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阅读答案 > 正文

[初中科学课堂的绿色环保教育]关于绿色环保的诗歌

时间:2019-02-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环境问题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于环保意识的树立,其实应该从小开始。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很多勤俭节约、循环利用等优良品德都无法在家庭中体现。如果学生在小时候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那么要让学生改变不良习惯开展绿色行动困难就会列大,所以,我们的任务很艰巨。同时,绿色教育也是一项需长期开展的工作。
   科学教学渗透绿色环保的同时,需将课堂教学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生活结合起来。需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捕捉环保素材,在生活中深入环保教育并付诸实际行动。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效果远高于简单的说教。意识并主动参与到绿色环保活动中去。
   【关键词】环保;绿色教育;课堂教学 ;案例教学
  
   进入21世纪,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社会的主要问题,由于人类过度地开发、消耗资源,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环境灾害――森林锐减,河流变黑,酸雨蔓延,土地荒漠化,沙尘暴肆虐,全球气候变暖……近年来,全球各地的气候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零八年的雪灾到今年的云南旱灾,各地的洪水灾害,以及舟曲的特大泥石流灾害。不仅是我国,美国的飓风更是让超级大国损失惨重,基里巴斯、图瓦卢等岛国更是面临着被消失的命运。因此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已成为我们急切的呼声。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责无旁贷。而初中《科学》这一门学科又为环保教育搭建了一个极好的平台。我认为中小学生绿色教育行动的开展需要拓展。“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是中国教育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英国石油公司(BP)于1997年联合开展的国际合作环境教育项目,项目旨在提高中国中小学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此行动在少数学校中运行,而且大多停留在校园环境的绿化层面上,需要拓展到学校精神和文化的各个方面。
   因此,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真正使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超,为保住环境、美化家园作出贡献,是每一位科学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利用课堂教学,养成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理论,现行的初中科学教材有很多章节都可以发现科学教学与环境教育的契合点。因而教育就应该立足课堂,利用教材,利用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自觉养成环境保护意识。
   例如:九年级科学下册有两章内容集中讲述生态环境问题,即《生物与环境》、《人类与环境》,在教学中更应作为重点深入讲解。不仅仅要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更要让学生明白,课本中提到的所有环境问题和水体、大气污染,地面下沉,区域性的公害病等等,其实离我们并不远,我们可能已经深陷其中、身受其害了,从而在情感、科学态度上有个质的飞跃,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
   二、结合时政,进行案例教学
   【案例】
   事件之一:在我们周围充斥着许多废弃的塑料袋,马路边,街道处,城市的角落,河岸边……到处都是红的、白的、绿的塑料袋子,很不雅观。这些塑料袋处理不好会对人体以及土壤、空气、江河湖海环境等造成极大的危害。目前每年我国超市塑料袋用量达40万吨。其它销售场所塑料袋用量大概是超市的三倍。每年,我国超市、百货商店、菜场、水果摊使用的塑料袋累计需要160万吨塑料袋。按照生产一吨塑料袋需要消耗三吨以上石油计算,全国每年生产塑料袋须消耗180多万吨石油。
   事件二:根据国家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的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商家一律不得向消费者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反思与分析:由上面事件一看来,“白色污染”纯属人为因素造成,而且人人有责,其危害之严重不得不重视。仅具备环保意识还是不够的。“保护环境”并不是一句空话,也并不只是少数科学家或科研机构的专门工作,而是所有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念和意识,并且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我们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上,还要通过教育让学生能够真正视环境保护为己任,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能够自觉自愿地留意身边的小事,留意自己的言行,尽量减少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行为,并且能够向身边的亲友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像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乱扔废电池、尽量减少使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袋,垃圾分类放置等这些行为不过是举手之劳,只要稍加注意,就是在进行保护环境的工作。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具备这种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意识,能够自觉地在行动上得以体现,只有这样,我们的环保教育才是有成效的,才真正落到了实处。
   由生活点滴细节,唤起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并将“绿色”意识付诸于行动。由我做起,人人参与,来精心呵护我们的地球家园,从而有力地推动环境教育和素质教育。
   三、立足生活实际,在行动实践的基础上,强化绿色环保理念
   (一)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提升环保意识
   如举行“回收废旧电池”,首先发出倡议,让学生了解废旧电池的危害,并设立“废旧电池回收筒”,将各种不同来源的废旧电池集中送交给有关部门。结合每年的“艺术节”、“科技节”开展具有特色的活动,以“人人爱环保”为主题,展出了学生精心设计的多篇组合作品。定期举行“争做环境卫士”、“绿色班级”、“班级形象代言人”等榜样评选活动。结合国家社会出现的大事,因势利导开展环保教育活动。
   (二)结合家庭开展环保体验活动
   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大课题。如果每人每次都能参与环保,并带动一个家庭,就是很多人在为我们的环境做实事。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资源,带领孩子走入大自然,走上社会,用行动去改变周围的环境。家庭是学生朝夕生活的地方,时时处处蕴含环保知识和环保行为。如我们组织学生开展家庭生活垃圾调查活动,分析家庭各种生活垃圾产生的原因。同时,发动每个学生带动家长种植花草,在家庭中宣传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卖青蛙等有益动物,不浪费水电等方面的环保知识,并养成良好的节约小电、粮食,不乱扔杂物的良好习惯。
   (三)通过课外组织环保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小课题研究
   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课外进行实践活动,如围绕水资源进行“水污染调查”,通过对水样进行实验,学生感触深刻,并意识到“保护母亲河,珍惜生命之源”。对空气质量的调查、生活垃圾现状的调查,提出要求尽量减少生活垃圾并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科学处理。开展了“节水小能手”体验活动,学生从家庭、学校用小、学校用水、小污染情况着手,写出体验日记,在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增强环保意识。
   总之,绿色环保教育是接近于生活的教育。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并在生活中寻找解决方法。这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使得学生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的大课堂中有所学,有所得。同时,环保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不容忽视。这也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如节约能源、资源,循环使用原则,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鹏世界最新科技[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
   [2]李立荣的《激发小学生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培养文明行为的行动研究》
   [3]佛冈县第一小学郑卫兵的《在科学课中渗透环保教育》
   [4]刘忠学的《小学科学中的九种基本关系处理》
   [5]里小小学 梁线芬的《浅谈如何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责任编辑:刘敬燕)
   收稿日期:2011-11-28

标签:绿色环保 课堂 初中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