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音乐高考 > 正文

【职教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剖析与应对策略】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2005年11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此项决定为各省、市人民政府制定“十一五”教育计划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任务,各级教育部门也相继召开职业教育的会议并制定出相关的实施方案,大多数地区将每年的高中段招生普、职生之比规定在大约1:1的对等程度,部分地区甚至扩大到4.5∶5.5。这对职业学校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然而,众所周知,大部分家长依旧青睐于自己的子女就读“普高”,少数中考总分未达普高最低录取分数线的学生家长甚至千方百计找关系、托人情不惜重金让子女跨进普高的大门,跻身于普高生的行列。因而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各学校后一半的学生,在这些职校生中,就读于理工科类(机电一体化、电子电工、数控加工、汽车维修等)的大多数是男生,往往50人左右的班级中女生不足10人,甚至个别的班级是清一色的“和尚班”。就语言学科来说,一般男生的平均成绩低于女生,英语学科更是如此。我连续多年担任机电一体化班的英语教学,对几届学生的中考成绩作了统计和分析,均发现英语成绩的及格率为所有中考学科最低,优秀率几乎为零,平均分在60分~70分之间(满分为125分),可见职教生英语成绩之低下。鉴于如此低的成绩,笔者对刚入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剖析了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并根据不同的成因确定了应对策略。
  
  原因之一:缺乏对英语这门语言的正确认识。
  
  通过调查发现,进入职业学校的绝大部分学生包括他们的家长都认为:就读小学低年级时,由于其它功课的成绩平平,一向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和欢喜。因此高年级开设英语课程后,一开始对其就没足够的重视,再加上英语学科中大量的单词、句型、对话甚至课文内容需要背诵,由于这些学生平时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下子增添这么多需要默写的东西,他们接受不了,成绩逐渐下滑甚至一落千丈。进入职业学校后,有些学生(包括家长)认为:选择职业学校就读只是为了混一张中专或职高的文凭而已,因为初中毕业时年龄还小,找不到工作,与其呆在家无事可从或混在社会上学坏,还不如进“高级托儿所”(社会上家长对职业学校的称呼)让学校老师托管三到五年,因而在他们眼里学不学好英语无所谓。还有的学生认为就读于职业学校,只要学好一门专业,掌握一种技能,与英语成绩的好坏不相干,学不学英语也无所谓。
  应对策略:正面引导,使学生重新认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针对学生的这种片面想法,我在给一年级新生上第一堂英语课时,重点阐述国家教育部门开设英语学科的重要性以及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必要性。我告诉学生: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当今国际间进行交流的世界第一通用语言,其用途的重要性和广泛性是不用置疑的。在网络信息瞬息万变的今天,英语这门语言已成为时代信息交流的首要载体。随着中国加入WTO,与国际社会交往机会的日益增多,英语作为国际间的交流功能越来越凸现,无论是在职场、社交、贸易、文化交流活动中,英语已经成了一种必要的交流工具,英语水平自然就成了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方面,英语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素质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越来越多的国民开始学习英语,为的是有更多的机会与外国人进行交流,让更多的外国人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习俗,更好地了解中国经济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身为中学生的你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有什么理由或借口不学好英语呢?
  
  原因之二: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
  
  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英语时,往往会有较大的兴趣,但随着所学内容的增多及难度的增加,再加上学习方法不当,又缺少适当的语言环境,特别是为片面追求升学率及平均分,教师常采取的单一以朗读单词、操练句型、讲解语法为主,忽视创设互相交流的情景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对英语的兴趣逐渐减弱。久而久之,枯燥乏味的英语学习使学生把学习英语视作为一种负担,从而影响了成绩的提高。
  应对策略: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心理学家之父皮亚杰也曾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所以,兴趣是一种直接推进学生进步的内动力。学生一旦对英语有了强烈的兴趣,就会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英语新课程标准
  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可见以“任务型教学”为模式的英语课堂教学正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我对这种模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由于职业学校一年级的英语教学内容简单浅显,单词、句型大多在初中阶段已学过,对话、课文的题材紧贴现代生活,这一切都为我在课堂开展“任务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方便。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互相交流的情景,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在给学生布置任务前,我常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在教师布置任务后,就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和问题先进行课堂讨论,开展合作学习,然后每组派出部分代表进行交流表演,教师对这部分学生根据交流表演的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分,并对讨论热烈、合作积极的小组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适当的奖励。在这种以“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为核心的“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收获:优等生得到了发展,中等生得到了锻炼,学困生得到了帮助和提高。经过一阶段的尝试,我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一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变“厌学”为“乐学”。同时,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主动地获取了知识,感受到了成功的乐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及创新能力。
  
  原因之三:缺乏学习英语的自信。
  
  通过调查发现,造成职业中学学生学习英语不自信的原因在于他们初中阶段时就有的不良学习心理的延续。从问卷调查表明:初中学生的贪玩心理对日益增多的单词学习产生了逆反效应,多次考试不理想,老师的批评与家长的指责,更加重了这一心理,形成恶性循环。另外,一部分学生由于没有掌握好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很低,随着知识难度的加深,由于一时知识没理顺,导致节节脱节,因而在学习上时常碰壁。于是“比别人差”、“我不行”的心理慢慢地根深蒂固,最后对学习失去信心。
  应对策略:榜样引导与表扬激励,重拾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
  自信心是指一个人对其自身能力、自我发展的肯定。自信心强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相信自己能获得成功。自信心作为一种积极进取的内部动力,其发展水平是与活动的成败相对应的。正如范德?比尔特所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可见自信心对于一个人今后成才的重要性。我常用“疯狂英语”的创立者李阳的亲身经历来激励学生。李阳在大学一二年级时曾多次补考英语,但他并未自抛自弃,经过四个月的艰苦努力,在1988年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一举获得全校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李阳绝对是中学生学习英语的榜样。我常对学生说,基础差不要紧,关键是要树立起学好英语的自信:别人可以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我们也一定能!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上,我常鼓励学生大胆开口,不必害怕出错。对学生各种各样的回答我都给予肯定和鼓励,如:“Well done. ”“Excellent! ”“A good job.”“ Very clever. ”“Wonderful!”etc.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发言是安全的,自己的建议是受重视的,体验到自我表现的成就感。即使学生回答不上,我常用“Never mind.”,“No problem.”,“Thank you. Think it over.”等一笑了之。对于愿意与教师自动进行交流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并给予一定的加分奖励。在作业批改的同时,我也常给学生一些鼓励性或表扬性的评语,如:“Try again. Remember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Good. I’m sure you will do better next time.”,“I’m pleased that you’ve made more progress recently.”,“Your handwriting is very beautiful.”等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总之,自信心是一个人的潜能源源不断地得以释放的精神源泉。作为教师,只有实实在在地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才能使学生走出自卑,走向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原因之四:缺乏教师的关爱。
  
  职业学校学生的生源,主要是初中阶段的中下生,以及一部分“差生”。在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三阶段,由于升学率的要求,绝大部分教师把大量的精力和注意力都花在“优等生”身上,而对于所谓的“学困生”,却少有耐心,听之任之,使他们成为班级中的“弃儿”。他们在心灵中饱受着同学、老师失望甚至歧视的目光。这类学生往往带着失败、自卑的灰暗心理走进职业学校,他们的心情大多处在抑制状态,对英语学习没有任何兴趣。
  应对策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和谐的课堂气氛。在师生关系中,情感有着巨大的凝聚力。教师应以真诚的情感对待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使其精神上受到鼓舞,从而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因此,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上,我不仅用语言,而且还借用表情、眼神、嗓音等非语言的形式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信任与友爱。我常常将微笑与鼓励、自信与快乐带进课堂,以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我常常融入到小组中去,与学生共同参与,或解答学生的疑点,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切感和美感,从而在欢乐的气氛中获取知识。课后,我常放下架子和学生交朋友,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倾听他们的心声,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师生心与心之间的沟通,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由于职业学校中大部分学生是住宿生,我常在课余时间利用班主任的身份走进宿舍,关心他们的生活。天凉了,提醒他们晚上睡觉要关好门窗;春秋季节,让他们多开门窗以保持通风;平时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钱财;并经常就天气的变化提醒他们注意穿着。每当学生出现身体不佳,我常陪同就医。学生对老师的话最敏感,对老师的眼神最在乎,我“慈母”般的关爱常常使他们感动无比,从而产生亲近以激发学习英语的动能。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关爱就是最好的激励和鼓舞”。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总之,职教生英语学习现状的形成原因是颇为复杂的。这部分学生有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的知识基础及不同的学习态度,个性特点,转化他们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职教英语工作者积极探索,不断积累经验,多给学生一份关爱,最终一定能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真正地感受到愉快。
  (王燕 江苏省常熟市职业教育中心 215500)

标签:职教 英语学习 剖析 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