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音乐高考 > 正文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浅议] 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大部分学生觉得数学高度抽象,学习枯燥乏味,因而望而生畏,却而止步。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调动他们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呢?我认为应首先从课堂教学做起。课堂教学是当前中学教学的主要形式,但它不应单纯由教师传授知识和经验,而应是师生互动,共同成长。下面是本人在教学教改中的点滴经验,仅供同行参考。?
  
  一、 鼓励学生给教师评分,教学相长有利于教师检查课堂效果。?
  
  往往有这么一种情况,教师花费较多精力设计的教案,学生却并不感到满意,为此我采用以下方法作调查:课后,发一张表格给每位同学,要求他们客观地给这堂课打分(5分制),并写出简单的评语,有啥说啥,不署名。这样一来,5分、4分、3分、2分都有,有些甚至说得非常刻溥。有一次,我经过充分准备,上了一堂《数列》复习课,自认为是成功的,结果不少同学打3分,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一道例题的解法不够满意。此题如下:七个实数排成一排,奇数项成等差数列,偶数项成等比数列,且奇数项和与偶数项的积的差为42,首尾两项与中间项的和为27,求中间项。我是这样讲解的:设这七个数依次为 (d,q分别是公差公比)。?
  
  因为b?2q?2+2bq+6=0无实根,所以bq=2得中间项为2。?
  有些评语这样写道:“你要我们设得巧,而老师却设得欠巧!”课后我反思:若将七个数设为a-2d,bq, a-d, b, a+d, bq, a+2d。那么计算简捷许多,同学的“设法欠妥”暗示了我:可能有较为巧妙的设法. 让我的教学水平又一次长进,这正是教学相长的一条有益途径。?
  
  二、 鼓励学生上台试讲,师生共同评议?
  
  每次讲课结束,我都把下次讲课的内容告诉学生,让他们预先备课(每人每学期准备一册“学生备课笔记”)。上课时,提名一位同学上台试讲(有时要事先通知),一般是轮流进行,要求学生在25分钟内讲清主要内容,并试谈体会,随后根据试讲情况,师生共同评议,这样既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讲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讲解内容予以肯定和综合提高,进而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
  有一次,一位同学上台复习组合数公式,他写出了组合数公式并加以推导之后,举出书上的一道复习题:“一堆零件如图(图略):第一层(最顶层)1个,第二层1+2个,第三层1+2+3个…求n层的零件总个数”。该同学抄完题后,同学们就窃窃私语道:“这道题怎样用组合数公式?”该同学目视四周,从容地往下讲:?
  依题意即求:S?n=1+(1+2)+…+(1+2+…+n)?
  所以数列的通项可写成:a?n=1+2+3+…+n=n(n+1)2?
  这样可将原式转化为:S?n=1×32+2×32+…+n(n+1)2?
  矛盾转化,可导致组合数公式的直接应用:?
  第一项:1×22=C?2?2=C?3?3?
  原式可写为:S?n=C?3?3+C?2?3+C?2?4+…+C?2?n+1?
  由组合数公式:即C?3?3C?2?3=C?2?4 即?
  S?n=C?2?4+C?2?4+C?2?5+…+C?2?n+1?
  S?n=C?3?3+C?2?5+C?2?6+…+C?2??n+1??
  如此继续下去?
  S?n= C?3??n+1?+C?2?? n+1?=C?3??n+2?=(n+2)(n+1)n6?
  同学们一致反映转化得很有新意,都拍手叫绝!?
  
  三、 改革课本例题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教师都要讲解例题,教师一般认为课本例题总带有普遍指导性,是知识运用的典范、教师必讲,这才叫忠于教材。经过多年的探索,忠实于教材并不等于每例必讲,通过学生自行阅读能理解的,可以不讲或略讲,这样不但可以节约时间,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些学生认为课本上出现的例题解法总是最佳的,用不着去考虑别的解法,其实不尽然,如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几乎所有教材和教辅资料都是用同一种方法,它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解法,但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采用以下解法:?
  由于a?1、a?2、a?3、…a?n依次成等比 ?
  ∴ a?2a?1=a?3a?2=…a?na??n-1?q(公比)?
  由等比定理:a?2+a?3+…a?na?1+a?2+…+a??n-1?=q(a?1+a?2+…+a??n-1?≠0)?
  即S?n-a?1S?n-a?n=q?
  化简整理得:S?n=a?1-a?nq1-q?
  亦即S?n=a?1(1-q?n)1-q(q≠1)?
  这就推证出了异于课本的证明。?
  对于较难的例题,抓住问题的关键,可以引导学生爬梯子,由学生步步攻克难点,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教师填鸭式讲解。?
  例如解答这样一道习题:?
  求证:C?1?n+2C?2?n+3C?3?n+…+nC?n?n=?n•2??n-1?????
  证法(参考书上):?
  kC?k?n=kn(n-1)…(n-k+1)k!=n•(n-1)(n-2)…(n-k+1)(k-1)!=nC??n-1???n-1?…?
  令k=1,2,…n并将所有几个等式相加,便有C?1?n+2C?2?n+3C?3?n+…+nC?n?n=nC?0??n-1?+nC?1??n-1?+nC?2??n-1?+…+nC??n-1???n-1?=n•2??n-1??
  分析以上证明,第一步较为新颖,教师还可另辟蹊经,启发诱导如下:?
  ∵S?n=C?1?n+2C?2?n+3C?3?n+…+(n-1)C??n-1??n+nC?n?n?
  ∴S?n=nC?n?n+(n-1)C??n-1??n+(n-2)C??n-2??n+…+2C?2?n+C?3?n?
  又∵C?m?n=C??n-m??n?
  将上两式相加得?
  2S?n=2n(nC?1?n+nC?2?n+…+nC??n-1??n) 即2S?n=2n+n•(2?n -2)?
  ∴S?n=n•2??n-1??
  同学们感到这样的证明比较自然、巧妙,让“旧题”有了“新意”。?
  通过这几年对例题教学的探索,充分活跃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切实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所教班级涌现一批数学学习尖子。?
  
  四、 课堂上强调教学解题的辩证观点?
  
  《教学大纲》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中用唯物辩证法阐释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思维清晰,思路开阔,同时促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自觉运用辩证观点审题和解题。?
  例如:该三棱锥VABC的三个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都是β、它的高是 h,求这个三棱锥底面的内切圆半径。?
  一位同学说,抓住了三棱锥三个侧面与底面所成的角都是β这一矛盾特殊性,就自然地联想到,垂足是否在底面特殊位置上。运用矛盾特殊性和普遍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就打开了解题思路。?
  教师在教学生解题过程中不能静止地看问题,不宜把数形看成固定不变的事物,要树立运动思想,运用辩证观点,便容易得出正确结果,数学学习也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标签:教学改革 课堂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