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意向书 > 正文

[中式英语中的搭配浅析]浅析中式英语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中式英语是中国人学习英语过程中都会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其形成多是由于中西的思维模式及文化习俗之间的差异。本文主要从语义的搭配理论出发,分析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帮助广大的英语学习者找到相应的对策来避免中式英语,以习得纯正、地道的英语。
  关键词:中式英语 思维模式 文化习俗 搭配理论
  
  1.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英语作为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越来越具重要性。但在两种语言的相互交换中,人们往往陷入一种困境:有时偏离了标准英语――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人士使用的英语(特别是英国和美国的英语),使英语跑了调,改了腔,走了样,说出了一种既不像英语又不像汉语的第三种语言――中式英语(Chinglish)。换句话说,中式英语就是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把汉语的语言规则运用于英语语言规则之中,受汉语的思维方式和相应文化背景知识的干扰和影响而说出或写出不合乎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语言。中式英语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等层面,而词语搭配不当是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本文从语义学的搭配理论角度来分析中式英语,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准确地使用英语,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
  2.中式英语的界定
  中式英语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中国学生最常见的“because ... so ...”,“although ... but ...”连用这样的错误可称为“狭义中式英语”,而“广义中式英语”这一概念是指任何不规范的用法,不管它是否符合语法,只要它是受中国文化的熏陶,用中文思考而产生的,都可以称为“中式英语”。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是标准英语的一种变体;(2)受汉语思维方式的影响;(3)语法基本正确;(4)不符合英美人的表达习惯;(5)忽略文化差异。
  3.中式英语产生原因及其对策
  中式英语的形成主要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英语学习者除了要勤学苦练、奠定扎实的基本功外,还应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英语的思维模式,同时尽可能地掌握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了解一些社会习俗,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避免中式英语的出现。
  3.1中西思维方式冲突产生的中式英语及其对策
  就文化而言,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包括三个层面:表层的器物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的观念文化。思维方式则被视为观念文化的一个范畴。它是指思维主体获取、加工和输出思维信息的方式。虽然人类思维方式具有共性,但个性差异是存在的。在这种差异中,“西方人见长于分析和逻辑推理,因此思维模式呈线式;而东方人长于整体式,他们富于想象和依靠知觉,因此可以讲是一种圆式思维模式”。在语言表达时,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也就是说,在语篇构建中,英语大量使用过渡词、介词、关系词、非谓语动词、分句,以此来表现语句间的主次关系、层级关系和逻辑关系。属于分析语的汉语缺乏词形变化,因此须按照时间顺序来实现语言的组合关系。
  一般来讲,英语怕重复,好简洁的文风,对随意重复相同的音节、词语或句子往往感到厌烦;而汉语不怕重复,讲求文采,好用华丽辞藻,匀称结构。此外,简洁和复杂的思维方式的差异,还体现在两种语言的结构形态上。由于英语富于形态变化,更多使用综合型表达法,即通过单纯词或派生词来表达;而汉语由于缺乏形态变化,较为依赖短语来表达,即分析型表达法。这样一来,英语表达往往显得简洁明了,汉语却显得文辞冗长(修辞目的例外)。
  在深刻了解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后,英语学习者对英汉语的对比也就更为清晰了,从而在应用英语时就能主动地避开母语对英语学习者的负迁移作用,同时也就能避免使用中式英语。
  3.2中西文化习俗冲突产生的中式英语及其对策
  文化习俗是制度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人们社会活动和交往中呈现出来的诸多单元事态中的统一体。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民族针对自己不同的生活经验进行了不同的语言编码,这种编码是对文化现实间接的和任意的编码,即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编码。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一点,就会陷入中式英语的尴尬处境。
  在社交礼仪中,西方人重视个体性,尊重他人的隐私,包括年龄、收入、婚姻状况、购得物品的价格、宗教信仰等。而中国人则强调整体性,把关心他人的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视为一种美德,询问购得物品的价格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寒暄功能是语言主要的社会功能之一。寒暄语广泛存在于世界范围内的各种语言中。人们以此产生一定的交际氛围或保持友好的交际状态。无论是真情还是假意,寒暄语作为人际交往的粘合剂都是十分必要的,而根植于不同文化土壤中的寒暄语的表现形式却大相径庭。如英国人见了面会问:“How is the weather today?”而中国人见面会问:“吃了吗?”
  因此,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无疑可以帮助和促进英语学习者对英语的学习和理解,提高交际能力和质量。
  4.结语
  远离中式英语,摆脱母语的干扰,是英语学习者面临的一个挑战。中式英语可能以多种形式表现,但归根结底是英语学习者没有完全掌握英语的内涵和真谛。在英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真正学会用英语去思维。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林如心.浅谈文化差异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J].语言文化教育研究,2001,(5).
  [3]刘娟.从中式英语看中西文化的撞击[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3):110-115.
  [4]马庆林,季建芬.“中式英语”成因之认知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2003,(4):158-160.
  [5]王铁英.试析中式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J].三峡大学学报,2007:223-226.
  [6]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7]徐德玉.浅析词语搭配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155-156.
  [8]张继矿.论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3):106-109.
  [9]张勇.英语学习中词语搭配问题分析[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76-78.

标签:英语 浅析 中式 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