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有几个县【探析和布克塞尔蒙古自治县游牧民定居的新形式】

时间:2019-02-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游牧民定居是推进新疆“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民生工程。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会议精神的大背景下,文章分析了和布克塞尔蒙古自治县游牧民定居新形式实行的背景,以及实行的原因和条件,认为尽管这种新形式还不成熟,但这种新形式对现在正在大规模实行的牧民定居工程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和布克塞尔;牧民定居;新形式
   一、新形式产生的背景
   中央明确提出将2020年完成牧民定居任务的时间提前到2015年全部完成。自治区党委、政府着眼于群众第一、民生优先的原则,把富民安居工程和富民兴牧工程作为全面推进新疆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两大民生工程,作为解决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最紧迫、最现实问题的优先工程。“十一五”期间,和布克塞尔蒙古自治县累计引进工业项目41个,落实到位资金36亿元,中国核工业集团、中材集团、鲁能集团、雅泰集团、江苏徐矿集团等有雄厚实力的企业集团纷纷入驻。其中,国网能源煤电一体化项目加快推进;新雅泰公司年产20万吨硫酸钾镁肥全面达产,宏达盐业全面进行了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中非夏孜盖膨润土有限责任公司高科技膨润土开发、年产200万平方米防水毯生产线相继建成;中核大地和丰矿业公司年产300吨氧化铍生产线,新疆赛尔鹏远公司年产4万吨玻璃钢管项目,华鸿矿业日处理900吨矿石项目加快推进;这些项目的建设投产为自治县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将有力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二、新形式产生的条件
   (一)草畜平衡情况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草地载畜能力的年度和季节的不平衡,尤其是季节的不平衡,是影响畜牧业稳定发展的最大障碍或制约因素。从此次草地调查的分析结果来看,该县夏牧场理论载畜量为669061.78只,而实际载畜量为849600只,超载180538.22只;春秋场理论载畜量为517102.15只,而实际载畜量为552200只,超载35097.85只;冬春秋场理论载畜量为72120.62只,而实际载畜量为764600只,超载692479.38只;冬场理论载畜量为990380.23只,而实际载畜量为424800只,欠载565580.23只;冬春场理论载畜量为26056.82只,而实际载畜量为424800只,超载398743.18只。正常草场的最佳放牧利用率应控制在50%以内,退化草场根据不同退化程度草场的利用率也不同,退化最严重的要禁牧。休牧、禁牧是目前遏制天然草地退化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但目前最难做到仍是合理利用草场及对退化草场的轻度利用,大多数牧区牲畜头数的超载问题仍处在禁而难止,一些牧区在政府强制禁牧的情况下才被动减畜,主动减畜还只停留在理论上。
   干旱、半干旱草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地面的植被群落是经过数千百年的自然选择而形成。人类只有合理地利用干旱、半干旱草原的自然再生力才是最经济的,而又不破坏其脆弱的生态系统。游牧业保持了数千年的可持续性就是人与畜的数量一直处于草原自然生产力的承载范围内。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牧业人口的成数倍增加,牲畜头数的快速发展。多数牧业地区处在长期的超载过牧,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严重破坏,草原牧区以往的人均草地资源相对优势及人均牲畜占有量的相对优势正在逐渐下降和减退。
   (二)农业生态情况
   1.水资源结构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年地表径流总量为1.4534亿立方米,为全疆年地表总径流量(884亿立方米)的0.16%,年径流深6.72毫米,为全疆年径流深(47毫米)的14.3%,地表水资源严重不足。
   县境内有两条较大的河流。一条是白杨河,全长200km,河流集水面积1532平方千米,年径流量1.124亿立方米,该河大部分水流入克拉玛依市水库,在自治县内,仅有部分支流的水资源用于少量的人畜饮水和草场灌溉,利用价值不大。另一条河是发源于霍尔茹的和布克河,全长134千米,该河穿出哈同山南进入加林塔然水库(库容1850万立方米),年径流量为3754.6万立方米,该河为泉集河,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之一。“引额济克”工程从西干渠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分水1亿立方米,初步缓解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农业用水严重短缺的矛盾。“引额济克”工程从西干渠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分水1亿立方米,初步缓解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农业用水严重短缺的矛盾。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3187亿立方米/年,可开采量为1.3906亿立方米,实际可开采量为0.78亿立方米,年可利用地下水资源量642.4万立方米,占可开采量的4.62%,利用率很低。地下水补给主要依靠山区河流渗漏补给、山前恻向渗漏补给、大气降水直接渗入补给以及水库、渠系渗漏补给。
   2.农业种植结构
   2008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664亩,其中小麦7327亩,豆类446亩,玉米1820亩,马铃薯2071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0220亩;棉花播种面积10.23万亩;饲草料作物播种面积13437亩;瓜菜果类面积2688亩。特色作物种植―加工辣椒播种面积1793亩。粮经饲比例由2007年的5∶70∶25调整为2012年的8∶82∶10。2009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3万亩,其中春小麦1.73万亩、玉米0.31万亩、豆类0.05亩、马铃薯0.11万亩、其他0.1万亩);经济作物11.79万亩,其中棉花10.55万亩、油料作物0.44万亩、打瓜0.22万亩、食葵0.46万亩、其他作物0.12万亩);饲草料1.15万亩(苜蓿0.73万亩、青贮玉米0.42万亩)。粮经饲比例由2008年的8∶82∶10调整为今年的15∶77∶8。2010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345万亩,其中,春小麦1.97万亩、玉米0.7038万亩,马铃薯0.0607万亩;经济作物13.0971万亩,其中棉花9.86万亩,油料作物1.0773万亩,打瓜1.0192万亩,无壳南瓜0.605万亩,甜菜0.0509万亩,蔬菜0.0401亩,加工辣椒0.062万亩,其他农作物0.3736万亩;饲料作物0.826万亩,其中青贮玉米0.44万亩,苜蓿0.386万亩。粮经饲比例由2009年的15:77:8调整为今年的16:79:5。
   总体上看,自2007年以来,和布克赛尔县粮经饲作物种植结构呈现以下变化规律: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明显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在保持绝对优势(约7-8成)的前提下略有波动;饲料作物面积呈逐年减少状态。
   (三)牧民定居资源承载力分析
   根据以上2008-2010年自治县种植结构资料可以看出,饲料作物种植比例自2007年以来逐年减少。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农区养畜积极性或者农区养畜数量的变化。此外,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人工草地面积结构组成为99∶0.2∶0.8,非常清楚地反映了天然草地在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草地构成中的绝对主导地位。牧民定居工程曾经为定居牧民制订了划分一定面积草料地的政策。显然,这是不符合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紧缺的实际,是难以实现的。牧民定居的唯一出路是转变牧民身份,为定居牧民提供新的非农生计来源。
   在牧区特别是比较干旱地区,应慎重开发地下深层水,缺水草场往往是目前牧区保存最完好的原生草原植被群落。但是,近几年来,特别是施实西部大开发以来,好多缺水草场通过开发地下深层水而被四季放牧利用。这是只顾眼前,丢弃长远的得不偿失的短期行为。打井后一旦有了水源,牧民就会定居实用,彻底改变过去只能做冬营地或打草场轻度利用的状况,而变成全年四季都过度利用的草场。草场退化的速度就会加快,我们不仅会很快失去现已保存为数不多的最宝贵的原生植被群落,更可悲的是我们又在增加新的生态危机与生态成本。况且在干旱地区地下水的补给困难,事实上是很难被可持续利用的。在降雨量不足300毫米的地区,如果大面积开发饲料地,而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破坏了原生植被就等于增加了新的生态成本与潜在的生态灾难。
   三、游牧民定居的新形式
   (一)城镇化定居
   依托县城及什托洛盖镇,引导牧区人口向城镇集中,扩建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在城镇建立规格较高的牧民定居点,与新型城镇化协调一致。2010年初,开工建设牧民定居楼房600套,牧民自愿选择70-120平方米不等的户型面积,每户只需自筹4-10万元就可以在县城或和什托洛盖镇拥有一套楼房。到“十二五”末,凡是1984年以前在本县落户的牧民,每户在城镇(布克赛尔镇或者和什托洛盖镇)都有楼房1套。
   结合以矿产资源开发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利机遇,加大对定居城镇牧民技能培训力度,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农牧民掌握实用技术,实现牧民进城务工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短期型”向“长期型”转变,由“零散式”向“规模型”转变,同时引导其走进工矿企业,成为“产业工人”,转变身份,长期稳定地过上城镇生活。
   (二)现代化农场移民定居
   2007年自治县启动了北部牧民移民搬迁工程,计划转移北部牧区贫困牧民1000户,搬迁至察和特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区,从事农业生产或现代养殖。目前开发区已定居牧民748户。政府为每户牧民配套建设定居房78平方米,无偿划拨宅基地5亩,耕地50亩,由开发区管委会统一对搬迁户进行管理,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进行农业生产经营。采取这种生产经营模式当年就实现户均收入2.4万元,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至2010年末,察和特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区已定居牧民748户,正逐步实现由传统牧民向新型农民的转变。
   四、可借鉴的经验
   (一)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定居模式
   通过扶贫开发与牧民定居相结合的模式,解决了游牧民困难群体的定居问题。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办法,如将查干库勒乡贫困牧民搬迁至察和特开发区,建立了“公司+基地+搬迁户”和“大户+基地+搬迁户”管理模式,帮助贫困户规避市场风险,解决其缺乏生产资金和无种植管理技术的问题。开发区水土资源的开发为农区畜牧业的崛起奠定了基础,解决了牧民定居饲草料地不足的难题。户均纯收入由不足万元增长到2.4万元,人均收入达5500元左右,开拓出一条游牧民贫困户走向富裕的新型发展之路。
   (二)初步建立企业和牧民利益联结机制
   北部山区积极采取“订单收购”、“公司+牧户+基地”、“银行+公司+牧户”等多种合作方式与牧民合作,在县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蒙哥尔公司通过预付定金,养殖回购的方式帮助贫困牧民扩大养殖规模,用于扩大养殖规模及购买生产资料,确保牲畜安全越冬,以保证公司原料的收购,达到牧企双赢。
   南部山区由察和特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区管委会统一管理,采取“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定居牧民把自己2.6万亩土地流转给香港弘港集团旗下的自治县双色港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到该公司务工的牧民按月最低工资1200元,月收入最高可达3000元以上,搬迁户人均月工资达到1600元。同时,还为签订用工合同的牧民统一缴纳“五金”。
   (三)建立新型牧民培训机制
   公司引导下的牧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创立了新型牧民培训机制。县科技局与蒙哥尔公司及恒丰合作社联合举办“科技之冬”农牧业合作社培训班,培训各乡镇场合作社贷款农牧民、科技示范户、养殖专业户、农牧业技术人员。通过培训使广大农牧民掌握科技实用技术和综合运用实用技术的能力,增强其可行性操作,从而有效提高养殖积极性。
   (四)实现牧民快速增收
   牧民实现转型后,将通过技能培训成为产业工人,从事第三产业增加收入。农牧区种养大户,依托流转后规模化土地、草场等生产资料,进行科学种养,实现快速增收。
   参考文献:
   1.塔城地区畜牧局.塔城地区游牧民定居工程2009-2015年规划[Z].2008-04.
   2.和布克塞尔蒙古自治县第十二个五年规划[Z].
   3.和布克塞尔蒙古自治县2011年游牧民定居的实施方案[Z].
   4.周亚成,阿依登.哈萨克族定居村落――胡阿根村社会调查周志[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新疆年鉴(2009)[M].新疆年鉴社,2009.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

标签:游牧民 蒙古 探析 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