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心得体会 > 正文

采访老兵心得体会

时间:2017-03-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采访老兵心得体会

走访抗战老兵心得体会

今年是20XX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平时上除了历史课能了解到有关抗日战争的相关资料,几乎一无所知。幸运的是今年我参加了‘小军帽’慰问抗战老兵团队,改变了我对历史的看法,同时也使我受益匪浅,这段经历对于我来讲,十分可贵。

作为90后的我们,从一出生起便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从来不用考虑衣食住行,更别说大到国家层次的和平问题。在这样和平宁静的日子背后,我们都不会想起那些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过,甚至为此付出鲜血的抗战老兵们,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随着我们实践团队一起来到了抗战老兵的家中,听着老爷爷给我们讲着抗战的那些事儿,自豪感油然从他们的眼神中流露出来。是啊!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骄傲的壮举。当有人背叛国家,当有人逃离战争的硝烟,当祖国面临危难的时刻,正是因为有着像老爷爷一样满怀着爱国的热情的爱国志士,他们联合起来,不怕前方有多少凶险,也宁愿抛头颅、洒热血,只为保护自己的国家。我想这一切或许只是因为是这块土地孕育了他们吧,人总得学会感恩,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走向了战场。

这位老爷爷是温江城区的,看起来生活过得不错。偶尔下午会下楼去打打麻将,有老伴的陪伴,同时儿女也会定期回家来看望。家里也挺宽敞,日子挺惬意的。我想爷爷当时义务反顾参军时应该从来没有想像过自己的未来吧,毕竟生命是国家给的。所幸国家给了他应有的回报,让他在晚年能够享受到幸福的生活,而这份幸福生活里恰好有自己付出的一份努力。这样想起来,爷爷还真的挺幸福的,所以,我也一直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团队也有去眉山青神县,虽然我那天没有去,但是后来看了看记录的照片以及新闻。我的内心好难受,也许是因为有了对比才有痛苦。照片上的这位老爷爷,看起来好瘦,好憔悴。也许是因为年纪太大了,年轻的时候太过操劳,所以比同龄老年人看起来更老。我在照片上看到了一个古老的风车、旧旧的桌子以及躺在桌下面的一只狗。也许是我的心里原因,我从狗狗的眼神里竟然看到了一种可怜。老爷爷笑着,对啊!应该笑,毕竟自己当年放弃安宁生活,参加军队,付出鲜血打拼后的许多年,还有人会记得,所幸还有人记得。也许对于爷爷来说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更重要吧,毕竟已经辛酸了一辈子。但是我还是觉得很难受,为什么农村的爷爷和城区的爷爷不能享受同样的生活,明明都是为了革命付出了努力的。也许是因为国家某些体制不够完善吧,爷爷也许也是心里有苦说不出吧。

抗战老兵是民族的脊梁,是民族宝贵的财富。我觉得他们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家也更加应该重视他们。看到今天国家的阅兵礼如此精彩,说明了国家对此的重视。我也相信,这些老兵们会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向他们致敬。

采访抗战老兵心得体会

9月3日对所有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重要并且铭记于心的日子!70年前的今天,中华民族最终夺取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血火淬炼的抗战精神,在历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恒!

最近,在学校的组织下,我有幸采访到了一位抗战老兵金爷爷。初见金爷爷,他的健朗、乐观让我们惊叹不已,爷爷虽然已经90岁高龄了,却依然精神矍铄,见到我们,他也是非常高兴,一直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十分和蔼可亲。我们向他敬献了鲜花,还带去了慰问品,爷爷向我们敬了一个娴熟而又标准的军礼,一边说着:“谢谢孩子们,谢谢孩子们,感谢共产党,还记得我们!”

坐定后,我们便开始提问了,爷爷的耳朵已经不太灵光了,可他还是坚持非常认真地回答着我们的每一个问题。在爷爷的描述下,我们仿佛也回到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从七七卢沟桥事变到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再到台儿庄大捷和平型关大捷,再到国共合作,并最终取得了抗战胜利,迫使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爷爷讲着讲着,眼角泛起了泪光。

听着爷爷说了这段历史,我心里也有了一个决定,我对爷爷说:“金爷爷,现在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们一定会好好珍惜,努力学习,珍爱和平!”爷爷听了很开心,摸摸我的头说:“小朋友,以后可要靠你们了!”

采访结束了,金爷爷说的话以及他保留下来的老照片在我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摸着爷爷的6个奖章,想到他立的7次战功,忆起他身上的各种伤痕,我的心中升起了由衷的敬意。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珍惜!

访谈老兵心得体会--他们都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20XX年7月7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活动在台州市椒江区老年大学举行。该活动邀请了多位抗战老兵一同参与。我们实践队也很荣幸的可以对这些老兵进行一些简短的访谈活动。

其中,我主要访问的是季世华老先生,季老20XX年出生,20XX年入伍,有五个子女,现已经有95岁的高龄了,但是他依旧很健康,希望他一直这么健康快乐下去。他除了是位老战士之外,他还是一名著名的老中医,他从事中医事业已有60年了。

在与季老交谈的过程中,我发现他非常的健谈。当我问到您在打仗的时候是抱着一种怎样的心情的时候,他脱口而出拼命二字,他说当时其实不想活的,就想着牺牲了,为国家牺牲自我。季老还说道当时打仗的时候,他们的条件很差,武器装备等都比地方差很多,那时候的士兵素质也不高,但后来改良后,得到美军的装备后他们的队伍也变得越来越好。我还问了在抗战胜利之后,生活状况怎么样。季老摇了摇头,说那时候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还是很苦的,那个时候他们都没什么地位,在邓小平之后才开始慢慢的有了好转,地位也慢慢地提高了,现在的生活也都非常的好,每到有节日的时候,都会有很多人来探访他,关爱他,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与敬佩。在访谈中,有些听不懂的话,季老也很和蔼的用笔给我写了下来,让我明白他所表达的意思。最后我问季老对我们一些当代的大学生有什么想说的,他说希望我们越来越好,在现在条件这么好的时候要好好学习,将来好好建设祖国。

采访结束后,我给季老和他的女儿送去了祝福,希望季老一直这么健康,一直这么快乐。

永远的抗战老兵--寻访抗战老兵心得体会

芸芸众生中,有着这样一群人,气壮山河的战争记忆在他们心中永远鲜活,枪林弹雨的生死经历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抗战老兵。

从7月28日开始,本报推出“抗战记忆,怀化往事”大型采访活动,记者深入各县(市、区),寻访幸存的抗战老兵,追寻抗战老兵的战争回忆,用文字、图片还原他们每一段亲身经历,挖掘不为人知的抗战片断。

刘维忠、顿学长、段自锦、寻晖、梁自强、刘道民……寻访的20多名抗战老兵,平均年龄都是90多岁。

采访抗战老兵,你很难想象,垂暮的老人追忆起意气风发的戎马生涯,眼神满是奕奕神采。哪怕是稍纵即逝,也足以让人感受到抗战老兵身上尘封已久的骄傲与荣光。

或与志愿者、或与企事业单位、或与爱心人士,今年我到抗战老兵寻晖家中已有好几次,“我们边追边打,与日军战斗数十次,一直打到缅甸孟拱、密支那附近。”

尽管已93岁高龄,但每次有人来访,寻老都会神气地讲起他在远征军的那段历史。

每每记者来访,家住溆浦的抗战老兵段自锦都会讲一段他在敢死队与日本鬼子拼刺刀的故事,并顺手拿起屋门口一根棍子,喊着杀死日本鬼子的口号比划起来,威风不减当年。在他心里,当年与鬼子展开肉搏战,是他一生中最值得自豪的事。

……

他们是行将走进历史的人,他们曾经参与过的战争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我们得以窥见鲜活的历史,了解鲜活历史中鲜活的人性。

他们没有给儿孙留下丰厚的物质财富,然而,当我们重新追忆那段承载太多苦难的战争,记录生死离别的岁月时,这些最后的老兵,可以让后人重新感受到信仰的力量,自强的精神,理解和平与自由的珍贵。

“我不怕死去,只怕这段历名被后人所遗忘。”家住靖州铺口乡管团村94岁的抗战老兵梁自强说,作为一个老兵,自己在慢慢凋零,但一代抗战老兵的荣光,永不凋零!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英雄老去,英雄的精神永存,我们不仅要承前启后,更要继往开来,不仅能制止战争,更能维护和平!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采访抗战老兵心得体会

还记得第一次知道抗日战争是在爷爷的说书里,《鸡毛信》里聪明机智不怕牺牲的海娃,《放牛少年王二小》里被颂扬的王二小,还有那调皮机灵帮助敌后武工队狠狠教训敌人的小兵张嘎。

遥想七十年前,中华民族那积贫积弱的时代,日本人的铁蹄肆意践踏我国大好河山,置我同胞于苦难,丧心病狂的杀戮掠夺,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令人发指的滔天大罪,是坚忍勇敢又带有满腔热血的战士们保卫了我们的国家,守卫我国国土。

为响应我国“抗战胜利70周年”的号召,浙江师范大学夏风甬月实践队在宁波当地寻找曾参与战争的老兵。在询问众多热心村民和人脉广泛的老村长后,在村委会的联系安排下,老兵俞南成驱车前来,亲切热情地与队员们打招呼。

从队员的采访中,了解到老兵俞南成曾经参加过越南战争。在21岁时,由于家庭条件不好,又恰好处于战争时期,俞南成毅然决然地投身战争,保家卫国。一开始,他在野战部队呆了一年多,继而转到铁道部队当游击队,一干就是四年。而令余南成最难忘的,是他在当兵第三年时,成功打下了敌方的战斗机。似乎又看到冒着黑烟的飞机在眼前垂直坠落,俞南成老爷爷的脊背微微挺直。那段经历在他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光辉印记,从他的眼神中,队员看到了骄傲与自豪。

谈起军中生活,无疑是艰苦甚至是难熬的。战争时,住宿在山上,菜只能够每周一次送上山,而当时的保存技术差,天气稍微潮湿,菜就烂掉了。为此,山上的人自己养猪,放牛。每年的5月份到11月份,是越南的暴雨季节,条件便愈发的艰苦。说到这,老人欣慰地感叹,能在和平年代,在家中享受政府的优待,享受儿女绕膝,真的很幸福。

最后,老兵俞南成询问了夏风甬月实践队在这里的经历,当得知实践队在艰难的条件下依旧开设了暑期假日培训班后,老人心中万分感慨,他感谢队员们来到这里体验困苦的生活并为徐洋村的发展做出努力。他热情地与夏风甬月的队员以及队旗合影。队员们也从老人的经历中学到了不少可贵的精神,大家相信,老兵俞南成在战争中所做的贡献一定会为他带来无数的好运。

采访老兵心得体会

范文一:

我姥爷是一名老党员,他对共产党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我想了解一下老党员对共产党的感情,我利用周末时间来采访了他。通过采访,我知道了1964年,我姥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了伍,是工程兵,去过越南修公路,驻扎过湖北、内蒙古。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我姥爷去越南修路。20xx年,我姥爷去支修广西靖西县到越南河内的公路。我当时问姥爷修路累不累,姥爷说:“修路是累,但是一想到是为人民的利益做贡献,是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我的精神面貌就非常好,在我们这些人中,都是带着五个伟大去的: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党、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军队、伟大的祖国。之所以我们不怕吃苦、不怕劳累,是因为我们带表着五个伟大去的。”听完以后,我被这一番话震撼了,从这句话中,我看出了一个党员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五个伟大看出了一个党员忠于党的信念。我们不是学过一篇毛主席的课文《为人民服务》么?那里就讲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不光是国家领导人,有多少个像我姥爷这样的党员在为人民服务啊!我国党的三个代表不就是为了让党员为人民服务的么? 要说到为人民服务,就要不怕吃苦、不怕劳累。我想,我是很怕吃苦的,那是什么力量来驱使他们不怕吃苦呢?还是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呀!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是多么令人敬佩呀!有多少驻扎在边防的战士保卫着祖国,有多少解放军在为了保护祖国此时在烈日下艰苦地训练,有多少干部为人民的利益工作而舍去了自己休息的时间啊!有很多很多。在采访时,姥爷还说过,当共产党员就要起带头做用,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做什么都要抢着干,做在前头,给年纪小的同志作榜样、助人为乐不正是共产党员那良好的做风吗?雷锋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他助人为乐,不怕辛苦,又工作认真,他的事迹我们都知道,而且现在我们都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他这就是给我们带头、告诉我们一个中国的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给群众带好头、助人为乐的精神会永远刻在我的心里,而每位共产党员爱党、忠于党的信念也同样令我敬佩,通过这次采访,我明白了这些。原文地址:我姥爷是一名老党员,他对共产党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我想了解一下老党员对共产党的感情,我利用周末时间来采访了他。通过采访,我知道了1964年,我姥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了伍,是工程兵,去过越南修公路,驻扎过湖北、内蒙古。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我姥爷去越南修路。20xx年,我姥爷去支修广西靖西县到越南河内的公路。我当时问姥爷修路累不累,姥爷说:“修路是累,但是一想到是为人民的利益做贡献,是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我的精神面貌就非常好,在我们这些人中,都是带着五个伟大去的: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党、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军队、伟大的祖国。之所以我们不怕吃苦、不怕劳累,是因为我们带表着五个伟大去的。”听完以后,我被这一番话震撼了,从这句话中,我看出了一个党员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五个伟大看出了一个党员忠于党的信念。我们不是学过一篇毛主席的课文《为人民服务》么?那里就讲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不光是国家领导人,有多少个像我姥爷这样的党员在为人民服务啊!我国党的三个代表不就是为了让党员为人民服务的么? 要说到为人民服务,就要不怕吃苦、不怕劳累。我想,我是很怕吃苦的,那是什么力量来驱使他们不怕吃苦呢?还是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呀!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是多么令人敬佩呀!有多少驻扎在边防的战士保卫着祖国,有多少解放军在为了保护祖国此时在烈日下艰苦地训练,有多少干部为人民的利益工作而舍去了自己休息的时间啊!有很多很多。在采访时,姥爷还说过,当共产党员就要起带头做用,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做什么都要抢着干,做在前头,给年纪小的同志作榜样、助人为乐不正是共产党员那良好的做风吗?雷锋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他助人为乐,不怕辛苦,又工作认真,他的事迹我们都知道,而且现在我们都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他这就是给我们带头、告诉我们一个中国的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给群众带好头、助人为乐的精神会永远刻在我的心里,而每位共产党员爱党、忠于党的信念也同样令我敬佩,通过这次采访,我明白了这些。

范文二:

采访老兵常用问题

一:您是什么时候当兵的? 二:您为什么会选择当兵呢? 三:当兵的过程中,有哪些事情让你至今难以忘怀呢?(事情发生的 时间,地点,老兵扮演的角色,事情的发生给老兵带来了的影响,老 兵当时的感受。

) 四:当兵的过程中,有哪些人让你刻骨铭心呢?(那个人的名字,当 时发生了什么事情?老兵和那人的关系。老兵难以忘记那个人的原 因。

) 五: 您在什么时候转业的呢? (转业的时间, 原因, 转业后干什么?) 六: 转业后的生活怎么样? (老兵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家庭幸福么? 有没有什么困难?) 七:对我们有什么话想说的?期望或者祝福? 八:自由提问。

注意:根据老兵的身体的状况,选择问题。观察老兵的神态,决定是 否继续询问,注意文明礼貌,宣传我们的活动和口号。

范文三:

99岁川军老兵:抗战剧都是乱编 侵华日军很强大

来源:华西都市报

马定新演示刺刀训练科目。

建川博物馆展出的侵华日军罪证。

画家古月的油画作品《铁血长城——抗日战争中的川军》。

残忍、高效、现代化,中国军队到底面对着怎样的敌人?

华西都市报见习记者杨力摄影杨涛2015年8月14日,四川广汉的一处农家中,99岁的马定新看着电视里播放的抗战剧,叹了口气说:“抗战哪有这么容易,几个人就轻易干掉鬼子的一个联队?如果真的这样,我们还用牺牲那么多兄弟,艰难地抗战8年吗?”

随着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的临近,有关抗战题材的电视剧在荧幕上不断上演。但一些抗日剧中的主人公被披上神化的外衣,一出手就是手撕鬼子,手榴弹炸掉飞行的飞机,甚至一个人单挑日军一个联队????

抗战真的这么容易吗?相关数据统计,自“九一八”事变开始,到抗战结束,中国的抗日历史长达14年,付出3000多万军民的生命,才换来70年前的胜利。

成都健在的抗战老兵,回忆与日军的对战都是心酸的:与鬼子对战,一旦有丝毫的疏忽,都是致命的。华西都市报记者通过寻访抗战亲历者以及抗战史研究者,真实还原当年中国军人到底面对的是怎样的敌人,抗战到底是怎样的一段艰辛历史。

战术篇

侦察气球升空 炮弹像长了眼睛

2015年4月,上海大场,高楼林立,一派繁华,看不出有过丝毫的战争痕迹。华西都市报记者通过多日寻访,昔日川军血战过的顿悟寺、王爷庙等建筑,早已没了踪影。当地居民也大都不清楚,在这里曾发生过大场保卫战。尽管如此,不难看出,这里是一片江河冲击形成的平原,四周地势十分开阔,无险可守。

淞沪会战唯一健在的川军老兵、96岁的张文治回忆说,1937年10月13日,杨森率领川军20军防守上海桥亭宅、顿悟寺、蕰藻浜、陈家行一线阵地,迎战日军第3师团、第9师团和近卫师团。

“那时的大场是芦苇荡连着棉花地,根本没有什么掩护。此前退下的友军部队,修筑的工事也十分简陋。”张文治说,在这里,他们遭遇了日军战术级作战使用的“侦察气球”,“鬼子的炮弹就像长了眼睛一样,打进我们阵地。不少士兵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就被炸死了。”

后来,张文治才知道,让川军吃大亏的奇怪气球,是日军放飞的侦察气球。通过热气球,带动吊篮里的观察兵升空,可以俯瞰整个川军的阵地部署,并通过无线电等方式告知炮兵攻击位置。

资料记载,二战期间,这种军用气球分为预警侦察气球、宣传气球、防空气球和轰炸气球。《申报》曾报道,南京、石家庄等战役时,日军利用侦察气球先观察中国军队的部署情况,再进行攻击。

张文治说,抗战初期,这种赤裸裸探知情报的方式,往往让中国军队失去先机,“尤其是在空旷地带,所有的埋伏,都被鬼子识破,我们只能被动还击。” 闪电战迂回战 中国军队吃大亏

二战时期,法西斯国家大都擅长闪电战,凭借飞机、坦克,以机动性极高的作战部队,发动迅速而猛烈的袭击,摧毁对方的防御力量。

“日军不仅使用闪电战,更擅长使用迂回战。”四川巴蜀抗战史研究院专家何允中说,抗战时期,日军一般都会先以飞机、坦克、重炮对中国军队进行攻击,企图快速吞并。一旦出现僵持情况,日军立刻会使用迂回战,“类似于声东击西,猛烈攻击中国守军一侧,再派一支部队迂回绕后,攻击防守薄弱地方,打开突破口。”

这种“升级版”的闪电战,一度让中国军队损失重大。何允中说,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日军以猛烈的火力攻击上海北面,试图快速吞并上海,快速灭亡中国。但令日军没料到的是,中国军队死守上海,喋血疆场,抵挡住了日军的疯狂攻击。

僵持两月后,日军偷偷调集一支舰队,迂回绕道上海南面。乘中国守军支援北面战场时,看准时机,在杭州湾迅速登陆,对上海进行夹击。此后,上海沦陷,日本宣布死伤4万多人,而中国军队则伤亡了近30万人。

“不只是淞沪会战,山西东阳关战役、娘子关战役等,日军变着花样使用闪电战、迂回战,各种战术紧密配合,攻击中国军队。”何允中感叹,抗战初期,缺乏战斗经验的川军,面对的是一支能快速进行战术转换、训练有素的日军。可想而知,这需要付出多大牺牲才能阻挡鬼子的铁蹄。

补给篇

物资空前匮乏 几个月没米面吃

2014年,华西都市报记者在成都永丰路附近,采访了90岁的八路军老战士张文辉。张文辉说,他14岁那年,日军占领山西长治,他被迫离开家乡,加入八路军参加抗战。后来,他跟随部队参加了百团大战等多个战役。但他提得最多的是,八路军在敌后打游击的艰苦。

“部队在太岳山化整为零打游击,分散在沁水县、阳城县、长子县等一带山区,发动群众抗日,建立抗日革命根据地,常和扫荡的日伪军战斗。”张文辉说,

物资补给空前匮乏,困难时期,有时好几个月吃不上米面,尽吃高粱、黑豆,干粮是糠窝窝的炒面。“连这些粗粮,都要靠武装掩护,到四五十公里以外接近敌占区的地方背回来。”

张文辉说,有一段时间,鞋袜供应成了问题,干部就号召大家打草鞋,赤脚走路。也是在那时,张文辉学会了打草鞋的手艺。

川军装备奇差 劫阎锡山军火库

1937年9月,邓锡侯率领川军22集团军自筹路费,奔赴前线抗战。粗布衣服、斗笠草鞋,外加一支川造或汉阳造步枪,就是他们的“标配”装备。此外,每个师也只有数门迫击炮,山炮、野炮一门都没有,步枪也是打两下就哑火的清朝“古董”。

邓锡侯曾告诉部下,他们是抗日队伍,领饷的事就暂时别提。部队刚到山西,邓锡侯就接到上峰指示,奔赴娘子关阻击日军,但对日军的兵力等情况,丝毫不知。

出川打国仗的川军,第一次遭遇飞机、坦克、重炮的疯狂打击,连日军人影还没见到,就已损失惨重。

打了几仗后,邓锡侯一部粮草告急,只能吃喂马的胡豆。他拿着蒋介石的手令,找过中央军蒋鼎文,想领装备、换棉衣,但蒋鼎文不认。后来,又去找阎锡山,阎锡山只给了一点破旧装备打发他们。

没得装备、粮草补给,还要随时准备与日军对战。迫不得已,邓锡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手下人劫了阎锡山的军火库。阎锡山怒火中烧,立即将这支川军部队赶走。

战斗力篇

日军单兵厉害 协同作战能力强

新四军老战士孔诚,向华西都市报记者讲述了一次惊心动魄的伏击战。孔诚说,那次战役,他们集中数倍于日军的兵力,攻打车桥据点的同时,伏击日军的援军。

“当时我们占据了地理优势,日军根本不会想到我们会有这么多人等他们过来。”孔诚说,这场战斗注定是瓮中捉鳖,战斗一打响,附近驻守的日军,果然驰援车桥。等到日军进入埋伏圈后,新四军立即炮火覆盖,当即打死打伤大量日军。

重兵埋伏,又打的是后勤部队,战斗理应迅速结束。然而,令孔诚等新四军战士没想到的是,这几百人的日军,在遭到猛烈袭击后,很快寻找隐蔽点,形成交叉火力掩护进行反击,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随后,新四军战士与日军进行激烈的白刃战,原本很快就能结束的战斗,竟从上午一直打到当晚10点,付出大量战士的生命,才将这股部队吃下。一名日军军官,身负重伤仍狂呼乱叫,经被俘日军辨认,此人是指挥官山泽大佐。

战役结束,经统计,共击毙日军400多人,俘获24人。对于日军的快速反应,以及快速的反应能力,孔诚至今印象深刻,这是很多中国军人在战争初期所不具备的。

日军枪法精准 冲锋起来不怕死

大多数健在的抗战老兵,对日军的评价有一个共同点:日军不怕死,枪炮奇准。

参加过山西中条山战役的老兵郑维邦,讲述了这样一个细节:时任排长的郑维邦,奉命率部参加中条山战役中的夏县文德村战役,遭遇鬼子扫荡,距离鬼子200米远时,他指挥士兵埋伏起来,下令“等鬼子挨近了再打”。

然而,一位年轻士兵由于紧张,误放了一枪。枪一响,躲在墙后的郑维邦等人,立即遭到日军炮火攻击。郑维邦赶紧叫战友趴下,几名士兵想反击,刚一露

头,就被子弹打中要害。郑维邦流着泪把伤者转移,他把帽子固定在石头上,吸引鬼子火力,“帽子刚一挂上去,几下就被打飞了,可想而知,他们打得有多准。” “鬼子就像不怕死一样,疯狂冲锋,我用马克沁重机枪不知道打死了多少。”担任过重机枪手的马定新说,重机枪的狂扫,就是鬼子的噩梦。正因如此,机枪手也成了狙击手以及炮兵的重点清除目标,“我能活下来也是幸运,我们连队的重机枪手不知道被打死、炸死了多少。”

令马定新震惊的还有,日军自杀式的冲锋,“一旦下了冲锋令,鬼子就像不要命了,一直往前冲。”

“日军的这一点,不得不让人佩服。”何允中说,日军很小时就在军事训练,而且崇尚武士道精神,“能对自己狠,对对手就更狠。”

训练篇

花枪刺法没用 学日军刺刀技术

看到抗战神剧里,中国军人拿着刀,耍起功夫华丽地砍杀鬼子,曾在战场上与日军直接厮杀的马定新,摇头叹息:“都是乱编的,要是遇到小鬼子,这样的刀法不知道会死多少次!”

“川军花枪刺法,装装样子还行,但根本不实用。”马定新说,他的部队有一个秘密,“其他部队的情况我不晓得,但我们部队的刺刀技术,都是从日本人那儿学来的,他们的刺刀技术最为直接、实在。”

经过多次白刃战,牺牲不少川军兄弟后,马定新所在部队发现鬼子的刺刀方式更为直接有效。一旦能俘虏到日本人,他们就会进行收编,让日本人做教官,教授日军刺法。

“除了刺刀方式,我们还学习他们的《步兵操典》,进行训练。”马定新提到的《步兵操典》,正是“国民”政府根据日军操典进行编撰的。

70多年后,马定新仍然清楚记得当年的刺刀战。他端起木棍作枪,演示起来:一手握住“前护木”,一手托住“枪托”,稍稍下垂到支撑腿的一侧,并使“刀尖”略与眉平,随着“杀”的一声出口,“刺刀”刺向前方。

日军军事素质 远胜于中国士兵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台儿庄会战指挥官李宗仁曾回忆说,日军陆军训练之精和战斗力之强,可说举世罕有其匹。用兵行阵时,上至将官,下至士卒,俱按战术战斗原则作战,一丝不乱,令敌人不易有隙可乘。

单兵作战能力,以及军事素质的优秀,源于日军优良的兵源与严苛的训练。

资料显示,1907年,日本小学就学率已达97.83%。1940年,日军颁布《步兵操典》规定,步兵单兵及大队以下步兵分队训练包括单兵教练、中队教练和大队教练。新兵入伍以后,每月用于实弹射击训练的子弹,步枪不得低于150发,机枪不得低于300发,每年用于训练的步兵子弹为1800发(由于日军实际资源紧缺,子弹数量可能会有所减少)。

但据一些抗战老兵回忆,许多日军士兵在乘车行进时举枪射击,仍能较准确地打中百米内的人形目标,对重炮等技术兵器的操作、保养水平,更是远优于中国士兵。

正视历史差距才是尊重老英雄

从去年开始,华西都市报记者走访了近百位健在的抗战老兵。面对这些抗战亲历者,无论是当年的普通士兵,还是高级军官,回忆起8年的战火硝烟,他们都会为抗战胜利而高兴,也在谈到战争惨烈时出现沉默。

老兵喜欢讲抗战史,无论被人问起多少遍,他们都会一遍遍耐心地讲。“对于老兵来说,只要有人愿意听他们讲抗战故事,记录他们经历过的历史,老兵都是兴奋的。”巴蜀抗战史研究院专家何允中说。

但当前的抗战神剧,以及不合逻辑的小说,都在试图通过神化当年的中国军队,讥讽、贬低日军军事素质和实际作战能力,以博得一些青年的娱乐心理,让更多的年轻一代对历史产生错误的认识。

对此,何允中说,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随意丑化抗战历史,传播错误历史的行为,都是对全民族抗战的不尊重。抗战胜利70周年,社会对抗战老兵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只有正视历史,正视差距,才是对老英雄们最大的尊重。

编辑:李江雪

范文四:

他一直想讲出那段历史,但“没有人愿意听,日本人喜欢称自己是战争的受害者”

作者:石岩松

吴 惟

篠冢良雄站在中国受害者碑旁忏悔。

篠冢良雄坐在离家不远的一座寺庙的台阶上,两眼凝望着不远处的一块地。那块地被松树和稻田包围,除了偶尔的蝉鸣外,非常安静。“那就是我的安息之地,我早就选好这块地了。”83岁的篠冢良雄常常回忆起年轻时的事情,那些事都充满了罪恶,至今仍历历在目,挥之不去。

15岁加入“魔鬼部队”

1939年2月,当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中国大地肆虐时,一名征兵员来到篠冢良雄所在的中学。征兵员穿着陆军飞行员制服,向那些报名参军的年轻人许下了美好的诺言:参军者日后可以享受大学奖学金,可以在医学和航空领域发展,有机会到各地旅行,还可以效忠天皇。“当时我们都被打动了,”

篠冢良雄回忆道,“这听起来是个好机会。”在随后的录取考试中,他取得了优异成绩。“每个人都通过了,考试非常简单。”那一年,他只有15岁。

两个月后,篠冢良雄加入了关东军“传染病预防与水净化部”(也就是臭名昭著的731部队),然后他来到设在哈尔滨附近的731部队总部。“当时我们以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向士兵们提供安全的饮用水。”作为731部队青年团的成员,篠冢良雄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里学习基础医学知识、卫生学以及细菌传播学等。

1940年春,篠冢良雄第一次执行实验任务。“我们部队培养了许多跳蚤,并使它们感染了瘟疫。我的任务就是让它们长在老鼠身上。”被跳蚤叮咬过的老鼠死掉后,731部队再次将这些跳蚤收集到玻璃容器里。“他们用这些跳蚤去干什么,我们就不知道了。”

据后来中国受害者提供的证词,1940年10月4日,731部队用飞机将爬满毒跳蚤的小麦空投到浙江衢县,尽管当地人将大部分小麦烧掉,还是有20多人死于淋巴腺鼠疫。一名中国铁路工人在不知不觉中又将鼠疫传到义乌,又导致300多人丧命。1941年11月,731部队将跳蚤滋生的棉花、谷物等物资空投到湖南常德,造成7643人死亡。

篠冢良雄回忆说:“对于上级交待的任务我们从来不问为什么。731部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不该听的不听,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但我心里面很清楚,中国人指控我们的罪名都是存在的。”

向在“731”部队的全体受害者们致敬

范文五:

采访心得体会

尹世帅:(绝大多数内容在陈威报告中已经提到,自己就结合自身谈谈体会)

1.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在我和陈采访尹学长时,学长说了这样一段话,大概是,这世上什么都不是自己的,只有身体是自己的,现在不养好身体,等工作了就更没机会了。不难预想,将来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无论什么职业,什么工作性质,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的人是更容易取得成绩的。大学本来就是一个为踏入社会积攒本钱的时期,除了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也不要忘了积攒身体的本钱。

2.如果让我重上一次大学,我会舍弃一些学生干部的工作,而尽量去多认识一些专业技术过硬的学长学姐,找一些专业相关实习,多提升一下自己专业方面的业务能力。就我个人观点,大学这几年从事学生工作所积累的经验与能力,还不及参加工作后一周所获得的经验与能力多。但是想通过这些课外活动认识更多的人,扩充自己的人脉,就另当别论了。

学长的这一观点不无道理,参加学生工作的确能培养一个人与人沟通等诸多能力,但这只是大学课余生活的一部分。在我们这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更强调的是学生的专业业务水平。在课余时间,或许我们更应该将时间花在自己的专业上。而找跟专业相关的实习与兼职,就是一个提高自己将来在社会竞争力的良好途径。

范文六:

聆听长者的声音 郝老师,慈祥而富有亲和力,言语中透着风趣幽默;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我们完成了对郝老师的采访。刚进入郝老师办公室,他便幽默地说:“你们给我布置的作业我总算是做完了!”我们看到提前发给他的问题纲要他全部做了解析,两大页纸上写得密密麻麻,当他讲到我们的问题让他也重新回顾了一遍自己的大学生活时,那一瞬间,我突然很感动。听老师讲述,我受益匪浅,就采访内容,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和同学们共享,希望也能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所指导。

一、读书经验:不读书不行,死读书不行,不下苦功夫读好书更不行。

“不吃饭肚子会饿,不读书脑子会饿,肚子饱了不会填补脑子的饥饿,而脑子饱了却可以忘记肚子的饥饿!”这就是所谓的“书是人的精神食粮”吧!郝老师精彩的开场让我们立即意识到了读书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但读书并不能读死,读成书呆子,大学与高中的区别就在于给了我们更多思考的空间,现在社会需要的不再是教条主义,不是死记硬背,而是通过思考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能读书不一定是会读书,会读书就是要读好书。偏偏是经典的东西大学生不爱读,整天抱着爱情武侠小说如痴如醉,谁不爱小说?但它只是过眼之物,翻过之后,在历史上留不下半个字的痕迹。而经典却是字字珠玑,句句精华,像一坛沉淀的老酒,历久弥香。

对于经典,郝老师强调要仔细读,反复读,读熟、读透、读烂,不要借口说晦涩难懂,“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并且要下决心读原著,只有从原著中,才能熏陶出自己的思想。当然,只局限于一方面也不能融会贯通,读书还强调在精的同时要广。大学嘛,给予我们充分的时间与自由去有意识地倾斜自己的兴趣爱好,广泛涉猎经济、政治、宗教、哲学、军事、地理、文学等各方面的书籍,“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广泛阅读,自己的思想境界才能更开阔,思考才能更深刻。钱钟书成为一代大家,就因为他敢说:“别人没读过的书我读过。”对于读书的技巧,郝老师说因人而异,但要成功地读完并读懂一本书,必须要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和写作风格,这当然还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

二、做人做事的准则:做人比学识更重要,成长比成才更重要。

大学生来到大学,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素养,增强为人处世的能力。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古人告诉我们应先学会孝、仁、义这些做人的基本准则,如果还有精力,再去学做学问。当然,学好专业知

识是必须的,毕竟国家的发展依靠的是掌握专精知识的精英,是人才,但如果一个人才没有做人的基本原则,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气越大,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

有人说当代大学生狂妄自负、自私自利、心胸狭隘、患得患失,不懂得如何去尊重、关爱别人,满嘴粗俗之语。当然,这只是针对一部分大学生,但却提醒我们:提高大学生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势在必行!郝老师提到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不要恃才傲物,也不要锋芒毕露,对待工作学习淡泊名利、精益求精,这是一种责任,一种气魄,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不可一世的年羹尧,因为在做人上的无知而落得个可悲的下场,所以,“才大而不气粗,居功而不自傲”,才是做人的根本。

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郝老师讲到:面对不同对象,扮演好不同的角色。对师长,要尊重,有礼貌;对父母,要行孝,注意细节;对同学,应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宽容;生活上的小事,无所谓原则不原则,要懂得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生能有几次这样的缘分? 三、当代青年的担当意识和使命感:报国是成才之靶,成才不为一己之私 在谈对“五四”精神的看法时,郝老师只说了两个字“担当”,那时的青年游行示威,纯粹是出于爱国的一腔热情与正气,他们参与政治,但脑中丝毫没有个人的利益和名利之心,装满深深的爱国忧患意识。而现在处于和平年代,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却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一是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较强,但参与行为的投入较少;二是会有基本正确的政治认知和政治评价,但在实际行为中却表现为知行不一;部分大学生淡化了民族意识、国际意识,却滋生了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所思所想都是自己的利益,患得患失,简单地认为读大学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为了明天有一口饭吃,从不考虑自己的成长成才,与国家利益有何关系;从不思索上大学的终极目的是追求学问与自由,感悟真理,用双手观察世界,报效祖国,而不只是填饱肚子。

还有的同学毫无自我约束力,贪图安逸,追求奢侈享乐,这种人生观认为“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不要活得太累”“过把瘾就死”,对未来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大学生的素养、品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种腐败的生活中渐渐被磨蚀、变质。

“只有拥有远大的目标,人的思想境界才会更高,人的潜力才会勃发”“只满足现实利益,就很容易在更大的困难前止步!”郝老师指出,当代大学生应克服贪婪侥幸心理和急功近利的心态,摆脱享乐主义

和利己主义,学会担当起国家的重任,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树立国家忧患意识。

随后,话锋一转,郝老师又谈到了他喜欢的运动、音乐、电影,缓和了谈话的氛围。荀子曰:“赠人一言,胜于金石珠玉!”郝老师最后以两句赠言结束了此次采访:“少年易老学难成!”“书到用时方恨少!”其中蕴含的道理不言而喻。聆听长者的声音 郝老师,慈祥而富有亲和力,言语中透着风趣幽默;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我们完成了对郝老师的采访。刚进入郝老师办公室,他便幽默地说:“你们给我布置的作业我总算是做完了!”我们看到提前发给他的问题纲要他全部做了解析,两大页纸上写得密密麻麻,当他讲到我们的问题让他也重新回顾了一遍自己的大学生活时,那一瞬间,我突然很感动。听老师讲述,我受益匪浅,就采访内容,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和同学们共享,希望也能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所指导。

一、读书经验:不读书不行,死读书不行,不下苦功夫读好书更不行。

“不吃饭肚子会饿,不读书脑子会饿,肚子饱了不会填补脑子的饥饿,而脑子饱了却可以忘记肚子的饥饿!”这就是所谓的“书是人的精神食粮”吧!郝老师精彩的开场让我们立即意识到了读书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但读书并不能读死,读成书呆子,大学与高中的区别就在于给了我们更多思考的空间,现在社会需要的不再是教条主义,不是死记硬背,而是通过思考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能读书不一定是会读书,会读书就是要读好书。偏偏是经典的东西大学生不爱读,整天抱着爱情武侠小说如痴如醉,谁不爱小说?但它只是过眼之物,翻过之后,在历史上留不下半个字的痕迹。而经典却是字字珠玑,句句精华,像一坛沉淀的老酒,历久弥香。

对于经典,郝老师强调要仔细读,反复读,读熟、读透、读烂,不要借口说晦涩难懂,“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并且要下决心读原著,只有从原著中,才能熏陶出自己的思想。当然,只局限于一方面也不能融会贯通,读书还强调在精的同时要广。大学嘛,给予我们充分的时间与自由去有意识地倾斜自己的兴趣爱好,广泛涉猎经济、政治、宗教、哲学、军事、地理、文学等各方面的书籍,“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广泛阅读,自己的思想境界才能更开阔,思考才能更深刻。钱钟书成为一代大家,就因为他敢说:“别人没读过的书我读过。”对于读书的技巧,郝老师说因人而异,但要成功地读完并读懂一本书,必须要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和写作风格,这当然还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

二、做人做事的准则:做人比学识更重要,成长比成才更重要。

大学生来到大学,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素养,增强为人处世的能力。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古人告诉我们应先学会孝、仁、义这些做人的基本准则,如果还有精力,再去学做学问。当然,学好专业知

识是必须的,毕竟国家的发展依靠的是掌握专精知识的精英,是人才,但如果一个人才没有做人的基本原则,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气越大,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

有人说当代大学生狂妄自负、自私自利、心胸狭隘、患得患失,不懂得如何去尊重、关爱别人,满嘴粗俗之语。当然,这只是针对一部分大学生,但却提醒我们:提高大学生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势在必行!郝老师提到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不要恃才傲物,也不要锋芒毕露,对待工作学习淡泊名利、精益求精,这是一种责任,一种气魄,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不可一世的年羹尧,因为在做人上的无知而落得个可悲的下场,所以,“才大而不气粗,居功而不自傲”,才是做人的根本。

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郝老师讲到:面对不同对象,扮演好不同的角色。对师长,要尊重,有礼貌;对父母,要行孝,注意细节;对同学,应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宽容;生活上的小事,无所谓原则不原则,要懂得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生能有几次这样的缘分? 三、当代青年的担当意识和使命感:报国是成才之靶,成才不为一己之私 在谈对“五四”精神的看法时,郝老师只说了两个字“担当”,那时的青年游行示威,纯粹是出于爱国的一腔热情与正气,他们参与政治,但脑中丝毫没有个人的利益和名利之心,装满深深的爱国忧患意识。而现在处于和平年代,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却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一是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较强,但参与行为的投入较少;二是会有基本正确的政治认知和政治评价,但在实际行为中却表现为知行不一;部分大学生淡化了民族意识、国际意识,却滋生了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所思所想都是自己的利益,患得患失,简单地认为读大学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为了明天有一口饭吃,从不考虑自己的成长成才,与国家利益有何关系;从不思索上大学的终极目的是追求学问与自由,感悟真理,用双手观察世界,报效祖国,而不只是填饱肚子。

还有的同学毫无自我约束力,贪图安逸,追求奢侈享乐,这种人生观认为“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不要活得太累”“过把瘾就死”,对未来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大学生的素养、品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种腐败的生活中渐渐被磨蚀、变质。

“只有拥有远大的目标,人的思想境界才会更高,人的潜力才会勃发”“只满足现实利益,就很容易在更大的困难前止步!”郝老师指出,当代大学生应克服贪婪侥幸心理和急功近利的心态,摆脱享乐主义

和利己主义,学会担当起国家的重任,(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星资源 网:采访老兵心得体会)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树立国家忧患意识。

随后,话锋一转,郝老师又谈到了他喜欢的运动、音乐、电影,缓和了谈话的氛围。荀子曰:“赠人一言,胜于金石珠玉!”郝老师最后以两句赠言结束了此次采访:“少年易老学难成!”“书到用时方恨少!”其中蕴含的道理不言而喻。

范文七:

采访张红燕老师的心得体会

法政学院 08思政2班 罗建邦 2008644253

张红燕老师是一位亲切、平易近人的老师,我们组非常的荣幸能够和她进行攀谈,了解老师在教书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经验和教训。这次谈话也让我对教书有了新的认识,让我感想很多,获益匪浅,下面就将自己和他谈话的内容用文字记录下来,和大家进行分享。

一、新教师教书,应勤字当头

张老师跟我们回忆了自己毕业刚出来当教师时的一些感受,她说到会教书是一个过程的,首先是要勤字当头。老师刚开始很勤奋,整天阅读教材,把教材看熟看透才教给学生。那时她很努力,每天都是看书钻研教材到晚上十一二点,现在的黑眼圈可能跟当年的钻研教材到凌晨有很大关系。老师还跟我们说教书勤奋很重要,尤其是对于新教师而言,前三年是非常重要的,对一位老师今后的影响是最大的。

对此,我深受感动,觉得老师现在能够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与她前期的勤奋工作有莫大的关系。同时我觉得现在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应该要像高中那样勤奋,不然在大学里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荒废学业。

二 、名利淡如水,关键教好书

交谈过程中,老师对我说还有一点很重要,教师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大胆尝试,同时要做到会思考。老师很不赞成把教书看成是获得各项荣誉的途径,也很不赞成老师把自己获得的荣誉看得比教书还重要。但是老师讲到参加比赛评比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样教师可以得到锻炼和成长。老师讲到作为教师应该把学生教好作为最重要的任务,得到家长学生的认可才是最为重要的。家长学生的奖杯比任何的荣誉都值得,有价值!

确实,工作得那么辛苦,得到别人的认可是最重要的。当人民教师的得到学生跟家长的认可,胜过自己获得的任何荣誉。同样,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要把获得个人荣誉当成大学的全部,我们应该注重学习与生活,刻苦学习,同时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扩大自己的交际圈。

三、轻松课堂,实在教学

我们组员曾经约在一起听过老师的课,她的课让我感到是轻松的,上课的风格非常的幽默风趣。老师说只有轻松、幽默的氛围才能把学生的思路打开,我们才能更好的去引导学生。老师认为对于上课更看重的是对于一节课的落实情况,而不是课讲的多少。有时若一节课无法上好的内容可以分为多节课进行上,关键是让学生懂,以及对该项内容进行落实理解。

即使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会喜欢像张老师的那种上课类型的教师。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真的很重要,尤其是作为大学生,每天稍不注意休息,就会导致上课打瞌睡。如果老师的课堂氛围活跃、轻松,而且上课内容安排合理,我们也会很认真的听课,掌握的学习内容也更多些。

四、因材施教,教书育人

当我们问到老师对差生有没有反感的时候,老师笑着说教书是能够给人快乐的。对于差生的教育,老师说应该根据学生的起点,给他们定一个低的起点,定一个容易实现的目标。当然,除了学习成绩需要有个目标之外,也要让他们对做人有个目标,首先是让他们尊重人。对于某些学生,我们是不期盼他们读书有多大的成就的,关键是教育他们先把人做好,把人做好是关乎其一生的事。

听到这,我们都深有感触。老师的教书与育人应该是同时进行的,现在有很多学生不会尊重人,思想品德低下,很多学生还故意为难老师,恶意破坏课堂氛围,甚至辱骂老师。因此老师应该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同时学生也应该理解老师的用心良苦,配合好老师的教学工作。

对张老师的采访虽已告一段落,但是我们需要从张老师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远远不止上面提到的几点。因此,我将会继续想身边的老师学习,慢慢体会,积淀成为自己的心得体会,并以此去指导、鞭策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范文八:

抗战老兵陈

的:深老切兵关晚怀年??照深片表谢意〃

可目慢前步??行老走人。精最神后尚??好老??兵虽请摔记断者了代腿转??告但他用对助党行、器政帮府助、下人??民还

同情时好对转杨雪康萍复医??生谈、到叶此安事娜时医??生老表人示对谢金意医〃生表示深深的感谢〃

经病多缠年身服??药但及经在多广位东医省生人精民心医治院疗金下忆??医病生情的一精直心稳治定疗??下慢??支病病老当人老目兵前身九患十高四血岁压高、龄冠生心日病即、将帕来金临森之等时多??种记疾者病拜??访虽了然老疾

人。

疗五待华遇县离人休??干现部住。广州市天河区华农大住宅区??享受副省级医近

日??访记抗者小战兵老探兵

访

了抗日时期的老兵陈敏(定智)??广东

十生年(民岁届二殷月花)国如

儿孙有老人 陈 敏

十 月辛二卯十年 一 日 志甲

心离中退喜休????终敏生兰无同悔舟乐六悠十悠秋。

强流平九生旬

愿矣????

中革共命领为导民众四实六施余。。

( 一 )

十一月十六日

作诗二首

0 辰有感二一二年

提高医党政人抗小举九日康杯四胜生共生九四生 陈 敏

十乙月未三年 日

疗民保爱安老康兵????老慰兵问永颁记发在纪心念上章。。

(二)

活祝来长不生易寿????希幸望福后之代情继难续言创祥。。

辰 即 将

临(??

一四)

代儿孙聚一堂。

辰 有 感 二

0 一十五一年

月十四日

利七十年??国家强盛大发展。

范文九:

看采访和报导“抗战老兵”有感

改开以来,尤其是在每年的抗战纪念日来临之际,都会通过各种媒体看到有关抗战老兵的采访报导。尽管老兵的经历各不同,但是,每一位老兵都会说,因为不愿意打内战,抗战结束了就回乡务农了,或者改行了。这话简直就是放屁,亏他还当过兵,这话也能说出口,当过兵的人都知道,无论当什么兵也不是自己想回家就能回家的。尤其是当国民党的兵,大多数都是被迫来当兵的,不是抓来的,就是被赶来的,哪有自愿的。能回乡的,不是伤兵就是被整编裁员的才能退伍的。哪有一个兵是因为不愿意打内战解甲归田的?

以前也没有听过哪个国民党的兵是因为不愿意打内战而退伍回乡的,除非是被解放军抓了俘虏放回家的。不愿意打内战,是一个国民党小兵说了算的吗?不是因为美国帝国主义出钱出枪,国民党蒋介石反动派是不敢发动内战的。内战的罪魁是蒋介石,后台是美国鬼子。国民党小兵只不过是美国的走狗炮灰而已。他们只有盲目地跟着上战场送死,根本不可能有那么高的阶级觉悟,不愿意打内战!(都是汉奸媒体安排这样说的)

这场内战不是人民发动的,人民也不愿意打内战,但是正义的人民赢得了战争。人民解放军打赢了解放战争,战胜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人民没有错,解放战争的胜利也没有错,错的国民党反动派和美帝国主义。那种企图以抗战老兵的口吻来否定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徒劳的也是可耻的。抗日战争是外战,参加过抗战当然是光荣的,牺牲了的,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也有他们的英灵寄托,但是,没有因为抗战而牺牲的后来又跟着老蒋打内战的都属于战争罪犯之列,不能因为有过抗战的经历还依然是英雄。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才是人民英雄。这就是历史,历史已经定格了,想否定没门!

所谓抗战老兵的提法也是不准确的,国名党的兵,地方军阀的兵,还有山寨土匪的兵,是什么兵就是什么兵,民兵就是民兵。不能因为参加过抗战过,就没有区别了,都姓一个姓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成员,叫做战士,他们都是革命战士,不叫什么老兵。革命战士和所谓的抗战老兵是有区别的。历史是不能随意混淆的,老红军和国民党老兵也不能混淆,不能把国民党老兵当做老红军一样对待,老红军是革命臣,一定要分清楚。给国民党老兵的政策是优待俘虏,属于革命的人道主义。历史功臣和历史罪人就是要有区别。

不能给下一代人造成历史错觉,内战错了,共产党毛主席错了,这是混蛋逻辑。错的罪的是老蒋这个老朋友,还有美帝那个王八蛋。朋友归朋友,错误归错误,罪行归罪性,王八蛋滚远点。

范文十:

抗战老兵采访

【抗战老兵——梁德恩】抗日战争时期,梁德恩的父亲随军出征,抵御外敌。受父亲的影响,当年年仅13岁的梁德恩来到了部队。由于年龄小,梁德恩在部队里主要学习医护知识,参与救治伤病员的工作。

1933年1月17日生,现年82周岁,昌平东崔村人,抗日复员军人。1945年2月28日入伍,在部队里学医,学成之后,分到连队担任司药员一职,负责给伤病员进行救治。1945年6月精兵简政复员回家。

抗日战争时期,梁德恩的父亲随军出征,抵御外敌。受父亲的影响,当年年仅13岁的梁德恩来到了部队。

虽然工作的时间并不长,但老人对当时的工作依然记忆犹新。

如今82岁的梁德恩老人,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不大的农家小院收拾的干净整洁,一切看起来都和普通的农村老人没什么区别,只是,屋子墙上挂着的老照片,以及老人珍藏的纪念章,记录下了老人区别于普通人的那段特殊经历。

王:能说说您在部队医护队里的经历吗?

卫:抗战中遇到的最艰苦的情况是什么?

许:在部队里上您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卫:在部队呆了这么多年,军旅生活给您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魏:70周年的阅兵仪式对我们来说是对当年的铭记,提醒我们前辈们浴血奋斗的历程。那么对曾经参与其中的您来说,它有没有什么其他的特殊意义?

许:梁老,您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和您那个时代的年轻人相比,缺少了什么精神吗?

魏:我在网上看到一些采访您的资料,其中很多都提到了参加抗日是来自小时候您父亲对您

的影响,您能给我们讲讲他吗?

卫:与家人怎么联系?若是通过书信,多久可以收到?收到家里来信心情如何?

张:前几天我去了国家图书馆,里面有一个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主题展览,看到了许

多英雄事迹,深深感到没有前辈们的奋勇拼搏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对于我们年轻一代,你觉得我们怎么做,才能像您当年一样,在社会中贡献更多自己的力量?

标签:采访老党员心得体会 老兵 采访老兵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