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阳光高考 > 正文

什么取俯拾 [金门:俯拾皆胜景]

时间:2019-01-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1949年10月24日,国共双方在东南沿海的金门岛上打了一次极其惨烈的大仗,大陆称此战为“金门战役”,台湾方面则称“古宁头大捷”。   因为这一战,60余年来,金门已成了海峡两岸最具宣示意义的地标。
  
  一
  金门实在是一个迷人的地方,这个孤悬在厦门外的蕞尔小岛,由金门本岛(大金门)、烈屿(小金门)、大担、二担、狮屿、猛虎屿、草屿、后屿等12个大小岛屿构成,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金门本岛东西长约20公里,南北最长处约15?郾5公里,中部狭窄处仅3公里,主峰北太武山雄踞中部,海拔253米,为岛上最高处。这里曾是明末清初军事家郑成功“北伐复国”的金厦根据地,也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攻台的跳板。历史上,郑成功与清廷之间在此发生过多次战斗。
  金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解放整个大陆后除台湾岛外留下的一个遗憾。大陆要取得金门才能进取台湾,台湾要保住它才能“光复大陆”。“外岛不保,台湾门户洞开”、“欲取台湾,先夺外岛”,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金门岛一直扮演着“反共桥头兵”的角色。国民党迁台后,金门自然成为战略要地,60多年前的那场战役更被国民党政府赋予了“匡复汉室”、“维护国基”之类的重要意义。两岸关系紧张时,金门是个戒备森严之地。
  很早就想到金门一游,直到2011年11月下旬,才终于实现这一愿望。
  我在厦门东渡国际邮轮码头通关,搭乘当日“新集美”号客轮,绕鼓浪屿,进入金门海域,走大担、二担南侧后直达金门水头码头。
  游船在海上行驶,我伫立船尾,看着船把海面劈成两半,浪花像剪刀一样向不同的方向飞去。客轮上飘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远处的岛屿由朦胧变得清晰,游人们激动得大呼:“金门!金门!”事后才知道,我们看到的只是大担岛。
  游客们很兴奋,拿起手中的照相机不停地拍照,可是我却兴奋不起来。出行前,我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将军的文章《金门战役检讨》,过去只知道金门一仗解放军打败了,却不知这场战斗打得如此惨烈。“1949年10月24日,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十四天,解放军28军下属三个团共9000余人渡海进攻金门,发起金门战役,在岛上苦战三昼夜,因后援不继,全军覆灭,是解放军成军以来唯一一次彻底的败仗。”
  且不论这场战役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我只知道金门一战,几千壮士血洒金门。英勇的解放军官兵,为了祖国统一,将生死置之度外,直到弹尽粮绝,大部分壮烈牺牲,剩余的被俘。战士们的鲜血染红了古宁头村,用村民的话说“黑土一攥血淋淋的”。
  无金门之战,便无今日之台湾。1949年,解放军解放全中国,国民党军主力一部分在西南,一部分在海南岛,一部分在中越、中缅边境,台湾岛内兵力很少,且“官比兵多,枪比人多”。当时,毛泽东的想法是:克闽境后,扫荡金、厦诸岛,尔后效郑成功、施琅故事,在福建造船,千帆竞渡,直取台湾。拿下台湾后,再回头收拾西南山河。倘若如此,历史将改写。但解放军却在金门战役中失利了。
  当国民党军在金门战役获胜的消息传到台北,蒋介石流下了眼泪,他深知这一战役的胜败对台湾意味着什么,连声说道:“这一仗我们全胜了……台湾安全了。”金门之战后,中国的统一大业被阻挠。
  二
  当历史的脚步匆匆走到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世界格局的改变,弥漫在台湾海峡上空的硝烟渐渐散去。1979年元旦,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有关“台湾回归”的9条方针。同日,时任国防部部长的徐向前发表声明:“台湾是我国的一部分,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为了方便台、澎、金、马的军民同胞来往大陆省亲会友,参观访问和在台湾海峡航行、生产等活动,我已命令福建前线部队,从今日起停止对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的炮击。”
  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1981年10月9日,时任中共中央主席的胡耀邦在首都各界隆重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建议蒋经国先生和台湾党政军及各界人士亲自来大陆和故乡看一看。并表示,愿意谈和不想谈都行。胡耀邦还说,蒋家在老家奉化的茔墓已经修葺,庐山美庐也保持完好,其他在台国民党高级官员的老家和亲属也都得到妥善安置。
  1985年,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之际,一部《血战台儿庄》的电影轰动海内外。这是自1949年以来,大陆人民头一次在银幕上看到国民党军将士在抗战中顽强抵抗、英勇牺牲的情形。次年4月,该片在香港举行了首映式。万民争看,轰动港岛。蒋经国听说后很是震惊,马上对“中央社”驻香港的负责人谢忠侯说:“找一个拷贝来看看。”
  1992年11月6日,时任金门“防卫”司令的叶竞荣宣布,金门地区从1992年11月7日起解除戒严。在这之前的43年里,金门岛一直实行戒严与宵禁,每当夜幕降临,居民一律不得外出,岛上实行严格的灯火管制,使入夜的金门岛如同一块巨大的海龟化石,一片死寂。随着戒严的解除,金门岛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三
  水头码头,是厦金来往船只停靠的码头,一切设施都被漆成浅蓝色。
  我们乘坐的“新集美”号徐徐靠岸。这里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既分散又集中。说分散,是金门总共有12个岛屿;说集中,是金门的人口几乎都集中在金门本岛和烈屿上。金门与厦门一衣带水、隔海相望。退潮时,金门马屿与厦门角屿岛最近的地方相距仅1800米。
  金门人经常去厦门市区购物。台北对金门人来说,则显得很远,大部分金门人只是从台湾电视中看到过台北。
  金门至今仍有无数的地雷区、铁丝网、碉堡和坑道。在金门的西岸、北岸,即靠近大陆的这一边,密密麻麻地布满碉堡。这些碉堡外表涂上迷彩漆,四周种了利剑一般的琼麻加以掩蔽,就连海滩上也布满“轨条砦”。所谓“轨条砦”,就是在海滩挖坑,灌入水泥,然后以45度朝外斜插一段废弃的铁轨,据说,它可以抵御登陆艇和坦克的进攻。如今,这些战争的遗迹成了参观的景点。锈迹斑斑的“轨条砦”早已变成了金门渔民养殖蚝(蚵)的“养蚝石”。
  以前这边的厦门叫“前线”,那边的金门叫“战地”;这边参加军事行动的老百姓叫“民兵”,那边参加军事行动的老百姓叫“民防”。当年,金门实行“地下化”,挖了无数坑道。据台湾《中国时报》称,金门的坑道密度之高、规模之大,称得上是个奇迹,像可容纳近千人集会的“擎天厅”、“花岗石医院”等都完全建在太武山中的坑道里,坑道之间还可以行车、始终保持着作战的机动性。
  金门军事设施地下化最早可以追溯到1949年,是由当时金门“防卫”司令官胡琏提出,并由日军顾问团“白团”设计完善的。《金门县志》大事志“蒋公与金门”篇中,曾有蒋介石1955年9月26日视察坑道工程的记载。坑道开挖,应在“金防部”司令官刘玉章的任内展开。
  相传刘玉章构建防御工事,先缜密计算好落弹承受力,验收方式是由参加施工的部队干部进入碉堡内,再用炮轰击。如此一来,就没人敢偷工减料。因此,金门工事特别坚固。
  1976年,胡琏在其出版的《金门忆旧》一书里专门提到这件事,将之称为“土行孙与穿山甲”战法,即把军事设施移往地下坑道,凭借金门坚硬的花岗岩地形挡住解放军的第一波攻击,然后再进行反击。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加上两岸军事对峙持续升高,特别是1958年“8?23”炮战,使得金门的地下防御工事在经历40多年的建设后,几乎遍布金门的各个地方,逐渐形成一个完整有效、战防兼备的作战体系。在这些坑道中,不仅有待避处、防护铁门、进出突击口、曲折射击位置、浅水井、双层机枪堡、发电机室等,甚至还配置1000多门重炮,使整个金门成为一只“大铁刺猬”。
  在蒋介石打算“光复大陆”期间,甚至还在坑道里开辟水道以容纳登陆艇,这就是如今已经成为观光景点的“翟山坑道”。
  翟山坑道位于古岗村古岗湖东南方翟山腹里,1961年开挖,耗时5年建成,分为坑道及水道两部分,皆由人工一凿一斧开凿而成。主要供登陆小艇泛水回转运补给使用。坑道全长101米,宽约6米,高约3?郾5米,水道呈A字形,全长357米,宽约11?郾5米,高约8米,可容纳40多艘小艇,坑道壁上还绘有小艇停泊号码,船只可以随时进出大海。战火远去之后,翟山坑道成为台湾军方最早交由金门公园管理处接管的观光坑道。
  翟山坑道为花岗岩构成,岩石坚硬,坑道内终年阴暗潮湿,据说当年固守在这里的官兵,需每天将棉被拿到外头去晒太阳,将水拧干,不然晚上就要湿冷一整夜。
  除此以外,金门地下要塞还有相当完备的生活体系,例如在太武山南麓、毗邻金门军人服务站的“迎宾馆”坑道,据说,新加坡前资政李光耀、歌星邓丽君、凤飞飞、白嘉莉等人都曾下榻于此,因此被誉为“地下希尔顿”。坑道长320米、面积6700平方米,内设有房间31间,86个床位,并配备了中央空调和闭路系统等设备,进去后感觉相当舒适。
  1980年落成启用的“迎宾馆”,是“金防部”接待贵宾的坑道宾馆,北端衔接南雄军医院,平日封阻,战时开通,使“迎宾馆”能立即变身军医院,安置伤患。迎宾馆二楼是邓丽君当年劳军资料展览和电视片播放,以及坑道里邓丽君住过的“018”少将级房,在其去世10多年后仍吸引许多参观者驻足、流连。
  由于台军实施“精实案”(编者注――1997年7月至2001年6月,台湾军队耗用5年时间实施“军事组织及兵力调整规划案”),金门驻军由辉煌时期的12万人减少至三岛(金门、马祖与澎湖)总兵力1万人左右。2000年5月,“迎宾馆”移交“金管处”管理,规划为战役史迹展场。
  在那个年代,不但军方有坑道,就连民间机关和住户也大多开挖有坑道。据介绍,仅由“金门战地政务委员会”下辖的“金门县民众自卫总队”出资,委托台陆军292师、127师工兵协建,于1978年3月14日开工,翌年6月5日竣工的“金城民防坑道”,动用经费1600余万元新台币。连接着金门政委会、金门县政府、金门调查处、金门县民众自卫总队、土地银行、自来水厂、金电公司、金城车站、金门邮局、金门县农会、金城镇公所、东门里和西门里办公所、国民党金门县党部、金门育幼院、金门高中、中正国小、金门幼儿园等,构成集防卫、党政、动员、经济运作于一体的地下网络。
  我戴着安全帽,走访了现在已供开放参观的金城民防坑道,坑道长达2559?郾2米,设有待避处25处、防护铁门25扇、进出突击口22处,曲折射击位置7处、2处双层机枪堡,并有1口浅水井,从这一头走到那一头足足花了半个小时。
  四
  闻名海内外的大担岛岩壁上“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心战墙,一直向着对岸矗立;与之隔海遥对的是厦门市环岛东路上的“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巨幅宣传牌。
  “金门炮战”后,蒋介石下令要把金门建成“三民主义模范县”,目标是“战斗金门、团结金门、富康金门”。但由于迭经战乱,金门经济一直以农业为主,加上孤悬海中,远离台湾本岛,长期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反而造就了这座海岛的独特风光:战地风光故迹遍布,数百年沉淀的闽南古文化源远流长。
  地下坑道等防御工事增加了小岛的神秘感。修葺如新的红砖白墙、燕尾飞檐、马背山墙,处处显示出闽南文化的优美音符。清代牌坊、侨乡骑楼、风狮爷、青石路、老榕树则充满闽南韵味。
  这里曾是经历炮火的小岛。所以房屋大都是两三层的房子,高楼大厦都是近年来新建的,不多。虽然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但现在金门人的生活并不贫瘠,甚至比不少台湾岛内县市还要好。金门的人口号称10万,实际在籍人口不过6万多,其中3万属于“幽灵户口”,即户籍在金门,而人在台湾本岛。这些人不愿把户籍迁往台湾本岛,是因为金门退休福利优于台湾本岛,便于将来退休之后能够享受金门的优厚待遇。
  金门的旅游纪念品是金门菜刀。游客来到金门,特别是大陆旅客来金门,都喜欢买金门菜刀作为纪念。金门菜刀的特殊意义在于菜刀的钢材来自于两岸曾经连续20年“单打双不打”的炮战弹片,若以一发炮弹可以打制40把菜刀计算,现在遗留下来的弹片可打制出8000万把“锋利、防腐、三年不用磨”的钢刀。古有“铸剑为犁”,今有“锻炮弹为钢刀”。小小钢刀,作为日用生活品,也象征着两岸从战争走向和平,是蕴含着深远意义的纪念品。(责编:王 容)

标签:金门 胜景 俯拾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