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证明书 > 正文

中国银行业集中度及其监管建议 银行业监管建议

时间:2019-02-0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内容提要:本文从世界发达国家和中国银行业以及上海和纽约银行业市场结构情况出发,对中国银行业集中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出综合判断。研究得出结论:银行集中度与银行市场竞争力呈非线性关系;银行同业合并及业务整合能够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力。文章最后提出改进中国金融监管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金融监管 银行业 集中度 金融购并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12)03-048-03
  一、前言
  本文分析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基础来源于产业经济学的“结构一行为一绩效”的理论。对集中度(竞争程度)的衡量一般采用资产规模集中度指标(CR)。指标表示行业中最大的几个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比重,通常取3、4或5。指标数值越高,该行业垄断性越高,经济学家贝恩运用指标对市场的垄断和竞争程度进行了分类(见表1)。市场结构可分为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四种形态。市场集中度是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通常集中度越高,市场的垄断程度就越高。
  二、中国银行业集中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本文首先分析世界发达国家银行业集中度,研究可采用CR3和CR5指标,分别代表各国或地区前3(或前5)大银行资产相对于全部银行总资产的比重。
  世界发达国家可分为两个体系(王健安,2011)。一种是集中度较高的新荷加银行体系,另一种是集中度较低的日美德银行体系。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大陆银行业集中度属中等集中寡占型。中国大陆银行业集中度不高,存在激烈竞争的影响,并使银行盈利降低。“总行数目多”是激烈竞争的源头。每个银行做的业务类似,从而形成低效率的激烈竞争。“分行数目多”则不是激烈竞争的源头。监管机构经常采用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金额作为衡量当作一家银行可否新设分行的标准之一。银行分行家数能够满足民众对于便捷金融服务的需求。
  我们可对2006年-2010年中国上海、美国纽约银行业存款市场集中度指标进行定量测算。上海是中国经济金融活跃地区,正处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程中,而美国纽约是已实现利率市场化的成熟发达国际金融中心,通过综合比较,可对中国银行业存款集中度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分析预测。
  
  根据上表统计分析结果,可以判断目前上海银行业存款市场为中等寡占型市场,一般上海市存款市场集中度低于全国,竞争更激烈。2006年-2010年上海银行业存款市场CR4指标均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上海银行业存款市场处于中(上)集中寡占型,即将步入中(下)集中寡头垄断市场行列;从HH1指数看,上海已由适度集中走向变为低度集中市场。上海银行业存款市场竞争程度较激烈,主要原因:一是上海正大力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各类中外资金融机构云集,银行存款市场竞争参与者众多;二是上海及周边地区经济发达,业务机会不断涌现,各银行都有来自总行的“资源和政策倾斜与支持”,进一步加大了存款市场的竞争程度。
  从CR4和HHI指数看,目前上海存款市场的集中度与纽约基本相当,均为中等集中寡头垄断市场,竞争度较高。2006年-2010年上海存款市场CR4和HH1平均值分别为54.76和0.1047,纽约分别为52.73和0.117g,均属于中(上)集中寡头垄断与中(下)集中寡头垄断以及适度集中与低度集中的过渡时期。然而,由于上述两地区处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不同阶段,其集中度指标的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上海存款市场集中度指标基本呈下降趋势,而纽约相关指标总体却逐步上升,主要原因是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推动了美国大型银行兼并步伐,纽约是国际大型银行总部聚集地,因此存款市场集中度增强。
  综上所述,从存款CR4和HHI指数判断,目前上海与纽约存款市场均属中等集中寡头垄断,竞争激烈程度基本相当,反映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速度和力度。从发展趋势看,上海存款市场集中度指标逐年下降。近年来中国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大力培育各类金融机构,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可以预见,一方面,中国银行业首先将循迹作为发展建设中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的发展路径,存款市场集中度仍会降低;另一方面,根据纽约相关集中度指标的变化趋势预测,随着我国银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大型商业银行多牌照综合化经营以及国内外兼并收购活动将不断增多,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国及上海银行业也将重复纽约的发展路径,存款市场集中度逐步回升,并保持相对稳定。因此,中国银行业存款市场目前以及在未来利率完全市场化后的相当长时期内都将呈现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国际经验表明,集中度高的银行产业结构,享有较高的BOA。因此,一是马来西亚在1999年,政策性要求58家国内金融机构限期合并为6家超级大型银行。二是中国台湾在2004年提出“金控减半”的政策,这里的“金控”是指大型金融控股公司,以大型银行为主。政策效果是,“银行规模大、数目小”的改革思维得以贯彻,“金控”家数2005底实现减半,仅剩7家。由此,文章得出经验结论:(一)银行集中度与银行市场竞争力呈非线性关系。当银行集中度低时,提高银行集中度会提高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当银行集中度高时,提高银行集中度会降低银行的市场竞争力。(二)银行同业合并及业务整合能够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力。
  
  三、中国金融监管的若干建议
  前文对中国银行业集中度做了基本分析,银行监管当局应积极进行金融改革,提高金融机构的集中度。推进市场机制下的金融机构合并,以降低金融服务价格及市场过度激烈竞争。推进银行通过业务整合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及经营效率,以应对目前经济的探底。相对应的金融监管建议如下:
  (一)积极进行金融改革,提高金融机构的集中度
  经验结论认为:银行集中度与银行市场竞争力呈非线性关系。当银行集中度低时,提高银行集中度会提高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当银行集中度高时,提高银行集中度会降低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而中国学者(徐忠等,2009)早期则认为:可能是因为比较成熟的市场中,市场集中度已经很低,进一步开放市场已经很难提高银行的效率,而在中国这样高度垄断的市场中,只要有几家新的银行加入,降低市场的集中度,就会对原来的垄断者有很大的刺激作用,从而提高所有市场参与者的效率。
  上述学者实证分析假设条件错误,没有正确列举和判断国内外市场集中度数据。国外成熟市场新加坡、荷兰、加拿大本身市场集中度就很高。而美国等国家市场集中度也不断提高,接近中国数据。中国的银行市场集中度指标(CR5)在2005年及2011年基本在50%左右,只能算是中等集中寡占型市场,不算高度垄断的市场。
  因此,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应积极进行金融改革,提高金融机构的集中度。一是限制新银行牌照的发放。二是限制中小银行区域外设点经营。三是适当控制上海外资银行扩张。
  对于上面第三点建议,需要补充的是:一是与中资金融机构相比,2010年上海外资银行贷存比普遍较高,风险较大。最 高的法人金融机构为盘古银行,达到131.45%。18家主要外资法人机构的简单平均贷存比为77.98%,比本地中资法人银行中的上海银行、上海农商银行、村镇银行分别高出18个、11个和19.7个百分点。二是外资银行盈利模式与中资银行趋同,利息收入占盈利的比重上升。2010年,上海市外资银行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7.78%,与中资银行趋同;利差收入与税前利润之比为167.85%,比中资银行高出41个百分点。从收入结构看,贷款利息收入占比较高,这与国外银行非利差收入一般占总收入40%以上(有的超过60%)的国际水准差别很大。
  (二)推进市场机制下的金融机构购并,降低金融服务价格、防止市场过度竞争
  以中国台湾为例,2000年以来,银行监管部门陆续通过金融机构合并法和金融控股法,在2004年推行第二次金融改革,在2008年推动第三次金融改革,促进金融合并,提高金融机构集中度,降低金融机构恶性竞争(刘景中,2011)。
  因此,监管机构应积极推进市场机制下的金融机构合并,以降低金融服务价格及市场过度激烈竞争。实证研究(刘景中,2011;王健安,2011)表明,集中度高的银行产业结构,仍享有较高的ROA。研究也呼应了我国台湾地区“金控减半”政策的正当性。同时,美国和亚洲的案例也支持了这种监管政策。如上文引述的马来西亚,该国在1995年加入WTO,金融市场自由开放。但是在亚洲金融风暴后的1999年,该国监管当局要求58家国内金融机构限期合并成为6家超级大型银行,以降低金融服务价格,防止市场过度竞争。
  (三)推进银行通过业务整合提高竞争力及经营效率
  监管部门应积极推进银行通过业务整合提高竞争力及经营效率,以应对目前经济的探底。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后,美国总统奥巴马所做的各种金融方案,重点是积极支持银行较单纯的整合过的业务活动,这样较不易引发“太大而不能倒”的传染效果。
  银行应积极创新与整合金融服务,应对竞争,支持中国新兴产业,推动建设“智慧中国”。一是运用科技手段,实现技术创新和整合;运用特色经营,实现产品创新和整合。二是积极创新和整合金融服务,支持中国新兴产业,推动建设“智慧中国”。后世博的“智慧中国”借鉴美国国家和IBM公司“智慧地球”的理念,以转型为核心,通过整合一系列新技术、新理念催生新增长点,引领中国乃至世界新一轮技术革命,争取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获得新的竞争优势。三是积极进行国际化运作。尝试在上海及亚洲地区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参照香港离岸市场业务,积极服务市场中的人民币固定利息产品、保险产品、ETF基金产品、人民币IPO业务。积极顺应人民币国际化的“资本输出+跨国企业”模式,加大与中国跨国企业的互动支持(杨军,2002;殷剑峰,2011)。四是建立健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整合住房金融产品,增强对住房金融的风险判断能力(杨军,2003;2011a)。
  参考文献:
  1 刘景中,银行集中度及效率对市场竞争度的影响:台湾实证分析[J],台湾经济评论,2011,39(1):115-173
  2 刘蜀曦,基于市场结构的银行存款利率定价策略研究[J],新金融,2011(11):37-43
  3,王健安,产业集中度、监理程度、外资股权与银行绩效的关系[J],台湾经济金融月刊,2011,47(4):14-51
  4 徐忠、沈艳、王小康、沈明高,市场结构与我国银行业绩效:假说与检验[J],经济研究,2009(10):75-86
  5 杨军,中国货币替代弹性的实证研究中国[J],金融研究,2002(4):40-45

标签:集中度 监管 中国银行业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