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招生计划 > 正文

教会学生更多的程序性知识,全面提高课堂实效_教学中孩子教会我们更多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人教版《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栏目分别设置了“联想、质疑”“观察思考”“活动探究”“迁移应用”“概括整合”等活动栏目。   迁移应用:学习了新知识后,同学们可以利用此栏目提出的问题或介绍的方法检验自己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
  概括整合:学完一节教材后,同学们可以在栏目的引导下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对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收获进行总结。
  在这些栏目中,迁移应用、概括整合正是我们的课题教会学生更多程序性知识以提高课堂实效的精髓。
  课堂教学是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内,针对固定学生进行的。有效教学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做到“有效果”;还要“讲效率”,不能“投入多、产出少”;更要“讲效益”,教学不能只面对少数“优生”,应尽最大的努力不使一个学生掉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所谓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就是提高教学效率。高效率不是指教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学了多少。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内使学生最有效地获取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呢?我对此谈谈看法。
  一、教师要在思想上、心理上贴近学生。
  要了解学生在课堂上想什么,喜欢什么,希望听到什么,哪些知识点学生容易掌握,哪些知识点学生不容易掌握,容易忽略。
  1.实施问题引导式教学,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引领学生学习程序性知识。只有跟学生多交流,在教学中多思考,注意提问的有效性,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进行多维度的思考和探究,通过自主学习,并展开有效的讨论,突出重点和难点,才能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知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1)问题太小。由于新的课程强调师生互动,课堂提问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自身特点精心设计,它应该是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再现的问题。如果学生将书本上或者记忆里的信息原封不动地搬出来就能解答,那么该问题就没有什么思考价值。(2)问题太大。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内容,教师可以采取化难为易的办法,把一个太难的问题分解成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考虑好问题的衔接和过渡,用组合、铺垫或设台阶等方法提高问题的整体效益,即用“问题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使他们深刻理解有关知识,自动把陈述性知识进行分类整理综合归纳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而存入大脑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引导学生不断反思,使陈述性知识转变为程序性知识。 要清楚学生喜欢什么 ,平时上化学课时,老师做演示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的时候,学生热情最高涨,注意力最集中,所以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实验导学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一些简单的,现象明显的,危险性不高的实验尽可能由学生去完成,在实验前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积极思考,本着以解决问题的目的做实验,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为了启发学生创新思维,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我们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问题情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并层层推进。使学生通过理性到感性,又从感性回归到理性。使问题略高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促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教师在讨论中再加以点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反思,使陈述性知识转变为程序性知识。
  二、传统学习方式主要为接受性学习,注重授之以渔。
  新的学习方式强调对知识探求过程的分析,学生主体自身对知识的建构而非灌输,注重授之以渔。如:在元素化合物复习课中,我们往往“炒冷饭”,只是再次罗列各物质的知识点而没将它们建立起关系。或者建立起关系,只是自己给出知识网络图,然后根据网络图进行复习。认识元素化合物的特点,了解学生的困惑是增强复习针对性的一个关键。相当部分同学感到元素化合物知识易懂、好学,但难记、难用,针对这种情况,在复习中引导学生抓住规律,善于总结、归纳形成知识系统。抓点、连线、建网,增强复习的程序性,使学生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系统知识利于掌握、便于提取、便于应用。针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繁、杂、散”的特点,在复习中采取抓点、连线、建网的方式将知识进行整合,使其系统化、网络化。
  1.抓点是从一类物质中选取代表物入手,掌握代表物的结构、性质、制法和用途。复习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代表物的性质是核心,学生牢牢把握后即可由点及面掌握系统知识。
  2.连线是将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代表物连成一横线,即以元素氧化还原价态变化为主线。 在主线中该元素的各种价态及对应代表物的关系,氧化性、还原性一目了然,更利用学生掌握。
  3.建网是通过对知识的横向、纵向的梳理使元素化合物知识条理化、网络化。
  例如,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知识可形成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是教师引导学生由点及线、由线及网构建,这样会使学生加深对物质间联系的认识与理解,也为综合应用奠定基础。学生缺乏的正是知识的系统性、程序性, 这种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概念图、知识网络图就是授之以渔,一种高效的教学行为。虽然让学生自己构建比老师直接给出网络图要多花费一点时间,但是这种能力的锻炼是值得的。
  三、与理论、计算、实验、基本概念和化学用语巧妙穿插融为一体。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新授课上因知识水平限制,是无法要求深刻理解的,如:卤素单质,碱金属单质,熔、沸点的变化规律,因为初学时,没有关于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知识基础,不可能理解其实质,总复习时认知角度发生了变化,我们需引导学生运用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知识,深刻理解这些规律。这样,将基本理论知识穿插到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中,不仅有利知识的掌握,而且能从本质上理解,利于思维能力的形成。
  无论采取哪种形式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讲课,我们要把枯燥抽象的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这既取决于我们对内容的把握和理解,又取决于对语言的优化。我们应做到:一是表达的思路要非常清晰;二是语言要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不含糊不清;三是语言要生动、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化难为易,变枯燥为有趣,并对教学内容产生“海绵”作用。 生动的讲解既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兴趣盎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质上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增强学习效果。只有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把握、能力的提高、潜能的开发、聪明的生成、人格的完善,同时又有利于我们专业水平的提高与发展,让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体验到教育的幸福、实现自身的价值,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

标签:实效 全面提高 性知识 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