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致辞 > 正文

水天闲话旧事 闲话泡茶之用水(外一篇)

时间:2019-01-2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明代张源在《茶录》中说:茶是水之神,水乃茶之体;不是真水不显茶之神,非精茶亦难见水之体。而清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录》中也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也只八分。可见茶与水的密切关系。
  
  关于泡茶用水“山泉、江水、井水”之顺序,古已有之。更精彩的当然还有,众所周知的,就是《红楼梦》里的栊翠庵里品茶那一回:妙玉点茶,居然用的是“旧年的雨水”与隔年的“梅花上的雪水”所泡――此茶绝对非同一般!
  这段精彩描写,常为大家名人称道。然而,忽然一天,有人批评曹雪芹,说他比起真正精于茶的艺术的专家来,究竟“隔着一层纸”――从“品茶”本身讲,写得就不够地道――曹雪芹毕竟不是江南雅人韵士啊!
  谁人?放出此言,那还了得!且慢――不急,说这些话者,就是红学家邓云乡先生。邓先生可是言之有理,就拿泡茶的水来说吧,他引用了明清众多著作,让读者了解当时茶文化的讲究:譬如,明张岱的《陶庵梦忆》中就讲了这么一件事――某君久慕汶(人名)的茶工夫好,遂前往拜访之。汶泡茶待客,香气逼人,某君立刻识别出茶的产地、制作方法,令汶称奇。某君又询汶所泡茶用的是何处之水。汶答曰:惠泉。泉乃泡茶之水的上品,而惠泉又是闻名天下的三泉之一,这还了得!可对这所谓的惠泉,某君并不认可:不对啊,惠泉水会流动,而你的茶水却一点也不动!于是汶惊叹之余承认道――原来惠泉白日取水者多,自己是夜里前往汲泉,故水静得纹丝不动,当然属佳水中的上上品,茶自然格外香!汶钦佩某君识茶之绝技,二人遂结为好友。
  
  “旧年的雨水”和隔年的“梅花上的雪水”,与夜里取的惠山泉,哪个泡茶好?没看到资料,无从判断;但惠山泉水,输给了别的水,却有记载:据说蔡襄与另外一位著名的士大夫苏舜臣斗茶。蔡不仅茶经典,而且用的还是惠山泉;然而,他还是输给了苏――因为,苏用的是“竹沥水”――即竹林所在的土地潮湿肥沃,生态绝佳,竹林的根部在底下相连,大竹竹管里饱含的水液。取之泡茶,属顶级之水――《梦溪笔谈》中,就记载岭南竹林可以“剖竹取水”――“竹沥水”是也!
  
  只是,今天我们再津津乐道古人泡茶对于水讲究的精妙,只能徒令我们喟叹:今天的江水,不用说泡茶,连饮用都成大问题;清冽的井水更是罕见――据资料,明清北京只有二十多眼井,而今天却早已达几千眼水井――一是水源日见枯竭,二是环境污染得井水也不再清澈。今天,只好引水入京――但是这水,也是不能泡茶的。至于山泉,更是踪迹难觅。
  所以,一次,有人携顶级名茶“大红袍”以及大名鼎鼎的“金骏眉”抵京让朋友们品用,不料,茶味却没有应有的深香与回甘、清甜――原来,这些都被自来水里的漂白粉给湮没了。再泡茶,取矿泉水与纯净水,于是,中国名茶“大红袍”和“金骏眉”方显示出它们厚重的浓香、耐品的岩韵、精妙的回甘,以及清香的嫩甜与绵长的回味,叫人们赞不绝口,陶醉其间。水之与茶,就像精彩的影视表演,再著名的艺术家,也需要摄影摄像的表现与传播。
  有机会携好茶结伴到大山深处汲取野泉泡茶,是一乐事雅事;平日里若没有机会,用以质地好的矿泉水或者纯净水,也是好事――若是斗茶,此刻就真正看出谁家的茶品好了。
  有精于品茗的行家,总结出今天品铁观音、大红袍用水的品质顺序为:纯净水>蒸馏水>雨水或雪水>矿泉水>井水。
  虎年的西南大旱警示我们:爱护水源,爱护生态!否则,不要说古人泡茶对于水的讲究,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新标准,恐怕也是有一天会成为梦幻。所以,谈泡茶之水,并非奢侈,而有现实意义。
  想想看:明天我们泡茶,用什么水?
  
  快哉美菘
  
  今年的大白菜特别便宜,花几块钱买上一堆,搁在阳台,它们结结实实、沉甸甸的,镀满金灿灿的阳光,精神得很,喜气得很。早早经了霜冻的白菜,分外的甜,怎么做怎么好吃。
  妻首先是取出储藏了许久的泡菜坛,做了两坛泡菜:红艳艳的辣椒,嫩生生的水萝卜,葱、姜、蒜、花椒……挤挤挨挨,伴陪着白菜;几天后开坛,香气扑鼻,泡白菜脆、嫩、爽,甜里带酸,微辣略咸,开胃可口,满嘴生津,连我的笑容都泛着水意!
  再就是火锅,随便是啥底汤:排骨也好,蹄?也行,牛肉亦可,熬熟,滗清浮杂,再沸水之后,投入白菜,稍许时间,美味横生,香气浓郁!喝口汤,清甜鲜美;品尝白菜,甘爽透脆!真是美不胜收啊。
  而包水饺,就更是馅靓味美,素饺肉饺皆佳,粒粒晶莹欲透,连饺子汤都格外的清亮甘美。
  享受了美食的快意,总不能白吃,我不由想起鲁迅时代作家叶灵凤的散文《秋末晚菘》:南方没有雪霜,不知道秋末晚菘的妙义……这可真是时过境迁呀,如今甭说南方的冬季也常有雪霜,更因为交通和信息的便利,谁不晓得菘经历了霜雪的好处,甜美、而且可以一直吃到春天啊!上个世纪60年代,邓拓也在《三家村夜话》里写过菘;只是,他不是从美食的角度,而是从纯粹的知识视角谈菘而已。
  这“菘”,是古人给大白菜的称呼。李时珍《本草纲目》里说,菘四季常见,有松的操守,所以叫菘;这“菘”呢,其实也就是大白菜。苏东坡有名句赞叹“白菘类羔豚”,并有“苏东坡菘羹”、“苏东坡白菘”等菜肴传世。而因了一代大师齐白石的命名,白菜一直被世人称“百菜之王” 。
  我一直喜欢一位以名剧立身,因小说而闻名,且写过许多美食美文的著名作家。去年,我还因这位名家的作品而纠结于“蒌蒿”的历史与由来呢。最近,终于得了本作家之子的美食著作。虽然父亲了得,儿子也是名校出身,且任职于著名媒体。儿子写北京美食,可谓京味十足,回味绵长。但是,读儿子写菘,却是无趣:有卖弄知识之嫌不说也罢,文字还干巴如嚼蜡,简直是毁了这美菘啊!罢,罢,不如我们自己品菘去。
  前不久我参加的一个饭局,众多的美味佳肴,两道大白菜菜肴特别令我喜爱。一是农家腊兔炒大白菜,陈年腊家兔油汪汪、黄灿灿,瞧着就令人胃口大开;腊肉翻炒后,添入大白菜、蒜苔、辣椒、花椒,快火爆炒;再搁红油、绍酒,撩几下起锅,腊肉油亮,醇香中衬着清翠、嫩甜,辣香中藏着甘爽、郁馥,淳朴而清越,丰富且单纯,如深秋抵达美丽乡村的梦境,大自然的清香叫人沉醉……品着这道美食,大家都连夸精彩!
  再就是一瓷盘青、蓝、红、绿、白、紫……色泽缤纷悦目。细细辨别,原来皆是生蔬菜:青的芹菜,绿的菠菜,红的萝卜,紫的洋葱。但它们皆只些许,大白菜才是主体。菜们切丝,葱茏翡翠,搅拌成团。尝一口,清甜、甘凉,蜜一般的芬芳里,脆里吧唧,痛快!细细回味,方才因一道略显油腻的主菜而气息似乎迷离的口舌,顿时清清爽爽,清丽在齿颊间弥漫流转,由感官而抚慰着心绪。
  今天一早,拉开窗帘,阳光哗地涌进来。瞥眼阳台,大白菜精神抖擞地立着,一棵棵实心实意,结实抱团,几乎不占什么空间。我忽然想到:恐怕唯有大白菜,享有很高评价,却低调到极点的吧?瞧瞧菠菜、盖菜、莴笋……它们哪个不是挺胸傲立、舒展手脚,占用偌大的空间的呢?
  美菘,不仅味美,还有谦虚的德美。Ena,
  
  【作者简介】
  李龙年, 闽北日报社会文化采编中心主任,主任编辑职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著有诗集、散文集多部。

标签:泡茶 用水 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