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化学 > 正文

《泰坦尼克号》中国“四重投影”|泰坦尼克号重映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沉船一梦十四年      “1998年,你与谁一起看的《泰坦尼克号》?2012年,你会牵着谁的手一起看?”3D版《泰坦尼克号》2012年上映的消息一传出,就有无数人在微博上讨论。
  它曾让无数人泪如雨下。男女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丝莱特从此家喻户晓,成为一代人的梦中情人;电影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风靡一时,很多人也因此认识了它的演唱者加拿大女歌星席琳?迪翁,翻唱此曲国语版《我心永恒》的毛宁和粤语版《系我心弦》的叶倩文在当年也顺带更红;在电影业界,获得巨大商业利益和奥斯卡11项奖项更成了无数后来者的标杆,总有人跃跃欲试想复制它的神话。
  “这部1998年登陆中国的电影,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已经不是一部电影,它已经成为一个时代。”演员任泉如是说。
  更重要的是,它成为很多人青春记忆的一部分,在他们心中书写了信念、勇气、牺牲和爱情的模样。爱情观之外,这艘“大船”还投影着中国的政治、电影及道德原则。

“《泰坦尼克号》,江主席都说好”
  
  1998年《泰坦尼克号》在中国揽入票房3.5亿,这一奇迹般的数字和当时国家主席江泽民的热情推荐不无关系。
  1998年3月9号,江泽民在一次会议上谈起这艘资本主义打造的大船:“最近要上演一部叫《泰坦尼克号》的电影,这部片子把金钱与爱情的关系、贫与富的关系、在危难中每一种人的表现描绘得淋漓尽致。这次我请政治局的同志也去看一看,不是说宣传资本主义的东西,而是说我们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切不可以认为只有我们才会做思想工作。”《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中如是写道。
  彼时中国发行好莱坞大片尚处起步阶段,每年进口数量限制在10部,既是为了保护惨淡低迷的国内影业,也为了避免引进过多带来“西方污染”。国内对《泰坦尼克号》这部大片的引进颇为慎重,然而,“泰坦尼克号,主席都说好”,加速了这艘大船登陆中国的进程。
  1998年 4月9日,《泰坦尼克号》在全球首映5个月后终于在中国各大影院起航。当时在重庆涪陵教书的美国作家何伟(彼得?海斯勒)注意到,电影《泰坦尼克号》上映时,在小城涪陵“非常受欢迎,在当地戏院,挂了一幅非常大的推销板,上面结合了宣传与广告:富通珠宝店是泰坦尼克号的唯一赞助商,国家主席江泽民推荐”。他后来将这段往事写入了《江城》一书。
  当时很多学校和单位包场看片,对票房佳绩贡献不小。
  不少当年由学校组织去观看的学生,在影院里看到杰克和露丝荡气回肠的爱情已经颇为惊讶,“害怕学生早恋的学校怎么会让我们看一个爱情片?”其中杰克为露丝画人体肖像时玉体横陈的场景,更让不少人目瞪口呆,“这样的镜头怎么会没有被删掉?”而两人在车中欢爱的场景虽然只有车窗上汗湿手印和两人大汗淋漓的头部特写,也成为不少人青春期性幻想的场面。
  在某种意义上,《泰坦尼克号》成为一代人心中爱情的一个符号。当年在大陆风靡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里,男主人公“痞子蔡”第一次和“轻舞飞扬”约会就是去电影院看《泰坦尼克号》。

这艘“船”,你学不会
  
  《泰坦尼克号》的爆红也让盗版商们大发其财。何伟在《江城》里提到,“在涪陵任何地方,你都不可能不见到泰坦尼克号的盗版碟,小贩们把碟片都塞到我鼻子下了。”当时还有同事邀请何伟去他家里看盗版碟,但后来又取消了这一邀请,并向他做了“一个可笑的掩饰”:当地干部们害怕何伟这个外国人发现他们国家的片子在中国被盗版了。
  《泰坦尼克号》在中国不仅有盗版碟、还有盗版书、盗版原声磁带。学者王晓渔后来回顾1998年书市情况时,感慨说当年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还没有驶过大洋,中国已有几本“泰坦尼克”互相火拼,这些从策划到上市只需20多天的图书全是盗版,“充分表明了中国人并不是一个慢吞吞的民族。” 王对此讽刺说。
  而在电影界,《泰坦尼克号》更成为跟风的对象。它开启全球电影大投资、大制作的模式,当它成功后,投资过亿的电影比比皆是,个个都梦想着复制《泰坦尼克号》的传奇。
  当然,并不是人人都有卡梅隆的赚钱能力,香港导演邱礼涛就曾栽在跟风《泰坦尼克号》上,他于1999年模仿《泰坦尼克号》拍摄搞笑片《爱情梦幻号》,远赴加勒比海豪华游轮取景,云集了刘德华、瞿颖、黄磊等众多明星,花费4400万港元制作费用,也是港片中少见的大制作了。但出来后,既不卖好也不卖座。至于以“中国版的《泰坦尼克号》”为宣传口号的电影更多,近年的电影中就有2007年的《男才女貌》,2011年的《密室2不可靠岸》。
  《泰坦尼克号》另一对电影业界的影响,则是让在灾难中书写爱情的故事讲述模式深入人心,这套模式在之后的电影中屡见不鲜,《珍珠港》可算是典型代表,当初影片宣传时上来就说自己是“第二个泰坦尼克”。

我的爱,从此不同
  
  很多人都记得《泰坦尼克号》里杰克对露丝最后托付的那段经典台词:“我还有一个心愿,你必须答应,要活下去,不能绝望,无论发生什么,无论多么艰难。快答应我,露丝,答应我,一定要做到……”
  而之后,露丝也完成了对杰克的许诺。她在意识到杰克已死之后,掰开和杰克冻在一起的手,放开杰克,游向救生艇并最终获救。
  这段情节让不少国人重新思考爱情的定义。当时读初中的天涯网友“水冰凌儿”记得自己从影院出来的路上,跟宿舍的好朋友热烈讨论露丝应该独自活下去还是为杰克殉情的问题。
  《泰坦尼克号》中的爱不再是此前国人习惯的“梁祝”或是“罗密欧与朱丽叶”里那种“爱人若死,自己也要跟随赴死”的殉情套路,而是“我要为你好好活下去”。
  “后来露丝嫁人了嘛,没有死,过得很好,她学会了骑马,旅游,驾驶飞机,实践了当初和杰克说过的自己想做的每一件事。”豆瓣“泰坦尼克号”小组组长Sarah说杰克和露丝之间爱的方式,影响了她的爱情观。
  有评论说,《泰坦尼克号》没有延续以往文学影视作品对理想化爱情的体现,而是选择了更具包容性的方式,这种新的爱情观不是《泰坦尼克号》所带来的,但它却因为《泰坦尼克号》的影响,改变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殉情情结。
  此外,电影中乘客遵守“优先救助妇女儿童”规则的场景也让当时的中国观众颇为感慨,他们在大荧幕上看到,人们搭救生艇逃生时,绝大多数男人自觉退后,让救生艇载着妇孺离去,而男人们默默守在船上等待死亡。
  多年以后,学者熊培云在他的《重新发现社会》一书中写下这段文字:“上世纪九十年代《泰坦尼克号》最震撼中国人心的不仅是爱情,更有旅客与船员在大难临头时的有序逃离。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发生在新疆克拉玛依的那场大火以及当时‘让领导先走’的壮语豪言。”

标签:中国 投影 泰坦尼克号 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