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游记作文 > 正文

【海南:旅游“综合症”】 旅游综合症

时间:2019-02-0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汽车热”降温、房地产泡沫破灭,旅游产业在海南是否会重蹈覆辙?   国际旅游岛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两年来,旅游行业对经济贡献几何?   产业环境又发生了怎样的嬗变?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一纸文件,经由各种途径迅速转发传播,最后越过雷州半岛,郑重落定海南。至此,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只要稍关心区域经济的人都知道,这一加上标题、落款仍不足9000字的文件,却直接关切到3.4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开发,以及870万人口的未来命运。
  没有丝毫夸张。消息甫出,社会各界热议,人民欢欣鼓舞,淘金客跃跃欲试。时隔两年,当初的躁动依然历历在目。两年来,虽然海南在《意见》细则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宰客”事件、商品房空置率过高、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等相继浮出水面,又将海南拖入泥潭。压力面前,海南国际旅游岛是却步还是继续前行?
  
  潮起国家战略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这个神奇的椰岛已流传着各种版本的浮沉传说。1983年起,海南提出“以开放促开发”,鼓励单位和个人经商,引发的“经商热”演变成的“汽车热”却在“严重干扰国家金融秩序”的评定中淡然离场。1991年,万通六君子以3万元资金配合房地产故事,说服了一家信托投资公司老总,完成了万通创立后的第一笔资金运作。此后数年间,全国数千亿资金蜂拥扑向海口等南方沿海城市,为房地产泡沫破灭埋下了伏笔。
  据媒体报道,“在随后的宏观调控中,房地产业泡沫很快破灭。而海南面临的却是594万平方米的空楼,1135万平方米的‘半拉子’工程,255亿元的不良资产和债款,2万多公顷的闲置土地和‘金融高风险区’的帽子。泡沫破灭后,海南建省初期的无序开发导致的不良后果显现。自1994年开始,连续三年,海南的经济增长率都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汽车和房地产没能也不可能拯救海南经济。1996年,海南省不得不重新调整产业战略,而“一省两地”战略最受各方拥戴。即把海南建成新兴工业省、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海岛度假休闲旅游胜地。在制定新兴产业发展战略过程中,海南又掀起关于发展现代工业的讨论。在发展新兴工业过程中,如何防止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又成为讨论的重点话题之一。
  实践证明,“一省两地”战略立竿见影。从1998年起,海南经济摆脱了低速增长的状态,出现稳定发展的势头。这一年,海南经济第一次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长,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延续了这种涨势。1999年,国家环保总局批准海南为全国第一个生态示范省则是对“一省两地”战略的最好褒奖,也为接下来海南国际旅游岛区域规划的内容圈定了范围。
  时间来到2000年,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迟福林和他的团队得到了一个来自海南省政府的研究课题――“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提出整个海南区域开放的规划方案。”以此课题内容为蓝本,2001年初,迟福林正式向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关于建立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框架建议。
  或因时机尚不成熟,抑或有些其他顾虑,直到2007年,海南省才下决心将之作为一个大战略提出。彼时,中国的区域经济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荼。而到2009年底,国际旅游岛建设才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与先后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广西北部湾、河北沿海地区、中原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共同竞逐中国区域经济的“新兴增长极”名号。
  形色的区域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必然是在发挥自身区位和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进行。然而,其更意味着能够获得政策不遗余力的支持。在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过程中,争取更多国家政策支持,也是海南政府高层在高端会议上每每都强调的话题。
  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商务部、国家体育总局、交通运输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旅游局、国家海关总署等都纷纷表态,制定支持政策;国土资源部甚至为其量身定做了20条优惠政策。而离岛免税政策、博彩业试点等也都是政策支持的最佳注解。
  
  浪淘造梦天堂
  在历次开放、开发大潮中,都不乏敢于吃螃蟹的先行者。这一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商机,也未能逃脱淘金者敏锐的嗅觉:一拨拨淘金客加速聚集,一大批企业和项目纷纷落户于此。房地产、酒店、文化传媒、大型商业集团等不断入驻。
  房地产企业表现出最强烈的参与欲望。从海口顺着沿海高速一路向南,中信、富力、万达、华润、中粮、鲁能等大型房地产企业广告牌竞相绽放,公路两旁被陆续“抛弃”的楼花将海南装扮成一个大工地,其丝毫没有考虑到,已经严重影响到海南绿岛的美感,而那些已经经历多年风雨的烂尾楼,也在不断提醒我们,这里曾经上演过的疯狂场景。
  在海南旅游岛规划意见中,关于房地产的表述如是:“保持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积极引导和发展与旅游业相适应的房地产业,科学规划房地产业发展的类型、规模和速度,鼓励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发展富有海南特色、高品质的星级宾馆、度假村等房地产项目。加强产权式度假酒店的开发、建设、销售等环节的规范管理。稳步发展满足避寒、疗养等不同需求的度假居住型房地产。”可见,政策的基调,并不如产业界表演的那般激进。
  而相比房地产企业,高端酒店显然更招待见。朗廷酒店集团并不是第一批进驻海南的豪华酒店品牌,但其首次进驻海南市场便享受到贵宾般的待遇。值得一提的是,2月22日,朗廷与上海中环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的下属公司海南新瑞都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于2014年在海口开设首家朗廷酒店,并将承诺将其独特的欧洲奢华酒店特色带进海南商业及金融中心――海口市。海南省省长助理兼省旅游委主任陆志远、海南省旅发委监督管理处许皓、海口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党组书记林一民等政府重量级嘉宾亲自莅临现场。
  陆志远在致辞中指出,“旅游饭店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旅游综合接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和服务质量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准的重要尺度。一座精品旅游饭店往往就是一座城市的名片;高知名度的旅游饭店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海南饭店业是对外开放最早、市场化程度最高、整体素质较好的行业。截至2011年底,全省旅游饭店共有536家,包括209家星级酒店。现有五星级酒店22家,按五星级标准建成并营业的高档酒店22家,全省在建高档酒店20多家,洲际、万豪、希尔顿、雅高、喜达屋等国际知名酒店管理品牌纷纷进驻海南。目前,海南三亚地区已是我国高档度假酒店最密集、国际品牌管理公司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在海南投资酒店业尤其是符合游客消费需求的特色饭店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陆志远说,“朗廷酒店集团独具慧眼,将享誉欧洲近150年、造就了酒店业璀璨不朽传奇的奢华酒店品牌 “朗廷”投向海南――这片投资的黄金热土。这是上海中环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和朗廷酒店集团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最有力的支持。当前,海南旅游饭店的发展布局很不平衡,呈现出南热北冷的格局,饭店业的结构也不尽合理,饭店服务良莠不齐等问题突出,但海口作为海南的省会城市,经过多年发展,基础建设日趋完善,旅游服务配套好,商务客源增长快速,尤其随着海口重视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旅游演艺加快发展,“骑楼老街”加快改造,主题公园规划建设,显示出旅游发展的强大后劲和发展空间。朗廷酒店集团选择此时进入海口,更是显示出独特的投资策略和眼光。
  他希望,朗廷酒店集团进入海南后,要充分发挥自身品牌效应,尽快融入海南,突出区域特色,实行差异化经营,尤其要按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职业化、品牌化要求,抓好规范管理和服务,树立海南特色旅游饭店的良好形象。“海南海口朗廷酒店必将大大提升海南酒店业形象和国际化管理水平,促进海南酒店业品牌化和国际化方发展,为开启个性化品牌旅游饭店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他说。
  据了解,海南海口朗廷酒店将拥有240间客房,坐落于海口市的核心商业区,毗邻省政府及滨海大道。同时,酒店与百货、商业空间等共同构成了一栋具有综合性功能的高层建筑,即中环国际广场,酒店位于广场高层部份,将中国南海的壮丽热带景色尽收眼底。
  事实上,朗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5年,矗立在英国伦敦市中心的朗廷酒店隆重开业,成为欧洲历史上首家名副其实的“豪华酒店”,造就了酒店业璀璨不朽的传奇。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立,这股奢华典雅之风也吹进这片富饶热土。过去近150年,朗廷在伦敦旗舰店一直致力提供诚恳待客之道。
  朗廷酒店集团首席执行长贝秉智先生表示:“近期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的推出,标志着当地政府对海南旅游业的大力支持,将海南进一步发展成为深受国内外游客欢迎的首选旅游目的地。这无疑是我们将一个全新地标引入海口的最佳时机。”谈及此次合作,海南新瑞都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润先生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与朗廷酒店集团携手合作,将令人迷醉的体验带到海口,打造出一个豪华酒店的新标杆。”
  文化创意产业可谓淘金海南的又一股力量。在海南万宁冲浪节两场国际赛中,虽然两名中国选手都被“拍在沙滩上”,但其赞助商北京沃美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却成为最大的赢家。公司总经理杨墩灏说:“中国面孔对冲浪在中国推广有极大帮助,可以让更多人关注这项世界顶级赛事。我们赞助的不仅是冲浪选手,更重要的是助力冲浪在中国的推广与普及。”
  2008年,杨墩灏在参加奥运会时,碰到一位冲浪运动员,第一次受到冲浪文化的洗礼。而杨经常往返美国和澳大利益,也非常关注冲浪。“中国很少有人推广冲浪,在这样情况下,冲浪大有可为的。”他说,“体育与经济关系密切,举办体育赛事可对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营销、企业品牌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万宁有非常好的自然条件,为什么不利用起来?实践证明,这些确实能够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条件。”
  事实上,多年来沃美传媒在文化创意产业做了很多铺垫。而在开发海南旅游岛的过程中,其则充当了文化使者的角色,其与海南之前一直保持合作。“冲浪是一个朝阳产业,产业链很大。而且冲浪比较环保,且费用不高。目前,冲浪在海南还是小众运动。如果能像美国夏威夷那样,产业规模将不可估量。”据此,杨墩灏认定,这是一块蓝海市场。
  杨墩灏告诉记者,很难估计一个体育赛事能为公司带来的经济效益。“因为有潜在效益和当下效益之分,有经济收益也有社会责任。你给当地做出一些贡献,政府也会在其他文化活动中考虑到你,让你去参与。”而公司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冲浪产业搞扎实了,倡导推进冲浪的文化,建起冲浪的学校,让更多的人关注冲浪。“2012年是文化创意产业年,中国确实需要一些软实力的提升。”他补充说。
  除此之外,在餐饮、零售、交通也都活跃着淘金客的身影。据媒体报道,这些行业云集了以东北人、江苏人、贵州人等为主的岛外商人。他们不放过每一个赚钱的机会,并能用多种方式跟你套上近乎。然而,当交易不能达成时,他们又立马变成另一副面孔。
  
  梦落旅游病症
  2011年,海南接待国内外过夜游客突破3000万人次,海口与三亚两机场年吞吐量均超过1000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00亿元,旅游业真正成为了海南省的第一大产业。预计,今年海南旅游接待将以不低于12%的增长速度加快发展。
  即便如此,海南的旅游产业梦仍困难重重。问题的根源在于:即便景点、交通、基础设施等能够通过投资建设完成,而旅游服务与管理质量的提升并不能一蹴而就。遗憾的是,因服务和管理带来的问题已接踵而至。
  微博推倒了多米诺骨牌。春节期间,除了韩寒与方舟子的口水战,就是对海南旅行的诸多负面抱怨。天价住宿、不打表的出租车与天价海鲜排挡一起,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利益链:出租车拉客去指定旅馆,酒店也会介绍出租车或者餐饮店给客人。
  春节前夕,本刊记者奔赴海口、三亚、文昌、万宁等地采访,也耳闻目睹身边朋友的“被宰”经历。不可思议的是,根本谈不上服务、毫无色香味可言的饭菜,甚至连基本热水供应都不能保障的所谓旅游度假酒店,缘何能够接待一波又一波的旅客?
  这一切,缘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模式,还处在靠天吃饭的初级阶段:每年春节前后的黄金周是旅游的高峰期,这很容易造成供不应求、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据三亚旅游局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春节七天,三亚共接待游客49万人次。而三亚市的常住人口只有68万。在短短一周人口暴增一倍,正考验着当地政府的城市管理水平和应急素质。反观国际著名旅游胜地,如夏威夷、新加坡,发展则相对成熟,这些地方即使在天气很热的时候,也有比较稳定的客流,并无旅游季节性高峰之说。
  事实上,海南旅游岛确有难言之隐。要知道,海南的服务业从业人员很大部分为岛外投机商人,他们抱着赚一桶金就走的心态,不会放过本身并不多的赚钱机会。另外,日益高涨的房价,水涨船高的商铺租金,与人力成本大幅度上升叠加在一起,又加剧了海南物价高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勇补充道,“海南服务业从业人员以渔民、农民为主,当然也有很多外地人,他们原本自给自足,生活节奏较慢,只需要养活自己,不涉及到为别人服务。由渔民、农民直接转换成为第三产业工人,为别人服务,素质能否跟上,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当地政府就需要培训、教育,但这需要一个过程。”
  此外,能够有实力到海南旅游的游客,绝大多数为政界、商界、演艺界人士,“他们对价格并不敏感,很少讨价还价。”这又构成了中国这个最南部城市春节独有的招待经济和文化。据三亚凤凰机场要客通道记录,春节期间该机场要客通道部级干部记录400余人。
  显然,政府软环境的提升不能一蹴而就,而海南旅游岛整体商业环境的系统性病变只能慢慢修复。而现实的问题是,面对消失的回头客,海南拿什么挽留?面对观光旅游散客的不确定性,海南或可通过开发会展经济等来打造可持续发展。通过不同时间段、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来吸引并适当分散游客。事实上,大力发展文化体育赛事则不失为明智之举。
  然而,即便海南的旅游产业梦充满坎坷,但刘勇依然坚定地支持国际旅游岛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他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闭幕,明年经济工作的基调是以扩大内需为基本点。扩大内需的核心内容就是扩大消费。如此背景下,海南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正当其时。”
  首先,旅游不仅是个产业,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人类生活方式就两种:居家和旅游,这在西方已经达成共识。曾有人说,金融危机后,除了以外向型经济体为主的沿海地区,还有北京的五星级宾馆受到的冲击比较大。因为在金融危机前,北京的五星级宾馆住的都是来自欧美的退休老头老太太。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在中国也将成为常态。”刘勇说。
  其次,旅游对促进国土开发、环境治理作用不容小觑。“任何一个国家农业问题解决了,工业化城镇化完成了,老百姓温饱问题解决了,住房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土地干什么?我们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惟一可以用的就是旅游。比如西藏地区风景那么漂亮,但不适宜人类长期生活、居住,但到那旅游可以。因此,城市规划中要体现出这样的思想。”
  再次,旅游业会在2020年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GDP的贡献将在5%以上。现在,美国次贷危机、欧洲债务危机,他们又提出制造业化,搞工业化科技产品,可能有人就不认同这一观点了,但旅游业最终必然成为第一大产业,只是时间稍稍推迟。
  祸伏地产开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久前,一则关于“三亚楼市空置率超80%”的信息,在微博上被疯狂转发和评论。据调查,三亚商品房空置达到80%以上,大东海和海坡片区的空置率甚至达到90%左右。在今年的海南省两会上,海南楼市加剧的高空置率成为热议和关注的话题。部分政协委员甚至建议,海南省应率先开征空置税,解决海南商品房空置率过高问题。
  58同城CEO姚劲波在微博上评论,“一方面是高昂的酒店价格,一方面是大量闲置的商品房。”尽管58同城的团队一致认为,“互联网需要做点什么改变信息不对称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他可能不曾想到,海南商品房空置率过高问题,远非改变信息对称所能解决。
  业内人士认为,这与海南旅游产业还在初级阶段有关。按刘勇的划分,“第一阶段,基础设施、景点基本完善,旅客来住上三两天,是为观光游;第二阶段,餐饮等非常完善,旅客去那度假半个月一个月,是为休闲度假;第三阶段,人们在海边、山上拥有自己的别墅,人们在那度过整个冬天,甚至退休后的生活。”只有到达第三阶段,人们才会去购买房产。
  而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肖金成看来,由于房地产过度开发,导致地价很高,给其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无形中增加了巨大的压力。在本刊记者采访中,诸多学者都同意,房地产的发展占用了发展基础设施的资源,并严重挤压了旅游业的成长空间。
  的确,单纯依靠交通建设和基础设施投资,固然能够吸引更多大企业落地,并产生聚集效应,但花费也自然不菲。但这对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海南而言,在短期内,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在海南就出现了:基础设施尚未完善,房地产业空前繁荣的怪现状。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其除了气候、景观外,包括三亚在内海南诸多城市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与内地城市相比并无优势。媒体报道,“尤其是公共文化设施严重匮乏,至今三亚城市中心区域还没有公办剧院、展览馆、美术馆、博物馆、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
  如果说,前两年海南房地产的发展,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最初的原始积累。那么现在来看,其他产业的发展仍在起步阶段,房地产仍处于一业独大的状况,这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首当其冲的是,房地产行业的膨胀提高了服务业等产业发展的门槛。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肖金成指出,”由于房地产价格偏高,推高了城市的要素成本。随着要素成本的提高,城市发展商贸服务业的成本自然会升高,成本这么高,干什么产业都很难赚钱,要是价格不提高一些,可能就会赔钱,必然导致服务业发展滞后。”
  更为千夫所指的是,房地产的发展,又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2011年10月22日,绿色和平组织公布了《消失中的热带雨林―2001~2010海南热带天然林变化研究调查报告》。其中称,“从2001年到2010年,作为海南最重要的中部山地生态区中,海拔300米以上的热带天然林面积减少了24.66%。其中13.02%由浆纸人工林的发展与扩张导致。”
  在海南,传统的采矿和虾塘养殖业对海南海防林的破坏已是公认的事实,而房地产、高尔夫、度假酒店的开发热潮又给海南生态带来了新的威胁。“强势的开发商和他们的开发地块上,都伴随着天然林和海防林的破坏,以及与当地原住民的矛盾。”媒体如是报道。
  频频发生的“毁林”事件,早已敲响海南的生态警钟。曾在2010年,绿色和平发布《2010海南海岸线调查》指出,“大量(开发)项目占用林地尤其是海防林,使海南海防林出现破碎、质量下降和断带,直接降低当地居民和项目建筑本身抵御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刘勇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海南岛旅游资源的根本,没有良好的生态资源,海南国际旅游岛梦想只是泡影。现在,虽然海南的整体生态环境比内陆地区要好,但海南岛开发建设过程中也要尊重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去做。开发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耕地、海防林、热带雨林的保护,因为其本身就是一种风光。”

标签:海南 综合症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