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学生评语 > 正文

把学生放在心里:把学生放在最中央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 本文对目前青少年学生德育中某些现象进行了透视及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教师要把学生放在心里。    [关键词] 学生教师放在心里       一、现象透视
   【现象扫描一】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所的统计资料显示,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2006年3月16日,甘肃省宁县中村乡刘家村刘老汉夫妇,被四名秦村初中少年杀害。
   【现象扫描二】在连续两年的初三学生质量检测考试参考人数与初中一年级进校学生人数统计对比发现,我县初中生流失现象严重,部分学校到初三毕业时已有很多学生流失校外,成为社会闲散人员。而这些闲散人员绝大多数是“留守儿童”。
   【现象扫描三】近几年我们周边兄弟学校及我校都采取各种倾斜政策提高班主任津贴,鼓励教师担任班主任。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愿担任班主任工作,原因是现在学生难管,动不动和老师闹矛盾或发生冲突,家长上访屡见不鲜……
   二、问题分析
   青少年学生犯罪有呈上升之趋势,这已经引起社会普遍关注,自然更应该引起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的深刻反思。因为初中学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他们的心理特征是:①独立感增强,闭锁性突出,不愿与父母交流思想,认为自己已是“大人”了;②对自我过分关注,总想有一些异乎寻常的表现,以引起他人尤其是异性的向往或关注;③向往异性,等等。如果我们对此不做出冷静思考、正确引导,他们就很有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而“铤而走险”,甚至走向犯罪。
   另外,尽管我国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国家耗巨资加强义务教育,但仍有不少学生尤其是初中生走出校园,流落街头。我们仔细观察发现,这些孩子中大多数是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或者父母感情不合、父母离异的家庭的孩子。他们缺失了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但求在学校、班级里,在老师那里找回这种“缺失”,找回本该属于他们的关爱和温暖。而我们教师知道吗?愿意吗?真心吗?
   正如瑞士教育家费斯泰洛奇说的:“时代在进步,五十年来,一切都变了,学校还是依然如故。这哪能培养出现代的人才,哪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也有教育专家认为:学生是被教师单调乏味的教育教学赶出学校的。
   三、解决对策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最秘密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声音,要使孩子的心同你讲出来的话产生共鸣,你的自身就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对准音调,就会产生共鸣,我们的校园就会唱响和谐而美妙的师生之歌。”是的,社会发展了,生活进步了,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做一个智慧的教育者――要把学生放在心里。
   1.把学生放在心里,做有“心”的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生活状况及个性特征,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尤其要还给那些缺失父爱和母爱、没有家庭温暖的孩子爱的享受、家庭的温暖。
   2.把学生放在心里,做有“情”的教师。要真心对待每一名学生,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和受表扬的机会。
   3.把学生放在心里,做有“智慧”的教师。要想让学生敬佩你、服你,教师一定要苦练内功,有扎实的教育功底和丰富的社会知识,把你的课上好,把理说透,学生从心底“服了你”也就喜欢你,服从你管教。(新时期学生心中的好老师的标准是:①有文化判断力;②有幽默感;③善于“授人以‘渔’”。)
   4.把学生放在心里,做学生的辅导者、帮助者。过去的教师是太阳,学校的一切都是绕着教师转;而现在学生是太阳,学校教师都应该绕着学生来旋转。也就是说,现代教育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观念,认真反思,积极行动起来,变“灌输”为“对话”,变“强制”为“引导”,变“指令”为“参与”,做学生学习生活的辅导者、帮助者。
   只有把学生放在心里,我们的课堂才会生动活泼,我们的校园才有和谐和人才辈出。
  
  (作者单位:甘肃省宁县四中)

标签:放在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