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意向书 > 正文

新课程背景下备课的重要特点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备课环节的设计

时间:2019-01-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该如何备课才算一节好课呢?在这方面我经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认为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把握好如下环节的安排。   一、根据内容,巧妙导入(开篇激趣的选择)
  每节课教师要根据所讲内容和学生实际,巧妙导入新课,以此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导入不是幌子,更不是摆花架子,它将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如悬念激发、情感交流、生活现象、趣味故事、游戏活动等都是常用的导入方法。有效的引入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把学生精力集中在课堂上。教师应先于学生做个有心人,多观察生活,处处留心,注意收集和整理与该学科知识有关的生活素材、社会现象,以引起学生们的浓厚兴趣。
  二、提供资源,自主探究(教学方式的选择)
  教师在设计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资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这是新教材的主要特点。因此,我们在备课时一定要思考课内与课外的联系,要认真挖掘教材资源,力图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三、设计多种预案,引导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的选择)
  教师应客观分析学习内容,为学生设计自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激起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就要放开让学生自己学,教师要相信学生,注重引导学生学。
  四、师生互动与沟通,方法灵活多变(师生观念的选择)
  新课程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和沟通,这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许多学生是先喜欢某位教师,然后才喜欢这位教师教的这门课。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首先要改变旧有的观念,实现师生间的民主和平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时刻关注学生。
  如我在保师附小听课时,某位教师在讲“种子的发芽率”时,拓展到了合格率、出勤率,有个学生就列举了学生的升学率、出勤率,但最后这个学生说:“学生的出勤率高,教师就有饭吃,学生都不出勤,教师就下岗了。”一般的教师肯定都不爱听这样的话,但这位教师只是看似随便地问了一句:“咱们班今天的出勤率是多少?”(100%。)“昨天有人缺勤吗?”(昨天缺三个。)“好,希望我们都准时到校!”这些看似随便的话语反映了教师的良好素质,同时说明这个教师是一个成熟的教师。
  五、学情评价,巩固应用(备课后巩固知识的选择)
  及时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设计以下问题:①教师在讲评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②设计练习,让学生动手训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③教师在设计练习和作业时是否体现了基础性、选择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创新性。
  六、课堂小结,反馈疑问(备学生知识消化的选择)
  当整个教学过程将要结束时,教师在设计总结时要注意:设计的问题或情境要让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强调重点、难点;对学生的疑问,及时解答;使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主次做到心中有数,做好这一点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七、设计板书
  在教案中教师要单列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直观、精练、形象,体现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结构。通过板书,引导学生养成记笔记的学习习惯。所以,板书设计原则是易归纳,易引导,纲领性强。
  副板书的作用:体现教师强调的重点、难点,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副板书一般写在黑板的左边)。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很多教师用幻灯片代替了板书,此时教师要注意板书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记笔记,并给学生留出记笔记的时间。幻灯片是无法完全取代教师的板书的。因为学生的记录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不能自觉分辨哪些该记,哪些不该记,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而是用幻灯片完全代替板书,学生的课堂笔记就会不系统、不完善,这是教师在设计板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八、写课后反思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教师不仅是课堂的实施者,更是反思性的实践者,学会反思是每个教师职业成长的必经之路。因此,我们积极倡导写好课后反思。而怎样写课后反思,写什么内容等,是每一个教师都关注的问题。我认为,在教学反思中,可以围绕以下具体问题进行。
  1.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如教材中有的生活场景的选择,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否引起学生共鸣,教师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反思中加以记录。
  2.教学的不足之处,如小组学习是否流于形式,是否关注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等内容。针对问题找到了哪些解决的办法和教学新思路,写出改进策略和教学的新方案。
  3.学生的独到见解。上课时学生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需要引起教师注意的地方。
  4.学生的学习是否与教案设计统一。
  课堂情况是不固定的,你设计好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是否与学生学习情况一致,原因是什么。这样的反思,对我们今后的备课十分重要。经常反思,必有进步!
  总之,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应具备以上环节。各个环节的运用与创新,要根据所讲内容而定。“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只有因课而异,因人而异,人人创新,教学才能呈现生龙活虎、百家争鸣的气象。以上所述,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老师指正。
  (责编 张晶晶)

标签:备课 浅谈 环节 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