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寓言故事 > 正文

寓言故事阳子之宋

时间:2017-05-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第二十一课时 《庄子》寓言

第二十一课时 《庄子》寓言

一,教学重点:

1, 文言文常用实词、虚词

2, 积累写作素材

3, 多角度运用同一写作素材,同一素材多角度立意

二,每日一言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毛泽东

三,课堂笔记:

惠子相梁

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

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yuān chú ),子知之乎?夫(fú)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yé)??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庄子曰:?鯈(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

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庄子?天道》)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

.孔子游于匡,卫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惙。子路入见,曰:?何夫子之娱也??孔子曰:?来!吾语女。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由!处矣!吾命有所制矣!?无几何,将甲者进,辞曰:?以为阳虎也,故围之。今非也,请辞而退。? (《庄子?秋水》)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今奚为奚据?奚避奚处?奚就奚去?奚乐奚恶?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其为形也亦愚哉!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惛惛,久忧不死,何之苦也!其为形也亦远矣。烈士为天下见善矣,未足以活身。吾未知善之诚善邪,诚不善邪?若以为善矣,不足活身;以为不善矣,足以活人。故曰:?忠谏不听,蹲循勿争。?故夫子胥争之,以残其形,不争,名亦不成。诚有善无有哉?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誙誙然如将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庄子?至乐》)

【译文】

天下有没有最快乐的事情呢?有没有可以用来养活自身的东西呢?现在究竟要创作什么,依据什么?回避什么?安居在何处?接近什么,抛弃什么?喜欢什么,厌恶什么?天下最为看重的东西是富贵、长寿、好名声;所喜欢的是嘴里吃着美味佳肴,身上穿着华丽的服装,眼睛看着光彩夺目的颜色,耳朵听着抑扬宛转的音乐。天下人最看不起的是贫贱、夭折、恶名声;天下人以为痛苦的是身体得不到舒适安逸、嘴里吃不到佳肴美味,身上穿不到漂亮的服装,眼睛看不到美好的颜色,耳朵听不到抑扬宛转的音乐;假如得不到这些,就十分忧虑和恐惧。这种伤害身体的做法,不也是很愚昧的吗!富贵的人,在劳苦中努力工作,积蓄了很多财物,用也用不完,这对于身体也不太爱惜了。地位高贵的人,夜以继日地思索考虑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这对于身体也过于疏忽了。人在生下来的时候,忧愁也跟着一起产生,寿命长的人,思想糊糊涂涂,长久地生活在忧愁之中而不死去,这是何等痛苦啊!这距离对于自己的身体的爱护也太远了。壮烈牺牲的人在天下人面前表现出他的善行,但是却不能存活自身。我不知道这种善行实在是好呢,还是不好呢?如果认为是好的,却不能够存活自身;如果认为是不好的,却可以存活别人。所以说:?忠诚的谏正,不被听取采纳,那就退让而不要去力争。?所以,子胥因为力争君主采纳他的谏正,以致身体遭到残害;然而不去力争,子胥的大名也就不能成就。到底是有善呢还是没有善呢?现在世俗的做法以及世俗所认为是快乐的,我也不知道把它当作快乐,果真是快乐呢,还是不快乐呢?我看那些世俗以为快乐,人们所乐于趋赴的,乃是竞争着走向死亡的深渊,而情不自禁!大家都说这样做很快乐,我没有把它当成快乐,也没有认为是不快乐。果真是有快乐呢,还是没有快乐呢?我认为无为实在是乐,而世俗的人又把它当作最大的苦事。所以说:?最大的快乐是没有快乐,最大的名誉是没有名誉。?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土,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庄子?外物》)

篇二:九年级语文上期期末检测卷_2

九年级语文上期期末检测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五部分,共10页。150分钟完卷,满分120分

2.请用钢笔直接答在试卷上,请注意卷面的整洁、规范与美观。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0分)

1.你对下列字词熟悉吗?请细心地根据拼音写汉字,静心地更改错别字,美美地将正确的四字成语书写在田字格里。(4分) ①风 sāo 拮 据 ②褒 渎 恣 suī

③不 求 胜 解 ④重 蹈 覆 澈

2.根据句意和题后要求,在下列各句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2分)

①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故乡》 填动词)

②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在个人行动上,我们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填关联词)

3.相信你对古典文学名著中的片段记忆犹新,请你根据选段及提示,用成语作批注,写在其后的横线上。(①②题必作,2分;③④选作,每小题1分,做错不扣分,做对计入第一大题总分)

①那卖酒的汉子(白胜)道:“不卖了!不卖了!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

请用一个成语揭示白胜等人所施的计谋:

②(杨)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杨修一贯的为人特点:

③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

请用一个成语形容香菱借得诗书的心情:

④(如来)佛祖道:“你除了长生变化之法,更有何能,敢占天宫胜境?”大圣道:“我的手段多哩!我有七十二般变化,万劫不老长生。会驾筋斗云,一纵十万八千里。如何坐不得天位?”

请用一个成语形容齐天大圣此刻骄傲的态度:

4.认真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看看文中哪两处有毛病,然后在原文上进行修改。(2分)

当龙卷风袭来时,路上行人跑到附近一家不大的商店躲避。不一会儿,小商店就挤满了四五十人。突然小商店被龙卷风刮得倒塌了,狂风过后,人们从废墟中救出了三十多名遇难者,迅速送到医院抢救。经医生疹治后,有将近十多人因伤势较重,仍需留在医院继续治疗。

5.请自选话题,选用下列所给的词语(至少3个)写一段通顺的话。(不超过60字)

备选词语:温声细语 怒不可遏 自知之明 持之以恒 袖手旁观 开卷有益(2分)

6.名著阅读:(2分)

①本册的名著有三部:《水浒》、《傅雷家书》、《培根随笔》。本书编者对《傅雷家书》的评价语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对《培根随笔》的评价语是“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请你给《水浒》也写一句评价语。(字数限在15字以内)

②《傅雷家书》是一本教育年轻人如何做人、

如何生活的书,傅雷通过这些饱含深情的书

信,是想要让儿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7.用古诗文原句填空。(每小题1分 总计6分)

①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过渡的句子是:

, 。

②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

③《月夜》中表明“春天的脚步近了”的句子是:

, 。

④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尽感叹的句子

是: , 。!

⑤李白曾豪迈的放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这句表现了陈涉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

⑥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

”。(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写)

二、古诗文阅读与鉴赏(1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8.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9.这首词在写愁上有什么特点?(2分)

(二)对比阅读下面两个课内文言文选段,完成10~13题。

【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节选自《隆中对》)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节选自《出师表》)

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分)

①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将: ②夙夜忧虑 夙: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①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②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①译为:

②译为:

12.甲乙两段文字所表现的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1分)

1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的,乙段文字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2分)

(三)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文段,回答14~16题。

阳子之宋

阳子①之宋,宿于逆旅②。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③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人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④之行,安往而不爱哉⑤!” 选自(《庄子·山木》)

【注】①阳子:即杨朱,战国初哲学家。 ②逆旅:旅馆。 ③恶者贵:长得丑的女人得到尊重。 ④自贤:自以为善。 ⑤安往而不爱哉:到哪里去不受人喜爱和尊敬呢?

14.用“/”给下列一个句子划分朗读节奏(1分)

其 恶 者 自 恶,吾 不 知 其 恶 也

1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分)

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

16.这则寓言的寓意是(2分)

三、现代文阅读与理解(28分)

(一)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文后17~20题 (12分)

热爱母语,就是热爱祖国

①有一次在中央电视台《希望英语》的演讲比赛中,一个女孩的演讲令听众肃然起敬。她问妈妈,加拿大孩子来中国,我们要和他说英语,我们将来有一天去加拿大了是不是也和他说英语呢?妈妈说,对呀!女孩说,好像不对,为什么无论在哪里都要说英语呢?我希望有一天也把汉语教给他们。我喜欢英语,更喜欢我们的汉语,喜欢中国古典诗歌,我有一天要到加拿大用双语教学让英语国家的朋友一起欣赏汉语和中国文学!这个女孩对母语的情感是每个中国孩子、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有的最起码的民族情感。可惜在现实中,很多孩子只以会说外语为骄傲,欣赏外语似乎远远超过了自己的母语!

②语言对一个民族文明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在人类历史上,任何外民族的侵略,首先都是从语言上的侵略,侵略者首先改变其殖民地的官方语言。古埃及语就因为希腊等国的侵略,使埃及人渐渐忘掉了自己民族的语言,认同于阿拉伯语,致使这个创造过神奇的古老的文明深埋在泥沙里。后来也是在一块石碑上发现了埃及象形文字,才使人们得以发现古埃及文明的存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略我国东北三省时,也曾将日语作为东北的官方语言在学校教学,在社会上提倡。这些历史的教训,我们永远也不该忘记。

③母语是灵魂的语言,外语是工具的语言。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在央视《百家讲坛》演讲时曾说:“我们需要提高英语的能力,是在提高我们使用这个工具的能力。但是工具跟你的灵魂,你不能把它混为一谈,你的灵魂还是你自己对于汉语的掌握的最深跟最高的境界。英语的提高只是你如何把你这个汉语所创造出来最精彩的东西,输出去的一个手段,一个办法。你如果不认识到这个灵魂跟工具,灵魂语言跟工具语言的差别,而说我们就变成英语国家算了,因为这样我们最接近国际。我觉得这根本就是建了铁路之后,然后把火车去撞自己的做法。因为你没有东西可以输出的,到时候是自己骗了自己。”龙女士这番话很深刻,值得我们深思。

④只有热爱祖国的语言,才可能真正热爱自己的祖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汉字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几遭磨难而没有中断,就像我们的民族一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汉字作为表意文字,本身就蕴涵着特殊的美感、丰厚的情意、悠久的文化、绵长的历史——她是汉民族智慧的结晶。如果你对本国珍贵的语言文化宝库一无所知,对汉语美妙的韵味一无所感,只懂得英语,你和人家交流什么?也只有热爱、谙熟本民族的语言文化才有与别国交流的资本。从某种意义上讲,爱祖国的语言本身就是爱国。

⑤现在,我国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都在提倡双语教学,各级各类考试都以外语成绩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整个中国的校园,英语成了压倒一切课程的课程,而汉语教学却远远没有得到重视。针对此种情况,著名教学论专家杨君亮先生的话更加震撼心灵:“每每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写字,不喜欢汉语言文字,不喜欢千古传诵的诗词歌赋,茫然无知于中国传统文化,就像看到黄河断流一样,会凄然感慨却欲哭无泪,这真是令人心碎的语文教学命运,因为语文是母语,母语是母亲说的话??”每每看到这段文字,笔者都会感慨万端,深感语文教育责任重大——热爱母语,就是热爱我们的祖国。

(选自《初中语文教学通讯》2005年12期,有改动)

17.标题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吗?为什么?(2分)

18.第①段的叙述放在本文的开头有何作用(2分)

19.(1)第②段的中心句是 (1分)

(2)为了证明它的正确性,作者用了哪两个事例?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2分)

(3)请你再举出一个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证明第②段的中心句(友情提示:可结合都德的《最后一课》)。(2分)

20.文中画线句子采用了方法,请说说这种论证方法的好处。(3分)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文后21~26题 (16分)

注 定 飞 翔 祁智

老鹰站在峭岩上。在它的身后,是两只雏鹰。

风吹来,凌厉。老鹰羽毛如针,如铁,岿然不动;雏鹰毛发蓬飞,摇摇晃晃。

雏鹰无声。它们一直被禁止在岩穴里,至多,只能到洞口。洞外的天地,陌生,因此也是诱惑。诱惑和鹰血里的天性不知不觉呼应,就成了一种压抑不住的渴望。雏鹰就在等待今天。

现在,老鹰要做的是把雏鹰推下去。雏鹰在掉下去的过程中,会本能地张开翅膀。下面是一块平台。真正的飞翔就在等着雏鹰。

如果雏鹰没能把翅膀完全打开,平台会承接它们。它们可能被摔疼,也可能被摔伤,当然,每年都有个别的会被摔死。鹰就是从这里完成最初的起飞的。平台上有块块深色,那是许多年来积累的鹰血。

老鹰侧目看了看雏鹰。对鹰来说,这一眼是多余的,雏鹰有些惶惑。

老鹰觉得很别扭,但必须要有这一眼。雏鹰中,有一只不是它的孩子。这只雏鹰的父母,在半个月前的一次猎食时中了枪弹。遇难的还有老鹰的丈夫。老鹰独立支撑两个家庭,哺育两只雏鹰。过去,都是雏鹰的父亲把雏鹰推下去,母亲在平台下接应,现在只有它推了。可下面没有接应的,何况它从没有推过。

A.如果摔伤,或者摔死怎么办?摔伤或者摔死的是自己的孩子,还好,万一是??如果真是自己的孩子伤亡,那?? 老鹰的生命词典和意识中,应该没有犹豫,没有如果的。老鹰被一股悲凉之气推动着。它“呼”地蹿了出去,如箭;张开翅膀,如扇。翅膀感觉气流,俯冲,上升,盘旋,甚至静止不动,如一幅涌动热血的剪影。

雏鹰被感动着,心已在空中,只是脚尖还在峭岩边。这时候,只要轻轻一推。老鹰看见雏鹰的激动了,还看见了雏鹰父亲的飞翔,看见了列祖列宗的影子。

到底是鹰!

B.老鹰情不自禁地啸叫一声。

雏鹰听见了。纵身一跃。它们像两颗石子掉下去。看上去,它们有些慌乱。

孩子,把脚收到腹部,把翅膀张开,睁大眼睛看准落点!老鹰在心里呼唤着,紧紧地盯着它们。

雏鹰挣扎着。在半空中,C.它们终于被神秘的召唤打开翅膀,坠落成了飞翔。

老鹰眼一热。

雏鹰被突然到来的飞翔惊喜着。它们看见了上方的母亲,不约而同地摇动翅膀:上升!

可它们还不会上升,很快被气流冲向平台外。

平台外,是万丈深渊。天空忽然远了,深渊很快逼近,但即使这样,雏鹰也没有惊恐得大喊大叫,死死地张着翅膀。只有翅膀,才能驮得动生命。

老鹰心疼极了,但镇静自若。D.雏鹰在最初的刹那,明白了飞翔的真谛,这是它没有想到的,也让它兴奋异常。

在雏鹰快要深坠到底的时候,老鹰紧缩双翅,箭一样射向谷底,稳稳地站在乱石上,啪地打开翅膀。雏鹰正好落在上面,如同落在平台上。

然后,老鹰脚一踮,饱经风霜的双翅驮着两个新生命,身体和灵魂都在上升。

回到峭岩。

老鹰双翅一拍,雏鹰离开了岩边,先是坠落,紧接着,飞翔像翅膀一样长在它们身上。

21.文中A处画线句,①请发挥想象和联想,分别写出两个“省略号”省略的内容;②“还好”一词反映了老鹰怎样的品格。(4分)

①省略号的内容

②老鹰的品格

22.老鹰训练雏鹰“要做的是把雏鹰推下去”。两只雏鹰是不是被老鹰推下去后才学会飞翔的?分别用最少的文字概括老鹰采取的哪几个步骤来训练雏鹰的。(4分)

23.品味文中B处画线句,体会老鹰叫声的含义(即喊出了什么?)。(2分)

24.品读文中C处画线句,体会“神秘的召唤”指什么?(2分)

25.文章D处画线句中说雏鹰“明白了飞翔的真谛”,“飞翔的真谛”是什么?(2分)

26.文章为什么用“注定飞翔”作为标题?(2分)

四、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8分)

27.2006年9月26,日我县学道街小学教师——谭军被川医确诊身患“肾衰竭”、“尿毒症”并发高血压、贫血症。为了及时抢救,10月17日青神县教育工会发出倡议,号召全县富有爱心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爱心,让爱和谭军的生命同在。请根据这则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①如果你是学校的一名学生,你会参加这个活动吗?请说明理由?(2分)

②如果学校让你把爱心捐助的钱通过邮局寄送给谭军,那么在汇款单

寓言故事阳子之宋

上的附言,你会在上面写上哪些话呢?(2分)

28.时至今天,仍有家长禁止儿女与异性同学来往,甚至认为他们互相打个电话就是早恋,这不仅妨碍了同学的正当交往,也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如果你的父母也是这样你将如何说服他们。(2分)

29.请你根据下面这副不完整的婚联所透露的信息,指出新郎新娘各姓什么?(2分)

上联:嫁得家郎,有田有米有水

下联:娶来氏女,添人添口添丁

新郎姓 新娘姓

五、写作(50分)

30.在下面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就学会了忧郁。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中,他就学会了公正。

请以“从生活中学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似;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④结构完整、卷面整洁;⑤不少于600字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二十年前的一天,李老师讲《月亮》这一课,她轻轻念着:“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念完后,她问:“同学们,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呀?”

“像小船。”

“对!说得对极了!”

“像镰刀。”

“嗯,丽丽说得真好。娟子,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呀?”

“老师,弯弯的月亮像外婆院子里结的豆角。”娟子认真地说。

“哄!”教室里响起了笑声。娟子低下头,她好委屈,好不服气:弯月亮就是像豆角,就像!就像!

二十年后,娟子也成为一名老师。她讲《月亮》那一课时,也问道:“同学们,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呀?”有的说像镰刀,有的说像小船,有一位叫李佳的小女孩怯生生地说像豆角。

娟子好高兴啊!娟子说:“李佳同学说得很正确,弯弯的月亮是很像豆角的。同学们!弯弯的月亮像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又二十年过去了,有一天,娟子老师收到一位叫李佳的作家写来的信。信里写道:娟子老师,谢谢您的“豆角月亮”??

要求:①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但不要对材料进行扩写、续写、改写;③自选文体(诗歌除外),符合所写文体的要求;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作文评分表(供阅卷教师填写)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此题共20分)

1.骚 雎 甚 辙 (每个1分)2.①飞 ②还是 都(每题1分)

3.①欲擒故纵 ②恃才放旷 ③如获至宝 ④目中无人

4.①“救出三十多名遇难者”,搭配不当(或“判断不当”或“用词不当”或与后文“送到医院抢救”矛盾),改为“救出三十

多名受伤群众”;

②“将近十余人”前后矛盾或自相矛盾,删去“将近”或“余”。

5.答案略。酌情处理。

6.①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②谦虚、严谨。遇到困难不气馁,成功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

尊严。(每小题1分,意思基本相同即可)

7.以下每一题只要有漏字、错字、别字或少一句,该题不得分。

①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②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③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④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⑤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二、古诗词鉴赏和文言文阅读(14分)

8.抒发了作者对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以及自己处境凄惨的深沉感叹,表现了极其悲痛的心情。

9.作者将无形的愁变为有形、有重量的实物加以描写,比喻新颖,形象生动。

10.①带领或率领。②早

11.略。每小题1分。

12.(1分)恢复汉室,统一霸业。(或:“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兴复汉室”、“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等)

13.第一空:“天下计”(1分);第二空: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分)

14.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15.那个美丽的自以为美丽而骄傲,所以我不认为她美。

16.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端正心态,不骄不躁,正确评价自己,才会立于不败之地。(自以为美,骄傲自负,

篇三:无用之用

无用之用

世俗世界的人,!K往往以实用为权衡价值的标准。有直接而实际的效用的事物,就认为它有价值;没有直接而实际效用的,就认为它没有价值。孰不知许多东西的用处虽是间接而不显著,然而其重要性却远超过了那些有直接效用之物。庄子虽然没有指出纯理论知识比实用技术重要,但是他揭露了一般人的急功好利,目光如豆,而只知斤斤计较于眼前的事物,于是,站在实用本身的立场,他阐扬“无用之用”的意义。

从庄子哲学看来,“无用之用”有意义。

一、借此说以发抒自己的心事。

庄子的立意借纵横洮洋的笔端倾泻而出,“犹汉而无极”,乍听起来,觉其言“大而无用”、“狂而不信”。这点庄子似乎有先见之明。所以他说:“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与乎钟鼓之声”。

二、世俗世界的人,限于小知与无知,往往有眼于珠而不识大才大用;他们是拙于用大的。

在《逍遥游》里,庄子又借惠子以抒发自己的心事: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一颗大葫芦的种子,我种在土里,长大以后,结出来的葫芦足足有五石容量那么大;用来盛水,它坚固的程度却不足够;它剖开来做瓢,又没有这么大的水缸可以容纳得了。我认为它空大无用,所以把它打碎了。”

庄子说:“你真是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啊!宋国有个制造一种不皲裂手的药物,他家世世代代都以漂小船坞丝絮为业。有一个客人听闻这种药品,愿意出百金收买他的药方。宋人把全家人找来共同商量:?我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业,只得很少的金子,现在卖出这个药方,立刻就可以获得百金,就卖了罢!?客人得到药方,便去游说吴王,这时越国犯难,吴王就拜他为将,冬天和越国水战,因为用了这药,兵士可免于冻裂之患,结果大败越国,吴王遂割地封赏他。同样一种药方,有人使用它,可以得到封赏,有人使用它,只是漂洗丝絮,这就是因为使用的方法不同的缘故,现在你有五石容量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安当作腰舟浮游于江湖之中,却反而愁它无处可容(用)呢?你的心真是茅塞不通啊!”(《逍遥游》)

同是一物,不同的人以不同方法使用它,便产生了如此相异的效果,在这里,庄子示意着世人的不善用其大。接着,又从惠子的对话中引出他那“无用之用”的妙论:

惠子对庄子说:“我有一颗大树,人家都叫它为?樗?。它的树干上木瘤盘结,不能合乎绳墨,它的小枝弯弯曲曲,不能合乎?规矩?。长在大路,经过的木匠都不瞅它一眼。你的言论,大而无用,大家都不肯相从。”

庄子说:“你不曾看见过野猫和黄狼吗?伏着身子,等待捕捉出游的小动物,东西跳跃,不避高低,往往踏中捕兽的机关,死于网罟之中。再看那牦牛,庞大的身子好像天边的云彩,虽然不能捉老鼠,但它的功能可大极了。现在你有这么一颗大树,还愁它无用,为什么不把它种在渺无人烟的地方,广漠无边的旷野上,你可无所事事地徘徊在树旁,逍遥自在地躺在树下。这树就不会遭受斧头的砍伐,也没有东西会侵害它。无所可用,又会有什么祸害呢!”(《逍遥游》)

《人间世》里亦将“无用之用”这观念大加发挥。

有个名叫石的木匠往齐国去,到了曲辕,看见有一棵为社神的栎树。这棵树大到可以供几千头牛遮荫,量一量树干有百尺粗,树身的长度高过山头好几丈以上才生树枝,可以造船

的旁枝就有十几棵。观赏的人群好像闹市一样的拥挤,匠人却不瞧一眼,直往前走。

他的徙弟站在那儿看了个饱,追上石匠,问说:“自从我拿了斧头跟随先生,未曾见过这么大的木材。先生不肯看一眼,直往前走,为什么?”

石匠说:“算了罢,不要再说了!那是没有用的?散木?,用它做船就会沉下去,用它做棺椁就会很快腐烂,用它做器具就会很快折毁,用它做门户就会流污桨,用它做屋柱就会被虫蛀,这是不材之木,没有一点用处,所以才能有这么长的寿命。

石匠回家以后,夜里梦见栎树对他说:“你要拿什么东西和我相比呢?把我和文木相比吗?那梨橘柚等结果子的草木之类,果实熟了就遭到剥落,剥落就受伤;大枝被断,小枝被拉下来。这都是由于它们的?才能?害苦了自己的一生。所以不能享尽天赋的寿命。中途就夭折了。这都是由于自己显露有用而招来世俗的打击,一切东西没有不是这样的。我把自己显现无处可用的样子,已经很久了,然而有好几次我还是几乎被砍死,到现在我才保全到自己,?无处可用?对我正是大用。假使我有用,我还能长得这么大吗?”(《人间世》)

三、不受世俗所容的人,对于他们自己本身却有很大的益处,尤其是不被统治阶层所役用的人,对于自身是件幸事。

世俗对于能者的排挤打击,实在是无所不为。庄子唤醒才智人士,要能看得深远,不必急于显露自己,更不可恃才妄作,否则若不招人之嫉,也会被人役用而成牺牲品。

自我的显现或炫耀,都将导致自我的毁灭。正如“山上的树木被做成斧柄来砍伐自己,油膏引燃了火反转来煎熬自己。桂树可以吃,所以遭人砍伐;漆树可以用,所以遭人割取。”(《人间世》)这种“虎豹因为身上有纹彩,所以招引来猎取”(《应帝王》)的道理是一样的。无怪乎庄子喟然感叹地说:“世人只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人间世》)

庄子强调“无用”,并不是为一切“废物”辩护,也不是表现颓唐的心境。乃在于提醒才智之士不可急功近利而为治者所役用,否则后患便无穷了。璧如李斯,在他做秦朝宰相时,真是集富贵功名于一身,可是最后终于在政治斗争中垮下来。当他被拘下狱时,不禁仰天而叹说:“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死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史记·李斯列传》)李斯所感叹的,庄子早指出了,多少人贵幸名富显于当世,然而卒不免为阶下囚;“狡兔死,良狗烹??敌国破,谋臣亡。”从淮阴被诛、萧何系狱的事例,可以体会庄子倡言“无用”的警世之意。他深深地觉察到智士多怀才不遇,因之往往陷于悲观或悲愤,于是乃发挥“无用之用”的旨意,以拯救知识分子的危机。在这一点上,庄子对于后代读书人的抗议精神有深远的影响。

庄子生当乱世,深深地觉察到在乱世里,“无用”于治者实有“有”于己——不被官僚集团所役用对自己实有很大的益处。敏锐的庄子一眼便看穿那些官僚集团不为诸侯;更巧取仁义,将自己塑为圣人。庄子一方面机警地避开他们,不与为伍,另方面又灵妙地揭开了他们假仁假义的面具。

附录:《庄子 山木》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

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

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

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

,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

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

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

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

、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

,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

!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

【译文】

庄子行走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动手砍伐。问他们是什么原因,说:“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啊!”庄子走出山来,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兴,叫童仆杀鹅款待他。童仆问主人:“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杀哪一只呢?”主人说:“杀那只不能叫的。”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日遇见山中的大树,因为不成材而能终享天年,如今主人的鹅,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掉;先生你将怎样对待呢?”

庄子笑道:“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好像合于大道却并非真正与大道相合,所以这样不能免于拘束与劳累。假如能顺应自然而自由自在地游乐也就不是这样。没有赞誉没有诋毁,时而像龙一样腾飞时而像蛇一样蜇伏,跟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而不愿偏滞于某一方面;时而进取时而退缩,一切以顺和作为度量,优游自得地生活在万物的初始状态,役使外物,却不被外物所役使,那么,怎么会受到外物的拘束和劳累呢?这就是神农、黄帝的处世原则。至于说到万物的真情,人类的传习,就不是这样的。有聚合也就有离析,有成功也就有毁败;棱角锐利就会受到挫折,尊显就会受到倾覆,有为就会受到亏损,贤能就会受到谋算,而无能也会受到欺侮,怎么可以一定要偏滞于某一方面呢!可悲啊!弟子们记住了,恐怕还只有归向于自然吧!”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

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

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

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庄子名言精选(带翻译)

庄子的思想中包含了朴素辩证法因素,其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从“道未始有封”,庄子主要认为自然的比人为的要好,提倡无用,认为大无用就是有用。《史记》用精练的几行字介绍了庄子,说他著书十余万言,大抵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等篇,都是用来辨明老子的主张的。 习古堂国学网精选了庄子的经典名言,加以翻译,供广大庄子爱好者学习欣赏。

1.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翻译】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翻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3. 且夫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翻译】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4. 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翻译】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5.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

【翻译】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6.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翻译】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7.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翻译】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8.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翻译】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

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绝对论的否定。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早2400年。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9.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庄子?人间世》

【翻译】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10.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翻译】生长在山上的树木,因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为能照明而被燃烧,桂树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有用有为必有害,无用无为才是福。阐发了常常被人忽视的"无用之用",蕴含朴素的辩证法。

11.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庄子?大宗师》

【翻译】天久旱无雨,河水干涸了。许多鱼被困在河中滩地上,它们亲密地互相依靠着,嘴巴一张一合地吐着唾沫,来润湿它们的身体(藉以延缓生命,等待大雨降临),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 这里暗喻世人应忘掉生死,而游于大道之乡。 成语"相濡以沫"(也作"以沫相濡")源出于此。

12. 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

【翻译】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可玩物丧志。

13. 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翻译】: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说明纯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义则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伤性乱世的。

14.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标签:寓言故事 阳子之宋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