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演讲稿 > 正文

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高校做为全社会创造知识和传播知识最为集中的场所,其培养的学生必然是整个社会的精英,是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最重要构成部分。因此,高校培养的学生必须要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具有为祖国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这些信念的由来,都离不开持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且从始至终都应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的政策方针作为工作的指引,坚定不移地开展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无数的实践表明,科学而持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之一。所以,在高校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来都被看成是端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最好的“法宝”,也是我党的重要优势所在。但面对日益更新的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形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对象和着眼点早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变,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面对这些日益更新的环境形势,我们一方面要不断地改进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方法与模式的创新,以应对学生思想变化的步伐和出现的新问题;另一方面,如何把这种教育的效果保持下去,让学生能够长久地遵循在学校中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把这些获得的思想带到社会中去,不断影响自己人生的发展,又是我们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所以说,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创新性与长效性的结合体,归结到一起,最终的目的是要把思想教育的影响,在学生心目中长期地持续下去,也就是要建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本文拟通过对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和开展方式进行分析,旨在推进新时期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不断地与时俱进,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推进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
  一、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新时期,国际国内形势都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没有高水平的人才,是无法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说到人才,当然离不开大学生,但如何培养大学生,培养什么类型的大学生,就是我们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关键。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多次强调此问题。过去我们培养的学生单纯地要求一定要“根红苗正”,对学术水平要求不高,改革开放后,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高校培养的学生又开始转向以业务水平培养为中心。进入21世纪后,面对国内外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我们再培养大学生,不能单纯地培养思想道德品质或者培养业务能力,而是既要使大学生拥有深厚的学术知识,又要让他们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日。只有这样的人才,才可以经得住国际社会不断变动所带来的各种诱惑,才会更加全心全意的为了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所以,我们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大学教育的培养方向和教育成效,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一方面是保证思想教育的形式要多样,有利于学生接受,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教育的实效性。教育功在当下、利在未来,不仅影响学生的求学时期,还会影响到他未来发展的一生,甚至还会把取得的收获带到社会中,去影响周围的人。所以,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的意义是深远的,我们需要坚持地去探索和实践。
  二、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的践行思路
  1.创建优秀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性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是一种特殊的育人氛围,是时代精神在学校的反映,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一般来讲,校园文化包括校园中的建筑及景观、室内的设计及陈设,也包括学校传承依旧的校风及学风、人际关系及集体价值理念、心理氛围及各种规章制度,也包括学校成员间共同遵守的一些习惯的规范及行为准则。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方面主要是潜移默化地渗透,以一种理念指导着学生们不断形成健康而积极的思想,并不断前进。无论学生愿意与否,只要长期置身其中,肯定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校园文化所倡导的精神所形成的氛围的熏陶和感染,并将这种精神逐步地、不自觉地内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行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的性格是依靠环境塑造而成的,环境影响人的成长,因此以构建优秀校园文化为基础,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的构建,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新时期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还曾明确指出:“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在具体的学校建设实践中,要加强学术氛围建设、营造良好的助人为乐氛围、加大对思想道德模范的表彰力度,修建学习党报党刊的爱心书屋,倡导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团体,结合暑期社会实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并形成一种深远的后效应。
  2.以人为本,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学生灵魂的深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这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手段和目的的统一,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时代要求所决定的。具体来说,以人为本是一种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任何教育形式都要围绕以人为本开展。在具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我们需要通过充分尊重学生的特点、想法、个性,以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做为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根本。比如,有的学生脾气急躁,可以采用“耐心说服”的方式;有的学生性格倔强,可以采用“以柔克刚”的方式;有的学生性格耿直,可以采用“诚恳直言”的方式;有的学生自尊心强,可以采用“单独沟通”的方式。总之,思想工作的开展要区分对象、区分时间和场合,充分考虑学生的想法和接受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感觉到在学校中的“温暖”,感觉到真正有人在关心着自己。而当学生从心里接受了思想工作,自然这种影响也就会融入到学生灵魂的深处,形成一种长效的影响。
  3.提高教师素质,发挥教师“行为世范”的影响作用
  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学生,一位优秀的老师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尤其重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教育者自身都不能认真地践行一些道德规范,自身的道德观和人生观都模糊,那么如何去教育学生,更谈不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了。加强教师队伍素质的建设,一方面需要学校给予创造更多的培训机会,让教师在实践中接受更多的思想教育,丰富自身的教育素材,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加强自我提高,不断地学习,关于心理学、管理学、党建党史的理论知识都要学习。尤其注意搜集一些深入浅出的具有德育教育意义的素材,这样可以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时穿插进去,一方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让学生通过加深印象而自我反思。
  4.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对思想教育工作的深层次认可
  以往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效果不好,学生基本上都是“充耳不闻”,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师主导着思想教育的全过程,学生毫无主动权。在没有主动权、主体性不被尊重的前提下,学生当然不会去认真地听取“教诲”。因此,我们需要深入地转变这种思想,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通过活动感触到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进而深入地体会教师的教导。只有这样,高校中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是影响持久的教育。比如,以班级的学生干部为先导,结合一些学生活动,让学生们都参与到其中,发挥各自的才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比如河北农业大学学生以果树9301班的先进事迹为蓝本,以保定市话剧团的大型话剧《约定无期限》为模板,自编自导了很多相关形式的情景剧、舞台剧,感动了千千万万的学子,收获了非常积极的成效。学生之所以能深入地领会这种精神,关键在于自我能动性得到了发挥,通过深入地实践,真正体会到了思想教育的内涵。显然,这种方式下学生所受到的教育一定是一种持久性的教育,是一种深深烙印在心中的教育。
  总之,“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不管什么类型的学校,不管什么规模的学校,也不管是什么层次的学校,我们一定要坚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给学生如何做个真正的人。高等学校是青年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站,是“教育产品”生产的最后一个车间,大学生将从这里迈向社会,去迎接社会和市场的检验。因此,如果高校培养的学生不合格,那么影响的不仅是某一个人,很可能影响的就是整个民族的发展。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力度,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培训和教育,使学生的思想持续地升华和净化,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名拥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可以为祖国和人民甘于奉献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标签: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 长效机制 高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