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责任书 > 正文

【自我效能理论在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养成中的应用】 幼儿观察报告3000字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创建的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个人对自己的学习或行动能够达到某种水平的信念。本文尝试在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健康行为的自我效能模式,对学前儿童在健康行为养成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自我效能理论 学前儿童 健康行为
  
  班杜拉认为,人的思想和信念对行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这些信念中,他强调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行为改变受个人控制感的推动。在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养成的问题中,如果学前儿童能将解决问题归因到自己所采取的行动上,就会倾向于以更高的承诺继续这样做。本文尝试在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健康行为的自我效能模式,对学前儿童在健康行为养成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自我效能及学前儿童健康行为的理论基础
  (一)自我效能
  20世纪80年代以后,班杜拉把自我效能看作“对影响自己的事件的自我控制能力的知觉”,“对影响自己生活的事件的控制能力的信念”①,或是“人们对组织和实施达到既定操作目标的行为过程的能力判断”;在此之前,自我效能被班杜拉解释为个体对其实施某具体行为或产生一定结果所需行为能力的预期,知觉到的效能预期影响着个体的目标选择、努力程度等。总之,自我效能感的核心内容是个体面临某一个特定活动或具体的任务时对自己的自信程度。
  自我效能包括结果期望和效能期望两个部分。结果期望,是指个体对其某一特定行为可能导致结果的主观判断;效能期望,是指个体对其有能力成功执行这种特定行为的信念。个体对行为的效能期望决定着其在完成特定行为过程中做出多少努力,在面对失败时表现出怎样的情绪,在处理棘手问题时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以及在面对困难时能坚持多久。所以,人的行为主要受效能期望的控制。效能综合组织认知、社会、情绪及行为方面的亚技能,并加以有效运用,是一种生成能力②。
  自我效能感的早期水平影响着后期的发展结果,在健康行为的养成过程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在早期帮助学前儿童形成较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对其身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学前儿童健康行为
  学前儿童健康行为是学前儿童为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维持或促进自身或他人身心健康而采取的各种行为或行为取向。健康行为的养成是通向健康的必由之路,因此理应成为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③。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教育的重点在群众及行动。”可见,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就是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广泛的教育活动,促进学前儿童健康行为的产生。
  (三)健康行为研究的自我效能模式
  自我效能概念自1977年班杜拉提出以来,在临床和健康领域迅速地得到应用,研究者发现了其在健康行为的引发、采纳和维持方面的影响。1992年,德国学者施瓦策尔提出了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的健康行为过程取向(HAPA),从心理―社会角度对健康行为进行干预。其基本观点为:健康行为的引发、采纳和维持是一个模式化的过程,由动机与意志决断两个阶段组成。其中,意志决断可划分为计划阶段、行动阶段和维持阶段。自我效能等相关认知因素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④。
  二、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养成过程中导致自我效能感低下的原因
  了解了自我效能理论在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养成中的重要作用,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影响学前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呢?依据班杜拉的理论,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社会说服、生理和情绪状态是自我效能感发展的四种信息源⑤。结合四种信息源,我将可能原因总结如下。
  (一)学前儿童对健康行为的认识不足
  学前儿童受其年龄、知识水平、身心发展水平等约束,健康行为的相关经验储备较少。这里所提的认识不够,不仅指学前儿童对健康行为的益处认识不够,而且包括学前儿童对不健康行为的危害认识不全面。成败经验来源于自身,而在健康行为与不健康行为分别产生怎样的结果这一问题上,学前儿童的经验显然是不够丰富的。
  (二)成人不适宜的评价
  学前儿童还未形成独立的、稳定的自我评价观念,在分析行为时,往往只根据有限的经验加以推测,往往容易轻信他人的“权威”评价。如果在学前儿童健康行为的养成过程中,成人没有给予准确的评价,学前儿童就很可能会发生行为偏差,产生焦虑、紧张等消极情绪。在一次大班健康集体教学活动《一拳、一尺、一寸》中,教师始终用“漂亮”评价坐姿端正的幼儿。这一评价的针对性不够强,如果幼儿长期以这样的评价进行归因训练,就可能会认为写字时坐姿端正只是为了“漂亮”,是坐给老师看、给家长看的,并没有把这一健康行为与自身骨骼、视力等的健康发育建立起深刻联系。那么在老师、家长不在身边、无人监督时,幼儿则极有可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除了准确评价,及时、适时评价也很重要。学前儿童的不健康行为应及时指出,趁热打铁,不要拖延。意识上已经淡忘了过错时,教育效果就差了很多。当然,评价也需要适时,在特定的时间段是不应该指责批评的。如一位教师在心得中写道:“我批评了淘淘,批评完就让他吃饭去了。可他这顿饭却吃得很不高兴,眼泪在眼眶中转来转去。平时他吃得很快,吃完还要添饭;可那天,他没再添饭,而且吃得很慢。对此,我现在还深怀歉意。”⑥
  (三)不合理的期望
  学前儿童的健康行为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成人在不能深刻了解这一点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不适宜的抱负水平。抱负水平即自我期望水平,指的是一个人从事某种工作前,估计自己所能达到的成就或目标。如果实际成绩低于原先的估计,个体就会感到失败;反之就会感到成功。如果学前儿童经常难以达到成人的高要求,受到成人的否定,就会积累“我不行”的消极情感体验,产生持续的挫折感。成人如不考虑学前儿童的实际情况,给学前儿童提出过高的期望,盲目要求按照其预设的健康行为水平,就会“欲速则不达”。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学前儿童就会怀疑自身的能力和价值,形成“自我无能感”。
  三、增强自我效能感,促进学前儿童健康行为的养成
  (一)替代经验
  鉴于学前儿童对健康行为的相关经验了解认识不足,成人可向其传递替代经验,同样可以提高其动机水平和自我效能感。例如成人可让幼儿发现身边某个生病的人生病前有什么不良习惯;告诉幼儿目前自身的不健康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不良后果,按照健康行为的要求做有什么样的好处。
  (二)适宜的评价
  评价方式在学前儿童健康行为的养成过程中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方面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学前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较低,他们更多依赖成人尤其是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对其健康行为养成的情况应以积极评价为主。改变评价方式关键是转变评价观念,把积极、多元、客观作为评价的基本观念。若学前儿童达到了健康行为的要求,教师则将其归因于学前儿童的能力与努力,从而使其产生自豪感,增强自信心。
  1.把握评价时机。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长期受到教师的指责或是不闻不问,常常会使学前儿童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易导致其自我效能感低下。为了让使幼儿的点滴成功成为推动他继续努力的动力,教师要在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养成的原有水平上有所进步时,及时给予评价⑦。学前儿童会从中体会到老师对他的爱,对他的健康行为养成点滴进步的关注,自信心和自尊心就会增强。
  2.采用纵向评价,坚持鼓励性评价。
  对学前儿童在健康行为养成方面的评价,应着眼于每一名幼儿在自身原有基础上的变化。比如,在吃饭中,教师可以运用这样的评价:“天天(不爱吃蔬菜的)今天把蔬菜都吃掉了,老师表扬他!”“今天妈妈走的时候媛媛没有哭,媛媛进步了!”
  3.准确评价,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
  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做出的解释和评价。如何看待成败会影响自我效能感。在失败时多进行努力归因、成功时多进行努力和能力归因,将有利于个体自信心的发展和自我发挥。
  如果学前儿童能将身体健康归因到日常点点滴滴的健康行为,将疾病、身体不适归因到某些不健康行为,其自我效能感就将大大提高。通过教师的干预学前儿童把不利于提高动机水平的因素转化为有利于提高动机水平的因素是归因训练的最终目的,即让学前儿童保持积极的情感和期望。因此,指导学前儿童进行正确的归因对成人十分重要。为了让学前儿童从自身寻找身体健康的因素,成人应引导其对健康行为的养成作内在的可控的归因,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以根据表现来调节自己的行为。积极的归因训练,可使学前儿童从小就形成身体健康是坚持健康行为的结果的信念。
  (三)合理的期望
  教师对“低期望”学前儿童鼓励少,批评多;对“高期望”的学前儿童则相反⑧。罗森塔尔1968年提出的期望效应早已为许多教师熟知,这直接影响其自我效能感,从而影响着儿童对健康行为的态度。只有经过学前儿童的“内化”,成人的期望才能起作用。一般来说,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的威信高,学前儿童就易接受教师期望的正面影响,则健康行为易取得预期的效果;反之则不起作用,甚至会让学前儿童产生“逆反心理”。了解每名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发展的具体情况,对每名学前儿童都寄予全面的积极的期望,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平等地看待健康行为现状好或不好的每个学前儿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使教师的期望成为促进每位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养成的强劲动力。
  
  注释:
  ①班杜拉著,谬小春等译.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1-52.
  ②班杜拉.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M].心理学评论,1977:191.
  ③顾荣芳.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88-89.
  ④郭本禹,姜飞月.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217.
  ⑤班杜拉著,林颖等译.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91.
  ⑥梁志?.幼儿好行为养成指导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43.
  ⑦康丽颖.没有坏孩子[J].少年儿童研究,1997,(5):8-9.
  ⑧宋广文,王立军.影响中小学教师期望的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1998,(1).
  
  参考文献:
  [1]顾荣芳.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郭本禹,姜飞月.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3]梁志?.幼儿好行为养成指导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班杜拉著,谬小春等译.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佐斌.师生互动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霍力岩.学前教育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励琪.在素质教育观念下对幼儿发展评价的再定位[J].学前教育研究,2001,(5).
  [8]祈功.提升幼儿的自我效能感[J].教育导航?幼儿教育,2000,(1).
  [9]Bandura A.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M].NewYork:W.H.Freeman and Company.1997.

标签:学前 效能 养成 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