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轨迹 [踏访保彬的人生轨迹]

时间:2019-01-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我国知名公共艺术大师、著名美术教育家。1936年3月生,江苏南通人,蒙古族。1961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并留校任教,为装饰艺术硕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出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1992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南通旧城东门吊桥(今友谊桥)西南首有条后街叫丁古角,街内有个里弄叫东威武巷,巷里居住着一户蒙古族人后裔的保姓人家。1936年农历二月十四那天,这个保家小院里迎来了一个小生命,那就是上有两哥一姐排行老幺、如今已年届77岁的保彬。一年后,为躲避侵华日军的飞机轰炸,保家老小“逃反”避难来到保彬父亲办过小学且任教师的所在地――如东大豫镇。整整躲了四年,保彬一家方才回到仍被日本鬼子沦陷的南通城。直到今天,保彬还清晰地记得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有两个喝得醉醺醺的日本兵挨家挨户地敲门,见到6岁的保彬,竟恬不知耻问:“小孩,花姑娘的有?”
  保彬小时候最喜欢的事就是画画儿,那时候大人抽水烟的火纸则是他最“奢侈”的画稿纸,这也许是受明清年间南通保甸、保时、保学灏、保希贤、保逢泰等5位先辈画家及亦任美术教师父亲保豫西之影响。他初中毕业后,考进南通师范学校,不久当选为学生会主席,并在18岁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南通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又考取了江苏师范学院。次年,被院方委以重任,兼任数学系的党总支书记。尽管如此,酷爱美术的保彬依然坚持白天工作学习、晚上熬夜学画。1957年,他终于从全国2%的录取率中脱颖而出,成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专业的第一届本科生。不久身为南艺学生会主席的他又被抽调首都北京,为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办国庆10周年布展一年之久才重返课堂。
  南京艺术学院的前身,是颇负盛名由上海美专和山东大学艺术学校、苏州大学美术学校合并而成重组的华东艺术专科学校。该校一直崇尚学术自由,拥有时任院长的“画坛泰斗”刘海粟大师及陈大羽、罗叔子、俞剑华等中外著名画家和学者为教师。在这里,保彬有幸接受了中西美术史论、传统绘画和西画的系统教育,由此有着扎实的理论和艺术创新功底。尤其在“文革”期间,他和各类学术权威同苦共难,耳提面命,博取各家精华,滋养了很高悟性。他曾陪同刘海粟大师游黄山,一路上领悟了大师“唯有大胸襟,才能高屋建瓴,写出大意境”之深义。他也经常请教陈大羽先生,思考化古出新,探求个人特色的创作方向。从而,奠定了保彬以后的厚积薄发,引导他在中国画、装饰画和担任学院领导等三个领域,都取得出色成就的坚实基础。
  若说用“少年得志”来形容那时的保彬,并非过分。在南艺的求学日子里,他以出色的专业天赋和组织能力不断引起校方的重视。1961年由他创作题为《丰收图》的年画,前后再版8次计1亿张,还被选送出国展览5次。他尚未毕业就担任助教,拿到毕业文凭后即被留校任教,方才工作一年就出任教研室副主任,是当时全国大专院校最年轻的系副主任。然而,在史无前例的“文革”中,这位刚满30岁的青年艺术家亦遭灭顶之灾,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整整十年竟没能创作出一张画!只因他不满对老艺术家们的揪斗,出过一期“分清敌我友,分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黑板报,身材干瘪的他被挂上沉重的木牌游过街。批斗、游街后,性情刚烈的保彬义愤填膺、坚持真理,又写了一张“看谁笑到最后”的大字报张贴校园内。由此,他竟一度成为全国通缉的“现行反革命”。
  十年“文革浩劫”结束后,噩梦中醒来的保彬终于重回到了他酷爱的美术创作和教学一线。1983年,中央提倡干部年轻化,画坛泰斗、南艺当时的首任院长刘海粟率一批老艺术家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就在那年9月的一天,保彬“连升三级”、“不知所措”地从省委宣传部长手里接到南艺院长的任命书。他到任做的第一件事是到音乐系调研,虽然对音乐根本不懂,且音乐系名流比比皆是,还有延安“鲁艺”的老人,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去请教、去了解,勤于请教终得有利于南艺发展的“献计献策”,即兴办南艺音乐附中。此后,他跑省财政厅、找分管省长,夙兴夜寐、茶饭不思,终于促成音乐附中的创办,打响了上任后的第一炮。
  当时的南艺是江苏规模最小的高等学府,且保彬又是年纪最轻的学院院长,而他的跑劲、钻劲却是最大的。在任五年半里,他大搞软、硬件基础建设,在国家投入有限的情况下,竭尽全力、“跑部跑省”,连盖五座教学、生活楼,设立了十个硕士点、一个博士点,还新增了服装设计等三个专业,彻底改变了南艺设施长期滞后的落后状况,创下了八十年代国内艺术院校发展速度之最。他还心系故乡,向时任市领导建议兴办南艺南通分校,待条件成熟后发展为南通艺术学院,使之成为苏北艺术人才的培训基地。与此同时,他“充分利用职务之便”说通了省里的 “头头脑脑”,一次次到南通实地考察选址……虽然此举未果,但也促成了南通师专于1987年开办了两个“南艺美术大专班”。
  
  政绩是前所未有的,也是有目共睹的,但保彬因事务缠身则无法潜心研究教学,更没有时间进行美术创作、撰写学术专著。尤其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办事的艰辛过程,他身在“官场”却没有学会灵活、变动、圆滑的处事方法与手段,仍秉承明清年间南通保氏先辈保睿、保定纬、保兆炳等为官清正、廉洁和办事认真之优良家风。他身为南艺院长,不准自己的两个儿子考南艺,结果分别考进苏州丝绸学院、无锡轻工学院;当年他每月工资53.4元,到北京“跑部”办事,一天只有3.5元的出差补贴,根本无法应付日常开销,为节省开支只得宿住部招待所的地下室。实在没辙了,就腆着脸儿,掏出“名片”,“卖”张画儿给那宿住的招待所……1989年1月,在人们眼里正“仕途得意”、且年仅53岁的保彬,却毅然而又坚定地向组织上提交了辞去南艺院长职务的书面申请。
  此后20多年里,保彬像小鸟回到蓝天一样,在艺术的天地之间自由翱翔,焕发出艺术青春的灼灼光华。他从南京到潍坊、到苏州、到深圳、到澳门……从黄桥决战纪念碑到湖滨金陵饭店、到广西柳州文化艺术中心……难以数计的广场、壁画、徽标、纪念碑和五星级饭店留下了保彬在公共艺术领域探索的足迹。据悉,保彬领衔创作的最大的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在广西柳州文化艺术中心,那是一幅气势磅礴的36米长巨幅刻漆壁画《龙舟竞渡》;1991年,南京面向全国征集市徽,保彬是评委之一。经过漫长的评审,竟无人中标。无奈之下,时任市委书记请评委们每人设计一幅。最终保彬那枚以南京古城墙和图腾辟邪为中心、生动而巧妙地融汇了“江南千年石头城,龙蟠虎踞今胜昔”意境的市徽脱颖而出,成为当时影响最广的一幅作品。不久,被“南京”牌香烟用作烟标。
  当年保彬的两个儿子虽然奉行“父命”不考南艺,但在保彬辞职后均子承父业进修学成美术与造型设计。通过奋发努力、加上遗传天赋,如今老大保艺、老二保雷分别在深圳、南京事业有成,独撑“门户”,保雷还担任南京职业技术学校的美术教师。日前,笔者重辑《南通保家轶事》需重新设计书封面,即与保雷取得联系。想不到的是保雷于次日就完成了封面设计,并及时网传发了过来。而保彬本人则在完成南艺教学任务之后,十分珍惜“卸任”没有事务缠身的宝贵时间,创作出大批观察深广、思想活泼、技法圆熟,并融入当代人热情的现代水墨画(中国画),在日本、加拿大和香港、台湾地区多次展出,还先后在新加坡、美国、印度尼西亚等举办个人画展。与此同时,伏案疾书出版了《自然美――保彬装饰速写集》、《装饰图案基础》、《人物图案》、《外国工艺美术百图》等专著10余部,其个人传略收入《当代中国美术家人名录》、《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国际名人大辞典》等。
  
  回眸保彬长达55年的艺术人生,他是一位“学院派”的资深画家。他初学是国画,后攻读装潢,作品且频出,又长年执教于工艺美术专业,在较长时间内是以装饰艺术教学研究和创作成果名重于世。他领衔为多座城市公共场所创作的汉白玉浮雕,铸铜、刻漆、磨漆画、彩锦绣、玉石镶嵌、仿红木漆雕、仿青铜浮雕等艺术作品,以其精美典雅、富于民族特色,与环境和谐一体而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与褒奖。堪称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文明程度,作出了填补空白的标志性创造,是南京乃至国内公共艺术界公认的领衔人。
  保彬还是一位长期探求心象写意画的著名画家,他学通中西壁合、善于跨界融和,既重视写意的弘道内涵,更追求笔墨的个性书写和精神变现。其立足传统、注重意象的精神书写与融合西画和装饰画法,及运用线条、墨彩的运动组合来表现某种即兴精神感受的两种风貌,似绘画语言穿越于意象和抽象之间,其充溢诗意和东方美学的精神,有着独树一帜的形象式表现和意境创造。他借古写今画的钟馗、弥勒、达摩、八仙等传奇人物,寄托惩恶扬善、助人为乐、人尽其才、团结励志、吉祥和谐等中华人文精神。他喜画的梅、兰、竹、荷,以生气勃发、雄秀兼备的自然物象,来引导新时期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此与孤苦自赏的隐逸派和哗众取宠的炒作派迥然不同,保彬的笔墨淋漓奔放,散发出热爱生活、拥抱时代的乐观情怀。刘海粟大师嘉许他画能载道,曾为钟馗画题词曰:“惯看千年鬼魅,依旧嫉恶如仇,乌纱抛却尽风流,挽取香醪一斗。世上鬼多人恨,人间无鬼君愁,张弓忍把抓媲留,怎敢皆填海口”。言简意深,是对保彬的拳拳鼓励。
  保彬更是一位中国画坛的艺术大家,而真正的大家则都是勇于创新的猛士。当年石涛以“无法而法,乃为至法”远离“四王”成为一代宗师。齐白石以“一笑前朝诸巨手,平铺细抹死工夫”的革新气魄完成了衰年变法。保彬以感觉重造画境的心象绘画,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辞官弃权、执教创作、结集成书,历经55载求索,已然进入自由境界,其幅幅作品呈现之典雅大气之美,成为多地城市广场、多地政府和高档厅堂的一道靓丽风景。陈大羽先生曾有感而发为他的创新题辞赞曰:“博采众美、自成大家”。而盛名之下的保彬依然“笃信好学、死守善道”。他在作品墨宝上,往往必盖“求索”闲章,有时会正反盖两次,笑言“上下求索,艺术如此,人生也如此。”作为南通保家一员的我,顿然以为:这正是保彬谦和胸怀的真实闪光。尤其在这个人人称王、真假难辨的时代,保彬不求闻达而声名自远,如果加上教育家、书画家和装饰艺术家,这位锐意创新、硕果累累的低调长者,应是一位真正名符其实、德高望重的艺术大家!
  

标签:踏访 轨迹 人生