的洞察力呢?如果他们的洞察力和想象力有助于揭示新闻事实的被遮蔽的真相或意义,难道不是有助于达到更高的或真正意义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吗?

在“新闻必须真实”的问题上,新闻界的认识是一致而明确的,即新闻一定要如实地再现客观事实,但再现的手法也有许多,同样真实的场景,不同的写作手法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正如前面所论述的,“客观”是不绝对的客观,因而在再现事实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文学手法将更有利于增强受众的试听效果。

新的启示:新闻文学的出现

新闻文学是一种把新闻学和文学整合起来建立的新的、边缘性的写作文体。它的前身就是前面提到的“新新闻学”的作品,既具有新闻体裁的要素,也具备文学体裁的特征。在他们看来,“新新闻学”一方面解救了新闻的危机,即以激动人心的手法超越了单纯事实的枯燥,使读者对新闻作品保持强烈的兴趣;另一方面又解救了文学的危机,把文学从纯虚构的想象世界带入真实的社会生活。应该承认的是,如何实现新闻和文学的融合,怎样在事实准确和文学技巧之间维持平稳,是非常难做到的。

现实总是超越着争论,在对“新新闻学”进行不断讨论的同时,新闻文学早已作为独立的写作体裁存在着,并发挥着单纯的文学作品所难以承担的作用。

广义而言,它包括报告文学、纪实小说、口述实录等等,对新闻文学来说,“新新闻学”是必需的,因为它是一种关于恢复和重视社会真相的诚实叙述,所关注的正是人们的切身利益和那些形形色色有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从另一方面来看,新闻文学又是“文学”的,因为它可以运用一切文学手段,引起读者对自身生存状况的强烈关注和新鲜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文学确实把新闻和文学的使命合二为一,以一种不可替代的方式守望着社会的公正和人性的尊严。“新新闻学”者早在几十年前就对这种新型的写作方式作了前瞻式的理论吁求,而对我国目前处在改革阶段的新闻界来说也可以从中获取应有的启示,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改进新闻写作方式,从另外的角度看事物,实现新闻写作风格的多样化。

最后,我们应该明确的是,新闻作品首先是它的新闻性,文学因素的存在是为写作个性风格化服务,决不能喧宾夺主,为了文学性去传达错误的信息。 既然并非人人都能做“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的李白,那么不妨向“两句三年得”的贾岛学习一下,认真对待每一篇新闻稿件,为未来的新闻事业积累经验。

篇二:论新闻写作中文学手法的运用

xt">21世纪之后,随着各种现代化传播方式的普及与提高,以及我国新闻业的进一步繁荣,受众已经不再只满足于从新闻中获得基本事实,更多地追求新闻作品生动性、形象性以及感染力,寻求文本与自身的共鸣。自然地,新闻写作的文学化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在新闻写作中如何巧妙运用文学的写作手法,无疑是使新闻报道生动形象的有效途径之一,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 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的区别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范长江也对新闻下了一个定义,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新闻具有时效性,可读性与真实性等特征,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就是真实性,用事实说话。新闻的真实性决定了新闻语言必须完全准确无误,不允许有任何的差错。

文学则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文学写作是指人们运用文学语言描述艺术形象,是表达作者内心情感的需要。文学写作的对象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艺术概括,可以是虚构的,这一点和新闻写作有着根本的不同。

新闻与文学虽然属于不同的文体,写作的具体要求也各有特点,但是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有其共同特点,二者都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来展示人与事物,讲究文字的表达能力和技巧。以文字为基础,新闻追求的是真实性,文学追求的是文学性,二者的融合越来越成为将来新闻发展的趋势。

2 新闻写作的文学化

对新闻文学化的最早研究起源于西方,最具有代表性的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新新闻主义。新新闻主义又被叫做新吉纳主义,该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的一种新闻写作理论,代表作家有汤姆·沃尔夫、杜鲁门·卡波特、琼迪迪恩和迈克尔·黑尔。新新闻主义最显著的特点是将文学的写作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重视对话、场景和心理描写,不遗余力地刻画细节。它在报道真人真事时,融入小说的写作技巧,注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传统的新闻写作理论提出了挑战。

由于这种报道方式具有主观性,违背了新闻客观性的原则,从新新闻主义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传统新闻学的批判。传统新闻学认为新新闻主义写作理论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事实上,在我看来,新新闻主义并不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原则,该理论的真实可以说具有两面性,它试图从文学的角度发现另外一种真实,他们所遵循的真实性原则是一种既新闻又文学的真实性原则。这种真实性原则更符合人性化的要求。新新闻主义从不否认自己是主观性新闻,在此原则上,新新闻主义者充满自信地称?:他们坚信客观和真实并非一回事,新闻本质是要真实,而客观不等于真实。所以他们完全自信,在他们的新闻报道里,洋溢着浓浓的小说气息和主观性色彩。因此,李良荣教授在论及西方新新闻主义理论及其实践时指出:新新闻主义其实为新闻特写与通讯体裁的写作提供了全新的借鉴范式,甚至可以说提供了变异的可能性。

新新闻主义的写作手法对我国传统新闻理论形成很大的冲击,它颠覆了传统新闻写作理念,在新闻界引起一次激烈的讨论:新闻写作中能不能加入文学的写作手法?结论是肯定的。现在西方学者不把它称作新新闻主义,代之以文学性新闻亲近性新闻、创造性非虚构写作这样一些名词,他们的作品却与沃尔夫那些新新闻主义的代表作有着惊人的相似,可以这样认为:后起的文学化新闻等理论是对新新闻主义的扬弃。

新闻文学化是新闻事业自身发展的规律,作为新世纪的新闻工作者,要怎么做才能在新

闻写作中更好地运用文学手法呢?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第一,新闻记者要努力加强文学涵养,广泛阅读文史哲,完善知识储备库。新闻工作者要想写出脍炙人口的新闻佳作,必须在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上下工夫,这样在新闻写作时能够运用自如,信手拈来。第二,深入生活,做普通老百姓的代言人。优秀的作品往往来自于普通老百姓真实的生活。作为新闻工作者,必须深入生活实际,用心体会生活,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体验百味人生,真正把来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普通老百姓的代言人。只有这样,才会获得更加广泛的题材来源,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写出的新闻才会有血有肉。第三,要有不怕牺牲,直言不讳的精神。记者在新闻写作时,可能会牵扯到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有些话是领导不愿意听到的,但往往是这些话,才最能反映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不怕牺牲,直面黑暗的现实,发出历史的最强音。第四,要坚持新闻真实性的根本原则,遵守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新闻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写作方式无论怎样创新,都不能离开这个原则。

新闻事业是一个光荣伟大的事业,新闻写作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在新闻写作中正确合理地应用文学手法,已然成为新闻事业自身发展的趋势。在坚持真实性的基础上,新闻文学化引领新闻迈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促进了新闻写作模式改革的步伐,必定会促进整个新闻事业的发展。

在新闻报道中运用文学的写作手法,我们称之为新闻文学化。新闻文学化必须以新闻真实性为基础,二者是相容的。在新闻界其实一直存在一种争论,在新闻报道中是否能引入文学的写作手法,直到现在这个问题也没有明确的答案,但值得关注的是,新闻写作的文学化是新闻写作的发展趋势,新闻写作可以向文学有限借鉴,原则上要坚持真实性,方法上新闻和文学可以相互借鉴,我们如果能在新闻报道中尽量用一些文学手法,这样,消息、报道不是小说却胜似小说,读者在了解到新闻事实的同时,受到了文学的熏陶,这样的新闻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好新闻。

3 新闻写作中文学手法的具体运用

在明确了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的关系以及新闻真实性和新闻文学化的关系后,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进一步论述新闻文学化的重要作用。

3.1夸张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

1949年2月,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撰写的新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就有过这样的描写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防线,遇到人民解放军好似摧古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摧古拉朽、万船齐发是采用的夸张手法。美国的一位老新闻工作者读了这篇新闻后,写下这样的评述不同凡响的两处夸张,笔致精巧地镶嵌其间,仅寥寥数笔,便把一副气势磅礴,雄伟壮丽的‘渡江图’声色俱茂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可见,适当运用夸张手法还是很有必要的。夸张作为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用于新闻写作之中,必须以客观的真情实感为基础,也就是说,在新闻写作中,夸张手法的运用是在具有真实感和客观依据的原则条件下,对事物的数量,性能,特点故意言过其实地夸大形容,以突出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和强化某种氛围。

篇三:新闻写作技巧汇总

">?立片言以居要?,新闻人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虽说?文无定法?,但新闻导语终究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导语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何写好导语?

消息导语的几种写作方法

1、叙述式导语的写作:就是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促其阅读全文。

2、描写式导语的写作:记者根据目击的情况,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一般特点。一般用在开头部分,以吸引读者,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3、议论式导语的写作: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通过极有节制、极有分寸的评论,引出新闻事实。一般分为三种形式:评论式、引语式、设问句。

具体写作方法:

1.一语破的法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

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

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统的儿子都在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了呢?

4.化静为动法

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5.拟人修辞法

巧妙地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导语,导语和被报道对象就会有?人情味?,给人以亲切感。

1993年11月1日,杭州日报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张下午版报纸。当天,新民晚报发了一则消息,导语是这样写的:?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响起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嗨,下午好!’我国第一张下午版报纸今日由杭州日报正式创刊。?报纸是纸,绝不会说话,作者却以拟人

的手法,写出了声音:?嗨,下午好!?仿佛一位久违的朋友伸出双臂向你奔来,多亲切!

6.数字对比法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平时听人说联合国会议多,文件多,然而联合国文件究竟如何多,恐怕谁也说不清。法新社1982年在联合国发的一条电讯稿导语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得非常清楚:?如果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

7.速写勾画法

新闻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大大增强。 1983年8月2日,光明日报发了一条人物消息,导语写得美极了:?一眨眼之间,他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个春秋了。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的霜雪;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高级地质师胡贤农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8.巧用背景法

若在导语中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用好了,导语就会有?脸面?,就会?满堂生辉?。

1994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笔者采写的关于?永州养蛇?的消息,导语就是以背景材料取胜的:?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被贬至湖南永州任司马时,曾写下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使‘永州之野产异蛇’闻名遐迩。一千多年过去了,历代冒死捕蛇为抵租税的永州捕蛇者的新一代又悄然兴起了一股养蛇热,各乡各户竞办蛇场已成为永州农村的一大新鲜事。?

9.古诗名句法

如果避开花哨之嫌,在新闻导语中恰当地引用一点古诗名句,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文采飞扬,可以大大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

1987年1月9日湖南日报刊登了一篇《我省旅游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消息,导语就颇具文采:?‘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武陵风光,已经撩开面纱,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旅游者。?

11.抑扬顿挫法

对报道对象的

谈谈新闻写作技巧的借鉴

表现手法可多样化,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一起一伏,峰回路转,使人读来耐人寻味。

美联社1979年3月28日发了一条关于我国河北任丘油

标签:借鉴 谈谈 写作技巧 谈谈感谢信的写作技巧 谈谈求职信的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