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历史 > 正文

从激发学习兴趣到有效思维训练|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如果把整个物理知识体系比作一座宫殿,初中物理教学就是引领学生进入这座宫殿的启蒙教学,而初二物理教学更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性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今后深入学习物理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初二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激发学习兴趣,无疑是初二物理教学的关键,同时,怎样使学生保持对物理学习的浓厚兴趣,又怎样从激发学习兴趣上升到有效思维训练,使学生逐步养成勤思、乐思、善思的良好习惯,更是值得我们物理教师研究的课题。
  
  一、 激发学习兴趣是物理教学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兴趣是人们力求接触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关键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对某一事物感兴趣,就使这一事物最易诱发大脑皮层的兴奋,且使兴奋持续,而这种兴奋则是大脑对该事物认识、理解、记忆的最佳状态。如果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学习效率将会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在兴趣中学习,还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其将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从而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注意采用各种适合于课堂教学情景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以及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等方面,无疑都是十分有效的。
  1. 在“玩”中激趣
  苏科版教材在“固体可以传声”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中,安排了衣架和棉线的探究、体验实验。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把耳朵紧贴桌面,轻轻敲击桌面,体会固体可以传声。学生们热情高涨,轻敲、重敲,玩得不亦乐乎,同学们在“玩”中体会到物理学习带来的乐趣。然后我再拿出衣架和棉线请学生代表上来体验,这时同学们纷纷举手,大家都有参与的欲望,下课后我就把这个衣架放在了教室里,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试一试,玩一玩,在玩中他们领略到了自然科学的奇妙,培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课后,我布置同学们回去用两个纸杯和一根长长的棉线做一个“土电话”,原以为不会有太多的同学感兴趣,可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很多学生都把自己做好的“土电话”带来了,课前早就在教室里“玩”起了土电话。这完全是兴趣所致,还带动了不感兴趣的同学也玩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物理实验的有趣,真实地感受到原来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2.在“辩”中生趣
  在物理课堂上,当同学们对某一问题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往往因为想知道最终结果,所以争得面红耳赤,情绪高涨。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在“辩”中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坚持真理的优秀品质。
  例如,有这样一个习题:闷热的夏天,从电冰箱里取出一块用塑料袋封装好的冻肉放在台秤的秤盘中,过一会儿,此秤的示数会怎样?
  我本来并不觉得这个题目很难,也没打算花很长的时间。可是我一读完题目,教室里就响起了好几种不同的答案:变大,变小,不变。并且他们都很肯定自己的答案是对的。这时我先让学生举手表决自己赞成的观点,并派代表解释自己的观点。一开始认为变大的同学说因为冻肉上的冰要变成水,所以示数会变大;认为变小的同学先说是因为冻肉上的冰要变成水,而水要蒸发,所以示数会变小。这时有一个同学将手举得高高的说“我认为不变,因为袋子是封闭的,水出不来,所以不变。”很显然他抓住了前一个同学的错误,因为他没有看清题目中说袋子是封装好的。这时很多学生都举手了,热烈的辩论终于让大家都有了很想回答的欲望:一位学生充满信心地说:“里面的水不能出来,由于冻肉的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要在外面液化化成小水珠,所以示数变大”。大部分学生都同意了他的观点,包括原来认为变小或不变的学生。
  这个题目终于讲完了,全班热烈的辩论花费了半节课,最后导致了我这一堂课没有完成原来准备的教学任务,打乱了教学计划。但我在课后反思,这应该是一堂成功的物理课,虽然花了很长时间,但学生在这节课上思维得到了训练,尽管一开始的答案错的很可笑,是由于没看清题目,但最终我还是给予了鼓励,至少他们有敢于回答的勇气。再说正是因为这种错误的答案才会使后面的同学更有信心回答,获得成功的喜悦。我想不管是哪位同学,对这个问题一定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教学的效果远比我的一句话解释效果要好很多倍,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3.在“观”中悟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对大多数初中学生而言,好动的天性,使他们对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因素,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
  当教师在课堂上做那些形象直观、效果明显的演示实验时,同学们都伸长脖子全神贯注,后面的同学甚至还会站起来,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如果经常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结合教材内容,巧妙安排现象明显,富有趣味的物理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值得提出的是,这里所指的实验绝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中所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和若干的课外小实验;还包含由教师或学生根据教学需要,用自备自制教具做的实验以及直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做的实验。因此,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有经验的一线教师都知道,在很多情况下,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做实验,一方面由于学生比较熟悉,具有亲切感,易于接受;另一方面这些实验更有利于让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得到很好的激发。
  
  二、 实现从激发学习兴趣到培养思维能力的提升
  
  物理课堂上,有很多教学内容都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以此为良好的契机,进行必要的思维诱导与点拨,使学生从单纯的对物理现象感到“有趣”转化为对物理问题进行“思考”;使物理教学从“玩玩、乐乐,热热闹闹”走向“以兴趣为基础的理性思考”,着力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江湖艺人表演“油中捞钱”的把戏时,讲到江湖艺人先把胳膊在盛满醋的盆中浸一下,然后到沸腾的油中捞出铜钱,胳膊却完好无损。教师要启发学生关注题中的条件,进而思考,“醋”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最后得出结论:原来是因为醋的沸点比油低。
  又如:一个寒冷得夜晚,彼得堡市中心的一个大厅里灯火辉煌……燃烧着蜡烛……打开窗户后,刺骨的寒风涌入大厅,大厅里竟然飘起了雪花。这是什么原因呢?
  教师在讲解时应启发学生关注物态变化的条件,学生在自主分析时常常会搞不清:到底是大厅内的水蒸气还是厅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雪,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凝华要遇冷这一条件的把握。在物态变化的教学中,分析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是关键,这个思维训练的过程是我们在教学中应努力凸现的重点。
  再如学习惯性知识后的一些小实验,将一个玻璃杯盛半杯水,上面盖一块塑料薄板,板上放一个鸡蛋,用小棒猛击塑料板,塑料板离杯飞出,鸡蛋却稳稳地落入杯中;气体压强中的覆杯实验,流体压强中用力吹两张纸条,却怎么也吹不开等很多类似的现象都能引起学生的好奇,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但课堂教学的成功更依赖于那些结合有趣的物理实验所提出的,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
  在物理教学中,当学生兴趣浓厚,热情高涨时,我们更应重视的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让兴趣和思维并存,让物理学习从浓厚的兴趣走向理性的思维。

标签:学习兴趣 激发 思维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