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优美的段落 > 正文

【高考阅卷归来“话作文”】 高考阅卷分数作文要求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高考阅卷归来,我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深思后,我把题目命题为“高考阅卷归来‘话作文’”。为什么不是“话写作”?写作是什么?我以为那该是一种状态,即一种自由、平和的心态。让十七八岁的学生在非常功利的考试背景下去写作,这是一种妄谈。从词性上看,“写作”可以是动词,既然是动词必然会强调动作延续的过程。而“作文”就不一样了。“作文”是名词,表述的是在某种状态、心态下的写作结果。隐去了过程,更多关注结果,似乎比较接近高三的作文备考状态。所以,“话作文”就显得比较贴近真实的教学。阅卷后,我一直在思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积累何种素材?特别是在高三短短的10个月备考期间,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进行高效的作文训练。
  
  ■ 在四个关注中提升思想内涵
  参加高考阅卷之前,阅卷教师有近一天的培训。培训时,阅卷领导小组提出了“作文”选材需注意的“四个关注”:一是关注文章中表现出的人文情怀、思想境界,考查该考生是否有见识、有气量、有胸怀;二是关注文章中所呈现的文化积淀、文学素养,看看该考生是否有学养、会审美;三是关注文章中就试题分析所表达出的独到观点,考查该考生是否有创造力;四是关注表达,看看该考生是否会“做文章”。
  阅卷领导小组指出“四个关注”集中于一篇文章中即可获得满分。认为能写出这种要求的文章的考生很有可能是一个有着高尚情操、丰富学养、有思想、会表达,而又不人云亦云的国家可造之才。
  于是,这“四个关注”就被作为阅卷中可操作的规则,即以文章是否“切题”为入类标准(切题入一类、二类;基本切题为三类;文不对题为四类);以文章所呈现出的思想境界水平的差异作为区分一类、二类的细则。在此基础上,再以“材料新旧、表达到位、论析扎实、挖掘深入”为各类分等。
  老师们要注意这“四个关注”和日常作文训练的五个环节,即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和表达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是在告诉我们审题训练仅仅是第一步,作文的立意、选材更需加强训练。无论学生侧重写“仰望星空”,还是侧重写“脚踏实地”,都是可以入二类的。
  上面提到的“四个关注”可以说是为作文训练减负了。同时,可以看出“材料作文”这种审题难度较大的考查形式估计是会逐渐减少的。
  
  ■ 在模仿中升华文本境界
  暗自思忖,要让学生在10个月的备考期间在原有的作文基础上,有较大程度的进步,是不是应该在“情怀教育”、“辨理训练”和“素材记忆”上多下工夫?
  有人会说“情怀教育”谈何容易?那是要修炼的!一点不假。但这种意识,教师是要有的,并在教学中适当渗透。我们不可否认,模仿是学习成长的一种有效方式。模仿不代表抄袭,回想我们年少时背诵的诗词与经典的文章段落,对于个人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是不无裨益的。模仿文学家说话的方式、内容;体会文学家看问题的方法及情感的好恶,是一个人学习积累语言的过程。
  新课程带给我们的一大惊喜是教材中有趣的东西增多了,有灵性的内容不稀缺了。如北京版必修教材共5本,其中涉及的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家60余位。教师可以拿出一些时间让学生以个人兴趣为取舍,回顾整理作家的生平、写作特点及独特的文学观等。让学生真正成为某几个或某一个作家的“粉丝”,从而在作文时在某些语言表达方式的处理上进行模仿。当下“新散文”作家凸凹在谈最初自己的文章能出现于各大刊物的原因时说:“我努力在作品中以孙犁文本为依托,糅进鲁迅的元素。”由此可见,很多人最初的写作阶段都是在模仿中得到训练的。
  语文模块教学的目的是既要让学生有广泛的知识涉猎,又要有对某些内容的深度挖掘。这既是给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权,也是给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权。高一、高二时,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空间较大;高三时,由于学生学习时间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科学选择学习内容,不妨让学生在教材中选出自己最欣赏的作家进行研究,成为鲁迅专家、聂绀弩专家、钱钟书专家、梭罗专家、波德莱尔专家……也许,十七八岁的学生领悟这些作家的思想以及模仿他们的文风,都是有困难的。但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境界与文学素养会受到积极的影响。
  对于作文中要体现的思想情怀,学生可以在阅读经典文本的时候进行感悟,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与品行修养,在自己的作文中真实体现。各个模拟考试中,有很多优秀的文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精读,提升作文思想。
  如关于进取精神的感悟。东城区二模中周涛的《巩乃斯的马》,“马就是这样,它奔放有力却不让人畏惧,毫无凶暴之相;它优美柔顺却不任人随意欺凌,并不懦弱,我说它是进取精神的象征,是崇高感情的化身,是力与美的巧妙结合恐怕也并不过分。”
  如写人记事的文章结尾处一定要有作者的新发现。西城区二模刘心武《神圣的沉静》的结尾。在追忆了母亲之后,作者巧妙地借一次旅行凸显了他的人生感悟:“去罗浮宫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在众多的观赏者中,我忽然产生了一个非常私密的感受,那就是蒙娜丽莎脸上的表情并不一定要概括为微笑,那其实是神圣的沉静。”
  如海淀区二模中冯骥才的《怀念老陆》,作者在记叙陆文夫的生活琐事后的议论抒情非常到位。“他的义气,他的友情,他的真切,都在这摆摆手之间了。这一摆手,把人间的客套全都挥去,只留下一片真心真意。由此,我深刻地感受到他的气质:宁静、平和、清淡与透彻,还有韵味。”“静得出奇,却很灵动,似乎有一种绵绵的情味。”
  
  ■ 在阅读中积累文本语言
  同样,各区模拟考卷中的阅读文本,也是学生积累语言的良好素材。
  如北京市抽测卷的《重峦叠嶂间的田园》,余秋雨也提到了陶渊明。陶渊明素材的使用率在学生作文中是比较高的,用不好会让人觉得“滥”。余秋雨把陶渊明思想境界定位在“安静的文化人格”上,并把陶渊明的生活方式和魏晋名士的“悲壮而奇丽的当众燃烧”的生活方式进行比较,尽显余秋雨对陶氏文明的推崇。学生可以学习领悟余秋雨的思考角度,感受作家的情怀与境界,从而辅助自己应用素材时的立意角度。
  余秋雨说:“陶渊明不要悲壮,不要奇丽,更不要当众,也未必燃烧,只在都邑的视线之外过自己的生活。”“安静,是一种哲学。”“陶渊明拒绝轰动,他以自然为魂魄;所有的喜悦、恐惧、顾虑都被洗涤得干干净净,顺便把文字也洗干净了。”
  又如,东城区一模宗璞的《乐书》,对应人生快乐的话题。学生可以积累的语句有:“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读书之乐何处寻?秋水文章不染尘。”“读书之乐乐融融,冰雪聪明一卷中。”
  试问,这些话要是能在学生作文中“原音重现”,即便是有点跑调,你给多少分?
  所以,每次文学类阅读训练之后不要立即结束。让学生多读几遍文本,然后用几分钟摘些他喜欢的句子分类整理在素材本上。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代劳“寻句”工作,帮助学生在积累中提升写作能力。
  但是,要让学生作文能深入阅卷老师的心里,留个印记,还需要学生写出真情话。
  只要是真话,即使文与题联系不是很紧密,有时也能形成一种独特的视角,如萧红的《一条铁路的修建》。在文章中,你始终不见铁路的修建,甚至连一支道叉也不见,可文章依然是好文章。
  只要是真话,即使有点?嗦也是必要的。如汪曾祺,为表现平凡人的自重、自爱、自尊时采用的似乎有些?嗦的语言。《戴车匠》的开篇有一大段文字在描述两个摆摊老太婆的对骂与如何对骂;对打与如何对打。这样的写作手法是要衬托出戴车匠为生计忙碌却从容、安定,是主人公生活状态的真实体现。
  当代作家铁凝说:“我写作,我的灵魂在场。”古人也说:“修辞立其诚。”这里的“灵魂”也好,“诚”字也罢,其实都是在说好文章中唯有“真情”最可贵。
   阅卷工作结束了,我的思考还在继续。这学期我又开始带高一新生了,有更长的周期来思考与实践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我希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去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写作,促使学生养成良性的读写习惯,并在“真情讲述”等触动情感的语文活动中激活学生的思维,以帮助学生能说话、会说话,最终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最后,我想以艺术大师吴冠中的话结尾并和老师们共勉:“什么是好老师?好老师是能不断地启发学生发现艺术美感、表达艺术美感,而不是只教技法的。只教技法的老师是糟糕的老师,是坏老师。”让我们都来做吴冠中先生所说的好老师吧。■
  □编辑王宇华
  

标签:高考 阅卷 作文 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