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游记作文 > 正文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性缺失及提升途径] 新时期民办高校思想政治 李道志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有效性原则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价值得到认同的理论基础,有效性的实现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得以开展的实践依据,当前,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怀疑,对抗、排斥和否定,实质上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效性缺失的种种表现。因此,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效性缺失的现状和产生原因,寻求克服缺失的合理途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新时期确定它应有地位和发挥它独特作用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效性、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人类认识,改造自身和社会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和政治原因,它一直以来忽视、无视甚至漠视一个二元并构的基本定律,因而在市场经济、知识社会条件下倡导个人价值的今天,其有效性缺失就逐渐凸显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要使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满足人类相关需要,实现人类相应目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重获有效性角色归依和存续有效性理由的角度认同,从存在有效性缺失的现状人手,解剖它的生成原因并构建相对应的提升途径,不失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
  
  一、当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效性缺失的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效性缺失是指由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不能起到指导、解惑,规约社会现实的作用,特别是在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规范其行为上不能表现出相当的正向结果,从而使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本身存在的价值和作用产生疑问,因而否认其在社会结构中的应有地位的一种社会现象。新旧世纪交替之际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理论认识和实际操作层面一些相关问题的产生,不能不促使我们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性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当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效性的缺失有如下三种显著表现:
  1、就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般认识来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效性的缺失表现为:地位上的被否认导致作用上的“无用论”。社会上之所以产生这种认识,其理由无非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心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对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起任何作用。同时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思想认识问题和道德品质问题,靠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是无法解决的,而通过利益刺激、金钱鼓励,人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自然而然就会上去。
  2、就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操作层面来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效性缺失表现为:教育者责任意识的淡化。一方面,教育的主体组织和责任人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形式性”、“装饰化”:另一方面,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得的组织资源和物质资源“空洞化”,压缩教育人员的队伍和必要的经费,必然造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阵地的萎缩,工作力度的减退,教育影响力和作用力的弱化。
  3、就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社会经构中的职能定位来看,教育组织设立、运行的失位、趑趄,教育目标、任务错位、变异,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效性缺失的主要表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组织被异化为一般的公关机构、党建机构、文化建设机构或从属于相关的人事管理机构,工作任务被削减为普遍意义上的宣传工作,文化建设工作、干部培养工作、后勤服务工作等等,这必然导致在具使工作安排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被忽略,代替。
  
  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效性的提升途径
  
  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价值受到挑战,有效性缺失的现实,同时人的精神需求日益增长,有意义的价值生活丞待实现的状况。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如何在继承中创新,在困惑中重生,开发新思路,拓展新空间,构建新机构,获求、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探寻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与价值定位,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与社会基本任务的和谐一致。所谓“角色定位”即地位定位,是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与其他工作发生互动时产生的关系。“价值定位”即功能定位和作用定位。是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在社会地位上应该发生什么样的积极影响。新时期,随着政治元社会向经济元社会的切换,经济建设成为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任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提升其有效性,就必须围绕和服务于这个新任务,在角色定位上要融入到经济建设和各项业务开展的流程中,与它们合为一体,成为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价值定位上,要突显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价值和引导作用,发挥它在观念转变,灵魂塑造,人格完善,行为激励上的独特作用,保持和维护社会的稳定,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成为经济建设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2、明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职能边界,并在法律制度层面上构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使其获得运行机制上的合法性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职能范围应设定在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某些领域,工作任务主要是通过对人们的观念和思想行为进行主流意识形态要求下的引导。统一思想,进而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同时,加强制度建设,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获得合法性支持。
  3、在“以义导利”的原则下,构建既有“利益认同”,又有“价值认同”的,“从利益认同走向价值认同”的科学的内容体系。一方面知识经济社会是个人价值时代,个人的尊严、需要、利益,价值不仅丰富化。多元化,而且上升到第一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注视。迎合这一客观现实,并引导、规约这一客观现实。具体地说,一要引导受教育者合法取利,二是引导受教育者在社会道德规范下合理取利,三是引导受教育者正确处理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讲求受教育者的价值认同,这是对人的本质――社会性和精神性属性的肯定,如果一味地强调受教育者的“利益认同”,在教育内容上就会失去先进性,方向性、指导性,最终导致唯利是图,享乐主义的盛行。为此,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做到,唤醒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总之,“价值认同”必须在“利益认同”的基础上求得。并规范“利益认同”的再实现。“利益认同”为“价值认同”提供现实“物”的基础,“价值认同”为“利益认同”提供价值导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只有“由利益认同走向价值认同”,才能实现良好动机与完美效果的统一,实现科学手段与崇高目的的统一,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
  4、增强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促使受教育者思想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教育者设置教育目标,营造教育情境,选择教育内容,运用教育方法,引导,影响、规范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的过程。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始终通过话语权的合理性把持着为受教育者提供价值导向。因此,教育者主体性作用发挥的强弱直接制约了教育有效性的高低。当前,提高教育者主体性作用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强化教育者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有真切的情感体验,才能对受教育者产生情感的渲染,人格魅力的震撼和知识力量的征服。二是提高教育者的业务水平。教育者必须丰富教育工作的方法,并针对受教育者的特点,有效地开展工作。
  5、协调个体需要满足和社会需要满足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结果之间的关系。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满足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效性表现的同体两面,其中,个体需要满足是起点和关键,社会需要满足是归宿。教育是人的活动,着眼于人本身,关注入的成长发展用各方面诉求,满足人的合理需要,应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一以贯之的本质。只有每个受教育者以社会地位的确立、个人能力的发挥、个人贡献得到承认和个体价值的实现为表证的个人需要得到满足。才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效性提升的“人的基础”。社会需要的满足更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价值观教育活动的终极任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落脚点正是在于追求以整个社会需要满足为表现的社会发展,追求社会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然王国”:单单致力于个体需要满足而摒弃社会需要满足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是真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同时,个体教育最终只有还原和上升为社会需要实现这一层面,个体需要的实现才具有社会的意义和实践的价值。因此,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努力追求在“事功”层面个体需要满足基础上的以开放性、多边性,上升性为表述特征的社会需要的满足,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获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性。

标签:政治理论 缺失 民办高校 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