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写作手法 > 正文

读红色经典书籍读后感【我所读过的红色经典】

时间:2019-02-2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李成   安徽桐城人,199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硕士。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诗刊》等百余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500多篇,部分作品由《散文选刊》《新华文摘》转载或被收入《中国新诗年鉴》《星星诗刊50年作品精选》等选本。现在新华出版社供职。
  
  生长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除了读红色经典还能读什么呢?
  我于是就读红色经典。
  众所周知,所谓的红色经典,即指20世纪50年代以降在中国内地所出版的以革命斗争为题材的一批长篇小说,其中有《暴风骤雨》《吕梁英雄传》《红岩》《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青春之歌》《保卫延安》《野火春风斗古城》《地道战》《新儿女英雄传》《烈火金刚》《万山红遍》《战斗的青春》《苦菜花》《迎春花》《红日》《红旗谱》《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这里所列的除后六种我都读过,而且每读一本都觉得酣畅淋漓、特别过瘾。这些红色经典都展示出恢弘的革命斗争场面,塑造了一批威武不屈的革命英雄形象,体现出极强的正义感与崇高感,对于一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少年来说,正适合他旺盛的血气,可以培养他的勇气,滋养他的济世情怀与正义精神,甚至也在某种程度上导引他具备一定的叛逆气质,使他有了英雄的梦想。
  我读的第一本红色经典是《暴风骤雨》。书是从离家五里地的一个小镇上买来的。买之前,在放书的玻璃柜前早已徘徊多次,而终于在某一次下定决心,把积攒多时的一把硬币递过去,取过这么厚实、漂亮的一本书,满心欢喜,忍不住边走边翻。作者周立波,其时我已知其人,在《人民文学》上读到他的新作《湘江一夜》,也是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的短篇,还读过一些介绍他的文字,似乎在我买这本《暴风骤雨》时作者已经逝世。而且我还听说,周立波因这本书获得斯大林奖,奖金多得用麻袋装,非常引人羡慕。我把《暴风骤雨》买回家后,就连日捧读,首先吸引我的,是其开篇,记得是写草地、田野、马车、赶车的人物等等,景物描写细腻动人,特别是它所描绘的雨后挂在草丛中的露珠,三十余年后仍然在我面前闪亮;至于它的情节,我只记得是写东北土改的,土改后的农民积极加入民兵组织参与剿匪,我很奇怪,他们那里为什么把土匪叫做“胡子”,因此也很奇怪,一个南方的作家何以对东北的风土人情及语言如此熟悉。
  在这个小镇上,我还买到另一部红色经典――《新儿女英雄传》,不过这已在上了初中之后了。在这之前,我还读过其他的几本经典,如《吕梁英雄传》是我读得比较早的,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读它时当在十一岁左右,小学三年级。这是我通篇读得最顺畅,最感“不隔”的小说,真所谓如临其境。乡村生活、人际关系、斗争环境,我都能理解。唯一觉得奇怪的是,它为什么还要采用古代小说的章回体。事隔多年,大的情节俱已忘却,只记得其中写到地主用美人计拉拢一个姓康的民兵,让那个民兵特意到自己家中,而地主的儿媳在炕头从被子里露出白生生的大腿,令其心荡神迷。我读了以后也禁不住心跳。没有办法,弗洛伊德说得好,性的意识与生俱来,无处不在;人非木石,所以人皆不免。
  读了《吕梁英雄传》,我对红色经典开始入迷,总想千方百计地搜罗此类书来读,但在偏僻的乡间,怎可易得。一个夏天,我在家中正待得烦闷极了,忽从邻村得到一本无头无尾的小说,说是《地道战》,我自然不肯放过。其时,我已多次看过同名电影,正向往着那样的斗争。然而,我一读这本小说,就觉得它比电影还好,好就好在有人情味。电影里似乎连一个贯串到底的主要人物都没有,仿佛是“散点透视”,平均用力;而小说却集中在几个主人公身上。我记得一开始就写到斗争环境恶劣后,民兵干部化整为零,分散到各村,男主人公在地道里与女主人公不期而遇,心有所感,互相关切,我不仅被吸引了,而且觉得,正是有了情感描写,整部小说都显得温润动人。或许这就是所谓“人性的光辉”吧。
  读《红岩》,也是在看了电影《烈火中永生》之后。我知道电影是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我还知道有一部话剧《江姐》也取材于此,我甚至还从母亲口里听说过“双枪老太婆”,对“双枪老太婆”的好奇心甚至大过江姐,因此,当我看到供销社的柜台里摆上了这么一部小说后,自是迫不及待地想买。可是,我只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哪里有钱去买呢?但这时仿佛天从人愿,我忽然遇上一件奇怪的事,那是在一次中午放学的途中,我和几个同学见路上驶过一辆拖拉机,便飞跑过去准备扒车,刚扒上车斗,却见有许多钞票被风从车头那边纷纷吹落,我们遂停止扒车,下来捡钱,我大约捡到了两块多钱的毛票,买一本《红岩》已绰绰有余。买到《红岩》以后,很快就读了一遍。觉得这本书也不过如此,甚至在我看来,结构还有点松散。或许它不是直接写战场上的搏斗,所以不足以吸引我。后来,我捡钱的事传到了学校老师那里,校领导认为拾金不昧才对,劝我交公,否则不予评三好学生,我当然就交出去了。此书后来不知所终。
  这当儿我又读了一本残缺的《烈火金刚》。借给我书的小伙伴说写得好,我读了开头,就感觉极为惨烈。主人公史更新从连天炮火与重重围困中觅得一生,一下子就扣住人心。我似乎正是从这本书里,第一次读到吕正操将军的名字,但还不十分知道此人的经历。接下来读的是《新儿女英雄传》。在这部小说里我再一次看到“吕正操”三个字,进一步加深了印象,觉得他一定是个十分了不起的英雄,共产党部队的大人物,甚至有些奇怪,怎么现在报纸广播很少再提到这个人。此外,我对书名也颇觉疑惑,为什么叫“新儿女英雄传”?难道作者还写过“旧儿女英雄传”?我那时还不知道,中国古代有部长篇小说正是叫《儿女英雄传》。我还私下猜测作者袁静、孔厥是男是女,是否是夫妻。直到上了初中,我才从《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中看到他们的其他作品,也知道了他们来自延安。
  《新儿女英雄传》留给我的最深印象就是白洋淀上的抗日武装“雁翎队”。此前,我已看过一本连环画正是叫《雁翎队》,对游击队出没于湖汊芦荡与敌周旋、克敌制胜非常羡慕。另外,我还记得其中的主人公“牛大水”与一个叫“小梅”的女子的感情纠葛以及有一位战士男扮女装,骗日寇上钩而歼敌的情节。
  小学毕业那年,《万山红遍》传到了我手中,可惜只有上卷。该书有一个长长的开篇,写主人公郝大成的苦难童年以及走上革命道路的经过。我依稀记得郝大成做过铁匠,走东乡闯西乡,受尽屈辱。后来革命,领导暴动,顶天立地,甚至在激烈的战斗中还与同志们开会,研究作战方针。读完后,我甚至觉得作者塑造这个人物是比照革命领袖来写的。读完上卷,我一直期待读其下卷,可惜一直没有读到,直到三十年后,我在北京的旧书店里与之邂逅,可是我已经没有多少兴趣再读它了,遂略翻了翻,即置于一边。
  可能也就在此前后,我读到了《铁道游击队》,不用说,我对书中描写的这么一群人也是非常神往,觉得这是一部神完气足的好书,对作者也很崇拜。
  至于《青春之歌》与《林海雪原》,却是上了中学以后才读的。《青春之歌》确实像是一首青春抒情诗,激烈地撩动人的心旌。那么一群生气勃勃的青年人,那样一种不平凡的斗争,那样一种不同的人生道路,当然激励着我,我相信自己如果生逢其时,也会和他们一样跃入火热的斗争激流当中,谁会选择萎琐不堪的余永泽那样的生活呢?谁能料定,80年代后期,我却得知中国当代的一位散文作家(甚至是非常叫座的散文作家)竟然是余永泽的原型,而且,他那种生活也不一定值得非议呢?但是,我仍然坚信:国难当头,林道静及其战友的选择是正确的,更高一筹。而《林海雪原》在我看来,是一幅漂亮的壮阔画卷,那样一个天地,那么一种风景,那样的英雄人物,毫无疑问,也让我感慨自己没有早生几十年。读了《林海雪原》,我对早已耳熟能详的打虎除匪英雄――杨子荣的来龙去脉便一目了然,然而对少剑波及其妻子白茹的爱情也极为崇拜。我多次将目光停留在写少剑波凝视熟睡中的妻子那一段落,我觉得这真是美丽人生。
  读了《林海雪原》,我知道作者还有另外两部名著《山呼海啸》与《桥隆飙》,可是,我没有办法也搜罗来读,至今也没有读到。
  上了高中,学习节奏更加快了,但是,遇到红色经典,我还是要读的。最先读的是《野火春风斗古城》,对主人公杨晓冬与金环、银环姐妹俩在那样一个森严壁垒的日寇占领的北平,坚持地下斗争自是十分崇敬与钦佩,对金环、银环的机智、聪慧与美丽,也从心底发出赞美。而《保卫延安》则是纯粹的战争小说,我在读到全书之前,已从一本杂志上读到其中节选的一段,对写将军站在陕北作战地图前运筹帷幄的情景记忆深刻。接着是帮别人借到一本,留在自己手中读了一段时间。有意思的是,我在上自习的时候,还有意地在座位上朗读过部分章节,尽量模仿广播里播诵连载小说的口吻,不消说,也让周围的同学被动地听我读了好几天,他们也不来干涉或抗议,想必也觉得听听也不错吧。帮别人借的书中还有《红日》和《红旗谱》,前者同样是典型的战争小说,可是我试着读了读,却觉索然无味;而革命题材的《红旗谱》,我也是几过其“门”而不入,觉得不能被吸引,虽然有人推崇它。事情就这么奇怪。
  其他的如《战斗的青春》,我也只读了一部分,未能完卷,但对其主人公许凤留有印象;或许是读过根据此书改编的连环画,就再也没有兴趣(或耐心)读它的原著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很早就从父亲的口中得知其名;我中学课本中还有节选,但因为我在初中时听一位读过此书的老师讲,写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没甚意思,所以读它的欲望不很强烈。其实,我知道小说往往是在写小事上见功夫,小事写得好,也很动人,所以我又保持着一窥其究竟的念头,就这样矛盾着,直到今天,前不久,我逛旧书店,还从旧书堆里觅得品相不错的一本,虽然没有立即开卷览阅,但还是放在书架上,期待将来有机会品读一二。
  回想自己读红色经典时的情景,那虽然不能说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境界,但的确是觉得无比畅快。英雄、胜利、斗智斗勇,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快意恩仇,这一切对于一个青少年来说,是最合乎理想不过了。而那时,除了这些,几乎一无可读,因此,红色经典的影响也就是唯一的,这不能不对人的性格养成打上较深的烙印,也因此,60年代前后出生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情结就是必然的了。时隔这么多年,这些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还能在这一代人身上隐隐约约闪耀,这从我自身也可以体会得到。
  一代人的阅读影响到一代人的成长,这似乎是已被证明了的。

标签:我所 读过 红色 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