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艺术高考 > 正文

运用例证法写一个片段150字左右【让例证为作文增辉――素材运用之“例证出彩”】

时间:2019-01-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名师指津   我们常说,课本就是一个作文素材库;我们更提倡同学们博览报刊,广采时文英华,消化吸收,为我所用。那么,平时学习、阅读所得的素材,怎样合理应用于考场作文呢?最常规的方法自然是直接引用,用作议论文中的例证。具体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择最恰当的论据
  所谓最恰当的论据,就是真实典型、确凿可靠,能充分有力地证明论点。一句话,就是最能符合论点需要、为论点服务的论据。
  要挑出这样的论据,必须对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辨析,确保论据和论点在本质上相吻合,即二者的内涵是一致的,联系是具体的。例如下面一段文字:
  “玩物”与事业之间,也有某种内在的联系,甚至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喜欢养鸽,鸽子放飞时飞得很高,他用目力辨别飞得很高的鸽子,使眼睛灵活自如。这种将业余爱好与专业结合起来的做法,受益可谓大矣!
  “梅兰芳养鸽”的内涵有两点:一是表明梅兰芳“玩物”,二是说明京剧大师借鸽子放飞锻炼目力,“使眼睛灵活自如”,使自己塑造的舞台形象更具神采。这就揭示了“玩物”和事业之间“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它和论点的内涵是一致的,联系是具体而紧密的。如果将论据换成“养花”“骑马”“玩蟋蟀”,就可能和论点只在现象上沾一点边,内涵不可能一致,联系也必然不具体,这样就扣不住论点了。
  其次,要注意论据的推陈出新。选择论据,自然要挑自己熟悉的;感觉陌生、缺乏把握的,必然难以驾驭。但是“熟悉”(相对作者而言)不等于陈旧。所以选择最恰当的论据,包含了要选择新颖的时代感较强的新鲜素材。请看2011年全国卷(新材料作文“最诚信的业主”)佳作《诚信行天下》片段:
  有时候,坚持诚信虽可能蒙受损失,我们却须明白,我们坚守了世间宝贵的美德。
  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之子法埃同,因为没人相信他的身份,受尽同龄人的嘲笑。当太阳神带领他游玩圣殿,这位意气风发的父亲向儿子许下“满足你任意一个愿望”的诺言。当法埃同提出驾驶太阳马车时,诺言成了悲剧。无人能控制的太阳马车驾着法埃同划过天空,万物焦灼,生灵涂炭,法埃同也被处死。然而,这个故事在西方却是壮丽的诚信寓言,这是一对父子为了践行“诚信”这一宝贵美德,用生命燃烧的壮丽画卷。
  在这里,“法埃同”一例本身就有新意――绝不与一般考生雷同,且作者的相关评说(“然而……”)出人意料而合乎情理;同时,它又与供料中的“为守住诚信而放弃500万”暗相契合,可谓耐人咀嚼。
  再次,要注意对论据的灵活剪裁。一个可作为论据的具体材料,往往具有多面性,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就可发掘出不同的意义,所以,一个论据往往能说明许多道理。如“史铁生身残志坚”,从作家的成长经历着眼,可说明“只有经历过人生风雨的洗礼,才能领略谦逊与感恩的力量”(参见2011年湖南考生的《成熟之后》);从他为我们留下了《合欢树》《命若琴弦》等著作的角度分析,可说明“关于史铁生的一切都没有过去,对于所有面临劫难却又不言放弃的人而言,韶华永驻”(参见2011年上海考生的《停驻韶华》)。选择最恰当的论据,就必须根据论点的需要,在叙述论据时灵活地剪裁。比如《成熟之后》一文,是这样叙例的:
  那位“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的史铁生,年青时饱受疾病困扰,脾气暴躁,经常对母亲的关怀以怒相报,囿于自己的小天地而难以自拔。时间流逝,母亲“走”了,史铁生在地坛里,在合欢树下,慢慢成熟。他笔下流淌出的柔柔文字,满是对母亲、对周边人的感激,满是对生命的赞美与热爱。他的变化让人动容。朗费罗说,每个生命都是会下雨的。就是在种种挫折之间,人们走向成熟,走向更为高远的人生境界。
  二、以丰富的论据凸显力度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论据充实的作文不仅内容厚实,而且会呈现出斑斓多彩、引人入胜的面貌。“材料丰富”有两个条件,一是不同内容具有相对的意图一致性,从而使中心走向鲜明;二是不同内容有各自的代表性,使整体内容具有较大的涵盖性。
  2011年广东卷满分作文《回到原点(电影《让子弹飞》让人捧腹之余)》就是一个范例。文章围绕“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这一观点展开论述,材料丰富,层次分明:先是以《让子弹飞》中的张麻子为例,引出观点,夺人眼球;再引毕淑敏的一句话(“额头上没有一丝皱纹的美人,怕血管里流动的都是水”)拓展开去,深化自己的思考;接着,以自己对空乘人员的体验为材料,强化观点;继之以马寅初“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事迹,突出“坚守原点者业已登上一个道德的高台”,加深了对观点的阐释;最后联系现实,以“回到原点,重拾本真,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作结,引起读者深思。综观全篇,论据涉及面广而指向鲜明――均紧扣“人的真性情”这一入题角度,笔端含情又雄辩滔滔。看得出来,本文作者是位把书读透、化素材为自己思想营养的积淀丰厚的考生。
   三、引用论据后还要有透彻的分析
  在说理类作文中,例证要出彩,离不开作者对论据意蕴的深透揭示。换言之,切不可事例举过就完事,而要围绕所论证的观点,对所举事例加以分析,或阐述影响,或论述作用,以使论点、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趋于紧密,并使文章见地高超。比如2011年天津卷(新材料作文“五种镜子”)金牌作文《丧钟为谁而鸣》,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撷取相关镜头作微观解剖,表现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同情,针对纷纷扰扰的现实图景给出了自己的评判。在举出“犀利哥”的例子(“‘犀利哥’突然走红……不到10天时间就引领了时尚潮流”)之后,该考生情理兼备地写道:
  我不否认,众多推手中,有古道热肠者;我也能理解,众多喝彩者中有借“哥”抒怀者;但我更清楚,相当数量的演绎者们,其实是出于一种很微妙的心理,加入这浩荡的娱乐大军的。
  吃饱了,喝足了,兜里鼓鼓的,精神的画板亟待填上点褐色、灰色与黑色。于是,在围绕“犀利哥”的纷纷扰扰中,在不绝于耳的吧唧吧唧中,咀嚼着别人的不幸,赏鉴着底层人的痛苦,在可能偶尔落下的几点泪水中与鳄鱼嬉戏着。
  真的很无奈。
  无视人间的苦难,甚至将这苦难转化为娱乐的元素,或将其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在不知不觉中成了鲁迅所讽刺的“无恶意的闲人”。呜呼!
  作者的分析客观辩证而有层次感:先将“众多推手”分成三类,再抓住问题的关键(“相当数量的演绎者们……”),直抵问题的核心作剖析,表现出可贵的敏锐与深刻。其行文具有浓郁的杂文味,语言犀利,如“吃饱了,喝足了,兜里鼓鼓的,精神的画板亟待填上点褐色、灰色与黑色”“在不绝于耳的吧唧吧唧中……在可能偶尔落下的几点泪水中与鳄鱼嬉戏着”等,均入木三分、锋芒毕露。
  
  考场实例
  
  我的时间
  
  2011年浙江一考生
  我的时间是我生命的微积分,它不是父母的翻版,不是朋友的客串,更不是人生的彩排。它是一首我唱的歌,它是一段我谱的曲。
  我的时间是一段未经开垦的土地,每个人都要努力耕耘,都需认识自己的土地,耕耘出一季的丰收。
  懂得耕耘,懂得认识自己的人是智慧的人。而鲁迅先生的儿子周海婴,无疑是这样一位智者。有许多人都吃鲁迅饭,出鲁迅的书,写鲁迅的生平,甚至于模仿鲁迅的标志――坚硬挺直的板刷头。可作为鲁迅亲生儿子的他,却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生活。他是光纤领域的领路人,和他的父亲行走在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中。为什么周海婴敢于开创属于自己的版本?我想,正是因为他懂得,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孤本。要想成功,必须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而不是复制某个人,甚至复制他的父亲。
  古今中外,还有许多人也深知在自己的时间里探寻属于自己的生活之理。
  张宜平,就是自在潇洒活出自己的时间,做好自己的主人的典范。她曾是台湾报业的一个风云人物;她曾经的生活,只是住在海边的景观别墅里喝喝茶,写写报道;她曾经是下定决心只过这种养尊处优日子的女子。可是,一切都在她一次去麻风村采访后发生了改变。她现在已经完全扑在孩子的教育上,她把原本属于自己的悠闲时间,变为了整日东奔西走拉赞助、起早贪黑劝学生上学的艰辛时光。她的朋友以为她一定是疯了。可张宜平现在却更加自信平和,笑言:“我在活我自己的时间,用我的时间创造更多的幸福。”
  是啊,我的时间本就该是用来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时间;我的时间本就该是寻找快乐、获得价值的时间;我的时间甚至可以为别人的时间创造更多的美好与温存。
  当我们渐渐长大,渐渐远离年轻时狂热的追星、模仿;渐渐不再为了买和周杰伦一样牌子的衣服而焦急;渐渐不再为了自认为是在学比尔•盖茨,而心安理得地玩电脑游戏,或许,我们才真正拥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时间。
  也许当拥有了自己的时间后,我们学会了了解自己,发现原来我不适合唱歌,而是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发现成功在不经意间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发现原来我的时间正在悄悄地为我书写一段我的精彩篇章!
  
  亮点解读
  
  这篇文章用例有特色,思路很清晰。
  开头部分,作者以“我的时间是我生命的微积分”为喻,正面提出观点;接着三反两正(“它不是父母的翻版……它是一段我谱的曲”),转跌之中深化了题意。主体部分,作者以周海婴、张宜平为例,由人及我,由点及面,层层深入地论述了我们属于真正拥有自己时间的人。尤其是指出“我的时间甚至可以为别人的时间创造更多的美好与温存”,这样的认识凭借饶有新意的“张宜平的人生选择”而得以落实,从而显得不同凡俗。结尾回应开头,以“精彩篇章”作结,很有感召力。
  
  拓展演练
  
  一、2011年上海卷作文题如下: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请针对这道题,以“史铁生身残志坚”为例,写一个200字左右的议论片段。
  二、“例证出彩”,还有一个途径是在“别具匠心地切入题意”的基础上,充分展示自己的“独家素材”。比如2010年全国卷新课标卷的作文供料之一是“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3寸来长。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有位考生由此入题,他联想到的是“古代士子的科举之路”,指出“年复一年,士人才子们将自己局限在小小的科举之内,没有广阔的天空让自己飞翔,也没有更多的心思去探索宽广的世界,于是,他们中的大多数被历史无情地埋没”;进而又联想到“所幸,有那样多的士子,延伸了心灵的宽度,在历史中他们的生命如明珠般光彩夺目”――“就如李白”“就如柳永”“就如洪秀全”,以这三人为例加以论证。全文纯以“古代士子的科举之路”为素材进行演绎,精剪细裁,恰当而又独具匠心地表现了环境在人才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像这样的用材方式,就是展示“独家素材”。
  下面这篇就话题“风度”写下的议论文,也展示了自己的“独家素材”。请仔细阅读后,对其材料运用略作评析。
  
  输者风度
  
  竞技场上输与赢总是相生相伴,人们往往将掌声、鲜花赠予胜利者,却常常忽视了另一方。其实,一个人的风度与素质,最能体现他对待失败的态度上。
  “输得起”并不容易做到,这种心态是在长时间的磨砺中形成的,需要平日里的积累。所以,一个运动员是否成熟,是否有经验,从他对待失败的态度上就能读出。还记得年轻的陈?在日本神户的那场闹剧,他摔拍子、踢挡板,被指是又输球又输人,引发了很多议论和思考。在赛场上,这是常有的事。摔拍子、粗口乃至斗殴,也见怪不怪了。但分析一下,大多数“肇事者”仍处于成长期,他们往往经验不足却盛气有余。像齐达内那样用光头撞肚子的大叔,还是相当稀有的。老将们对待失败大多从容淡定。比如老瓦,最后一次国际大赛上居然以0:4惨败,没能为他灿烂的乒乓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可他仍能在新闻发布会上谈笑风生,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大将风度。
  一个人的涵养、一个国家的精神,在输赢的一刹那也能显露得一清二楚。同样讲乒乓球。那一回,刘国正遭遇波尔。第七局12:13,刘国正回球时球落到了地板上,上海体育馆的空气好像立刻凝固了――如果出界,那意味着刘国正出局。就在此时,一个人伸手示意裁判:“球擦边了!”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波尔!13平,裁判举起右手。随着中国球迷两次排山倒海的喝彩,刘国正终于以15:13反败为胜。波尔输了比赛,却绝没有输风度,全世界都看到了他身上胜于王者的光芒。另一次感动源于北京申奥。难以忘记,当萨马兰奇主席宣布北京获得主办权后,各国代表真诚地相互拥抱与祝福。是的,当竞争落下帷幕的时候,谁输谁赢已不再重要;赢得真实,输得坦荡,这才是真正的君子风度。
  成败荣辱不全在于胜负,输,一样可以轰轰烈烈,一样可以赢得他人乃至对手的尊重。美国南北战争中南方军惨败,一向骄傲的南方兵不愿承认现实,他们强烈要求司令李将军上山打游击,誓死不向北方佬投降。但是,平素英勇过人的李将军却劝说大家投降:“打输了,就是打输了。我们必须承认,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输得有风度。”北方军的统帅被李将军的风度深深折服,他竟特地赠送李将军自己最心爱的雪茄。这足以见得李将军“输”的风采。
  输得有风度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素质,也是一种智慧。“比赛”结束,胜负已分,但关于“输”与“赢”的评判,却不止于此。
  参考答案:
  一、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命运不是用来被打败的,关于命运,休论公道。”他自己也是这样践行着的。双腿的残疾是命中注定的事实,可是他还有双手,还有灵魂,还有梦想。当这一切都绽放时,他依然留住了他的韶华。“合欢树”成了多少游子心中的归宿,那根绷紧的“琴弦”在多少失败者心中摇曳;他的角膜、肝脏,则在另一个生命里获得新生。关于史铁生的一切都没有过去,对于所有面临劫难却又不言放弃的人而言,韶华永驻。
  二、“风度”这个话题很宽泛,大题宜小做,宽题应“窄”化,本文作者在这方面处理得很恰当。她集中一点,专谈“一个人的风度与素质,最能体现他对待失败的态度上”,重锤敲击,自然便于谈深入、论透彻。在具体材料的选择上,作者又体现出自己的匠心。她主要以体育比赛(尤其是乒乓球比赛)中的事例为论据,娓娓道来,对比鲜明,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与可读性。
  事实上,让每一位考生有话可说,已成为作文命题的重要原则之一。这客观上为那些在某方面有专长的考生提供了用武之地。此文给我们以很好的启示:“以我观题,题皆着我之色彩”。
  编辑/彭宇
  

标签:例证 增辉 作文 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