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阳光高考 > 正文

[简论行为学科的基本问题]研究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

时间:2019-01-2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行为学科的研究,最基本的问题是行为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问题。作为行为主体,在作出行为选择时,其主观性一般表现为必然性、完善性、至上性,而其客观性则表现为或然性、残缺性、非至上性,正是这一矛盾形成了主体行为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主观性的存在与作用极大地限制了每个主体行为的实际过程与具体效果。在市场竞争中,每个主体都在努力使自己行为的主观性接近于客观性,努力达到科学行为、科学发展。
   关键词: 基本问题; 行为主观性; 行为客观性
  中图分类号: B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2)01-0078-04
  
  On the Basic Problem of the Behavior Science
  SUN Yue-gang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of Shaanxi Weinan, Weinan 714000, China)
   Abstract: The behavior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he basic problem is that behavior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As actors, making behavioral choices, the general performance of the inevitability of subjectivity, perfection, supremacy, and its objectivity is manifested as a contingent nature, incomplete, non-supremacy, is the formation of this contradiction The complexity of the main course of action and uncertainty of the role of subjective existence and greatly limits the actual process behavior of each of the main and specific effects. Competitions in the market, each of the main efforts to make their actions is close to the objectivity of subjectivity, and strives to achieve the scientific behavior, scientif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basic problems; behavior subjectivity; behavior objectivit
  
   进入新世纪以来,行为学科的研究呈现出高涨态势,由于改革进入矛盾交发期,无论是社会微观组织,基层企业、学校、连队、乡村、社区,还是社会宏观层面,国家、政府的社会管理活动,主体的行为问题越来越显示出内在的意义和巨大的社会价值。一方面,主体行为的动因、状态及其结果,直接决定企业、市场与社会的发展效果;另一方面,主体面对各种压力、危机可能产生的行为变异,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影响社会的科学发展。
   理论的探索和实践的发展迫切需要弄清楚主体行为的基本矛盾,掌握不同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规律,明确行为哲学、行为科学与行为技术的基本问题。笔者认为主体行为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问题,是行为学科的基本问题,它决定和影响着所有其他的行为学科问题的研究和行为实践的进程。
   一、主体行为的主观性
   任何主体,无论是个体、群体或组织的行为都具有主观性。主体行为的主观性,指主体对自己行为的目标、手段、途径、条件、影响、各种制约因素、过程与效果的认识与感悟的总和。除了极为个别的偶然的盲目行为情况之外,一般的情况下,主体都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各种各样的预测、估计、分析、评价,最终作出决定性判断,进行决然的选择。主体情感态度的接纳反应与理性分析、信仰、理想、信念,这些主体的主观精神因素对主体行为发生的必然的影响,就是主体行为主观性的表现。
   主体行为的主观性既产生于行为之前,是主体是否进行某种行为、如何行为、该做怎样的行为准备思考过程。俗语言,凡事预则立。主体行为前的思考、比较、分析、研究非常重要,直接决定着该行为是否可行、应否举行,评估该行为的必要性、可行性与正负各方面的效应。对于一般的社会工程,这样的主观性论证往往非常重要,要花去很大的精力,很多的时间。像我国的三峡工程,是非常复杂的巨大的工程,从提出到施工,论证了近百年的时间。嫦娥登月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部开发战略等,涉及面很大,影响久远,都要经过详细的复杂的反复论证和准备。
   同时,这种行为的主观性认识,一直跟随着主体的行为进程,直到行为的结束。如果事先的评估分析得出了肯定的结论,选择进行某行为,那么主体就正式进入了战斗状态。具体的组织各种要素,动员各种力量,推进行为的进展。在行为推进过程中,主体自然要密切关注行为的各个方面,全面搜集行为的信息,分析行为的态势,随时进行各种适时的调整,完善原有的计划和方案,争取行为的最佳效果。主体的主观性行为方案,应充分估计到各种不确定的偶然可能,做好各方面的应急准备,使主观的预想与行为的实际进程尽可能一致,尽可能吻合。到行为结束,结果出来,主体再对全部行为进行总结,对行为的筹划、方案、准备做出总体性评价,并对各有功人员做出奖励和肯定,对各种失误进行分析和责任追究。
   主体行为的主观性,最主要的是事先的分析、预测与判断。这种预先的思考认识可能比较从容,时间比较充足充分,可以进行反复的调整、研究,反复论证,召开各种调研、听证会议,广泛集思广益,也可能非常紧张,几乎没有时间,必须瞬间决策。像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每一步该怎么做,下一步又该如何办。像战争中敌我双方激烈争斗,对下步行为如何选择,许多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几乎容不得主体的思考。这种情形对主体的逼迫形成了最为现实的严峻考验,尤能显示出主体的内在素质和综合能力。面对这些复杂的严酷挑战,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将军元帅,产生出了一群又一群英雄豪杰。这样的沧海洪流方显示出英雄本色,推进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这其中,也当然地淘汰了更多的平庸之辈和一大批知识能力胆魄一般的无奈人群。
   主体行为主观性的基本内容主要是三个方面、三个层次。一是行为的必要性,二是行为的可行性,三是具体的行为方案,各项应有的准备与行为推进的具体措施。
   行为的必要性。主体在发展实践中当面对一种新的变化了的环境,思想上首先的考虑是应该怎么办,必须要作出抉择:行动还是等待,生存还是死亡。如果要行动,那应该怎么行为,是这种还是那种行动。主体必须对某种特定行为的必要性作出明确地判断。二战德日是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他们的侵略行为,处心积虑,准备多时,早已作出判断,有了明确的态度,进行了大量的反复论证,从各方面搜集了资料,肯定了进行战争的必要性,找到了理论的根据。当战火已临头上,法国、捷克、波兰等欧洲国家竟毫无意识,毫无准备,英国被迫反抗,丘吉尔发表了措辞激昂的应战书,他们清楚地看到,如果不应战,可能是重蹈法国覆亡的结局。面对日寇的入侵,国民党政府一直消极应付,认为有国联的支持调解,日本不可能侵略中国,不会灭亡中国。而共产党人则看到了亡国灭种的危险。“七七”之后,毛泽东发表文告:华北危急!华中危急!中国危急!号召全民抗日。经过缜密地分析,毛泽东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敢不敢行为,应不应该行为,有没有比较充分的根据和理由,有没有必要进行行动,主体在主观意识中必须对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理清楚利害得失,看清楚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看准关键因素,作出客观的判断。
   行为的可行性。可行性思考是在必要性思考的基础之上,综合各种现实因素,考虑某行为是否可以进行,进行的各种条件具备没有,主要的关键性条件具备没有,还缺少哪些条件,这些缺少的条件是否有办法弥补上来。可行性考量主要是对行为的条件、因素的思考。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根本条件、关键条件与辅助条件、现实条件与经过争取可以创造获得的条件等等。如果主要的基本的关键条件都缺乏,那这一必要的行为就不能马上实行,而应该推迟。唐高宗与武则天墓是应该开掘的,具有发掘的必要性。但是条件还不具备,不具备可行性,就要推迟,等待条件成熟在行发掘。
   准备性思考与行为中的完善性补充性思考。在可行性思考的基础上,将各种有利的积极的因素调动起来,将各种必要的条件集中起来,努力造成积极的、进取性的舆论环境和争取创新的精神氛围。像毛泽东讲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排除和预防一切消极因素。在行为过程中不断调整主体的心态,主体之间的配合,不断完善行为的理论与方案。
   主体行为的主观性表现为主体的态度、自信心、行为的方案、策划、根据理由说明、宣传、策划、鼓动、组织工作。参与者对该行为的认同度、预期利益,行为组织者核心力量的形成、品牌与团队形象,核心人物与团队的知识经验积累、综合素质、诚信与责任等等。
   主体行为的主观性是推进和完成行为的基本要素和前提,是理想行为效果的基本保障,在相当的程度上制约着主体行为的进程,决定着行为的效果。成功的科学的发展行为要求主体行为的主观性尽可能的客观、全面、准确,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主体团队的素质与结构尽可能优化紧凑,保持生机与活力,富于创新进取的精神,在良性竞争与团队协作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从而为行为目标的实现打好基础。
   二、主体行为的客观性
   主体的行为同时又是一种达到特定目标、与行为对象环境的物质变换过程。这一过程作为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必然的具有客观性特征。主体行为的客观性是指主体行为的现实条件、外在环境、具体要素等主体意识必须承认、不能改变的因素对行为的制约性。这种客观制约性既包括主体之外自然的综合因素的影响,也包括主体自身的身体结构、体能状况、主体间的配合结构、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制约。
   主体行为的根源和基础是主体自身生存发展的利益要求、主观欲望。任何主体的行为都是主体为生存、为发展而发起的人为性活动。一方面,行为具有主观性,主体的主观因素,认知、情感、态度与信仰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甚至决定着主体的行为;另一方面,主体的行为又绝非纯粹的抽象性梦幻,而是为了达到主体生存与发展的特定目标,主体与外在环境条件,与特定客体对象进行的物质、能量与信息各个方面的交流置换过程。任何主体的行为都是两个方面的统一。这两种因素、两种性质的有效对结与配合,才可能使主体的行为得以进行下去,并有可能达到主体预想的目标。
   主体行为的客观性,首先是行为客体,也就是主体行为的对象。像愚公家族的行为对象就是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目标是搬走这两座山。中国人民在现阶段行为的对象就是经济、文化、政治、生态还不发达的状态,目标就是在这些方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任何主体的行为对象总是客观的、现实的、具体的。当主体行为指向某特定客体对象时,标明主体行为的目标也已经明确。当美国把目标指向朝鲜、越南、伊拉克时,它的战略目标即已确定,世人也已明白了。一般来说,主体选择行为对象是依照自己的需要、欲望和自己所处的特定条件,现实的可能与自己的实际能力,综合考量才确定下来。超越现实条件和实际可能的选择也时有发生。过小的目标、保守稳妥性选择也并非个别,只是在各种行为对象的不当选择经验之后,主体才会逐步地聪明起来。在复杂的条件下选择合适的对象,确定积极而现实的目标与任务,是任何主体必须承认、必须接纳的行为客观性的要求。
   行为对象本身是客观的、现实的事物,是特定的客体,是存在于主体之外但又与主体的生存发展具有密切联系的客观实在物,这是行为对象的固有性质。对对象的选择却具有主观性、随机性、偶然性。总体上看,全部的自然界、社会生活、社会存在都是主体行为的可能对象。但现实地看,只有主体身边的、与主体的现实生存发展紧密相关的事物,才可能是主体行为的现实对象。主体选择行为对象,除了自己的需要、欲望、情趣、认知因素之外,还要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传统习俗,道德风尚,社会思潮与社会心理,行业分工,科学技术,社会结合等都会给主体以不同程度的客观影响。
   主体行为的客观性,其次是环境条件。主体的行为总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而这些环境条件在相当程度上是主体自己不能改变的,必须依从的。包括气候、地理生态、沼泽、土地、水、矿藏等等件,还包括人口、交通、城乡分布、市场、学校、医院、经济状况、科技文化水平、政府管理、民主自治、宗教信仰、道德传统等等,这些都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主体的行为,影响到主体的选择。
   主体行为的客观性,最后就是主体所能运用、发现和动员起来的各种客观性、工具性因素。主体能够动员和组织起来的人、财、物要素,主体作用于对象时所能运用的中介性工具系统,都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特征。最基本的是劳动工具,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进行工农业生产和知识劳动中实际运用的各种劳动工具,最集中鲜明地体现出主体行为的客观性。还包括交通工具、医疗器具、工程机具、生活用具等,都直接有助于主体行为目的的实现。
   主体行为的客观性是主体行为一种基本性质,这种性质体现在主体行为的始终,表现在主体行为的各个方面。其中最为显著的体现就是以上三个方面。主体行为的对象、环境条件与手段工具,比较集中、显著地体现出主体行为的客观性、非主观性,不受主体主观因素干扰,不依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则运行变化着。
   主体行为的客观性也并非绝对。它只是相对于主体行为主观性而言的一种性质与特征。这些客观性的体现与表现,在主体的发展实践中当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主观性的制约和影响。因为这里的行为是主体的行为,而不是别的什么动物的行为。所以主体行为中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是不能绝对地截然分开的。
   三、主体行为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矛盾统一
   主体的行为也就是其主观性和客观性的辩证统一,是二者矛盾运动的现实过程。在主体的行为之中,其主观性与客观性紧密相联,不可分割又相互矛盾地运动着、变化着,共同推动着主体行为的进展。在全党全国学习贯彻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从行为学科角度,研究科学发展行为与非科学发展行为的联系与转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主体行为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具有不同的特征和作用
   一般地看,主体行为的主观性具有必然性、完满性、至上性的特征。主体进行某项行为,在主观意识中基本上理由都比较充分、根据比较得力,主体自认为这种行为非做不可,没有别的选择。在向别人和社会解释宣传时,以及在主体自己内心深处,都坚信此项行为非常必要,是“必须的”,理由是无可怀疑的。俗语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背着牛头不认脏”,就表明了主体行为的这种特征。在许多为自己行为解释说明甚至狡辩的场合,除了个别强词夺理的情况,一般都表达出主体意识的独立性、一贯性、完善完满性、自闭性和至上性,表现出不可动摇不可变更的坚定性特点。
   主体行为的客观性则具有或然性、残缺性、非至上性的特征。从客体环境条件的综合系统高度来看,主体行为的客观性表现出选择的多样性。任何一种行为在实践中都具有特定的或然性、条件性、偶然性与可替代性,任一行为选择在环境和内外因素上都不是最完满最完善的,都具有残缺性,非完满性,理由的非充分性和非唯一性,非至上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最好,只有相对的更好。从客观的视角看,主体的任一行为都不是最完满、最好的,都存在着客观性各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和限制,都存在着残缺瑕疵和可改进的可能空间。
   主体行为的主观性要求主体行为的独立性,主体行为与其他主体行为的明确的界限。在市场竞争背景下,主体的独立性要求很明显而且强烈,法律规范与人们的伦理认知要求明确主体清晰的财产界限,权利界限,义务边界,要求承认各主体行为的完满性、自主性与独立性,个人自我负责,主体间的行为不能越界、交叉与干扰。各市场主体要求产权明晰,权责明确,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只有这样才可能展开积极的公平竞争,促进经济的发展。但这样在伦理价值上容易导致个人主义。运用法律和社会制度明确与肯定主体行为主观性、自主性和合理的边界,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很有必要,但不能绝对和过分。巴菲特与比尔?盖茨的慈善行为启发我们,一方面必须肯定每个主体行为的主观性,承认主体行为及其效果的确定性联结。同时还应看到社会对每个主体的相融作用,看到每个主体的认知与行为的客观性、有限性、局限性,在适当的条件下,模糊某些边界也是非常必要的。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主体行为的主观性具有一定程度的非真实性、虚假性、表面性和暂时性,不能将之看作是绝对的真实。
   主体行为的客观性则要求主体不断地分析研究,思考根源,探索创新。任一行为都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都要受到各种因素的绝对性制约,都存在着残缺与无奈。清醒地看到这一点似乎很简单,实际并不容易。任何一个人,要指出他的问题,他的失误,对中国这么一个儒家传统文化影响深厚的国家来说,绝非简单。客观求实,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对大多数人来说,真正做到并不容易。
   主体行为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地位与作用也不相同。其主观性是积极的、主动的行为发起方,是主体行为的“热”的一方。而客观性是一直存在,我行我素,不受主体影响,并要最终影响主体,让主体服从自己,认同自己的一方,是坚定的特定的“不变的”、“冷”的一方。从一定意义上看,主体行为中的客观性、客体一方是被动的,既存的,“死”的。而主观性,主体一方则是具有生命力的、充满创造热情的“活”的一方。它们双方在主体发展行为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特点与作用。
   (二)主体行为中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对立统一
   主体生存发展行为的完整过程,也就是主体行为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过程。任何主体的行为本身都包含这两个方面、两个因素、两种性质、两个特征、两种作用,毫无例外。在主体行为的逐步推进过程中,主体行为的主观性不断靠近、不断趋向于其客观性,逐步地与其客观性相接近、相统一。而主体行为的客观性则不断地越来越真实、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整体性地进入主体的主观世界,融入主体的精神活动,并逐步演变成为主体知识与精神的核心内容和内在组成部分。马克思称这一现象为实践的对象性特征,主体在行为中将自己的主观性,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被自己作用改变了的“人化自然”、物质文化产品之中。而客体也在同一过程中把自己的本质、规律内化到主体的精神世界之中,结果是生产出了对主体具有特定价值的物质文化产品和一种新的、接受了客体影响的、进一步成长了成熟了的主体。
   (三)主体行为主观性与客观性在主体发展中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当主体行为成功,目的达到,就可以证明在主体行为过程中,经过主体与客体,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二者达到了一致,实现了它们的统一。但主体的生存不会停止,主体的发展还要持续,主体的行为会随着主体的生命运动永不停歇地推进下去,新的行为又要重复主体行为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矛盾运动,又要进行行为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相互作用,并逐步地在双重对象化的进程中使行为的主观性与客观性走向新的统一。
   在这样一个总体的持续的人类发展实践进程中,人类作为主体的总体,客观世界作为客体的总体,人类与自然、主体与客体、行为的主观性与客观性,这些矛盾的双方在人类世代发展行为的进程中会不断地相互靠近,走向越来越高度的统一。这一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断推进的过程,永远不会停留下来。每一次具体的行为,每一时代,每一民族,每一阶级的行为,都在特定条件下实现行为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但相对于人类总体的不断前进的更新的更高的统一来讲,则是相对的,存在残缺与瑕疵的、有限的、需要不断补充不断修正不断推进不断完善的具体的统一。
   在这样的人类行为总体进程中,主体行为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矛盾统一,具有一种康德所说的“先天综合判断”的特征。一方面人类的认知、情感、道德、信仰,即主体的精神世界不断接受不断按纳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的客观内容,综合越来越复杂的现实因素,走向复杂的综合、整体的整合。另一方面,人类主体所面对的客体世界,随着主体行为范围的扩展,也越来越展示出其广大性、系统性、网络性联结。行为的客观性本身在主体的行为进程中不断地呈现出自身的本真联系,一个越来越真实、越来越系统、越来越综合的行为客体不断地呈现给人类主体,这好像是上帝造就的一个“先天的”不断前进的“综合判断”的进程。
   分析主体行为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矛盾,研究主体行为的内在因素,概括归纳行为学科的基本问题,可以使我们更明确地把握主体行为的真实进程,从哲学理性的高度了解主体行为的内在规律。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充分了解人的行为的基本矛盾,自觉运用发展哲学的辩证思维,探究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们行为的总体特征与基本趋向,推进行为哲学、行为科学与行为技术的研究与探索,积极引导全社会各类主体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提供行为学科的理论引导与实践环境。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C]//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 版社,1999.
  [2] 庞元正.创新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J].哲学研究,2009,(7).
  [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 汪行福,王金林,赵伟.劳动、政治与民主――访安东尼奥?奈 格里教授[J].哲学动态,2009,(7).
  [5] 中共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 学习出版社,2009.
  [6] 孙跃纲.发展哲学概论[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校对:杨栓保]

标签: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