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异地高考 > 正文

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 [坚持创业创新创优走出一条富裕的现代化大农业之路]

时间:2019-02-0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2012年全省“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   坚持以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为牵动,以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提高工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为抓手。以现代化大农业“八化”建设为整体规划和目标,以建设大水利、应用大农机、推广大科技、开展大合作为当前工作着力点。力争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200亿斤,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省委农村工作会议近日在哈尔滨隆重召开,省委书记吉炳轩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牢牢抓住有利的条件和机遇,着力推动“三农”工作创业创新创优,走出一条富裕的现代化大农业之路。
  2011年,全省“三农”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114.1亿斤,跃居全国第一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90.7元,同比增长22.2%,牡丹江和鸡西两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大关。大水利建设如火如荼,抗旱除涝能力进一步增强。大农机建设强势推进,综合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大科技建设硕果累累,农业科技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大合作建设方兴未艾,场县、院县等合作共建进一步深化。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小城镇建设热火朝天,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农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和科技工作者努力工作,以及广大农民群众辛勤劳动的结果。
  吉炳轩强调,农业艰辛、农村落后、农民贫穷,一直是“三农”工作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历史文化渊源,农业始终都是最质弱的产业,农村始终都是最困弱的地区,农民始终都是最贫弱的群体,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彻底改变。生产环境制约,农业生产始终要面对各种自然灾害,而且还必须紧扣农时节令,遵循自然规律。生产条件落后,农业生产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是人工劳动,农业机械化程度还远远不够,农田水利设施仍然十分薄弱,农业科技装备水平还很低,农业实现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生产方式陈旧,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难以实现社会化大生产,迫切需要积极探索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多种实现形式,提高组织化程度,形成农业规模效益。劳动价值低廉,由于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差别和社会地位差别以及有关社会管理制度的制约。使农产品价格长期偏低、农村劳动力收入过低问题还没能找到一条很好解决的路子。商业贸易不活,目前多数农村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商贸产业体系和发达的商贸物流体系,延缓了农村市场化进程,成为农村加快发展的新瓶颈。基础设施不足,交通、通讯、电力、给排水、供暖、供气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缺乏必要的基础保障和条件支撑。公共资源欠缺,城乡公共资源占有不均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改变,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需要。金融市场乏力,农村金融市场基础薄弱、功能单一、设施落后,造成农村资金来源少、外流大、缺乏活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对这些方面的问题,都应该认真研究并努力去进行解决。
  农业能不能发达,农村能不能繁荣。农民能不能富裕?需要我们认真总结推广“三农”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这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关键
  吉炳轩强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不论全国还是龙江,都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现代农业、发达村镇、富裕农民的典型,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趟出了路子、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有的坚持以工富农,通过发展农村工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率先实现小康,让农民增收致富。有的坚持以商富农,通过发展农村商贸流通业繁荣农村消费市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业发展和工业升级。有的坚持以牧富农,通过发展畜禽养殖业搞好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投资少、见效快、回报高。有的坚持以渔富农,通过发展水产养殖业带动旅游、餐饮、物流等产业兴起,开发潜力巨大。有的坚持以游富农,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农副产品加工、手工艺品生产、交通运输等产业兴起,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有的坚持以特富农,通过发展特色种植业打造出外部市场所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让百姓致富增收。有的坚持以粮富农,通过发展粮食生产培育种粮大户、实现规模生产,依靠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实现致富。有的坚持以劳富农,通过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向城市、投身到工商业活动中,实现农民增收致富。这些致富典型充分证明,农业是能够发达的,农村是能够繁荣的,农民是能够富裕的。致富道路在哪里,道路就在脚下。致富道路千万条,哪条适合走哪条,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艰苦创业、开拓创新,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致富路子。
  龙江的优势是什么,龙江的潜力在哪里,龙江的路子怎么走?需要我们认清优势、认清潜力、认清道路,这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根本
  吉炳轩强调,龙江具备土地资源优势、水利资源优势、机械装备优势、科技研发优势、农垦示范优势、规模经营优势、产品质量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只要把这些优势充分发挥好、利用好,龙江农业发展就一定能够大有作为。龙江农业发展潜力巨大,潜力就在土地合理利用中、水利工程建设中、大型农机装备中、科技成果推广中、农垦示范带动中、合作组织发展中、产业项目开发中、名优产品打造中、种植结构调整中、深化改革创新中,只要把这些潜力充分挖掘好、释放好,立志创业,奋力开拓,敢于攻坚,勇于克难,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富裕的现代化大农业之路。
  吉炳轩强调,龙江农业发展思路已经十分清晰,这条道路就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以水利化、机械化、科技化、合作化、产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生态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道路。
  一要大力推进水利化建设,在提高农业抗旱除涝能力上实现新突破。坚持把水利化建设作为扩大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掀起水利建设新高潮。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全面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二要大力推进机械化建设,在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加快组建和规范发展大型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强现代农机作业区建设,不断提高作业标准。大力发展现代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业,不断提升我省农机装备制造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三要大力推进科技化建设,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建立和完善新品种选育、引进、繁殖、推广紧密衔接的现代种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农业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切实做到“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提高农业设施科技装备水平,积极推进农业数字化、信息 化、智能化建设。
  四要大力推进合作化建设,在开展社会多方面大合作上实现新突破。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产学研融合,使先进技术快速转化为农业生产能力。深化垦地合作,重点实施设施共用、科技共建、产业共兴、人才共育、服务共享工程。
  五要大力推进产业化建设,在提高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上实现新突破。不断扩大绿色(有机)作物种植基地面积,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优质充足的原料保障。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实现由农产品生产大省向农产品加工大省转变。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现代畜牧业,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优质畜产品供应基地和畜产品对外出口基地。
  六要大力推进市场化建设,在搞活农村商业贸易流通上实现新突破。加快培育市场营销主体,建设完整的农村商贸产业体系和发达的农村商贸物流体系。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扩大我省农产品市场占有份额。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叫响农产品绿色、有机、安全、放心品牌。瞄准国际市场需求,加快外向型农业发展步伐。
  七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在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探索合作共建的新途径,着力打造类型多样、各具特色、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小城镇群。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努力建设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大镇、边贸强镇、旅游名镇。完善城关镇和区域中心镇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坚持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统筹规划,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为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提供制度性、政策性保障。
  八要大力推进生态化建设,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完善林业生态体系,筑牢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生态屏障。切实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保障农产品优质安全。着力抓好土壤肥力建设,改善和恢复耕地自然产出能力。大力发展农村清洁能源,推动农业低碳经济发展。
  切实加大“三农”工作推进力度,努力提高服务“三农”工作能力水平,全面完成“三农”工作各项任务
  吉炳轩强调,要全面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这次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力以赴抓推进,不折不扣促落实,坚决完成各项任务。要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优化种植结构,大兴农田水利,加快农机化步伐,建设水稻育苗温室,加强土壤肥力建设。要突出抓好蔬菜生产,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抓好反季节蔬菜生产,提高冬季窖储能力,优化生产布局,力争在全省逐步建立起区域化蔬菜生产基地。要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把大农业打造成大产业。着力培育和发展重点产业,搞好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加强绿色食品品牌和基地建设。要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民多渠道增收。加快发展畜牧业,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做大做强劳务产业,积极发展非农产业,加快培养实用人才。要突出农业科技地位和作用,引领和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明确农业科技攻关方向和重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大力发展现代种业。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更加注重提高合作社发展质量,支持和引导合作社走联合发展之路,支持合作社自办加工企业,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扶贫开发。
  农业农村发展的大好形势来之不易,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保障和推动。围绕重点项目、主导产业、优势区域有效整合“三农”资金,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各级干部服务“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标签:创优 之路 富裕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