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阅读答案 > 正文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教学观理论

时间:2019-02-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人本主义观点自始至终把人的尊严和自由放在核心,重视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其理论的应用能在本质上改变传统教学带来的一些弊端。本文将试用人本主义理论对当今中学教学进行一些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教学方式;教学环境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二战后诞生的一种全新的心理学思想,相对于近代心理学的两大传统心理学流派(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大势力,该心理学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去努力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所以人本主义非常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其代表人物罗杰斯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无人格的环境之中,它由电子科学技术、工业技术、城市拥挤以及简直是我们城市、工业和巨型大学、令人绝望的庞大结构所组成。”①他认为,在这个物质高度膨胀的社会导致了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孤独和无助,人理应转向内心理世界,去控索未知世界从而充实自己空虚的内心。在马期洛看来,人是高于一般动物的,因为它富有社会性和创造性的,人性基本上是向善的,破坏和侵犯行为是人的基本需要受挫折后而引起的,人具有成长欲望,这种欲望是人类的一种高级需要、一种内在的潜能,只要环境条件适当,就能发展到可能达到的程度。
   所以,人本主义教育家提出了许多对传统教育理论形成巨在大冲击的教育理论。首先是“学生中心论”,它包括两个基本原则:(1)学校和教师必须把学生看做“人”,真正尊重学习者。相信学生的本性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相信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2)必须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和教育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应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并创造一切条件和机会,促进学生学习和变化。其次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催化剂,而不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学生是学习的关键,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的目的之所在。再次是的“自我实现目的论”,它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开发潜能,完美人性完善人格,使人成为世界公民,实现自我潜能的充分挖掘。理想的教育制度培养出来的“自我实现的人都有一个他们信仰的事业,一个他们为之献身的使命”。②
   当然,人本主义观点未必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它自有其片面性.但它自始至终把人的尊严和自由放在核心,重视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有些理论的应用能在本质上改变传统教学带来的弊端,这的确是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笔者想试用人本主义理论对当今中学教学进行一些深入的探讨。
   一、教师的角色
   传统教学基本上以教师为中心,师生之间的关系通常是给予和接受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选择者、组织者、计划者、指导者、决定者和评价者。这种不平等的人际关系阻碍了师生之间的密切沟通和良性互动,严重损伤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因而压抑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导致了教学质量的降低。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由原来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的讲解员、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和合作者。 因为教学是情感活动的过程,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它关系着人的潜能和自我能否最大限度地得到开发和实现,关系着人的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能否最有效地得到形成和发展。教学最深刻的活动机制是学生的参与,做为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让学生在一种心理自由安全的状态下自由讨论和交流,彻底放松,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二、学生的角色
   当前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地位虽有所改善,但有许多深层问题值得探讨。很多教师偏于单纯追求课堂气氛表面的活跃,课堂上片面追求热闹,造这无无疑成了学生无广度、深度、厚度、力度的“惰性参与”“假性参与”。
   其实,学生是否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继而成为知识探究主体及掌握知识的主人,不能简单地以热闹的课堂气氛为判断标准,而要弯下腰来微观考察、研究、分析学生具体的参与状态,看他们是怎样参与的,参与后个体的知识、能力、心智、态度、个性、人格等是否获得了哪怕是一点点的良性发展。如果这些毫无起色,学生角色转化只是一句空话而已。
   作为教师应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主体意识,要他们人人参与,全员参与,不允许有被遗忘者、被歧视者、无动于衷的“隔岸观火者”。课堂上应用尽各种办法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一堂好课并不应该以学生是否热闹为判断的标准,而应注意这堂课学生到底思考了多少,有没有真正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所以堂课是否完整并不重要,关键是在课堂设计上着力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度并在这种思考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三、教学的方式
   目前,我国教学形态的主流是预设性的,只是根据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等条件备课,在教学中无视学生的独特感悟、多元理解,想尽各种办法把学生引入事先设定的“圈套”中,结果一堂课下来,课堂成了猜谜课、过堂审问课,表面上以学生回答问题为主,实则学生毫无“中心”可言。在人文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的课堂方式应是“自主、合作、探究”式,要转变“教师为主、先教后学”的传统课堂教学策略为“学生为主、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由原来单纯的归纳、演绎的讲解,逻辑分析或讲授转变为“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商讨”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同时,既然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地方,教师应有高超的浓缩教材的能力,有先进的时间观念,应尽一切可能缩短讲课的时间,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时间。当然,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探讨活动有一个宏观和微观上的把握,力图让学生在目标明确、方法合适的情况下完成自主学习与交流。此外,作为教师还应树立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学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自己学出来的。所以教师要力图把这种理念灌输给自己的学生,要有意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这样,课堂上的学习方式就会变单一的授课式为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式,其方法是不一而足的,魏书生老师的“学科小先生”“作业互批”等教学方式很值得研究与效仿。
   四、教学的环境
   传统的教学环境是极其僵化与沉闷的,学生往往在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下昏昏欲睡,学生学习的激情与热情也被泯灭殆尽。如果我们的课堂上教师过分关注知识的传递,忽视师生的情感交流,教师在功利思想的驱使下,不知不觉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与自己的评先、晋升职称等结合起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教师实现个人目标的工具,首要教学目标就会偏离,这种极端功利的做法最终会导致学生的厌恶,在这种缺乏情感交流基础上的教学行为是一种纯商业行为,学生会在一种毫无心理安全感的情况下学习,自主性更是无从谈起。这种做法不仅与人本主义相悖离更与教育规律相悖离是不可取的。
   教育环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教育力量, 对受教育者产生的影响是极为深刻和久远的。在现代教育中,校园环境、人际关系、 校风都是极为重要的,而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的。 科学的教育理论认为:“由于学生积极参与自学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得到了重视, 指令性和专断的师生关系将难以维持。”在人格上,师生是永远平等的。教育的作用只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从而实现人的潜能的自我挖掘与自我实现。所以要想让这颗自我发展潜能的种子生根发芽就要为它提供其生长的各种条件。真正成功的、素质化的课堂教学中,会有师生思维火花的碰撞; 会有师生观点上的争议乃至对峙;也会有师生间的矛盾。 让我们牢记住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关于师生关系的论述──“在任何情况下都应特别重视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方展画著《罗杰斯“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述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本段观点参照刘永康主编《西方方法论与现代中国语文教育改革》,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标签:人本主义 在教 心理学 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