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学生评语 > 正文

气象书写在中国古代诗歌欣赏中的意义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的意义

时间:2019-01-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人的情感萌动与气象有密切关系,“形而上存在问题”、人世悲欢离合和某种情绪症候都是古代诗歌中气象书写的重要内容和意义。   关键词:气象 古代诗歌 意义
  
  作为“自然之子”,人的情感的最初萌动都与气象①有直接关联,所谓“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有了情,就自然需要将这些情感诉之于文字,“形诸舞咏”,诗歌等艺术就此形成。由此,对于气象物候变化规律的体验和认知,是诗歌创作和欣赏不可缺少的因素。
  
  一、气象书写在理解“形而上存在问题”中的意义
  
  人是万物之长,是最能将寒热干湿体验表达出来的生灵,面对大自然的伟岸神奇和莫测变幻,人就本能地呈现出宏大超越性情绪,康德认为,那些“天边层层堆叠的乌云里面挟着闪电和雷鸣……飓风带着它摧毁了的荒墟等诸如此类的景象”之所以能引起人的崇高感,是“因它们提高了我们的精神力量越过平常的尺度”。②这种超越平常的审美情绪具有西方的形而上性质,但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这种超越性情绪却带有强烈的尘世悲欢之存在感:岁月易逝、人生苦短、个人渺小等诸如此类的情感。由此,日月星辰大气山水的永恒运行、一年四季的气候循环、花草树木的兴衰枯荣等自然物候就成为抒发这种存在感的媒质。要很好地理解这类诗歌,就应迅速“抓住”这些自然物候循环变化的事实:孔子“逝者如斯夫”的感叹之所以能触动人的心弦,关键是人面对的是昼夜不息的流水及其背后的气象物候循环变化的事实;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之所以感动无数人士,是因为“水”、“江”、“月”都具有循环变化永无止境的特性,而且,这里的“水”、“江”、“月”既表征某种天气性质(如清澈见月表明天气晴朗),也是某种气候状态的呈现物(如“江”、“水”在中国往往与江南气候地理有关)。
  总体来看,运用气象物候来表达时光荏苒、人生短暂、永恒轮回等形而上的主题,要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选择的气象物候现象要特别具有循环性和永恒性。雷电雨雪、阴晴雾霾等天气表象虽然是某个地域气候规律的显征,但其本身却给人以随意和无规律性的感觉,所以,此类天象一般不会成为形而上主题的载体。相反,日月星辰的运行、花草树木的四季荣枯、江河湖水的盈虚变化等往往是重要的媒质,其背后往往有着气候循环变化规律的支撑。陈子昂要表达人生短暂和渺小孤寂之感,除了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一现实瞬间抽离截取到历史长河中之外,也得借助“悠悠天地”的永恒来表明个人成败得失之不足道,其“怆然而涕下”则表明了中国诗人面向永恒自然的一种尘世心态,而不是宗教性的超脱。陆云在《岁暮赋》中更是将节气循环和天地万物无限用到了极致:“寒与暑其代谢兮,年冉冉其将老。……悲人生之有终兮,何天造而罔极!仰悲谷之方中兮,顾悬车而日昃。百年迅于分嘘兮,千岁疾于一息。咏大椿之万祀兮,同蟪蛄于未识。”这里,“寒来暑往”喻示容颜易老,“天地无极”喻示人生有限,“仰顾瞬间、唏嘘叹息”则表明时间流逝太快,万千岁的大椿就可反衬出人如蟪蛄(一种蝉科昆虫)一样的短暂人生。总之,要理解古代诗歌中诸如人生短暂渺小、永恒轮回之类的“存在形而上问题”,就必须要深刻体验“月”、“天”、“地”、“流水”、“四季变化”、“寒暑往来”等自然物象的意义。这些与气象物候关系非常紧密的物象既是表达“存在感”的重要媒质,也是触动“存在感”的扳机。
  第二,气象现象与人生短暂、永恒轮回主题的关系是一种“感应”修辞关系。这种感应可以是顺向的,如流水匆匆不息、“四季变化”、“寒暑往来”引起时光短暂、岁月流逝情绪;也可以是逆向的,如“年年只相似”的江月永恒喻示的是人生代代无穷更替的变化现象,对比出的是人生短暂、容颜易改的感慨。气象现象之所以能与人生形而上主题产生“感应”修辞关系,是因为春夏秋冬季节更替、冷暖干湿变化和万物兴衰枯荣这些自然变化是人生存活动的基本空间,也是人情感迁动的基础。从根底上说,这些“感应”说明了人也是自然变化进程中的一部分,“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③。这种生命的同源性,使得自然变化、气候变迁、草木枯荣等让人容易联想到生死,这种生命同源规律在西方人类哲学家弗雷泽、列维-布留尔那里称为“相似律”、“表象律”,而在中国哲学家这里则是“天人感应”。由此,“淫雨霏霏,阴风怒号”产生的自然是喘不过气来的抑郁和悲哀,而“晴和日丽、鸟语花香”则很容易令人心花怒放,所谓“兼万情之悲欢,兹一感于芳节”(李白:《愁阳春赋》)。弗莱就说,艺术中的复现原则、生命存在的永恒轮回体验都是从自然界的重复节律中汲取的,“黎明、黄昏、月相变化、播种期和收获期、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出生、步入社会、结婚、死亡”都联系着“纯粹循环的叙述……自动的和无意识的重复”。④
  
  二、气象书写在表现人世悲欢离合情感中的意义
  
  诗歌要表达人世悲欢离合之情感,不仅要直面人生事实本身,而且还要引入气象物候现象来“烘托”、“类比”、“强化”这些“悲欢离合”的人生故事。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为表达深挚友情和思乡幽情,其手段是“风雪”的烘托和强化功能,先是四句外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然后转到帐内人对寒冷的反应,“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这些描述均表明塞北的寒冷,为后面的深情送别铺垫了气氛。而“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的外景则是一种过渡,一个“愁”字就把这种寒冷节气下即将发生的事情做了酝酿,使得“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具有了一种临别悲壮之气;最后写得是送别时的情景:“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全诗没有著一个“思”和“恋”字,但却处处都有“思”和“恋”的情致,因为诗人将这些情感潜隐在对于“风雪”等气候景象的叙述之中。
  气象物候在这里具有两点意义:提供情感抒发的时空背景和隐喻某种情感性质。前者以一种气候寒冷与友情温暖的对比强化了人世悲欢,而后者则以寒冷的边塞气候景象隐喻了一种别离愁绪的“伤感”。这两个特点在古典诗歌中很常见。著名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虽是杜甫的人世主题直陈,但他之所以能得出这一结论,是由前面的“冷暖对比”的纪行见闻确定的:一方面,杜甫亲历的是“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霜严衣带断,指直不能结”的寒苦艰难,另一方面又看到“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的热闹奢华。这种“冷暖对比”、“官民对照”自然引出了复杂的人世况味以及诗人的情感性质和导向。这样的诗很多,它们多涉及到旱涝、暴风雪等气候灾害发生背景下的阶级反应和情绪体验,如张纲孙的《苦旱行》,“田中无水骑马过,苗叶半黄虫咬破。五月不雨至六月,农夫仰天泪交堕”,旱灾带来的不仅是热死病死,而且还有“米价腾贵人饥饿”所致的死亡。申涵光在《春雪歌》中既描写了暴风雪导致的困苦:“北风昨夜吹林莽,雪片朝飞大如掌。南园老梅冻不开,饥鸟啄落青苔上。破屋寒多午未餐,拥衾对雪空长叹”;也叙述了前一年南旱北涝所导致的人世多艰:强盗杀人劫物、贵人歌舞升平,“不信人间有饿夫”。这样的诗歌中,气象的灾异变化叙述只是一种时空背景,其重心是表明百姓和官吏等各阶级的不同反应和后果:下层百姓的生死挣扎(如傅玄《炎旱诗》中的“君无半粒储,形影不得保”;杨万里《悯农》中的“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和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如李约《观祈雨》中的“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吕温《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中的“四月带花移芍药,不知忧国是何人”)构成了强烈对比。要很好地理解这些诗歌,一方面需了解中国的气象物候特点,另一方面也需理解气象书写在诗歌中的功能:提供评价各色人对于气候灾异反应的时空背景以及从中隐喻出某种情感性质。
  有些诗歌会直接利用气象物候的南北差异来表达思乡情感,如李绅的《江南暮春寄家》:“洛阳城见梅迎雪,鱼口桥逢雪送梅。剑水寺前芳草合,镜湖亭上野花开。江鸿断续翻云去,海燕差池拂水回。想得心知近寒食,潜听喜鹊望归来。”此诗截取的是寒食节⑤前一两天南北两地物候差异的情景:“芳草合”、“野花开”、冬候鸟鸿雁翻云北飞和夏候鸟家燕舒展羽翅拂水回是绍兴情景,而“见梅迎雪”则是李绅以前在故乡洛阳的光景。从李绅对于物候差异的敏锐感知中,我们体会到的是作者的思乡之情。
  也有诗歌利用气象物候的山地差异来表明某种具有微妙张力的情绪,如徐兰的《出居庸关》⑥,表达的是杀敌报国与留恋故土的情感张力,“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表达的是将士建功立业的雄心热情,但当看到“马后桃花马前雪”所体现的关内和关外暖冷气候的巨大差异时(因为居庸关所在的军都山是东北-西南走向,阻挡着季风的畅通,使得山脉两侧的气象物候有明显的差异),就无法不对关内温暖的家乡回头。这里,气候的冷暖不仅是自然事件,也是将士情感冷暖的隐喻,它把立战功的激情和可能面临的死亡与恋家国的温情之间的张力给凸显了出来,真有可能这一回头就是最后一次回顾啊。所以,理解这一首诗的关键是体会“马后桃花马前雪”这一句所蕴藏的情感。
  
  三、气象物候在表征某种情绪症候中的意义
  
  有些诗歌并不表现强烈的爱憎悲欢情感,而只是对于特定气象现象本身的关注。欣赏这类诗歌,主要体验的是其中涉及的气象情境,而不需过多寻求某种社会意义。如“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几:《三衢道中》)。这是描述浙江衢州的“干梅雨”,诗人倒是很享受这种“日日情”,它不直接涉及民生和阶级文化问题,理解这首诗不能离开对江南梅雨的体验和认知。
  任职四川忠州时,很是心灰意冷的白居易对于四川气候不大适应,他在诗歌中通过描述忠州“怪异”的气象物候表征了某种负面情绪,如《闻雷》,“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震蜇虫蛇出,惊枯草木开。”这些“奇怪”的四川气象物候处处让中原人白居易不爽,其“反感”和不适应的情绪可以在“瘴”、“穷”等语词选择中透露出来,最后一句就水到渠成地“点题”:“空余方寸心,依旧似寒灰。”
  我们来看看陆游在《大雨逾旬,既止复作,江遂大涨》中对梅雨造成的洪涝灾害的叙述:
  一春少雨忧旱 ,熟睡湫潭坐龙懒。
  以勤补懒护其短,水满城门渠不管。
  传闻霖潦千里远,榜舟发粟敢不勉。
  空村避水无鸡犬,茅舍夜深萤火满。
  前两联比拟性地说“龙”熟睡,导致春天少雨干旱,结果到农历五月“以勤补懒”拼命下雨,形成“水满城门渠不管”的大涝。后两联写洪涝对江南人的影响,说洪水灾害很大很广,陆游等一些官员忙于赈灾,形成“空村避水无鸡犬,茅舍夜深萤火满”的荒凉。这里,陆游没有给予什么社会意义评判,其情绪也比较潜隐,主要是“客观”地记述1180年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倒黄梅雨”造成的水灾情况⑦,陆游当得起“诗史”的称号。此类对气象物候现象本身不带强烈社会情感评述的诗歌颇有一些。如“花开花落无时节,春去春来有底凭?燕子不藏雷不蜇,烛烟昏雾暗腾腾”(李绅:《忆汉月》)是对广东高要一年四季如春的气象物候描写;“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每上一层冷一层,夹衣旋把重裘换”(赵翼:《高黎贡山歌》)是对山地物候垂直变化规律的说明;“江南季夏天,身热汗如泉。蚊蚋成雷泽,袈裟作水田”(范镫:《江南季夏》)是对江南三伏天酷热的幽默叙述;“成都六月天大风,发屋动地气势雄。黑云崔鬼行风中,凛如鬼神塞虚空。霹雳迸火射地红,上帝有命起伏龙。龙尾不卷或天东,壮哉雨点车轴同”(陆游:《龙桂》)是对飓风的记述……这些描述基本上就是诗歌的中心对象,其情感取向比较含蓄。这种诗歌在注重载道言志的中国文化氛围中,显得“微不足道”,除了从记述“历史”和“现实”的意义上被重视之外(如陆游),其他基本上都不在主流的文学史叙述之中(如李绅、范镫)。对这些诗歌的欣赏主要依赖于我们对中国气候特点的体验和认知。
  
  ① “气象”这里既指风、雨、雷、电、雾、雪等短暂天气状况,也指某地区较长时期内的气温、降水等的特点,后者的变化会影响当地植物、动物的兴衰枯荣和南来北往,形成征兆气候变化和季节时令更替的物候现象。
  ②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85版,第101页。
  ③ [德]马克思:《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5页。
  ④ [加]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剖析》,陈慧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07页。
  ⑤ 寒食节即清明节前一天,相传是纪念介子推而设的节日。
  ⑥ 此诗是1696年徐兰随安郡王出征“归化”的作品,全诗为“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⑦ 陆游记叙的江西旱涝灾害得到了史料的印证。据《宋史?五行志》记载,淳熙七年(1180),“各州、府、县春三月不雨,大旱,民饥”,“湖南春旱,诸道自四月不雨……绍兴、隆兴、建康、抚、吉、饶……皆大旱”(《宋史?五行志》四);但到了农历五月,江西部分地区暴雨,导致水灾,“袁州府五月大水,决田害稼。分宜夏五月丙辰大水。筠州大水,淹没田庐。南城庚子大水,龟湖桥圯”(《宋史?五行志》一上)。
  
  基金项目:教育部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编号为10YJC751041
  作 者:王东,文学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研究。
  编 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标签:中国古代 书写 气象 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